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裙钗记 >

第25部分

裙钗记-第25部分

小说: 裙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身处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时代。
    男人娶妻纳妾被认为是不冲突的,所以,没有刻板的顺序要求。一般是先娶妻,后纳妾,而先纳妾,后娶妻也不是不行。因为种种原因,可以先纳个妾室料理生理需要和日常生活,再慢慢物色妻室,更甚者,就算娶了妻子,骑驴找马的,还可以找一个更合适的妻子,找到后把原来的妻子休出或贬妻为妾,也都行,汉光武帝刘秀大人,不就是这么干的。
    上有刘秀大人做了榜样,下,童养媳的婚姻形式,特比是女大男小,大了很多岁的夫妻形式,在丈夫渐渐长大之后,在家境充实的情况下,丈夫乃至其家庭一般都会挑剔那个童养媳了,于是,就娶个更年轻的妻子,把原来的童养媳遣回娘家,或贬妻为妾,也是常事。这也是童养媳制度受后世诟病的一大原因,女性在这种婚姻关系下,权利没有保障,随时会被剥夺。
    典妾形式,也由此应运而生。典妾,能‘典’的,就说明被典的人,是平民的自由身,而不是奴婢,奴婢身体归主人所有,连被典的资格都没有。典妾的男女双方及双方家长,团团坐着,从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一一达成一致的意见,签订契约关系,契约写明了,女方做妾多少年;在做妾的时候,能否生下孩子;在男方的家庭里,典妾有怎样的管家权限;男方提供怎样的生活待遇,在契约结束后,给女方多少金钱方面的补偿等等。可喜的是,妾通买卖,可以打杀,而典妾在律法上,是不可以的,被典做妾的女子,还是自由身,男方没有权利买卖和打杀,若是发生冲突,可以提早终结契约关系。
    对于一个有美貌有气质,出自清贫之家的女孩子,典妾,是她可以获取生活资本的合法途径。她们可以通过典妾这个工作,在第一任夫主家赚取日后与人为妻的嫁妆和作为正妻,如何持家相夫的道理。
    哎,棒子国风靡一时的契约剧情模式,都是我朝老祖宗玩剩下的,夏语澹臆想得很欢乐。
    夏尔彤听了却为夏尔敏不平,道:“什么,大姐夫要纳妾了?大姐姐尚未入门,就要纳妾了吗?”
    夏尔敏和潘家公子已经是换过庚帖,合过八字的未婚夫妻,四时八节也和廖家,毛家一样当姻亲走动,所以晚辈们提到叫一声大姐夫也是该的,若叫潘公子,两家就显得太生分了。
    史氏温和道:“纳个妾而已,我们这样的人家,谁不是三妻四妾。男人们像偷腥的猫儿似得,就怕他们管不住,反被别人引逗了去,带累歪了,索性正正经经的找个好人家的女孩子,放在屋里,才放心些。而且,潘家是规矩的,只挑那些老实本分的孩子,还与我们家商量了来。那些女孩子,家事摆着,不过供爷们儿暂时解个闷儿,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夏诀是男孩子,能在外面走动,知道潘家的情况,皱眉道:“大姐夫家里又不缺人,为什么还要巴巴的从外面选良家子来,正经纳个妾室。”
    史氏笑笑道:“家里的人,不过是贱婢之躯,能应付一时,又怎么能伺候周到,而且,潘家也看不上。”
    夏诀指的,是卖身为奴的家里下人,挑谁不行,为什么还要收个良妾。这就是家庭教育导致的取向差异了,这个时代有森严的等级划分,贵族或官僚高高在上,看平民或是贱籍,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或许类似于白种人看黑种人一样,有天然的优越感,以此自然对底下的人产生轻贱之心。轻贱之后,有一类人不在意她们的想法感受,看重谁只管往自己床上拉;有一类人,反而生出了洁癖之感,觉得那些奴婢们不配伺候自己,毕竟,男女那点事,要不是有特别癖好的,男人睡了女人,焉知不是女人也享受了男人的身体,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好处,不然,许多家里的奴婢,为什么孜孜不倦的往男主人床上爬呢。当上主子的人,几个是傻帽,愿意当一块肥肉,让谁都可以来咬一口,当然要可劲了挑剔。
    说者无心,听者有异,夏语澹注意到,夏尔钏手抖了一下,夹起的一块鱼肉差点掉了下来。钟姨娘就是贱婢之躯,乔氏又强悍,钟姨娘在她手里就是当个丫鬟使用,天天伺候完主母,还要伺候女儿这个小主子。夏语澹还从小桃嘴里知道,夏尔钏屋里有个寒兰的丫鬟,是钟姨娘兄弟的女儿,夏尔钏一般都让她看屋子,极少带她出来走动。夏尔钏,还拥有一颗脆弱的玻璃心。
