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辛亥科技帝国 >

第93部分

辛亥科技帝国-第93部分

小说: 辛亥科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一会儿外面的风景,柴东亮感觉眼睛那股干涩感消退了不少,就又继续码字。五千字对于柴东亮来说,也就是一个半小时的工作。
    等到晚饭时间,外面的球赛结束,柴东亮也码完了。按了发送键之后,他打开了书友群。
    “汤圆大大,您好久都没来了”
    “汤圆,我要的龙套呢?”
    “汤圆,你最近更新不给力啊”
    大家纷纷打了招呼,又对柴东亮的更新速度表示了不满。柴东亮嘻嘻哈哈的和大家吹了几句牛。
    “汤圆,你可不行啊,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你爆装备。”书友铁血狂刀郑重的表示了不满。
    柴东亮敷衍道:“这就准备爆装备,航母、核弹一起爆。”
    铁血狂刀显然对这种回答很不满:“别打马虎眼,你这本书名字叫《辛亥超级电脑》,那就必须是科技流,不能总在政治上打转吧?”
    柴东亮哭笑不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世界感受绝对不一样,自己刚刚穿越半年多点,建了芜湖工业园,机立窑水泥订单已经达到了将近一百套,单机更是订出了一千多台,合同金额接近五千万,三芯插座卖的也极好。上海光华钢铁公司炼制出了第一炉锰钢,中国的钢铁工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书友却没有这个耐心,况且绝大多数读者压根就不懂制造业,他们以为发展实业和打游戏爆装备那么简单。殊不知,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高强度的螺栓和弹簧。日本造的弹簧十万次压缩不影响性能,而很多中国货五千次就完蛋了。倒不是厂家偷工减料,而是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中国原材料工业,比世界先进水平实在是落后的太远了。
    如果不是马小辫给的那份资料,柴东亮就是再舍得花钱,起码也得十年的功夫才能制造出可以用来生产枪炮的特种钢。
    书友群里除了马小辫之外,就再也没有人是懂机械和冶金了,可惜这厮最近忙着出国的事情,总是不上线,弄的柴东亮想找他帮忙也找不到。
    “汤圆大大,你为什么不造飞机呢?辛亥**的时候,冯如已经回到中国了啊”马小辫暗恋的艾薇儿给柴东亮发了个窗口抖动。
    柴东亮一拍脑袋,对啊这个年代的飞机极为简单,制造难度甚至还没有汽车复杂,与其纠结在需要极高冶金工业水平的大炮、机枪上,还不如造飞机来的便利,顶多发动机暂时靠进口罢了
    自己虽然不懂飞机,但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而冯如有设计飞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见识,岂不是可以让中国短时间内在空军领域领跑全世界?
    “帮我查查冯如在什么地方。”柴东亮记忆中,冯如似乎是刚回国不久,就在一次飞行表演中失事,当时就牺牲了。
    “大大,冯如不是在南京就是在广州???要找他就赶快,八月四号他就要摔死了”铁血狂刀估计是刚刚百度了冯如的资料。
    柴东亮暗暗松了口气,还有一个多月,完全来得及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空属于中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天空属于中国
    一九一二年八月二日
    广州燕塘,一栋空旷的仓库被改作生产车间,里面只有一些台虎钳、小型摇臂钻等简陋的工具,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正在专心致志的加工零件。WWw;他生得四方国字脸庞,浓黑的眉毛轮廓分明的五官,看上去像是北方大汉,只是那一双秀气的眼睛出卖了他,显示出他是地道的南方人。
    冯如,祖籍广东恩平。幼年在私塾读了几年书,辍学后在家务农。甲午之战后,清廷割地赔款,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冯如,虽然不懂国事,但也尝到了家庭窘困的滋味。就在当年,他不得不挥泪告别父母,像很多恩平出身的同乡一样,随亲戚远涉重洋,去美国谋生。
    到旧金山之后,经乡亲介绍,在耶稣教会做童工,白天工作晚上读夜校,生活十分艰苦却也相当的充实。通过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以及目睹日新月异的先进机器,看到美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令他身为触动。国家富强,必有赖于机器,于是更加发愤学习,专攻机器制造。冯如为了救国,决心去纽约学习机器制造技艺。他打算将来亲手替中国造一艘新式军舰,打败小日本报甲午年的一箭之仇。冯如先后在船厂、电厂和机器制造厂当学徒和工人,历时近七年,备受种族歧视和失业的折磨。终于学会了多种机器制造技能,也增进了机器制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了飞机,圆了人们千百年来飞上天空的梦想,这个消息也令年轻的冯如怦然心动。他心思一转,与其耗费巨额金钱打造海军,还不如造几百架飞机。于是,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旧金山的奥克兰租了一所工厂,开始制造飞机。他暗暗发誓,如果造不出飞机,就绝不回国。
    一九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傍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冯如一号”正式试飞。冯如驾机迎着强风起飞,升至四米五高,环绕一个小山丘飞行,飞行了约八百米,显示了他的飞机具有良好的性能,从而为中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当时中西报刊竞相报道。美国《旧金山考察者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冯如的大照片,赞誉冯如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冯如终于实现了他“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的誓言。也赢得了行业内的普通赞誉。
    一九一一年二月,冯如带着助手和两架飞机回到中国,在广州燕塘创立了只有三个人的“广东飞行器公司”。此刻的他,正在制造“冯如二号”的改进型,用来参加预订在八月二十五日的飞行表演。
    “请问这里是广东飞行器公司吗?鼎三先生在吗?”外面传来一个带着淡淡淮音的官话。
    冯如听见外面有人叫自己的表字,随手用破布擦擦手上的机油,冲着外面喊道:“我就是冯如,哪位先生找我?”
