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那爷们儿真逗 >

第9部分

那爷们儿真逗-第9部分

小说: 那爷们儿真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张累坏了,他双手叉腰,身体前倾似乎在向草鱼鞠躬。好一会儿老张才挤出几个字:“趁它活着,赶紧打!”    
    贾七一疑惑地抡起擀面杖,轻轻捅了草鱼脑袋一下,没想到草鱼又缓了过来,它身子死命向上一挺,一口鲜血喷了出去。幸亏贾七一腿脚灵便,幸亏他在关键时刻蹲了下去,要不非落一脸鱼血不可。但老张就没那么幸运,一口鱼血全喷在他脸上了,老远看跟脸上蒙了块红布似的。老张抹着脸上的血大叫道:“可惜,可惜,这么多血都糟践了,快打呀,快打!”    
    贾七一异常恼怒,心道:刚才又不是我打你,你凭什么报复我呀。于是抡圆擀面杖一下一下地揍下去,这回草鱼没那么大精神了,三五下下去又不动了。贾七一连打了十几下,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兴奋,擀面杖“嘭嘭”地打在鱼头上,跟打人的感觉差不多,他居然有点儿上瘾了。    
    贾七一感到浑身都是力气,擀面杖比老张抡得还快,疯了似的,转眼就是几十下,最后打在鱼头上的声音都是“噗噗”的,草鱼脑袋几乎被他打烂了。    
    老张连喊了几声“停”,贾七一却像上了弦,根本没听见。老张一把将他抱住:“兄弟,兄弟,别打了,再打鱼肚子里的血就流出来啦。”    
    “血多点儿还不好?”贾七一问。    
    “肚子里的血脏,不好吃。”    
    贾七一惊奇地看了看老张,也惊奇地看了看血肉模糊的草鱼。“都打成这样了,还能吃吗?”    
    “谁让你吃肉了。”    
    “鱼头也烂啦!”贾七一叫了起来。    
    “咱们吃这个。”老张端起那盆血汤子,走向面包车,贾七一莫名其妙地在后面跟着。他不清楚自己哪儿来的那么大精神,哪儿来的那么大仇恨,居然把一个海碗大小的鱼头打烂了,更不明白自己本来是个挺善良的人,怎么会突然之间就变成了杀鱼的恶魔呢?    
    老张跑回面包车,把煤气罐和炉子搬了下来。从容地点着火,然后将铝盆端了上去,接着他取出点食盐,向盆里点了少许,最后又拿出瓶二锅头和不少猪头肉。“兄弟,咱俩先喝点儿,鱼汤早着呢。”    
    “就这么熬着?”贾七一围着炉子走了一圈,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就这么熬着,最后就熬成两碗。”老张仰头喝了一口酒。“我跟你说,这招儿是一个东北老哥教给我的,那小子特有钱。他们专门在松花江里抓大鱼,然后喝鱼汤,喝完汤就光着膀子在冰上走。这种汤叫鱼头血丝汤,专门补脑子的,号称东北第一滋补品,比人参、鹿茸都厉害。”    
    “有这种事?”贾七一吃遍了大江南北,还是头一次听说鱼头血丝汤这个玩意儿。    
    “我告诉你,这条鱼长到这么大,最起码得有七八年了。它吸收了天地精华,日月光辉,再不杀就要成精了。咱们趁他活着的时候,把它打死,用活鱼脑子里流出的血做汤,那是什么福分?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这东西专补脑子,知道我挣钱的道是怎么想出来的吗?就是因为跟那位东北老哥喝了一回鱼头血丝汤想出来的。你看看,我现在身不动膀不摇,一个月就是五六千块,纯落的!普通北京人行吗?全是鱼头血丝汤的功效。”    
    贾七一看了看铝盆,已经开锅了,一股股红红的血沫子顺着锅盖冒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    
    老张觉得他还是不大相信,马上补充道:“我已经喝过好几回了,每次都用保温瓶带回去一瓶。我儿子自打喝过鱼头血丝汤后,电脑玩得比以前提高了一个级别。你说这东西能不管用吗?”    
    贾七一终于有点信了,他想掀开锅盖瞧瞧,老张一把揪住他:“现在不用掀盖儿,掀了盖儿元气就跑出来了。”    
    二人在树林中喝酒聊天,转眼就是两个钟头,老张突然提了提鼻子:“这回差不多了。”他把火关掉,小心翼翼地打开锅盖,惊喜地叫道:“兄弟你瞧瞧,精华都出来了。”    
    贾七一往锅里一看,发现红红的血汤子竟熬成了白色,而且只剩了浅浅一个锅底儿。“怎么是白的?”    
    “这就是鱼脑子里的精华!你想啊,人脑子是白的,鱼脑子也应该是白的,把血熬干净了,剩下的自然是白的。”老张煞有介事地用勺子舀了一口,然后伸出舌头,仔细尝了尝。“不错,不错不错,你尝尝。”    
    贾七一也尝了一口,居然什么味儿都没有,再仔细咂摸咂摸,白汤只有一股土腥味儿,还多少有点涩。    
    “怎么样?”老张满怀信心地看着他。    
    “不错,挺鲜的。”贾七一心道,老张也不容易的,一百多里地跑出来,又费了半罐子煤气,最少也说明这鱼头汤里有点儿功夫钱。    
    老张欣慰地给贾七一盛了一大碗:“补补,你一天到晚在外面忙业务,脑子肯定挺累的,多喝一碗就聪明了。”    
    贾七一又狠狠喝了几口,这回真有些滋味了,脑子似乎也活泛了许多。