    夏尔彤直向着夏尔敏问道:“大姐姐也愿意?写了契书的妾可不好……”到底是未出嫁,才十岁的小姑娘,评判着姐夫屋里人,有些不好意思,只是那么个妾放着,夏尔彤都替夏尔敏不舒服。
    夏尔敏脸上一片红晕,说话声越发柔和,只是带着些许无奈,道:“不如此,我又能怎么办。服侍丈夫是为妻之责,便是自己不能服侍,也要打点了妥帖的人代为服侍,这才是为妻的贤德之处。我还要在公主身边伺候两年,公子……公子那边,虽然有婢子们,如娘所说,怎么能伺候周到,就是在内帷之中伺候周到,还有些许外事料理,与公子年纪相仿的,有几家已有妻室,彼此迎来送往间的待人接物,公子尚无妻子料理,只打发了奴婢出来应承,不能理解的,倒以为公子轻狂,拿婢女与人家主母相对,长此以往,公子若因此名声有损,累及前程,皆是我的失德。现在抬举个好人家的女孩子,即使多有不如,当个门面挡着,也比奴婢们强些。”
    夏尔彤依然忿然道:“就怕是个不醒事的,大姐姐没瞧在眼下,怎么能安心。”
    夏尔敏脸上红晕稍退,轻声道:“我相信公子,定能不负我的……”言及次,想到总归还没正式拜堂入门,怎么说得下去。
    史氏轻拍着女儿的手,道:“只是典妾罢了,说好了等敏儿过门,就给她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送她出去。能为人正室,又有一笔嫁妆傍身,只要不是存心想不开的,谁想一辈子与人为妾,做个小的。我们两家的交情在那里,敏儿又如此贤惠,但凡有点规矩的人家,越该敬重些才是。说到底,妻子指望丈夫的,还是敬重。宠爱,那些没有根基的人家,只能魅惑男人以立身的,才指望着宠爱。我们两家都在京城住着,潘家的事,我们还有一只眼睛看着已经算好的了,想想那些外任为官的,忠孝不能两全,当丈夫的,只能先顾着为国尽忠,留下妻子来侍奉双亲以尽孝道,夫妻为了大义分离十几年,不能相见的都有,那样的,多也是抬举个妾室随着上任。夫妻一体,要那样相互当着才是。”
    史氏学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长大,自己如此,也是这样教导女儿,感情不论,对于家族来说,只要把握好了分寸,是有益无害的。夫妻,在门当户对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夫妻里的一男一女不是因为感情而结合的,他们是因为双方家族利益而结合的,感情不是他们牵连在一起的唯一纽带,他们是利益的同盟者,共同肩负着家族的兴衰荣辱,这也是夫妻扶持的大义,在这之下,妻子受些委屈只能受了。
    话说的那么明白,大家也像洗脑一样,不再谈及此事,只说些这几天的见闻。
    夏尔敏看向夏语澹道:“六妹妹?回家来住得习不习惯?我们这样的阖族大家,虽然锦衣玉食,仆从成群,也有小户之间想不到的烦难,真不是一言能与外人道哉,好在一家人,都是姓夏的,若是家里人顾忌不上,而受了委屈,只管说得。”
    夏语澹已经被教导过了,在外人面前不准再说以往的事,想来二房也在‘外人’之列,因此含糊道:“没有什么,老爷和太太都待我很好,吃的用的都捡好的给我,还有许多精致的玩意儿给我装点屋里,今天,八哥哥,五姐姐和七妹妹还教我收拾屋子,我只怕自己粗苯,让别人受了委屈。”说到这,夏语澹站起来,面对着史氏,垂下眼睑,弱弱的道:“昨天,是我记不清家里的人和事,到了二太太这儿,一时发昏忘了,冲突了二嫂子,好在二嫂子没在眼前,不然还不知怎么伤心,我的罪过就大了,只是也冲突了二太太,好在我们是一家人,二太太就容我这回吧,我以后,一定谨言慎行。”说完,敬上一杯酒以作赔罪。
    夏语澹把话说出来,又兜回去,史氏能说什么,都说了一家人姓夏的,还能和小侄女计较,史氏只能接下这杯酒,饮干了道:“怪可怜劲儿的,我们家人多事杂,你第一次见这些大大小小的长辈同辈,怎么能分清谁是谁,是哪些事。以后再别提了,也别放在心上,一家子多处处就好了。”
    一时饭毕,又上了一碗酽酽的茶喝了,说了一阵话,夏日疲乏,夏译,夏尔彤,夏尔钏有睡中觉的习惯,不免倦怠,逐起身告辞。
    史氏不放心他们兄妹走回去,命人套了车,又让几个媳妇跟着,把他们送到乔氏处。侯府内院之中,只有太太级别和有孕身的少奶奶可以,以车待步,夏译和夏尔彤,虽是乔氏亲生,乔氏也不在这一块上娇惯他们。
    到了嘉熙院,乔氏也不瞧两个庶女,命她们自回屋歇觉,留下了夏译和夏尔彤。