    只见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个生的满脸英气笑容却慵懒无比,另外一个却满脸的阴沉。
    “您就是鼎三先生?”满脸英气的年轻人问道。
    冯如点头道:“我就是冯如,二位先生有什么指教?”
    年轻人拿出一张草图递给了冯如:“我们都督想请鼎三先生,帮我们安徽**军造几架飞机。”
    冯如接过来看来几眼,突然激动的身体都颤抖起来。
    单翼、机身下有两个硕大的船型浮筒,两个机翼尖部挂着两个小浮筒,船型浮筒实在是太大了,看起来就像是插了两支翅膀的游艇,冯如仔细看了半天后问道:“这架飞机操作是用副翼?船型的浮筒?这是谁设计的?”
    年轻人笑道:“我们都督交给我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也看不明白。”
    冯如疑惑道:“你们是哪里的?受谁的指派?”
    年轻人笑着行了个军礼道:“我是安徽**军团长陆凯,这位是安徽**军法务处处长方清雨,我等奉安徽都督柴东亮的命令,迎接先生去芜湖。”
    这俩人不是别人,正是陆凯和方清雨。尤其是陆凯,上次和柴东亮聊起过飞机,从此就记挂在心里了,这次听说去广州请一位会造飞机的科学家,马上就自告奋勇来迎接。柴东亮就派了海荣号巡洋舰赶赴广州迎接冯如,以示隆重。
    冯如拿着草图如获至宝,看了又看舍不得撒手,只是这张图纸没有具体尺寸和设计说明,很多东西令他也觉得困惑不解。
    “用四台活塞发动机?有必要造这么大吗?用这么大的动力,飞机得造多大?”冯如不停的发问。
    陆凯只是笑笑道:“这个您说了,我也听不明白,还是请你到芜湖和我们都督谈吧。”
    冯如惊喜道:“哦,你们都督是机械工程师?这草图上的飞机就是他设计的?”
    方清雨面无表情道:“这我们就不知道了,反正都督就这么交给我,我们又这么交给你???还请鼎三先生收拾一下跟我们走吧,都督特意派了一艘军舰来迎接先生。”
    冯如思忖了片刻,遗憾的道:“这个恕我不能从命了,这个月我有一个飞行表演,已经订好了日子,只好等我表演结束,再去芜湖向你们的都督讨教。”
    方清雨坚决的道:“还是请先生现在就跟我们走吧。”
    冯如再三婉拒,方清雨却步步紧逼,非要让他现在就跟自己去芜湖。冯如的脾气也上来了,怒气冲冲的道:“你们也太无礼了,我就是不去你能把我怎么样”
    方清雨一言不发,掏出一把六子转轮手枪拍在桌子上。冯如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冷笑道:“有本事你就打死我,让我去芜湖,不可能”
    陆凯将手枪拿起,顶在自己的太阳穴上:“我来的时候向都督立了军令状,如果不能把先生请到芜湖,就不回去了。”
    方清雨同样也掏出手枪,顶在自己的额头:“我数到十,如果您不和我们走,我就死在你面前。“
    冯如的两个助手吓的面无人色,急忙道:“不能这样,两位不要冲动。”
    冯如冷冷一笑道:“装模作样,想死没人拦着你们。”
    方清雨倒数道:八???七????”
    助手跺脚道:“两位,千万不要冲动啊我们去劝劝鼎三先生。”
    冯如一摆手道:“甭理他们,枪里肯定没子弹,吓唬谁啊,这一套美国街边的流氓都会使。”
    方清雨冷笑道:“没子弹?”
