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种植达人在古代 >

第45部分

种植达人在古代-第45部分

小说: 种植达人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了,那笔银钱倒也省了下来。看我家这些年的日子,也未必再有那好运道,还是让友全跟志实安心上山砍柴算了。”

    王自得紧紧的盯着王大婶,想看出她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的,虽说冒了点儿险,但收益是摆在那里的,她真能说不种就不种了?

    王大婶可不是真的想吊王自得的胃口,她可不晓得王欣一的手段,自然以为这事儿是风险极大,一个运道不好,说不定不仅赚不到什么银子,还白白贴了精力和银钱。这一番算下来,可是不合算的很。

    王大婶想着,便与王自得道了别,回了家去。

    只留王自得一个人坐在家里,还在想着王大婶刚刚说的那些话。

    当然,若是王友全两口子果然不晓得什么秘法,先前也纯粹是碰运气,以后还想着继续碰运气,那他媳妇说的那些也有道理。但若是假的,那他两口子可真是瞒的够深的。

    王自得不由细细思量起来,按照这些年来他对那两口子的了解,他们也不是那种能瞒的很深的人,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老实至极,傻得很。这样的人能说出什么样的假话来?

正文 第八十九章 忙种与喜事

    第八十九章 忙种与喜事

    王自得思量了许久,左右衡量以后,心里终于下了决定。管他呢,反正只要那三亩地给王友全家种去,交上的那笔银钱就是他兜里的,至于那水稻日后果然是多收了,想来王友全两口子顾着他的面子,应该也不会让他跟旁人家一样,都高价去买吧?除非那几亩地他家只想种一季

    王自得心中计定,便再次唤来了王大婶,与她说道:“友全媳妇啊,这次唤你过来是这么回事儿,这田你还是拿过去种吧,反正荒着也是荒着。但是,老规矩,一亩地你需要交两钱银子给村里,能行不?”

    这一点是王大婶早就知道的,两钱银子可是一点都不少,三亩地下来就是六钱银子,这些银子对王友全家来说也不是一笔小钱,若不是这次小麦丰收了,不仅仅是不敢将那三亩地拿过来种,家里也拿不出那些银子来。

    如此,王友全家便将那三亩地也弄过来种了。当晚,王大婶就与王友全一道又去了王自得家一趟,除了将三亩地需要交的六钱银子给他,还签订了一个合同,以证明那三亩地确实是被他家给承包了过去。

    王大婶原想多种个几年,最好签合同的时候能注明一下。这个王友全是没有意见的,不过王自得却是不同意,口口声声的说是为他家考虑,说只包一年的话,若是水稻长的不好,以后还能不种,少损失一点儿。

    王大婶心里自然也有计较,既然王自得说不行,那就不行。反正他说的也有道理,若是交的银钱多了,以后种的不好的损失也更大。

    第二天,王大婶趁着还赶得上,又多下了三亩地的水稻种子,因着时候已经晚了些,后下的就是晚水稻了。

    王欣一最近也没有闲着,王大婶在忙着,她自然也要在旁边帮着忙活。王怡最近则是越来越愁眉不展。王欣一晓得她这是离婚期近了,心情不愉。王欣一有心想劝劝她,放开心胸才能好好过日子。可是反过来一想,若是这事放在她的身上,她能放开心胸过日子吗?不能所以,这样的安慰对于王怡而言,实在是太过苍白无力。

    王欣一现在只能勤快一点,多帮王怡干些活,也让她轻松一些。

    时间过得极快,一家人一时不停的忙活着,转眼水稻秧子都已经下了地,而那三亩荒地也已经被王友全跟王大婶开发了一下,翻过以后,都插上了水稻秧子。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石瓶可也是没有闲着,每次石瓶恢复成全玉色以后,王欣一都会将石瓶搁在水稻田里,等得石瓶的颜色全部退掉以后,就再次将石瓶从水中捞出来。

    现在家里的田多了,又不是在一处,所以几个来回下来,也勉强是给几块地都浇上一遍而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王欣一时不时的就在几块田地之间跑着。为了以后的好日子,现在忙活一点也是应该的。

    时间到了七月初,炎热的天气也稍好了一些,这一日,王友全家却迎来了一件喜事。虽说是喜事,但全家人脸上却是没有几丝喜色。

    王怡换上了大红的衣裳,静静的坐在西南侧屋的床上,若是细看去,便能发现两只眼睛都没有焦距,也不知道她此刻走神去了何处。

    王大婶正坐在她身旁,两只手紧紧的抱着王怡的两只手,眼中含泪,轻声道:“怡啊,是爹娘对不住你,让你受委屈了。”

