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世界首富100位人物发迹史 >

第13部分

世界首富100位人物发迹史-第13部分

小说: 世界首富100位人物发迹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氏帝国的起源与发展
1942年2月14日,迈克尔·布隆伯格出生在波士顿市郊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当地一家牛奶场的簿记员。布隆伯格从小就表现出对信息与技术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强烈好奇心,周末经常到当地博物馆听报告,还曾利用暑假在一家电器公司打工。后来,靠着自己半工半读,布隆伯格攻下了哈佛商学院的硕士学位。高中毕业后,他考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之后又从哈佛大学拿到〃商业管理硕士〃学位。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上学的时候,还干过一段时间〃代客泊车〃以贴补学费。1966年,24岁的布隆伯格被著名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Brothers)聘用。他从华尔街的普通交易员干起,逐步升到交易主管和信息主管,1972年成为公司合伙人,主管股票贸易、信息服务的工作。
当布隆伯格还是一名普通的交易员时,就对华尔街上信息储存的古老方式深感不解:交易所员工用手工方式将交易情况登记到特大号分类账目上,如果某人想了解一支股票3周前的交易情况,就只有查阅当时的《华尔街日报》。布隆伯格对此产生疑问:为什么不能用计算机技术来收集和分析股票数据,并将研究成果卖给用户呢?1981年〃所罗门兄弟公司〃被菲尔伯罗财团收购,布隆伯格也被扫地出门。拿着1000万美元的〃遣散费〃,他终于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业了。他成立了〃布隆伯格财经市场公司〃,通过〃布氏股票终端机〃向基金经理们提供股票适时信息和分析结果,为他们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为美国的金融公司提供咨询,开始向IT业进军。第二年,彭博新闻公司与美林证券合作,他在美林公司安装了20台数据终端,这样,他在新公司中获得了30%的股权,价值3000万美元。后来,他又花费3亿美元从美林购回了1/3的股份,并最终在彭博新闻公司占据了近3/4的股份,美林仅拥有20%股份,其他6名元老共拥有其余的8%股份。彭博咨询的信息分类详细、渠道广,对客户来说十分有价值。彭博新闻公司作为一家私人有限合伙人公司,布隆伯格本人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可以不受股东的掣肘。
20年后,布氏终端的全球订户已经达到165万个,它利用电视、广播、文字、数据、软件分析等手段向客户提供金融信息服务,每个用户每月租金1300美元。1990年,布隆伯格又开创了〃布氏新闻〃业务,标志着布氏集团开始进军传媒业。他相继成立了〃布氏广播电台〃、〃布氏电视台〃、〃布氏网站〃等。其中〃布氏新闻〃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1200多名记者和编辑,在全球建立了82个记者站,报道内容覆盖了经济、商业、政治和体育等各个方面,全球650家主要报纸转载它的报道。1994年成立的〃布氏电视台〃,目前则通过7种语言10个电视网在全球播出。1995年创建的〃布氏网站〃(Bloomberg.com)则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个人理财网站。到了2000年,彭博咨询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155万多个专业的信息,同年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3亿美元。在彭博咨询不断扩张的同时,布隆伯格还果断地走上向传播业发展的路。他逐渐将业务拓展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在自己新拓展的业务中,彭博咨询也走着自己一贯的道路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为客户提供产业分析和投资策略。彭博咨询旗下的彭博社(BloombergNews)甚至成为路透社在财经媒体领域内的主要竞争对手。
如今,彭博咨询公司在全美金融信息服务业中首屈一指。目前布氏帝国的雇员已经超过8000人,在全球设有100多家办事处。而布隆伯格不仅独占公司约75%的股份,还亲自出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执掌经营管理大权。
享受和忠诚为企业文化的标志
布氏集团的总部设在曼哈顿的公园大道,在这个〃布氏帝国的首都〃里,处处可以看到一种以享受和忠诚为标志的公司文化。员工们的薪水很高,工作条件也很舒适。布氏大楼的15层有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厅,里面摆放着各种精美糕点、水果及饮料,还有一些赏心悦目的观赏鱼缸,这里就是700名高级雇员的工作场所。布隆伯格本人和一些低级雇员则挤在条件简陋的格子间里。他经常在周末的早上,一手端着咖啡、一手拿着一片抹了黄油的面包出现在大家面前,无形中创造了一种忘我工作的气氛。此外布隆伯格还经常为员工及其家属举办高档次的联欢活动。但员工们享受这种〃宠爱〃也是有代价的:布氏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有时工作时间会很长,电脑中还安装了特别的程序来审查有无对布隆伯格本人及公司不敬的言论;此外一旦你跳槽,就休想再迈进布氏集团的大门。
