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霁雪飞云 >

第5部分

霁雪飞云-第5部分

小说: 霁雪飞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文帝见户部尚书这模样,只道:“休得胡言乱语。”心中却一寒,有种说不出的害怕。他这两个月中,无论如何得不到云飞的半点消息,偶一转念,“云卿莫不是骗了朕,他原不是靖国人”?便又立即否定了,“怎么可能?云卿绝不会是那样的人!”他是不敢也不愿去想那种最坏的可能。
这时派去请云飞保人的钦差也回宫复命,昭文帝见他独自一人回来,心头又沉了几分,还未及问话,突听得宫外一声声传来,“边关八百里加急战报到!!!”
从此时起,自早到晚,边关战报便一刻没有停过:
“成国国主命太子欧阳飞虹为右路大将军,大举攻打嘉关!”
“成国九皇子欧阳飞云为左路大将军,已在攻打渭关!”
“成国国主帝自领大军犯境,已至临关!”
“渭关失守,主将李欣将军勇战殉国!”
“嘉关危急,我军将士已死伤十之七八!”
“临关危急,主将孙林将军受伤,现由副将接替,仍在苦战!”
战报一叠声地传来,一封更比一封急。昭文帝还没来得及有任何动作,便发现三关全都不在他的控制之中了。
下午,边关传令官除送来战报外,还送到了一封檄文,说是由一被俘军官带回。昭文帝展开那檄文,见写道:“自有大成天子建德帝为奉天讨逆,檄布四方:今伪主称制,割据中华……”昭文帝又看得两段,顿如五雷轰顶、天塌地陷,眼前一黑,差点倒下!不错,这笔迹虽不是他的,但这文字,这气势……天下除了他,岂有第二人写得出来!!昭文帝勉强定了定神,问那传令官:“这檄文是何人所写?”
传令官答道:“启禀陛下,是成国九皇子左路大将军欧阳飞云所作。”
昭文帝一听,猛地吐出一口鲜血,大笑起来!昭文帝笑道:“哈哈,哈哈!欧阳飞云?欧阳飞云!云飞啊云飞,你在朕身边四年,朕今日方知道你原来叫做欧阳飞云,还贵为皇子!哈哈,哈哈!”又是一口鲜血喷出。“你走之后,朕日日夜夜等你消息,魂不守舍地害了三个月相思病,终于等得你一纸檄文数十万大军来!天下还有比这更滑稽的事吗?你说会给朕消息,果然是重诺言,讲信用。哈哈,哈哈!”昭文帝狂笑不止,状若疯颠。“写得好!写得好!朕生平从未见过如此绝妙好文!好极了!妙极了!哈哈!‘伪主称制,割据中华’,朕是伪主,朕有眼无珠,朕不知你是成国皇子,还惋惜你不是生于帝王之家,朕是天底下头号蠢货!”突然回想起,这些年来,以云飞的文才武功,智谋韬略,却不求封赏,不愿出宫做官,只是请命去三关修筑工事,心中顿时一片冰凉。“云飞,你好狠……”昭文帝声转低沉,又狂吐了几口鲜血,再也支持不住,昏倒在地。
十 天下英雄谁敌手
    不知过得多久,昭文帝悠悠醒转,发现自己正躺在龙椅上,宫中已燃起了灯烛,一众太医大臣环侍左右,均是满脸焦急。昭文帝顿时清醒,如今国家危在旦夕,朕怎能病倒?看那群臣盼望之色,一时间体会到“家国天下”四个字,竟是前所未有的沉重。昭文帝默默运功调息一下,一咬牙跳将起来。众臣见皇上突然跳起,连忙来扶,昭文帝倚案勉强站好,说道:“众位爱卿不用担心,朕没事。”又问道:“边关最新情况如何?”
有大臣答道:“启禀皇上,如今三关已失,成国三路大军汇合,正直奔燕关而来。”此言一出,殿上顿时一片死寂。
昭文帝却沉得住气,道:“骠骑大将军杜亭和平远大将军宋廉可在?”