    王怡没有吭声,只低垂着头,轻轻摇了摇头。

    王欣一站在一旁,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怪只怪自己现在没本事,连最最关心她的王怡都保不下来。若是她的石瓶给力一点,若是她赚钱的能力再强大一点,家里也就不缺银子了,也不愁给大哥娶不到媳妇,自然也不用大姐用自己的一辈子去给家里换一个长媳回来。

    她动了动唇,还是将心里的话忍了下去。

    王大婶又劝了一阵子,见王怡还是那副样子,再也坐不下去,抹了抹脸颊上的泪珠,出去忙活了。

    王欣一这时候坐到了王怡身旁,垂着头,撅着嘴道:“姐,对不起,是我没本事,不能让你好好留在家里。”

    鉴于自己的境遇,王怡对于王欣一将来的命运很是关心,听到王欣一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深深叹了一气,握着她的手道:“罢了,一个人一个命而已。姐姐现在也不求其他,只希望你以后不要跟姐姐一样,不要……不要嫁给那样一个人……”

    王怡说着,哽咽不止。

    王欣一忙帮她擦去脸上的泪水,声音已变得哽咽,“姐,就算是嫁去了马家,你也要善待自己,莫要被他家欺负了去,要晓得为自己争取一些。你放心,我以后肯定会好好挣钱,等我有钱以后,我就接济你,我们以后的日子都会好起来的。”

    王欣一说的用心,心里也晓得自己以后确实是会有那样的能力,但是对现在的王怡而言,她说的话也不过是一种安慰而已。但这样也够了,她明白一一对她的心意就成。

    轻拍着王欣一的手,王怡深深吸了一气,尽量让自己脸上带上一些笑容,与王欣一道:“一一,今天是姐姐大喜的日子,你应该为姐姐高兴才是,放心吧,以后姐姐会好好的,你也是。”

    王怡这话说的是好听,但是依王欣一看来,以她的性子,就算是去了马家以后,马家待她不好,只怕她也是打落牙齿和血吞。王欣一心中暗叹,再次嘱咐道:“姐,你一定要对自己好一些,若是马家待你不好,你一定要想办法跟爹娘说。咱家是换亲,他马家若是敢对你不好,等马家的女儿来了咱们家,我也没有好日子给她过”

    王欣一咬牙切齿的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王怡不由扑哧一声笑了,“好,一一真是好孩子,姐姐就知道一一最关心姐姐了。你放心,若是那马家对我不好,我就跟你讲。等那马家的女儿进门以后,你就帮姐姐出出气,可好?”

    难得王怡能有这样的想法,王欣一忙不迭的点头,“我一定会的,看那马家敢待你不好。”

    正说着,屋子外面隐隐传来了锣鼓喧天的声音。

    王怡忽然不由的身子一抖,显然在她心里,还是想着这一刻不要这么早的到来。

    王欣一紧紧的握着她的手,给她支持和力量。只是喜轿就要到了,这样的支持于她而言,实在是太过薄弱。

    王大婶进了屋,站在门口那儿,嘱咐道:“怡啊,听外面的声音,马家的喜轿应该就要到了,你且先准备一下,待会儿别忘了把盖头准备好。”

    王怡轻轻应了声是。

    屋子里安静的人,也没有什么人在,但王友全家的院子里却是热闹非凡。王家村本来地方就不大,村子里也就那么些户人家,所以也是难得办一次喜事。这次王怡出嫁,村子里不少老妇新妇都跑过来看热闹,都等着吃喜糖呢。而那些人里,陈冬月笑的是最开心的一个。

    只听她见谁都不忘表功,说这件婚事都是她促成的,说若是没有她,只怕王怡还嫁不到马家那样好的人家去,还说这也是王怡的福气,说马家的那男子是有多好等等。

    陈冬月是什么样的为人,旁人能不晓得?只不过见她说得开心,也就当个热闹看看,也没有人在这样一个大喜的日子里与她辩个是非。

    王大婶心思繁杂,更没有心情却跟她计较。

    王友全也在忙着招呼,王志实则心情烦闷的蹲在屋后,想到大妹因为他的婚事,不得不换亲去马家,王志实心里也不好受。他知道他这下子是欠大妹欠的多了。只怪自己没本事,挣不到银子,娶不到媳妇,还需要全家这样为他筹谋。

    很快,迎亲的队伍就到了王友全家院门外。

    王友全跟王大婶忙在脸上堆出笑意,状似热情的去欢迎那些迎亲的人。

    迎亲的人也不多,两个吹锣打鼓的,四个轿夫,还有身为媒人的大表姑,穿着大红衣服的新郎马永康,还有另外两个男子陪在马永康左右的。

    村子里的人避忌不像镇上的大户人家那样多,所以王欣一见得迎亲的队伍已到,忙不迭的出去看了看新姐夫,倒是要看看这人傻到哪里去。若只是一般般的痴傻,而不是时不时会发癫的那种,兴许以后王怡的日子要稍微好过一些。

