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裙钗记 >

第39部分

裙钗记-第39部分

小说: 裙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怎么行,姑娘是客人,在公府不能一个人落单的走回去,既然我负责送出来的,就要负责送回去,不然,被管事妈妈看见查出来,我这个月的月钱就没了,这是规矩。”月钱面前,浅碧难得机灵一回,道:“姑娘,这样行不行,你去梅亭里坐一坐。我去灯香姐姐那里换身衣服,她有这身衣服,就转过这道回廊,走一个院子就到了,很快很快的,我跑着去,跑着回。”
    转过回廊,隔一个院子,是虞氏的住所。公府一下子请一两百的客人,公中的丫鬟和主子身边服侍的丫鬟都忙起来了,灯香是服侍姨娘的,这样主子聚会的场面,人手再紧也不会用姨娘的人,所以,她一定在屋子里的。
    作者有话要说:夏家的三老爷如何,乔家的三老爷如何!
    还有浅碧这个憨憨的丫鬟,乔府的规矩是极好的。
    关于夏语澹恨不恨乔氏这个事情,以后她们会有一次正面冲突,现在,夏语澹是把她所以的性情和感情都埋藏了,会画画这样的技能,也埋藏!

☆、第五十九章 烂漫

梅亭就在夏语澹右方向二十米之遥,被一圈的红梅树包围着,现已入冬,嫣红色的梅花已经开遍枝头,夏语澹点头道:“那我过去坐坐吧,这么几步路,我自己走过去就够了,你先把这身……”夏语澹抚慰她道:“你别羞,女儿家的事我懂的,尴尬事常有,我不会告诉人的。 你快去快回,换了就好了。”
    “谢谢姑娘体恤!”浅碧环看一圈,没见一个人,转身就撒开了脚丫子跑,又道:“我马上回来。”话音落下,已经跑出几米开外,一眨眼就转过回廊不见了。
    跑得还真矫健,夏语澹莞尔一笑,悠悠的踱步向梅亭走,沿途观赏着梅花。冬日石凳石桌阴寒,被换下了,亭中放的是一张黑漆戗金山庄图的木质圆桌,配着四个镂空的黑漆圆凳,凳面上雕绘着田园风光,春时黄牛耕地,夏时水车灌水,秋时丰收打稻,冬时萧条寂静。夏语澹在冬景的圆凳上铺了一块帕子,再入坐,闭眼深吸着冷冽的空气,感受着暗香浮动的梅花,几下呼吸之后,缓缓挣开眼,夏语澹看到了一个烂漫的人!
    来者从梅树旁的假山后走来,身穿浅玫瑰粉织金绣蔓草滚边的及膝半旧长袄,腰系着抹绿色宫绦,中间垂挂着一块勾陈和田玉的压裙佩,外罩着一件连帽的银狐氅,梳的是妇人的随云髻,戴了金镶玉蝶恋花的挑心和边簪,面如凝霞,眉如远黛,眼如秋水,顾盼间风骚多情,她的颜,配着她的妆扮,身后怒放的梅花衬着,似氤氲在云雾里的一幅山水画卷,风情外露,又不似媚态横呈。
    夏语澹一直觉得,风情万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上下两辈子,夏语澹没有认识过一个有那种气质的女人,今日侥幸,终得一见!
    夏语澹是爱美之人,见到此人此景,不觉心神荡漾,目光清澈的看着她!
    少妇视夏语澹如无物,没有出声招呼,没有微笑以示友好,只是看到一个陌生人该有的冷漠而已。少妇站在梅花树下,一株株的赏过,彼此互不相扰,忽然面朝夏语澹,先扬手注意,再一指夏语澹。