第二部分第十章 青春痘(1)

    老妈是家里的厨师兼采购员,贾七一小时候,家里从不为吃饭发愁,反正市场上就那么点儿东西,翻来覆去地吃呗。    
    这些年,老妈一进菜市场就眼花,做饭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吃什么。原来贾七一以为物质极大丰富了,人民自然要为所欲为,可现在物质是丰富了,人民却糊涂了,连吃什么都拿不定主意了。    
    老妈拿不准,便向贾七一咨询,谁让他是美食家呢?可贾七一同样的迷惑,他不是想不出新鲜东西,而是觉得家里根本做不出来,再好的东西在家做都糟践了。于是贾七一懒洋洋地说:“随您的便,我想不出什么好的来?”    
    老妈一听就急眼,扯着嗓子喊道:“什么好啊,你说什么好吃。活人脑子好吃,有吗?”    
    每次碰到老妈说这话,贾七一多少都有点儿惭愧。自从和老张去了趟官厅水库后,贾七一再不糟心了。活人脑子是没吃过,但自己吃过活鱼脑子,而且是活脑子中流出的鲜血做的汤。    
    贾七一几乎有些忸怩地把吃鱼头血丝汤的事录了一遍,他也不知道为何自己说起这事来不太硬气,反正舌头上总有点儿发涩。    
    下午医生又把录音带拿走了,临走时郑重地告诉贾七一,他的危险期肯定已经过去了,只要静养,出不了一个月就能出院。    
    贾七一不放心地问:“大夫,这病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医生思索着说:“应该不会,而且发病的人数已经减少了。”贾七一不太相信电视里的豪言壮语,透过几层塑料面罩,医生对他说:“你要相信政府,相信党,我们一定能战胜非典。您现在的任务就是配合我们,尽快找到病菌的源头。”    
    贾七一心道:我就是毒王,我就是源头,我就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可他不敢和医生抬杠,只得点头称是。    
    万籁寂静,刚到晚上九点,整个医院里就悄无声息了。贾七一无聊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星星贾七一咂摸咂摸嘴唇,又拿起手机来看了看,还是九点!自从有了手机,贾七一就再没戴过手表,自从弄了多媒体电脑,贾七一家的电视就淘汰了。东西越来越少,而功能却越来越多,有时他琢磨着,这世界是越发简单了呢,还是越发复杂了呢?算啦,那不是自己想的事,那是贾六六想的事,他是作家,就应该满脑子的不着边际。忽然贾七一哈哈笑了起来,这作家的脑子是不是和一般人的不一样啊?是不是比鱼头血丝汤还有营养?要是把大哥的脑子做成汤,就应该叫作家脑血汤,得卖多少钱一碗?    
    贾七一笑了一阵又看了看手机,倒霉,才九点十分,时间过得太慢了。    
    晚上九点钟,本来是贾七一最为活跃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现在正好是菜过五味,刚刚吃出点儿意思来。可如今贾七一竟在病房里百无聊赖地躺着,滋养着世界上最为珍贵的病毒,享受着全地球最为严密的守护,真是万般的无奈,千种的寥落啊!    
    贾七一决定看看电视,看看非典肆虐成什么样子了。结果刚把遥控器拿起来,手机就响了,号码居然是贾六六的。贾七一猛然感到一阵紧张,难道自己想吃大哥脑子的事被他感应到了?不然他怎么会突然打来电话,自己住院一个月了,他也没张罗来电话呀!    
    根本听不出贾六六在几千公里外的云南,电话的声音非常清晰。贾六六一上来就埋怨贾七一:“吃啊,吃啊,这回老实了吧?早就跟你说过,虐食的人都不得好死,你就是不信啊。知道那个山东军阀张宗昌吗?那小子烤活鸭掌吃,最后怎么样?死得多惨!”    
    “你胡说,虐食这个词是你去年才告诉我的,我都吃了好几年了。”贾七一很不服气,大哥怎么能张嘴就瞎说呢?他当作家不过是这两年的事,以前比自己还傻呢。    
    “是头年说的,可你也没听啊。我再跟你说一句,老天爷是睁着眼的,干了坏事的早晚要倒霉。咱大妈怎么样?当年跟咱爷爷是打过去骂过来,现在呢,三个儿媳妇全跟仇人似的,活该!”    
    “你有的说没的说?”贾七一异常恼怒,这个贾六六,大老远打电话来,居然一句问候的话都没有。要知道,自己刚刚和阎王爷大战了几百个回合,容易吗?    
    果然贾六六的口气变了:“你怎么样?活过来没有?”    
    “还行,医生说我的传染期和危险期都过了,现在就是静养。”贾七一道。    
    “你好好养着吧,我这两天就回北京。”    
    “你可别回来,危险!”贾七一大惊,现在外地人想离开北京还走不了呢,贾六六这不是飞蛾扑火吗?    
    “我不回去怎么办,我不回去行吗?三妹说北京的情况没那么严重,全是外地人瞎传的。”    
    “你老老实实在云南呆着好不好?我倒想去呢,可现在我连他妈病房都出不去。对了,不是有人给你出钱吗?写你的小说吧。”贾七一不太理解。    
    “还不是因为你?”贾六六一听这话竟怒了,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你死不死啊?我都几个月没见你了。”贾七一觉得大哥有点儿不可理喻,难道非典把所有人都搞疯啦?    
    “你知道什么呀你,你侄女病啦?”    
    “啊?”贾七一大惊,脚趾甲都凉了。“我可好几个月没见她了,得了非典也不是我传染的。”说完这句话,贾七一就后悔了,自己的确是几个月没见侄女了,但老妈见过,还经常见面呢。医生说这个病毒能交叉感染,万一老妈带着自己身上的病毒见了侄女,那跟自己传染的有什么两样?    
    贾六六在电话里啐了一口:“你就知道非典,难道北京人除了得非典就得不了别的病啦?”    
    “别的病啊,那我就放心了。”贾七一长出了一口气。    
    “你放心?”贾六六的声调又提了起来。    
    “只要不是非典我就放心,最少没有生命危险吧。”贾七一怕大哥误会,赶紧解释。    
    “生命倒是没危险。但我告诉你,这事绝对跟你有关系,你逃不了。你侄女长青春痘啦!”    
    贾七一差点从床上掉下去,侄女才六岁半,怎么能长青春痘呢?难道马上就要到青春期啦?难道马上就要来准备婚事啦?别的着急,这事着什么急呀?绝对是发育不正常。没错,这可是大事,照这么算下去,侄女的寿命顶多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弄不好过几年就夭折了。    
    贾六六的女儿的确只有六岁半,刚上学。实际上贾七一不喜欢这个侄女,挺大的姑娘了,见人就翻白眼,丝毫见不到一点儿乖巧的样子。