第26节:贫富差距悬殊
作者 : 张剑
布隆伯格其实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他在纽约、伦敦和百慕大建了3座豪宅,他是纽约和伦敦社交界的名人,曾被英国女王授予〃男爵〃头衔。他还经常举办个人艺术品收藏展览和聚会。1993年与妻子离婚后,身边的漂亮女友也一直没断,包括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李·萨尔克的遗孀和好莱坞女星戴安娜·罗丝等。
美国的有钱人大都热心于慈善和公益事业,布隆伯格也不例外。他资助了纽约市〃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计划〃;赞助了〃儿童健康基金〃的〃流动医疗单位计划〃,专门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还出钱在高中校园新建运动场。此外他还是霍普金斯大学的理事会主席,个人为母校捐款达1亿美元。1997年他的自传《布隆伯格的布氏帝国》出版后,他把所有收入都捐给了〃保护记者委员会〃。随着公司实力的增强,布隆伯格也与许多达官显贵交上了朋友。罗伯特·鲁宾当上美国财政部长后,曾在一次宴会上对布隆伯格拍胸脯说:〃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先接受你们布氏记者的采访,其他各大电视台可以先等一等。〃
厉兵秣马不惜巨资竞选纽约市长
2000年布隆伯格结识了参议员麦凯恩,在后者的鼓励下他开始考虑从政。布隆伯格当时对记者说:〃出钱让别人去改变世界是一回事,自己花时间做是另一回事,现在我想寻找新的挑战。〃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有4份最好的工作:美国总统、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总裁和纽约市市长,其中前3项已经名花有主,只有朱利安尼的位子还有机会坐一坐。他花大价钱从华盛顿和纽约请来政治顾问为自己制定竞选纲领,并在当地电视台大谈政治抱负。2001年年初,60岁的布隆伯格作出了一个决定:打算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参加11月份纽约市长的选举。3月,他从彭博公司的总裁职位上正式退了下来,但仍留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据说,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备选公职。他还特意请来了曾经成功辅佐朱利安尼出任纽约市长、对竞选极为在行的政治战略家大卫·加思,作为自己的竞选顾问。
为夺取纽约市长一职,这位大富豪曾扬言,〃愿以年薪1美元为公众服务〃。面对纽约市长195万美元的年薪,这位当时个人身价40亿美元的大富豪显得毫不在意。爱在每项经手的业务上冠以自己大名的布隆伯格先生当时信誓旦旦地称,如果他在选举中胜出,并荣任纽约市长的话,他将为1美元年薪而奋斗。因为纽约市长一职在布隆伯格心目中是世界上最棒的四项职业之一,与美国总统、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银行总裁并列。谁都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跑到布隆伯格脑中的,按布隆伯格自己的说法,他参加纽约市长的选举,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公众。多年来,他一直为教育机构和美国的多家博物馆慷慨解囊。但布隆伯格并不是那种默默行善不事声张的人,他希望天下人都知道他的〃义举〃。他说:〃要是有朝一日人们说,你拯救的生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那岂不是一件很棒的事?〃
他表示,如果竞选失败,他会厉兵秣马,在下次选举时卷土重来。这倒很符合他的个性,那就是,越是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他就越是要去尝试。为了增加选举的胜算,确保赢得党内提名,布隆伯格不惜宣布退出他一向所属的民主党,而改入共和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今年有意问鼎纽约市长职位的民主党人已经有好几位,而共和党方面人选寥寥,现任共和党市长朱利安尼按规定已不能再连任。作为彭博金融新闻帝国的创立者,60岁的布隆伯格可谓财大气粗,他公然声称,自己将不接受政治捐款和公众基金作为竞选资金,完全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同时在寻求表明自己不同于一般纽约政界人士的努力中,布隆伯格避免采取公开现身的方式,而以罕见之举,在一连串付费电视广告中宣布他将代表共和党出马竞选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电视广告中赞扬朱利安尼说:〃我热爱纽约市,但我知道这个城市是一个难以管理的城市,而一位强势市长坐镇市政府已使它大为改观。〃布隆伯格说:〃如今犯罪率已下降,纽约市在进步中。我的名字是迈克尔·布隆伯格,我将竞选纽约市长。〃纽约是外来移民汇聚之地,贫富差距悬殊。有人怀疑,腰缠万贯的富翁布隆伯格将很难获得中下层选民的认同。但布隆伯格本人认为这不是问题。〃我就是他们眼中的'美国梦'。〃他说,〃我起初和别人一样也一无所有,但我凭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了。〃除美林公司有彭博公司20%的股份,6个长期雇员有公司8%的股份外,公司其余股权全部掌握在迈克尔·布隆伯格一人手中。布隆伯格通过他的发言人放出风声,他将不会放弃彭博公司的所有权。虽然公司从不向外界公布收益报告,但它的利润率估计为20%,年收入增长速度为25%。布隆伯格对记者说:〃离开公司我会不会痛苦?当然会。可你要是打算更上一层楼,就算痛苦,也得在所不惜。〃
