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镜子的另一边 >

第72部分

镜子的另一边-第72部分

小说: 镜子的另一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下。就算是什么国际大贩毒、军火走私集团、变态杀人狂……我都视若等闲。面对这一型的调查,我却如同刚出校门不知社会险恶的小毛头般,做起事来的确有点束手束脚,瞻前顾不了后。用丹的话来说,也就是:“陈,收起你依法而论的那一套,商业调查中,法律可不是什么被依据的东西,那只是双方都可应用的工具。谁用的好,谁就是正义的,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印象里,整整半年,每天都象在打仗,丹忙得一佛出世,跟着他扑进扑出的我则整日觉得焦头烂额,老是想不通那些莫名其妙的涌出十桩八件必须得丹亲自过问、处理、应付的状况到底是怎么发生的。CLIE下属的5架紧急垂直起降的小型飞机只少有一架处24小时待命出动状态,平均下来,几乎五六天便要在EDEN和其他国家城市之间打个转。

    私下里,连周蕙都忧虑得忍不住告诉我,“……常常倒下去半多小时,紧急电话又跟着来,你也知道他那个失眠的毛病,他一直睡得很坏,又不能把电话都拔掉……”

    我不似丹,我并没有失眠症,可那段日子里,我每日睡眠也不足五小时。后脑勺一挨到枕头就能扯起鼻酣,跟待宰的猪没两样,可任人鱼肉。若有人要杀我泄愤,那绝对是最佳契机。

    这么忙,丹仍然不肯对报仇的事松一松手。

    是的,报仇。

    丹从来都不信魏东平的车祸是意外。

    虽然线索不多,调查异常困难,可他私下一直在进行这事。

    他跟国防部的交易包含许多条款代价,其中亦包含调查魏东平车祸所需的一切便利。这一项在其他合法或非法的强权势力组织与他私下达成的各种“利益置换”中都是名列首项的一组条款。

    整件事,他没有向养父母、兄弟或是之韫透露过丝毫。

    即便是我,也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状况下,才撞破的。

    当时,他在杀人。

    我并不是没有看到过他杀人。

    为持国天的任务、纽约黑道的平衡,很多次,我亲眼目睹他杀人惩凶。我们之间达成的默契使他即使杀人也并不避我,但那一次不同。

    那一次,他是故意支开了我,制造了一个空白的时段去做这件事。

    跟他走到今时今日,我对他的信任可能早已超出了自己所知的程度,我完全不疑有他,其后会去校准个人定位信号纯熟偶然。我发誓,在发现他避开了CLIE的信号捕捉采集体系时,我都绝无丝毫认为他在做些不法勾当的念头。我会调头重新在那些犯罪区的暗街穷巷间找他,纯粹是出于好奇和担心,所以真没想到找到他的时候,会看到那个。

    黑暗中,被他一刀割断喉咙的人面目不清、混身充满委琐气息,即使根本不晓得他的来历背景,凭我多年与罪犯打交道的经验,仍可一眼看出此人不过是个混迹底层的小混混。他那种人根本不属于平时需要持国天或纽约黑道仲裁出手的阶层。下一秒钟,我与他面面相对的时候,彼此都心知肚明,刚才那一幕就是我当初加入CLIE时,一心要寻找的。

    这是有目击证人的现行杀人,凭此我可以“一级谋杀”的罪名直接把圣…拉琪尔斯…丹送进联邦监狱,而且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外交官跑出来申明这名死者是哪国官方要秘密捕杀的对象。

    然而,我自己都无法置信,我居然没有质问他杀人的动机,我只是问他:“为什么要支开我?”

    就在那刻,我突然记起当初道格对我说的——“我知道你不信丹,不过那没关系,因为我也不信你。”

    这句话,他曾当面与我说过两次,此刻我终于恍然过来。

    他当时真正要说的是:“我知道你不信丹所作的每件事都有足够理由,但那没关系,因为我也不信你最终真会将他送进监狱。”

    而后,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已永远失去了重新穿上警服的资格。

    道格没有说错,无论丹给我的答案是什么,甚至即使他不回答我,我也不会把自己看到的公诸于众。

    那种感觉实在不好受,我马上离开了那个暗巷。

    心情恶劣到极点,我漫无目的地在曼哈顿游荡了整夜,再看到丹的时候,我正坐在曼哈顿轮渡码头上,天色已渐渐发白。

    码头上就我们两个人。

    他站在我身旁,沉声道:“若不支开你,你就是我的共犯。”