第二部分第十章 青春痘(2)

    有一次,贾七一偷偷跟刘小灵说:“大哥当时根本就没想要孩子,没思想准备。所以豆豆生下来就是个不可逆转的错误,豆豆长成今天这个模样没什么奇怪的。”    
    这孩子命苦,她出生的那阵子正好赶上贾六六刚下岗,正苦闷呢,一天到晚地借酒浇愁。也就在这个时期,由于一次误操作,小女儿豆豆不知不觉地降临到了人间,这可把贾六六两口子弄了个措手不及。孩子出生前,两人开始饿补育儿知识,几乎是逢人就请教怎么养活孩子。当时贾六六还没动写书的念头呢,脑子自然不大清楚,有一次他竟找到了贾七一。哥儿俩三杯热酒下肚,贾六六就开始倒苦水,主要是不知道这孩子该怎么养活。    
    贾七一一脸不屑,揪住大哥的脖领子道:“养活孩子还不容易?谁家没有孩子,有几家把孩子养死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怕什么?”    
    “我是担心养不好,现在的孩子毛病太多。你看看老张,他天天夸他们家孩子是好样的,可你知道吗?他们孩子尿炕,到了十七八还尿呢。你侄女是个姑娘,女孩家要是天天尿炕得多丢人呢?还有咱姑妈的小孙子,还不到十岁就得了抑郁症了,你说一个小兔崽子有什么可抑郁的?我下岗都没抑郁。”贾六六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再说了,我现在是下岗工人,自己都快养活不了了。她又来了,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贾七一挠了挠头,忽然有了主意:“这事容易,你还记得爷爷怎么养活咱们的吗?就一个字,吃!人一吃好了,就什么毛病都没了。瞧瞧咱俩,都三十多了,什么毛病都没有吧?三妹身体就不行,她出生没几年咱爷爷就死啦。所以关键就是嘴得跟上,一定得吃。现在也不困难了,吃一口还不容易?她爱吃什么,你就让她吃呗。钱的事你放心,咱们一大家人还能把一个孩子饿死?”说着,贾七一就塞给哥哥两千块钱。    
    贾六六觉得弟弟的话有些道理,自此小女儿豆豆的嘴永远都不闲着了。但小孩终归是小孩,舌头上毫无品位,再加上贾六六的老婆整个一个洋奴,家里买什么东西,商标上都得带字母,有中文名字的饭馆绝对不进。于是孩子三岁的时候,就迷恋上了西方的垃圾食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