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凤待梧桐栖 >

第49部分

凤待梧桐栖-第49部分

小说: 凤待梧桐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似乎有些失落,又问道:“只是如此罢了?”

    她以为他觉得自己的计划有些简单,便又详解道:“先前我观察了他们洞中的地形,可通外外界的只有我们来时的洞口,与瀑布上端的平地。只那平地距瀑布帘后的平台高有数米,饶是轻功了得,也不可能不借助外力便上得平地。于是我便引了长老到洞口,骗得他让我们先出去,再以火把掷之。我不知他功力如何,万一他躲开了火把追上来,那可有些棘手了。只是你道是能制住他,我便放心如此做了。再炸开洞口,让顽石沉下几分,卡在最宽的一圈上,便不易移开了,这是以防他们能很快摆脱火势。恰好他躲不开火把,那他们的族人可有得折腾了。”

    尽管她曲解了他言语之意,他也不再点破,只是低笑道:“霖,我真不知如何说好了。你似乎总能制造些意外,有时候我会想,那个安居于隐村十五年的少女,真的是你吗?”他侧首望着她,眸底翻腾着汹涌的浪潮,脸上却是平静无波,仿佛要将她看穿一般。

    她只是缓缓颔首,双臂抱膝,微微侧了脸,自东方而来的泠风吹起她鬓间零碎的乌发,飘然如柳絮,散漫似飞花,低语一声道:“你说呢?”碎言细语散落于零星子夜中,再无声息。

    那时的月色苍苍,恰似他子夜里吟唱的声声洞箫,绵长悠远,伤惘哀徨,自天穹流云里倾泻而出,仿佛亘古不曾变。正是踏着这月色洞箫,缓缓徐行的好时机。

    云随竹动,月共水明。暂逍遥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第六十章 ;云暮锁高楼(一)

当清晨的第一缕光辉洒在沉霖脸上时,她微微睁开眼,迎来霜秋九月里的最后一日。躲过一劫后的睡眠格外舒坦,醒来后也甚是精神,她只挣了几下,便起了身,牵动身下的枯叶悉悉索索。

    此时的天空十分清明,清澈的蓝色铺满了苍穹,碧空如洗,长天浩浩。偶有几点飞雁掠过,冲出了一尾云烟,直指北国寒天。微有些寒气凝于枝头,结了层薄霜,甚是晶莹剔透,却反射了日光,惊扰了栖眠一宿的寒鸦,怕打乌羽聒噪而去了,临别前犹颤了几枝残花,纷纷扬扬地洒下,姹紫嫣红只余单调的焜黄,让那羁旅游子看了好不伤感。如此的清晨,虽是悲秋之际,却不乏生气,她的心情也不禁好了起来。

    不知何时,渊已睡醒了。此时他正仰望着东方,那日出之地。缓缓举起手来,仿佛托起了一轮初升的太阳,他掌上的浮光四溢,一阵泠风过时,雪白的广袖迎风而起,流光满袖,恍若冬日里第一枝发芽的白梅,于乍暖还寒的午后,沐着日光,含笑弄姿。他那一身熹微的秋光,刺痛了她尚不适应光明的眼,又是背对着,她看不清此刻他是怀着怎样的思虑面对这一日的降临。

    他似乎很是入神,并未注意到她正注视着自己,只凝眸于远方,那个尚不可见城池,那个在永远伫立于东方,朝夕里皆光芒四射的城池。仿佛乘着那儿弥散来的云烟,也能顿觉飘然,腾云而去。

    云暮城,在你光耀的表面之下,究竟藏了怎样的秘密?她暗自思忖。他却于此时蓦然回首,侧脸嵌了半壁金光,将他如玉的面庞照亮,他的声音仿佛从高远的天幕乘云而来,三分飘渺,七分杳杳:“你醒了?”