    我知道他误会了——他以为我在闹情绪。

    我当然是有那么一点意思,但那不是对他,而是对我自己。

    我并不想他继续误会下去,本想坦白地说明,不想话到嘴边却变成了逼问。我逼问他,那样一个不入流的混混究竟犯了什么天条,要他特地支开我,去割他的喉咙?坦白说,当时我并不认为丹会真的告诉我什么,但……无论是因为什么,他最终向我说出那死人向制造魏东平车祸的人提供了偷渡中介,我就此才知道他的复仇行动。

    四年来,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本身又杂务缠身,常常分身乏术,但他从来没有中断过调查,查到一个确实参与过此事的人便杀一个,无论那人是否主谋、是否现行、是否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中介人的跑腿,时至被我撞破,他已杀了十一个人,追踪范围遍布五大洲。

    他跟我说得很清楚:“我不会让任何人阻止我,你见我行凶不加阻止,便是同犯,虽然我们是有过默契,但这件事我不可能做在你的眼前。”

    他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我只当自己从不晓得。

    对此,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若是从前,我想我会质问他——非要亲手杀人才能泄愤?或许……我还会建议他把那些人按照法律来惩罚。可时至现,我知道他并不是个会以杀人为泄愤手段的人,而且……我知道,只是把那些从犯按照法律的限定,关进大牢里几个月,对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是他,这对很多人都是不够的。

    介入魏氏的事务越多,我看到的秘密也日多。

    有些事已根本不必去向之韫追究什么A级阅读权之上的那个权限,它就在那里,若有人会说看不到,不是他没长眼,而是他没有心。

    那个时候,虽无正式宣布,但在相关业界中,谁都知道纽约魏氏获得了格林工业组合暗中的全力支持。这个总部设在费城、集团年龄只得四载,却频频能与圈内老牌大集团较劲的宇航军工集团的崛起是圈内公开的传奇故事。人人都知道——创始最初,这个以童话命名的工业组合就只得当家人自己一双手和六亿钞票,是那个被自己下属们直呼为“苏”、谜一般魅丽的首席执行官,以一种只有真正的实干家才可能拥有天分和令人无法置信的毅力,一手一脚撑起格林今天的事业版图,甚至……还有纽约魏氏。

    格林工业组合的市场取向使它的产品一部分是需要消耗魏氏产品的机械,一部分则是魏氏产品需要消耗的重要半成品原料。这使它成为魏氏最重要的供货商兼购买商。每次魏氏发生风波,丹在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和麻烦之余,动不动便会与道格提到格林。

    我常在道格口中听到这样的嘀咕——“要不是有格林的定单……”

    关系这样紧密的商业伙伴,大家的对手自然也是共同的。

    魏氏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麦德林在美国东部布下的新一代企业尖兵——梅纳集团,它对格林而言同样是枚眼中钉。遇到争夺市场争夺定单的时候,或许是年轻的集团比较有活力,他们拼起来比魏氏还要凶。用道格的话来讲,也就是“现在其实全是他们顶在我们前头,我们反而好象成了二线”。那种厮杀早已远远超出“白热化”的程度,就算是我这样外行都看得出,两边斗得已经快失去幽默感。格林甚至创下过“一周连续开除了三个职员,就因为他们跟梅纳的雇员约会”的记录。

    刚开始学着帮忙丹进行商业调查时,我还问过道格“这种合作的信赖基础到底是什么建立起来的?”,彼时北美业界甚至暗中称格林为“魏氏救生艇”,后来……后来我再也不问这种愚蠢的问题——太多特别的信息汇聚在一起,说明了太多的事实。就算是问,我也只是震惊之余,追着丹去问,“你们一直都知道,对吗?”

    他说不是——至少在之韫结束旅行回到EDEN前不是。

    作为韦恩集团的二号实权人物、之韫的闺中密友、圣…拉琪尔斯…荣的情人,苏雪在魏东平车祸发生后不久,按照之韫的要求,表面上以一个“叛弃者”的身份离开历居,暗地里以“金星”这个代号出面组织隶属韦恩的魏氏防御性外围工业集团,同时兼控纽约CLIE的事,丹一直不知内情,他知道这件事是在之韫回到EDEN因超负工作首次病发后。

    彼时,他要她放弃这种等于慢性自杀的工作方式,她则因两面豺狼案发,获悉他与美国国防部的关系,惊痛担心之余,为了约束他,故意将整桩事向他摊了牌。她要他替她做那个最后的守秘人,以防自己在布置没真正完成前,就把计划带进棺材里。

    之韫的计划是要建立一个庞大的防御性集团网络,以保证在任何状况下,魏氏都可以维持良性发展五十年。五十年后,魏立峰夫妇早就百年归老,丹他们也应已退休。无论如何做到这个程度,她都算是替魏东平做到他未能有机会去做到的事。至于真到那日,她本人还在不在,那并不重要。