    话音未落,他朝天花板开了一枪。“砰”的一声,在空旷的厂房里显得格外响亮。
    冯如也有些傻眼了,真有子弹啊
    陆凯仿佛没听见,闭着眼睛继续数道:三???二”
    声音越来越慢,拖着长音,但是表情却坚毅无比。
    冯如苦笑着跺脚:“罢了,我跟你们去还不行吗?两个**军的军官死在我这里,那部是造孽吗?”
    陆凯狡黠的笑道:“先生决定了?”
    “决定了”
    “不反悔?”
    冯如斩钉截铁的道:“男子汉大丈夫,一个唾沫一个坑,绝不反悔???你们可以把枪收起来了吧?”
    陆凯笑着道:“您收拾一下就和我们走吧,军舰在码头等着您呢长江水师的两艘巡洋舰,海琛号送孙逸仙先生去天津,海荣号护送您去芜湖,我们都督对您可是和孙先生同等的待遇啊???我家都督求贤若渴,希望您能在安徽大展宏图成就中国航空史上的一段佳话”
    冯如有些好奇:“你们都督为什么对飞机这么感兴趣?实话对你们说,我还从来没造过水上飞机呢”
    陆凯一边将手枪揣了起来一边道:“我们都督说,未来的战争模式将是空军的天下,有制空权的一方将获得巨大的优势,与其将有限的资金浪费在大型舰船上,不如造飞机。”
    冯如顿时起了知己之念,拍着巴掌道:“你们都督说的极是,现在世界列强都还没有看到飞机的潜力,将来一定会吃大亏咱们中国如果和洋人硬拼巨舰大炮,肯定不是对手,但是飞机是新事物,洋人也未必懂空军的优点。
    方清雨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我们都督在芜湖给您建了一个飞机研发基地,另外拨付给你五十万研发经费,其中十万等你到安徽就先给您作为研发基地的开办费用。“
    冯如大喜过望道:“五十万,这么多?”
    方清雨笑道:“这只是今年下半年年的经费,今后每年拨给您一百万,都督希望三年之内中国空军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空军。别人瓜分海洋和大陆,天空得是中国人的”
    冯如激动的道:“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方清雨和陆凯走出大门,外面早有一对水兵等候多时了,他们被安排进工厂帮助冯如收拾东西。
    方清雨递给陆凯一支烟道:“平时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挺够朋友,关键时候还真挺有种”
    陆凯笑的岔了气,弯着腰把手枪掏出来丢给方清雨。
    方清雨打开转轮一看,脸都气白了,里面竟然连一发子弹都没有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北双雄
    第一百三十九章南北双雄
    西历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军谘府的办公室里,柴东亮正在翘着二郎腿看报纸。wWW!难得浮生半日闲,为了扩大上海光华造船厂的规模发行的四百万债权在十天之内就抢购一空,扩建芜湖工业园所需的一百七十万股票,更是三天就卖光了。
    芜湖工业园区又兴建了制药厂和自行车厂,美国公司招标的四艘万吨运输船,订单被顺利拿下,开标当天,上海光华造船厂的报价令所有竞争对手倒吸了口凉气,但同时也令他们非常的不屑,一百三十万一艘,赔死你吧
    柴东亮倒是很有把握,分厂制和流水线的使用,极大的加快了速度也降低了成本,随着上海光华钢铁公司可以自己冶炼特种钢,原材料成本也被压缩了许多。一百三十万的价格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是保本是没有问题的,最要紧是通过这四艘万吨轮的建造,造船厂整套工艺流程将会得到优化,管理人员和工人也将获得宝贵的经验,对于人才匮乏的中国来说,这比赚钱更重要。
    冯如已经被接到芜湖,柴东亮下令卫兵二十四小时守护着他,绝对不许他亲自驾驶飞机。这位中国早期航空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应该不会重蹈覆辙。上海的虞恰卿派人去西洋高薪招募了一批飞行员,估计半个月之后就会到安徽。这些人将最为试飞员,要摔也摔死他们,反正冯如不能死
    柴东亮正在看的是上海发行的《民权报》,一幅漫画引起了他的注意,标题叫做“哥哥,行不得也”,上面画着一张北京城头张开了一张大网,正要捕捉北上的轮船。
    这幅画的寓意非常明显,就是说北京的袁世凯请孙文、黄兴去北京议政不安好心,准备借机将孙文、黄兴除掉。
    大家有这个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就在六天前,武昌首义三武中的张振武将军在北京刚刚宴请过北洋众将之后,在回旅馆的路上被早已埋伏好的军警逮捕,随机被押解道西单牌楼玉皇阁京畿军政执法处,三个小时之后就被枪杀。张振武临死之前哀叹:想不到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