☆、第三十九章 二房

史氏屏退了丫鬟们,和夏尔敏坐在炕上,道:“六丫头是被大嫂一下子拿捏住了,就算有什么委屈,也只能自己咽下了,她怎么敢外道,抱怨嫡母一句!”
    “母亲也太小心眼了,六妹妹才几岁,说错了一句话,就记到现在。”夏尔敏从炕边的柜子里,拿出两柄扇子,给了史氏一柄白鹅翎羽的,自己用着一柄真丝绢面的团扇。
    史氏接了扇子道:“你是不知道,一句‘恭喜’,我的亲孙子,真是戳了我的心窝子!廖氏生产那天你不在家,不过,你女孩子家家的,那天不在也好。你嫂子……哎,虽然几个大夫都说,与子嗣无碍,却也说了,廖氏伤了身子,没个一年调理,最好不要开怀,一年?一年之后,怀孕生产,还要多久,我的心悬在这里,我几时才能抱上亲孙子!我们和廖家早早定下了婚事,要不是译哥拖到二十才成亲,你哥也不用往后退了!”
    夏尔敏只知道侄儿夭折了,想象不出廖氏的身体情况,也不懂这些,关切道:“有这么严重?请了哪些大夫诊过?太医院里,曹太医在这一道上倒把得好脉息,可有请来看过?”
    史氏对廖氏的肚子还是寄予希望的,道:“还没呢,三四个大夫来把脉,每个人都说一样的话,来来回回的,实在于她坐月子无益,且这样的阵仗抬出来,还怕她心细又心重,反不能清静坐月子,还是待她出了月子,再让老爷下个名帖,正式请了曹太医,细细的瞧了 ,经年累月的养着才好。”
    “正该这样,我们也该请个好供奉,每常来的好,定个一年四节大礼,彼此方便。”夏尔敏轻摇着扇子,把话说回来道:“六妹妹,瞧她刚刚在饭桌上不言不语的,我们说话,她也不上心的样子,没想到一开口,也能把话说得那么圆滑。”
    史氏疑惑道:“也不知大嫂把她接回来有几个意思,既然把她丢在庄子上了,再丢几年也就完了,我也是看她身边的周显家的,半个月没见,才知道被她派下去接人了,这么兴师动众的,至于?六丫头的模样你今儿也见到了,我们这一辈几个姑奶奶,要数老二房的四姑奶奶最标致,你们这一辈里,就是她了,便是四姑奶奶摆上,也及不上她。你说大房把她接回来,是不是打着那个主意?”
    和史氏同辈的四姑奶奶夏念,是老二房庶出,当年就是看她长得标致,送入了慈庆宫侍奉太子殿下,现在在大报恩寺当尼姑。
    夏尔敏回忆往昔,道:“四姑奶奶我还记得,这样看来,六妹妹还真是我们两辈人里的第一人了,倒是想得长远。”
    史氏感慨道:“能不想着深远些嘛!虽然还有个太孙殿下,可到底和夏家又隔了一层,且太孙没养在皇后膝下,与你们这一辈又有多少情分,不比太子殿下在世时,对夏家多有关照,要想再送个人进去,可没有当年那么容易了,而且,我们家里这么些女孩子,都比太孙稍大点,就更不易了,我原来还想着,四丫头……你说四丫头还有这个机会吗?”
    太孙是元兴十六年六月生的,四姑娘比太孙大了九个月,皇家又不是娶不上媳妇,天下的女人都由着皇家挑拣,可不兴纳个大的。不和天下的女人比,就家里这几个,四姑娘年龄和样貌都与五姑娘不相上下,至于七姑娘,年纪是小,又是嫡出,可史氏要真心说一句,七姑娘的样貌,在七个尔字辈的女孩子里都是垫底的,皇家已经是天下第一家,挑女人不一味追求出身,七姑娘未必比前面两个庶姐强些,现在横空出来个六姑娘,倒是拔了头筹。
    夏尔敏算计一番,苦笑道:“还早呢,依老例,还有三四年,才会为太孙殿下,下诏选秀,广择妃嫔。三四年后,再看几位妹妹有何出息吧。只是,我看着大太太也不是有那个意思的样子,若是真存了那个意思,现在就该费心笼络起来。可你瞧着,大太太还是老样子,没有把两个庶女放在眼里。”
    “大嫂霸道了二十年,这家有几个人,她放在眼里?也就她出身太高,从老侯爷开始,就由着她任性,连妇人该有的贤惠都不顾念,家里家外,谁不知道她是只醋坛子。外头听听,她背着什么名声!”史氏嘴上忿忿不平,内心深处,有连她自己都不敢承认的一份艳羡在里面。
    二十年来,乔氏在夏家可谓得意,老侯爷老夫人在世时,没有拿捏她半分;夏文衍的内宅,她围得铁通一般,一个庶子也没有过吗?有的都被她除掉了。即使面对两个庶女,她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外面议论,说她对姬妾恶毒,对庶女苛刻,她依然我行我素。
    母亲说大伯母的不是,夏尔敏并接话,只是盈盈看着史氏。
    史氏回过味来,把话锋一转,笑了下,诚恳道:“不过,我现在也是嫁女儿,为你挑夫家,相女婿,看婆婆的时候,一路走下来,设身处地,大嫂那样的,公公婆婆可能不喜欢那样的儿媳,丈夫未必满意那样的妻子,还有同辈妯娌之间,相处也多有不快,外面名声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