    夏语澹憨憨而笑,转头一顾,确定再无外人,才回头亦指着自己张口无声,只是做了一个口型道:“我?”
    少妇点头浅笑着,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我怎么没见过你?”
    夏语澹起身,因不知她身份,想她身份尊贵在上,不是下能轻问的,只行了半礼道:“家父高恩侯,小女行六。”
    夏尔彤行七,夏语澹用了九个字,就把自己介绍清楚了,一派坦荡。
    少妇莲步走来,笑道:“原来是夏家的孩子,难怪我不曾见过。”
    孩子?又孩子?夏语澹面上泰然,内心疑惑。论起亲戚辈分来,夏语澹年纪小,辈分高,观这位少妇,有不满双十的稚嫩面容,有经过风月的成熟风情,实际年龄高于她的皮相,应该在二十五上下。
    夏语澹不由再看她的佩玉,不输于羊脂玉珍贵的极品和田黄玉,上面雕琢的是上古神兽之一的勾陈,夏语澹手上没有这样的好玉,其雕琢的,也只是花草虫鸟这样的俗物而已,这般贵重的佩玉,在夏家只有乔氏所出的三子一女才有。
    在乔家,够得上身份的,能随意佩戴的,年纪二十五上下的媳妇?乔家人口虽多,却四散为官,在府里有资格得此佩玉的,只有二老爷的遗子,乔端简之妻张氏,可若是张氏的话,已经道明了来历,彼此同辈,孩子二字,用着不妥吧。
    夏语澹又看她头上的金镶玉蝶恋花的挑心和边簪,簪头是几片堆着的金叶子,叶子上白玉雕成的蝴蝶栩栩如生,叶子上红宝石雕刻的花朵盛开绽放。
    不是同辈人吗?
    乔家那个长辈那么年轻呀?
    她到底是谁呀?
    此刻,夏语澹来不及静下心来揣摩,少妇已经启口道:“我要折一支梅花来插瓶,可枝头太高,要搬一把圆凳。”
    皮相姣好的人,总是容易持靓获得帮助,即使她言语里还稍显疏离,夏语澹也乐意效力,热情道:“这个圆凳,虽然它中间是镂空的,上下底都是实心重木,很重的,我们一起抬过去。”说着,把铺在圆凳上的帕子叠好收回怀里,把圆凳转出来,圆凳确实太重,一个人抬不起来,只能把圆凳转到亭边上。
    少妇展颜而笑,和夏语澹合力把圆凳抬到梅花树下。
    夏语澹仰头看着树枝,道:“这一枝长得好,两叉中又分了四叉,难得两边长得惊人的相似,活像梅花鹿的犄角。”
    少妇也是因此看重这枝梅花,提裙抬脚踏上圆凳。
    夏语澹正想着,该怎么样把它折下来,又不伤花枝,少妇已经从衣袖口上,掏出一把两寸刀身的小刀,轻轻一割,就整齐的截下来了。
    在那个距离看,那把利刃通体乌黑,毫无光泽,刀柄和刀鞘也是黑漆漆的乌木,没有繁琐的装饰和雕刻,不由眼睛盯着它好奇着。
    少妇已经下来,左手拿花,右手持刀,看夏语澹好奇,就把刀递给她近观。
    “谢谢了!”夏语澹虽然不好意思,也欣喜的双手接过刀子,抽开一看,用手指弹着刀身,‘噌’的一声,如清泉滴落的清亮,又如暮鼓晨钟的回荡,不由赞道:“利而不扬,朴而不拙,好刀材,好刀呀!乔家不愧武将世家,良驹名剑,夫人的随手之物,也是这样的好刀!”夏语澹羡慕的又看一遍,把刀收回刀鞘,双手奉还。
    夫人?少妇微微心动和心伤,把刀收回衣袖道:“给我这把刀的人说,制刀的铁砂是从北辽……”他的原话是说偷,少妇硬生生的换了一个用词,笑道:“……买过来的,可抵十倍金的价值,在我手里,不过切切树枝,倒是玷污此物了。”