对于他自掏腰包竞选市长一事,他的竞选对手马克颇有微词:〃这不是在竞选市长,而是想花钱买下市政府。〃而布隆伯格本人则十分得意,他自信地说:〃正因为我是自掏腰包竞选市长的,所以我未来的政策不会被竞选资金的投资者所左右。〃
为了竞选成功,布隆伯格花钱如流水。借着自己的传媒背景,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电子邮件狂拉选票。《纽约时报》甚至这样报道:〃纽约市几乎所有的无线电波中都充斥着迈克尔·布隆伯格的名字。〃不仅如此,他还高价请出全美最棒的两家民意调查公司对选民的意见进行反馈,并且组建了一流的竞选智囊团。截至竞选结束,布隆伯格已经掏了5000万美元的钞票。事实上,2001年11月7日,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已经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如愿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市第108任市长,由一个金融信息帝国的掌门人一跃而成美国仅次于总统的最有权势官员。
对首次从政的布隆伯格来说,纽约市长并不是让他有机会出风头的头衔。他接手的是一个充满了骚乱、丑闻和清洁工罢工的城市,〃9·11〃事件使经济萎靡不振的纽约市面临更严重的财政和社会问题,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失业大幅增加,重建任务极其艰巨。首次从政的布隆伯格上任后面临克服恐怖袭击事件影响、重建纽约市的艰巨任务。此外,有批评人士对布隆伯格管理公司的家长式作风发出了警告,还有记者重新调查几年前布隆伯格受到的性骚扰指控:〃当时之所以让他侥幸脱身,是因为他还算不上政治人物,现在情况就不同了。〃在竞选之初,布隆伯格曾表示不要法律规定的195万美元的市长年薪,只象征性地拿1美元。但就是这1美元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第27节:做得不尽潇洒
作者 : 张剑
与众不同的彭博帝国
当今,彭博新闻这个名字是金融新闻的同义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是它的客户,美国之音也是它的服务对象,甚至连罗马教皇所在的梵蒂冈也购置了它的接收终端。当今美国的大型证券投资机构和资金管理公司等都是彭博新闻财经数据终端的主要客户。但其服务价格可谓不菲:每月1285美元,不论你订阅多少内容,都是一个价。媒体商业银行苏勒合伙公司的马林说:〃放在你办公桌上的一台彭博新闻终端并不仅仅是一件设备。它是一个地位的象征。它表明你对赚钱态度是认真的。〃彭博新闻王国拥有8000多名雇员,机构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主打的财经数据终端(收入占总收入的95%)和新闻采集(每日4000条信息供应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外,还包括电台、电视台、杂志书籍出版、因特网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网(ECN)。彭博新闻能提供最详尽的财经信息,从债券收益,到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到有关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自传以及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应有尽有。
彭博新闻公司是在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牛市之中成长起来的。在大量新钱注入股市的推动下,华尔街公司纷纷增大其数据资料的预算,大力推崇需要新的分析性信息的投资产品(比如衍生金融工具),而彭博新闻提供这种信息的速度比任何竞争对手都快。彭博新闻社的服务很少受到人们的挑剔。其客户可以每日24小时随时打服务热线,或直接发送电子邮件给他们。技术和推销人员经常走访客户,产品也不断得到改进。在过去几年里,彭博新闻社数据终端租户的数量已经翻了一番,达到165万个。虽然这家公司并不报告赢利情况,但是利润率估计为20%,收入一直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彭博新闻公司里弥漫着一种强制性的、亢奋的工作狂热氛围,员工们每日不间断地工作10小时是家常便饭,用〃新闻业血汗工厂〃来描述最贴切不过。彭博新闻公司总部设在曼哈顿公园大道,一个个工作间密密麻麻排列,活像一座迷宫,布隆伯格称之为〃敞开式工厂〃,但人们宁愿形容它为一个紧张忙碌的证券交易场。公司里奖励忠诚,布隆伯格从来不雇用吃回头草的员工。为了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公司从成立起,布隆伯格就拒绝设立公司规章,也从来不称谓头衔,更別提显示地位的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