    她默然点头,他便接着道:“此处离云暮城已不远,近傍晚时分便可到,”又神秘一笑道:“那可是个特别的地方。”

    “哦?如何个特别法呢?”她饶有兴趣一问,却并不太感兴趣,无论他说什么,那定不是他们非去云暮城不可的缘由。

    他倒也不说破,只道:“到了你便可知了,”又敦促道:“若不快些,便赶不上傍晚前到达了,你也不愿在野外过夜吧?”

    “真不知有什么稀罕的……”她嘟囔着绾起了发,恰是深秋时节,寒风正盛。秋风过处,落了一叶深秋,翻了一树残花,也吹起了她鬓间的发,柔柔地在寒风中招摇。指冷细钿凉,指尖触着生冷的发,单衣不御风寒,衣袂病恹恹地摆着,她只加快了手的速度,浑身透着一股清冷劲儿。

    他似是无意地看向她姣好的侧脸,随意说道:“眼下已是深秋,天寒风凉,进城了便添置些衣裳吧,染了风寒可不好了。”言罢便站了起身,长衫摇摆,清风拂袖。

    她默然颔首,稍整妆容便随他启程了。步于落花纷然、残叶满地的世界里,泠风自寒山而来,又肆意穿林而去,将他逆风中的白衣翻起,将她方才绾好的发吹乱,密林深深里,便只见得一白一青两点,似是朝露,还似飞花。

    渐行渐近,日头自她面前而来,又自她头顶滑落,那沐光之城愈来愈近,天地间仿佛只余一层凉薄的金黄,日光不暖人,反慑着寒光,愈是接近,愈是寒冷,又许是时日渐晚,才令她一阵轻颤,周遭尽是清冷空气。

    如渊所计,近傍晚时分,他们便至云暮城。远远望去,她只见城池之末有一高塔,烟笼云绕,不可见其顶,深晦难测。

    伫于城门口,城楼高数丈,其地位不言而喻,若非大城、要塞,又岂会筑此高墙?

    刚进了城,宽容八辆马车同驰的街道便现于眼前,昌盛若此,自是人语喧喧,车如流水马如龙。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四下也热闹起来了,叫卖声此起彼伏,随处是小店儿小摊铺,琳琅满目。虽已是落日熔金、云蒸霞蔚时分,却是人情不减,笙歌唱彻,往来纷然。

    她有些怔然。算来这是她穿越十六年来头一回见识古代的大都市,飔风城虽为羌羯都城,却人情寥寥;石牙城街道清冷,除了往来驻军,便难觅百姓;沐雨城如何,她也不曾领略;岭、嶂二城更不消说,只是两座空城罢了。如今得一览繁盛之城,自是倍感有趣,逃亡中也得此聊慰烦忧。

    心情顿时一片大好,还不容渊为她做一番介绍,她便反拉着他四处逛了起来。

    放眼望去,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这儿酒巷深深,遥闻酒香芬芳,醉汉高歌,便知其中滋味醇良,未尝先醉;那儿卖花鬻鸟,一枝枝雏菊、牡丹、马蹄莲,迎着寒风犹盛放,甚至有些反季之花,也堪堪地露一小节枝颈,争半声赞赏;鸟语繁杂,雪羽靛斑的、赤喙青目的、乌足花尾的,各种奇鸟争相鸣和,一派祥瑞。花繁鸟鸣,相映成趣。

    再拐个弯儿,花楼之上是窈窕的姐儿挥着手绢,施紫抹红,娇声软语,唱着那香艳之歌,直教那过往的公子哥儿酥到了骨子里,乖乖掏了银两,销千金去了。

    匆匆过了那烟火之地,又见锣鼓声叫,笙箫顿起。原是戏团杂耍,那小姑娘只十三四岁年纪罢,便身怀绝技,立在那刀尖上,锣鼓声密,看客心紧,却见她一个燕子翻身便跃于另一刀尖上。顿时掌声如雷,那老汉便捧了个大罗,绕着圈直喝道:“谢谢各位兄弟姐妹叔婶伯姨赏脸,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咯!”演出精彩,看客自是心欢,那铜钱声叮当作响,老汉的脸也笑成了花,皱纹愈深心也甘。