    远远看起来,那马永康倒好似正常的很,走路也极稳重,但是若是往他脸上看去,便能发现那笑容委实是个傻子才有的。

    王欣一暗暗叹了一气,好在还没有傻的太严重,起码现在还知道跟她爹娘极客气的说话,也晓得照着王友全的吩咐,跟旁边的一些长辈打招呼。

    村子里的婆子这时候往王怡的房间涌了过去,有年长一些的,便问王怡要了盖头,帮她盖了起来,又殷切嘱咐了她一些话,让她晓得为人媳妇的根本。

正文 第九十章 出嫁

    第九十章 出嫁

    听到旁人的话,王怡忙拿出盖头,让大婶们帮她盖了起来。此刻,她心中既是忐忑不安,又带着一丝丝的激动欣喜之意。不管这桩婚事是不是她愿意的,她所嫁之人又是什么样子,但是既然现实已经不可更改,她已经注定了是马家的人。作为一个新嫁娘,她也不可避免的开始想象自己夫君的模样,开始幻想自己日后嫁为**后的生活。

    耳边依旧是热闹的吵杂声,也许是情绪太过紧张,她竟听不清她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也不知道她身边现在站着的人都是谁。未等多久,忽然有一只手拽住了她的手,似乎想将她拉起来。她吓得不由手一缩,待从盖头下面认出是一个老妇人的手以后,方才放下心。

    “怡啊,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嫁过去以后,可要记得孝顺公婆,勤做事儿,少说话,旁人说你什么呢,你都听着,你可知道了?”这是村里的三奶奶在说话呢,王怡听了出来。

    三奶奶身为王家村年纪较长的一辈人,对晚辈自然是多有关照。尤其是王友全这样的家庭,王欣一这段时日在她家习字也颇为的认真,有什么小事也是抢着去做,故而三奶奶更是喜欢她家。三奶奶坐在王怡身旁,轻握着她的手,徐徐说着一些嘱咐的话。

    王怡含羞带怯,也不好意思回些什么,只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三奶奶说的话。

    迎亲的人已经走到了家门口,王大婶进屋,走至王怡身旁,轻轻抱了抱她,心里有很多话想讲,可是此时此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心里只想着,但愿怡嫁过去以后,马家的人能善待她,那她便别无所求了。

    王欣一眼中含泪,默默的立于一侧,此时她说什么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王友全站在西南侧屋外面,轻咳了一声,“孩子他娘,时辰差不多了。”

    王大婶点了点头,低头在王怡身边说了句什么,便招手将王友全唤了进来。

    王友全默默的在王怡的面前弯下腰肢,待王大婶将王怡扶去他的背上,方才慢慢的再次站直身子。在众人的目光下,将王怡给背了出去。

    看到身着大红衣裳的新娘子出来,马永康一脸傻笑的看着,目光一直追随着那一抹鲜红。

    王友全一直将王怡背到了轿子处,才背过身子,小心的将王怡放入轿中。

    感受到一向粗犷的爹爹小心翼翼的举动,王怡不禁落下了泪水。她知道,爹娘不是不在乎她,只是逼不得已。若是可以,爹娘也不会愿意将她给嫁去马家。

    喜轿在众人的目光下,再次抬了起来,缓缓往村子外面走去,锣鼓的喧闹声再次响起,而鞭炮声也随之噼里啪啦的响起。

    王欣一一家人都随在后面看着,一步一步紧随其后,看着喜轿越走越远。

    到了村子口以后,王欣一一家人才停下脚步,再远就不方便送了。

    此刻,看热闹的人已经散去了很多,只有少数几个真正关心他们家的人还跟在身旁。王大婶止不住的流着泪,口中喃喃念叨着什么,但是没有人听清她到底在说些什么。其实,就算是听不清她在说什么,脑子稍微清醒点儿的人,也知道她肯定是在心疼王怡。

    王欣一紧紧的拽着王大婶的手,希望能给她一点儿的支持。

    王大婶却以为王欣一这是怕了,担心自己将来也会跟姐姐一样,到时候不得不嫁一个傻丈夫。王大婶紧握着她的手,蹲身在她耳边道:“囡囡,不用怕,娘向你保证,只要娘还在一天,还能挣一天的银子,娘就不可能答应让你跟怡一样。娘保证,等你长大以后,肯定帮你找一个合意的夫君,绝对不要走娘跟你姐姐的老路。”

    王大婶眼中露出一种坚定的眼神,神色也从悲痛变成坚定。她已经害了一个闺女,还剩下一个闺女,绝对不能让小女儿继续走这条老路。

    王欣一自是明白王大婶的心情,晓得她此刻心里难过,知道她觉得自己对不起王怡,所以才会在愧疚的心情之下,跟她说出这样的话,也是将对王怡的愧疚转移到了她的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