    口称玷污,可她笑玩着说,毫无诚意,夏语澹深解其话的反义,赞同道:“只是为人所用的东西而已,切切树枝,树切了还能长回去,人切了,就长不回去了,所以,还是切树的好。”
    少妇正眼看着夏语澹微笑,摘下耳朵上的一对蚌壳状白玉坠子道:“捞你动手,便以此物相酬吧。”
    相酬?因为搬了把圆凳相酬?好像卖了一份劳力一样。帮个小忙,不是应该先道谢吗?刚才自己看了一眼刀都致谢了。夏语澹这样想着,就不愿意被她看轻,婉拒道:“举手之劳,实在当不得如此重谢,而且,我看着,这对坠子的玉质和发簪上的玉质是一致的,它们像是一套,拆散了不好。”
    玉质是一致的,可这对坠子和发簪明显不是成套的,只是做完那套首饰之后,多余的角料打着玩儿是小玩意儿,少妇也不勉强,捧着梅花,点头离去。
    夏语澹指着圆凳道:“不需要把它搬回去吗?”
    少妇回头笑道:“养了那么多家人,她们看见会搬的,你不用管它。”
    少妇顺着浅碧跑过的回廊消失在拐弯处。可惜夏语澹一直闭塞的养着,不知道乔府内宅的院落布局,不知道灯香服侍的,是那个主子,只能把上得了台面的乔家年轻媳妇,和出嫁的姑奶奶们想一遍,怎么也对不上这号人。
    夏语澹犯了一个和夏尔钏一样的错误。夏语澹此生对调|教姬妾切身的认识,都来源于乔氏,乔氏来自乔家,她的性情和手段应该符合乔家的观念,因此钻进了死胡同走不出来,自动把一类人忽略了。
    女人身上的贵重之物,都是男人赐予女人,打扮起来,让男人赏心悦目而已。
    因为需求不一样,女人调|教女人,和男人调|教女人,是不一样的。
    虞氏捧着梅花在半道上和灯香,浅碧撞个正着,浅碧已经换上了干净的浅黄色裙子,虞氏奇道:“你怎么躲懒躲到我家去了?”
    浅碧羞得辩解道:“我不是躲懒,我是……,让灯香姐姐和姨娘说吧,我还要上差呢,夏家的凝姑娘在梅林里等着我呢。”
    浅碧知道虞氏是不拘小节的,甩下话就跑了。
    灯香笑着小声道:“她看着像大姑娘了,其实一点也不懂事,来了月事,污了裙子也不知道。亏得凝姑娘提醒她,藏在梅林里让她出来借裙子,不然,她又要被管事妈妈们拧着耳朵骂了。”
    “哦,难怪那里坐了个生人。”虞氏心里高看夏语澹一分,语气还是淡淡的。
    灯香喜笑着道:“太爷打发人过来说,选了一个哥儿,是六房三爷的次子,才十八个月大,请姨娘去见见,要是喜欢太爷就定下了。所以,我等不及,出来找找姨娘,屋里衣裳都预备下了,快回吧。”
    六房三爷的次子,是庶出的庶出的庶出的,老国公的曾孙子。
    虞氏站着冷哼道:“十八个月大的孩子,也不知是他哄着我玩,还是我哄着他玩。”
    灯香不解道:“姨娘不是一直想养个孩子,太爷为姨娘冷眼选了月余,这哥儿挺好了,他姨娘去世了,三爷的姨娘也去世了,他才那么大点,又不懂事,姨娘好好待他,将来也有个依靠。”
    “我能怎么好好待他,照顾好他的吃喝拉撒?是个老妈子都能干!”一声空寂的叹息,虞氏道:“你去回太爷,说我不想要那个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夏语澹,不是很机灵,外面的事也知道不多。
    其实,夏语澹也是个憨丫