    巷子尽处又是一路,少年推了货车叫嚷着,满载一车小果子,红艳艳的甚是惹人喜爱,未尝便闻果香,早已是齿颌生津了。他见她拾起那小果子一阵端详,想来是风餐露宿多日,不曾见过这般新奇的零嘴儿,想尝尝新鲜了,正欲闻起价钱,她却又笑着跑开了。

    老婆婆的摊里是些精巧的手工玩意儿,她捧起一只红绳小莺,一抹朱砂成嘴,两点翠珠是眼,几支鸟羽作翼,着实逼真讨巧。见她爱不释手,他又欲将其买下,还未问及价钱,她便又笑着去了别处,他只无奈地跟着她瞎转悠,眼中未见不耐之色,甚至可见几分宠溺。

    一辆满载小首饰的货车推过,她并不感兴趣,那摊主却甚是热情:“姑娘,看看这些首饰儿吧。小店里货虽不精,却是款式繁多,总有一样能讨您喜欢的,价格保准您满意。来看看吧?”摊主堆着笑,推了车向她去,许是看她衣着既不朴素也不繁贵,想来是普通人家姑娘,正合适买些小首饰戴戴。

    她笑着推辞过,却见渊伫足车前,挑拣起来了。她打趣道:“莫不是你也喜欢这些女人家的东西?看你这细皮嫩肉的,买几支戴上,指不定会有公子哥儿看上呢。”她踏着笑,将他丢下,又向别处去了。

    他也不怒,挥了挥衣袂便随她去了,身后摊主笑容正盛。

    听闻前边鞭炮声响,她便兴致勃勃地小跑过去了。原来是一家茶馆开张,却准备不周,以致误了吉时,忙碌了好半会儿才妥帖停当,外边的客人已是早不耐烦了,正嚷嚷着要散了。老板这才姗姗来迟,赔着笑挽留客人,犹有些人不欢而散,老板便扯着嗓子喊道:“今个儿小店开张,喝茶不收钱呀!不管多少,分文不收呀!”

    这一喊,人便热闹起来了,熙熙攘攘着进了茶馆,既是分文不收,她何不去讨杯茶润润嗓子呢?便也随着人群进了茶馆。

    茶馆不大不小,古色古香,柳曲木的方桌圆椅,看着舒服,坐着也舒坦。深红漆檀香木柜台,细看去可见刻了些银花火树、市井繁华,纹路细腻别致,若非细细端详,倒真不引人注意,可见这掌柜是个心细如尘的雅致之人。柜台后便是一大柜子的茶叶,柜子是深褐色的,内敛而成熟。装茶叶的是一些锦囊袋,绣着各色图饰,有些秀气斯文,有些深沉晦涩,以茶的特性相区别。满满的一大袋,以青丝相系,各置于柜格之中,整齐明了。

    她随意找了处靠窗的座位坐下了,轻轻推开纸窗,连一丝灰尘也未落下,明净的窗纸薄似轻纱。窗外热闹不减,往来游人不绝,坐于室中却并不觉太过喧哗,只是有种旁观整座城池繁华之感。

    她又转头看看茶馆内,不知是见了什么,她诡魅一笑,稍纵即逝。

    一名小二眼尖,连忙向她这边来。那小二顶戴嫣红礼帽,身着鲜亮朱服,脚蹬微棕布鞋,肩上披着条褐色抹布,乍一看去,只见一团红,哪还分得出鼻子眼睛。这身装扮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她便笑了起来。那小二约十七八岁光景,许是第一次出来干活,本便已紧张兮兮,见着漂亮姑娘朝自个儿笑,更是紧张得耳根子都红了,为一身赤色更添几分红意,她却笑意更甚。

    小二晃了会儿神,才想起正事,忙上前结结巴巴地问道:“姑……姑娘,要……要点什……什么?”不过是寻常的一句问话,语毕后他竟喘气如牛。

    她正盘算着要些什么,毕竟人生地不熟,也不知这儿盛产些什么,便想起了渊来。也正此时,渊疾步从茶馆外走来,脸上有些不悦,见着她便责怪道:“怎地恁自随意乱走?你又不谙此处道路,若是走失了可怎好?”