两位武将应声出列,“臣在!”
“好!杜将军和宋将军留下与朕议事,其余各位爱卿可以回去休息了。”
昭文帝勉强用内功压住心头烦腻,遣散众人,只留下杜宋二位将军在殿上议事。昭文帝问道:“成国大军要到燕关还得几日?”
杜亭答:“三日即可兵临燕关脚下。”
昭文帝道:“杜将军,朕命你率京师守备十万大军星夜驰援燕关。”
杜亭惊讶:“那宁都可就空了。”
昭文帝笑笑:“燕关若失,宁都无险可守,要军何用?当下之计,是全力守住燕关,多得一日也好。”
杜亭道:“那臣就先去了。”
昭文帝道:“再等一等。”
昭文帝转头又问宋廉道:“爱卿手中还有多少人马?现在何处?”
宋廉道:“回皇上,还有三万。现驻防肖县。”
昭文帝当机立断:“朕命你速骑快马,赶赴肖县,率此三万人马,星夜兼程,轻装前进,翻越綦山,绕道成国大军背后,不许接战,只管烧掉他的粮草辎重。朕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方可知结果?”
宋廉微一沉吟,道:“如果立即出发,三日后成国大军到燕关,臣加快速度,大约也该到达目的地了。”
昭文帝将手一挥,道:“好!朕知那綦山道路极为崎岖艰险,大军难越,朕这也是一步险棋。但舍此之外,唯有束手就擒。若能烧掉敌军粮草,他们要再从成国转运而来。靖成两国边境山高路险,交通不畅,加上筹粮时间,至少也得二十日。大军无粮,三日必乱。”
宋廉道:“圣上英明!”
昭文帝面色凝重,无言地拍拍宋廉的肩膀,道:“朕候爱卿的佳音。”宋廉自领兵出发不提。昭文帝这才对杜亭道:“朕与你同去燕关。”突然胸口一紧,又是大口的鲜血喷出,再度昏迷过去。
两日后,昭文帝抱病来到燕关城楼上。众将士见皇上亲来督阵,士气大振。昭文帝就在那城楼上召集将领训话,道:“燕关京畿咽喉,一旦失守,国家必亡。朕誓与燕关共存亡,燕关之急一日不解,朕一日不回京城!”众将见皇上面色苍白,毫无血色,知他内伤极重仍星夜赶来,还如此身先士卒,无不感动落泪,皆握拳起誓:誓与燕关共存亡!
昭文帝日间勉力支撑在各处关隘视察,晚间回得帐中,调息养伤,却无论如何无法静心练功,又吐血数次,连服了两粒疗伤神药“九花玉露丸”,捱至天明方觉身子清爽了点。第二日但见成国大军远远地迤逦而来,漫山塞野,不知其数。那军中的黄色冠盖,便是成国国主到了。昭文帝心头火起,直想只身冲下城去,杀入敌阵,与那建德帝拼个你死我活。终于压抑住冲动情绪,心想:“朕下去送死不打紧,朕还有亿万子民,朕身系他们的安危,不能鲁莽。”昭文帝回头问左右道:“那成国的左右大将军可在军中?”
部将忙答道:“那成国国主身边的,便是太子,右路大将军欧阳飞虹,左路大将军欧阳飞云却没看到。”
昭文帝看得良久,果然不见欧阳飞云。
成国大军一到,即行擂鼓攻城,昭文帝亲握宝剑,站在城头督阵守卫,有后退者力斩,军士皆奋勇当先。血战至黄昏,成军始退去,双方各有伤亡。收兵后,昭文帝令治疗伤员,掩埋死者不提。入夜,昭文帝仍守在城楼上。忽见远处山谷烈焰腾起,将半边夜空映得通红。昭文帝喜道:“好!看来宋将军是得手了。”过了片刻,又有一处火焰升起。昭文帝倚栏看着,那两处火光交相辉映,久久方始平静。
第二日凌晨,宋廉遣得飞使来报。原来昨夜宋廉三万人马到得敌军后方,即兵分三路,分袭左中右三路大军的粮草。那中路和右路都顺利得手,左路却是欧阳飞云押后亲自护粮,早有准备。宋将军派去的一万人马非但未能偷袭成功,反而遭到欧阳飞云截击,伤亡殆尽。昭文帝方知,为何昨日间敌军中未曾见他。昭文帝问道:“那左路一路的粮草,可够成国大军支持多久?”