☆、第六十章 根源

灯香见虞氏毫不动心,料当凭自己再劝也是劝不进去的,只能快去告诉太爷,或有转圜的余地,即使真的不喜欢三房的哥儿,趁小主子们都在,再挑一个合眼的就好了。
    镜梦斋,往小了说,这三个字是挂在老国公乔费聚的书房,是他书斋的名字;往大了说,可以笼统的指他颐养的居所。那地方就大了,前有待客的厅堂,留客的厢房,议事的书房,门客幕僚留宿的一排屋子,习武场,包括马房兵器库,往后,是厨房,库房,和乔费聚所居的正院,正院之后住的,是乔费聚几十年收纳的姬妾,姨娘名分的五个,姑娘也不少,几人一个小院子,配着丫鬟婆子,乔费聚待留在身边的女人是挺好的,兴趣没有了,名分上该有的物质不缺,这里面,虞氏有一个居右的独立小院子。
    之前虞氏大病,乔费聚心伤,又信阴阳之事,男人属阳,阳气罩着,阴气就削弱了,所以,乔费聚把她放在正院,日夜不离,可是,正院上房的位置,是正妻的待遇,所以,虞氏病好之后,日常作息之处,还是自己的小院子。
    七十岁的乔费聚,五官沧桑了许多,头发已经花白,不过,高大的身材依然笔直矗立,一个人来至虞氏的房中,入房的案桌上,摆着一个甜白瓷的长颈花瓶,养着那枝像梅花鹿犄角的梅花,右侧是金龟子串成了的帘帐,里面设着两人宽的缠枝番莲卧榻,虞氏歇在上面。她虽然外头看着好,内里还虚着,静躺着休养。
    乔费聚赏了一回梅花,才走至榻边坐下,知道她未睡着,就说:“怎么人都没有见过,又使了小性儿。”
    虞氏挣开眼睛,坐起来道:“上回是我使了小性儿。上次是我病糊涂了,这回我脑子清醒了,我是什么人呢,是你家花了银子买来的一件东西,当姨娘做丫鬟,当牛做马也是应该的,实在不该肖想,自己早就没有了的。”
    字里意思凄凉,但虞氏说得很平静,似是在陈述一件,和自己无关的事实。
    乔费聚扶着她的后背安抚道:“又是哪里听了闲话,那些人不过是闲的,闲得每个人都得被说,别说你,就是我,就是外面为官做宰的,背着人还不是由着他们说,本是无奈之事,我管得了人家的福禄寿,却管不了他们的一张嘴。”
    虞氏心里崩着的劲儿松了松,道:“我虽然不在乎别人的妒恨,不在乎别人背后的怨言,可是我也不愿做人家眼里的小丑,费了心思养育,讨不着一个好,还使人含怨,辜负了我的心,辜负了我的情。那个哥儿,他还小得不懂事,不能说他好歹,但小主子们尊贵,每一个都精贵,他们自有奶妈丫鬟料理,父辈祖辈们的疼爱,实在不需要到我手里,没的玷污了他们。”
    总归是,名分不合适,虞氏说得那么坚决,乔费聚也不再劝说,道:“也好,那这件事儿就算了。你是这个样子,我虽然爱重你,也只能如此了。若你能生个孩子,前尘我可以不管,续你为妻,可惜你没有孩子,我身后这些子孙,便是给你配了名分,也不会成为你的孩子,凡事有了实力,才能驾驭住人和事,名分不过是取其名正言顺的点缀而已。你没有孩子,在乔家就没有根基,我死之后,只会馅你于更尴尬的境地。”
    虞氏没有被乔费聚的深情感动得一塌糊涂,靠在他肩头道:“男人的甜言蜜语最多只能信三分,爷的这番话,折成三分算,我也满足了,我原就和你相差了十万八千里,配不上你。”
    乔费聚一笑,惆怅道:“丫头,再陪我几年吧!我大了你四十余岁,我必定先你而去,待我死时,想你还是如花如玉的年纪,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既然不以妻待你,我身死之后,你也无需守着我,随你留去,只要你保全住自己就够了。我虽能筹谋一时,却筹谋不了一世,人死灯灭,我的余晖,我自己都不信,能照耀你一世平安喜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