    她却赔着笑道:“深秋时节,天干物燥,发这么大火气可不好,坐下来喝两杯茶降降火吧,正好今个儿喝茶分文不收。”

    本欲多訾咎她几句,见着她的笑,他却又气不起来了,自言自语道:“真是拿你没办法……”有些勉强地坐下了,脸色犹是不甚欢悦。

    自知他还埋怨自己,她便拿出了点“诚意”来表歉意:“小二哥,上你们这儿最好的茶来,”又对他笑道:“如何?我这可是很有诚意地赔礼道歉哦。”

    被她这一举给逗乐了,他脸上多云转晴,直笑道:“方才不知是谁说的,今日茶馆开张,分文不收。”

    她便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嘿,这是谁说的来着?还真记不得了。也莫管是谁说的,你只管喝好茶便是了,”望望小二,她又疑声道:“小二哥?”

    却见那小二杵在原地,愣愣地望着他们俩,手上捉着的抹布不知何时落了地。在她数声呼唤中才回过神来,讪讪道:“这便给您上去。”话倒是说得流利,只是有那么点酸味儿,又背影寥寥地去了柜台。

    看得他有些莫名其妙,直道:“这小二是怎么了?方才我进来时还好好的,怎地现在跟着了魔似的?”

    她却只是笑笑说:“那可不好说了。”张扬的眉宇却分明显示着她知道其中缘故。

    他更是奇怪,自言自语着:“店奇怪,人也奇怪。”落入她耳中,未换来解释,只引得她笑意更盛。

    不消说,那小二正少年,对她有了些好感,可能心里还有那么点更进一步的想法,却不料渊突然杀了出来,和她又如此熟稔无间,他便知自个儿是没机会了,只得戚戚然离去,说不准还是初恋呢。

    恶作剧得逞,当事人还不知,她有些得意,便哼起了小曲,无视他莫名的目光,心情甚好。

    一会儿便有人端上茶来了,却不是方才那位小二,想来是没脸再来了,便请了别人代劳。

    茶一到她便等不及了,斟了大半杯,吹了吹,却不是立马饮下,而是恭敬地双手托着递与他,说道:“您老请先慢用。”

    他忍着笑意接过,她又笑着抬起头说道:“这回可是有诚意了吧?”

    “算是吧,且先饶你一回。”他肆意笑道,呷了一口茶。

    见他如此,她便安然倒了茶,不客气起来。氤氲茶香随流水倾斜而出,似烟云缭绕,又似飘雪茫茫,青烟袅袅,润色如玉,剔透晶莹中是一瓦清明的浅褐色,与赤色茶杯相区别,看得更清楚些。如此茶水,已是茶不醉人,人自醉。她耐着性子吹去热意,轻抿一口,顿觉齿颌生烟,茶温而不热,苦而不涩,初尝时如冰泉入口之酣畅,再细品来,陈年古香流溢,醇润清朗,再尝一口,馥郁香浓,收敛回甘。她不由得大叹:“好茶!”

    她一杯接一杯,一壶将尽,她脸上已是绯红似霞了。似有些醉意,她含糊不清道:“这日子若能如此逍遥,别的什么不要也罢了。”语毕,又执起茶壶,一饮而尽,丝毫未留意他眼底深深的笑意,也未留意,自己究竟吐露了怎样的心声。

    一壶饮罢,人有些飘飘然了,她嘟囔道:“怎么觉得有些头晕呢?”他这才说道:“此茶乃云暮城特产——云烟茶。茶如其名,喝时如云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