报信官答道:“左中右三路大军都是带足了至少一月的粮草,如今中路和右路烧得差不多了,左路丝毫无损,敌军还可支撑十天半月。”
昭文帝心中一惊,面上仍镇定自若,道:“你回去向宋将军传朕旨意,让他收拾残部速来燕关。此次他立了大功,朕自有犒赏。”
嗣后,昭文帝召集将领帐中议事。昭文帝道:“南方增援部队二十日以内必可到燕关,敌军的粮草还可支持十天半月。燕关能否再坚持至少十五天?”各位将领面面相觑,似有难色。昭文帝怒道:“无论如何要再坚守十五天!”
次日破晓再战,双方杀声震天,尸积如山。昭文帝但见那敌军如洪水般汹涌无边,杀退一波,又来一浪,滔滔不绝,燕关却似怒涛中的一叶扁舟,摇摇欲坠。血战整日,清点伤亡,靖军军士死伤无数,将领亦有阵亡。夜幕降临,御营内灯火通明。昭文帝神色严峻,众将领亦肃立无语。突然一参军出列道:“微臣有一言,如今之计,唯有议和。”
“议和?”昭文帝双眉一皱,面如寒霜。
十一 天亡安得计谋全
    参军道:“今日敌军不计伤亡,攻势猛烈,是因他们亦知难以持久,欲求速战速决,其实也没有把握就能即刻拿下燕关。陛下若能献表议和,当有可成之机。”
昭文帝闻言,顿时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你的意思是要朕献表称臣?朕宁可玉石俱焚,绝不能受辱称臣!”
众将领皆跪下道:“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顺应时势,三思而行。”
昭文帝陷入沉思,俯身仔细去查看那案上的燕关地图,却见关外北面群山中有一条未标注的道路。昭文帝心念一动,问道:“这条道路通向何处?”
众将均告不知。
昭文帝道:“即时去与朕查清楚!”
次夜,探查的快马报来,这条道路通往一条小路,而那条小路则可通靳山山脉。昭文帝暗叫一声“苦也!”原来,那靳山山脉正在宁都之北,此刻宁都的全部军马几乎都已调来守卫燕关,已成一座空城,若敌军从这条小路绕道靳山,只需万余人马即可攻陷宁都,再挥师东向,截断靖军后路,对燕关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则其后果不堪设想……昭文帝记起那日云飞第一次从三关勘察归来,自己在殿外接住他,云飞曾道:“此次臣勘察了临关、渭关、嘉关三关……回程时还顺路去了趟燕关。”顿时浑身冷汗湿透……
昭文帝站在帐中,将那众将一一看过,终于长叹一声,泪如雨下,说道:“朕愿献表求和,谁肯为朕出使?”