    这中间的最至关重要的中枢与核心的一环就是苏雪。

    这对曾经一天一地的撑起韦恩初期的闺中密友,这一次准备一明一暗的布置好这个网络体系,且她们在计划之初并没打算告诉其他任何人。而且事情一始,除了密谋的两个女人,没有一个人知道。

    不过,原本她们也并没打算要瞒住荣。

    之韫觉得再大的秘密,要苏雪瞒住自己的枕边人是没有可能的,哪知事到临头,苏雪根本不晓得该怎么跟自己的情人解释自己要离开的原因,加上荣那个冲动易炸的个性,再凑上苏二小姐自己那副也不见得好到哪去的脾气……不晓得那算不算也是种机缘巧合,整件事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彻底失去控制,向一个最坏最彻底的方向一路冲到底,终于演变成外界知道的那个样子。

    道格是在回到EDEN,被养父捉去帮手没多久,心里对此才有了一点底,泰虽然始终没有对此有过任何表示,但有时彻底的沉默也代表着某种程度的窥破,至于荣,或许等他最初的脾气过去,就已有点明白,他才是那个最早领悟的人……但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有些事是无法挽回的,他也不知道该如何何去妥当地挽回。

    他们都或多或少地隐约知道了一点个中曲折,也在知道的同时,为了这个已既成事实的秘密,继续假作不知情的样子。相形之下,一天到晚杂务缠身的丹,不但知情最晚,且由于是从之韫口中获知的,他成为知道整件事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那个。

    千万别说什么“知道总要比不知道的好”,或是“知道得多些总比一知半解来得要”,在我看来,这话实在应该倒过头来讲才对。

    好象丹。

    当他眼睁睁看着荣寝食不安,动不动自己暗中跑去费城、匹兹堡乱晃,可又不能接近那个他一直情不自禁想要接近的漂亮女人时,难道他能告诉他——苏雪当日根本没想过要与他分手,他会落到今天这个田地,只因他当日质问时嗓门大了点,她二小姐脾气上来,再加上魏东平车祸后的巨大精神压力,才崩溃下来,与他翻了脸?

    看着之氏家族上下为之韫的心脏病几乎没全体愁白了头发,对她始终不肯放弃工作百思不得其正解时,他难道能告诉他们——真正的原因是之韫早在当年的车祸后、从她自深度昏迷中醒来的那一刻起,就已没了生存意志。一口气一忍至今,只是为了安排自己的身后事。那个防御性集团网络的计划,这是她生存的最后目的,为了在最后时限前完成,她绝对不会放弃那种慢性自杀式的超时工作?

    每当养父母期盼的看着他,要求他和几个兄弟多多回家,希望他能够接下魏东平的棒子,甚至连那个与他们也算是青梅竹马的霍林小姐当面质问他“为什么还与那个冷血无心的女人在一起”、“EDEN有什么值得留念的”的时候,他真的能对着他们把那个“冷血无心”的女人的计划和盘托出?

    作为一个真正终日跟着他,协助每一件工作、甚至知道他最黑暗最不能为人所知的秘密的助手,目睹一切,我觉得那个时期的丹,简直就似根被斩成数段,每一段还得两头烧的蜡烛,每时每刻熬的都是心血。

    如果勉强说能有片刻安宁的时候,大概就是在墓园了。

    无论时间多么仓促,手头有多么紧急的事情急待处理,丹每次经过纽约,离开前必定会去河西公墓,哪怕刚好是午夜,墓园早就关了门,上了锁,都照样翻过围墙铁门跑进去。

    逗留的时间也不一定,有时匆匆十多分钟,有时是一两个小时。

    通常我都在车上等他,只有几次,觉得安全状况有点不妥,才暗中自行掩入,即便如此,我也从没打扰过他。并不是他刻意这样要求过我,是我自己觉得他和那块碑之间完全没有他人介入的余地。

    不象多数扫墓的人,丹并没有对着墓碑喃喃自语地习惯。

    他从不说话,也不会带花去。

    通常只是无言地凝视着碑上的字,有时站在那里,有时会坐下,有时会侧靠着那块碑,也时会跪蹲在大理石碑前,疲惫地将额角轻轻抵着,就好象正抵着一个人的肩头。

    每到那时,我心头便会涌上一个强烈的感觉——我错了。

    我一早犯下大错。

    我忽略了一个人。

    我认为一个死人纵然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也是有限的。

    但是,我错了。

    虽然他早在四年前就因车祸而意外亡故,但无形中,他一直都在。

    至雷恩的出现,这种感觉可以说已到了一个空前的强烈状态。

    五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