一将领出列道:“微臣愿往。”
又有一参军出列道:“微臣愿起草降表。”
昭文帝摇了摇头,一字一字地说:“朕-来-写-降-表。”
昭文帝命左右退去,不得进来,大帐中只剩下他一人,铺开黄纸,突然笑了,“朕好久不曾写文章,没想到一写便是写一封降表,还能留之史册,实在是有趣的紧。”略一思索,提笔写道:“臣惶恐再拜于大成天子建德帝并左右大将军麾下”,写到此处,胸中血气翻滚,昭文帝深提一口气,不敢再停,续道“臣以猥狭,窃据神器,未蒙王化,冒渎天威……”一路下来,言辞极尽卑恭,表明愿割地赔款,称臣纳贡,岁岁来朝,只求保得社稷宗庙……一时写罢,昭文帝掷笔而起,大笑道:“云卿,朕的降表,比之你的檄文如何?哈哈哈哈!”狂笑一阵,口中鲜血喷涌而出,终于人事不醒。
待得醒转,昭文帝见案上烛光未灭,自己躺在地上,胸前地上到处是一滩滩的鲜血。昭文帝不由奇了:“这许多血都是朕吐的吗?怎的朕吐了这么多血,竟还未死?”扶着椅子,慢慢地撑着站起身来,叫道:“来人啊!”帐外将领官员蜂拥而入,见了皇上的样子,俱都大惊失色。昭文帝笑道:“降表朕已写好了,差强人意,先凑合着去求和吧!”眼前发黑,复又昏倒。
且说这日欧阳飞云在军中忽听得皇上有请,忙来到建德帝的营帐中。建德帝道:“云儿,那靖国国主遣使乞和,父皇想听听你的意见。”
欧阳飞云奇道:“遣使乞和?”
建德帝道:“是啊,方才差人送来降表,云儿你来看看。”说着便打开案上的卷轴。
欧阳飞云只看得一句“臣惶恐再拜于大成天子建德帝并左右大将军麾下”,便已天旋地转,这字迹便化成了灰他也认得出,这降表竟是昭文帝亲笔所书!欧阳飞云顿觉腹痛如绞,汗水涔涔而下。
建德帝见他神情不对,问道:“我儿怎么了?”
欧阳飞云道:“忽然觉得腹中疼痛,没什么大碍。”
建德帝道:“我儿这些日子太过操劳,待会早些去休息吧,朕知道辛苦你了。若不是你护住粮草,大军此刻怕已断粮,靖国又怎肯遣使投降?”建德帝接着道:“朕看那靖国国主降表写得恭敬诚恳,又愿割地赔款,纳贡称臣。我军也无即刻攻下燕关的把握,反而是死伤惨重,不如应了他的和议。”
欧阳飞云微微一怔,脸上忽然闪过一抹难以觉察的复杂神情,沉默一响,说道:“也好。”
于是两国议和,靖国称臣纳贡,成国得胜回朝。昭文帝果是待到成国大军退去后,方回到宁都。回到宫中,昭文帝当即割破手指,用鲜血誊写了亲手所书的降表两份。一份挂于自己的寝宫之中,一份焚于太庙之上。昭文帝亲率文武百官祭告列祖列宗,并滴血为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从此,昭文帝痛下卧薪尝胆之决心。每日上朝议事,下朝阅折,事必躬亲。或是出宫视察,巡查边防,外接友盟,内修吏治。又暗地里派了许多细作,潜入成国西京,监视成国朝廷的一举一动。加之几年间风调雨顺,全国丰收,国库充足,很快又是一派繁荣景象。
那成国方面,却是另一番光景。建德帝得胜回朝后,便放下边关之事,日日淫乐,大兴土木,广扩宫室,遍采美女,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皇子们也为了皇位明争暗斗,不到一年,大皇子太子欧阳飞虹忽然无故暴毙,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等又你死我活地争斗不休,其余几个皇子也各自结党营私。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匆匆过了两年半,一日夜间,西京细作传来消息,建德帝突然驾崩,皇储未立,朝中一片混乱。昭文帝问过详细情况,忽又问道:“那成国九皇子欧阳飞云现在何处?可有什么动静?”他语调平静,心头却止不住地狂跳起来。
来人答道:“皇上必定知晓,两年多前欧阳飞云立下大功,班师回朝后,不但不接受封王,反而辞去所有官职,拒绝一切赏赐,只身到紫云山上的庙中修行,说是要为亡母祈福。那成国皇帝本来坚持不允,但终念他孝心一片,任他去了。这两年欧阳飞云从未过问朝廷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