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食色满园 >

第10部分

食色满园-第10部分

小说: 食色满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铁富也发愁这事呢,我想着过些日子回娘家,看看能借上半贯,再到舅舅家看看,借上半贯,爹虽然没说啥,可我想着怎么也得出一贯的。”
王氏听出张红玉明事理,忍不住又念叨起这事来,将心里的怨气又絮絮叨叨发泄一通,宝珠在旁冷汗连连:娘啊,你神经可真大条,你咋不问问二婶来找你啥事呢?


第二十二章 安抚
更新时间2011…12…19 12:22:29  字数:2050

张红玉静静坐着听,极少发表看法,宝珠觉得,就算二婶婶有心发表点啥见解,在她娘面前也没有插嘴的余地呀。
况且,二婶婶这几天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一双眼里死气沉沉的,怎么也找不到往日的光彩,这会子恐怕有了心事,哪里还有心思操心别家的事。
王氏絮絮叨叨说了好一会,自觉心中的闷气消散了不少,嘴巴子也有些累了,端起茶水“咕嘟嘟”喝了大半杯,见张红玉面儿上也没有不耐烦,突然想起人家张红玉来也不是专听她发牢骚的,正经要找她谈事呢。王氏猛一拍大腿,窘笑两声,“红玉妹子,你瞧瞧我这张嘴,说起来就没个完,都忘了你来找我商量事儿呐!”
张红玉笑笑,“不碍的,我原也是心中烦闷,想找大嫂叙叙话。大嫂烦闷了正好我在跟前儿也能有个人说说,也就是我嘴笨,没啥能帮的上大嫂的。”
王氏一摆手,“行了,咱俩就别说那些体面话儿了。”往张红玉跟前儿凑了凑,“有啥不痛快了就跟大嫂说,没准说了心里就能舒坦些了。”
宝珠心里直想乐:她娘咋这么容易忘事,刚才还在愁眉苦脸的念叨,居然没多久看起来就像已经忘了自个儿先前发愁的事了。
张红玉也不抬头,视线散漫长久地停留在墙角方向,“铁富最近不大对,我也不知道该咋说。”
王氏心里“咯噔”一下,看张红玉面儿上表情不像开玩笑,却也不知张红玉知道了多少,有心问她为啥怀疑,又觉得不好主动开口,一时有些左右为难。
“前几日,就是爹发火那日,晚上我在铁富衣裳夹层里摸出几十个钱儿。”张红玉声音听着死气沉沉的,“这些日子我们哪来的钱儿,我也不知他那钱儿是打哪来的。问他又不说,只让我别管。”
王氏脸色一变,脑中随即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说张红玉前些日子丢的钱儿,就是铁富拿的?
这也不能怪她多心,马家俩兄弟那哪能是正经过日子的人?铁富跟了他们厮混,少不得在外头坑,在家里骗,再者,铁富又跟钱寡妇不清不楚的,钱儿的事没准就是他贼喊捉贼。
张红玉一脸苦闷,问王氏,“他肩头上还有些胭脂,那东西我是从来不用的。大嫂,你说,铁富这是咋了?”
王氏心里犯起了难,寻思着既然铁富露了马脚,要不要顺势将知道的情况告诉张红玉,想了想又觉得不妥,一来是怕红玉接受不了,二来,直觉时机不成熟,铁山说亲就在跟前儿,事情要闹大了,说亲的事儿那还不得泡汤了?
张红玉拍了拍王氏,“大嫂?你想啥呢?”
“啊?”王氏回过神,看见张红玉询问的眼神,勉强露了一丝笑,问:“你可看仔细了,那东西也不一定是胭脂,兴许在哪儿蹭上去的?”
“咋能认错呢,一股子胭脂香气。”张红玉掏出绢子擦了擦眼角,哽咽不已,“这些年铁富对我越发不耐烦,我想着,是不是铁富在外头有了人?”
王氏心里不是滋味儿,一贯的大嗓门也柔缓起来,问张红玉:“胭脂的事儿你问铁富了没有?他咋说?”
张红玉摇头,“我还啥都没说,这几日一直憋在心头,今儿个我实在忍不下了,才来找大嫂寻个主意。”
王氏“嗯”了一声,说:“大嫂这有个主意,说来你先听听成不成?”
见张红玉点头,王氏说:“按说你怀疑的也不是没有理儿,那胭脂就在衣服上,可也保不齐是铁富跟着马家俩小子出去见了些啥人,总不好一棒子打死,你今儿个回去就当啥事没发生,他若有了旁人,日子一长总能露出马脚来,到时不用你说啥,爹先扒了他的皮!”
张红玉愣了愣,王氏知道张红玉担忧丈夫真的外头有了人,又宽慰,“咱们农家人也不兴个三妻四妾的,良东都那么大了,他咋好意思外头胡来?传出去不是闹笑话么,铁富那人脾气爆,对你凶些的时候总是有的,你也别老往歪处想。”
宝珠见她娘口里一边说着违心的话,一边不停地抹去额头上冒出的大把汗,不禁替她娘不值起来,明明想着别人好,到头来却把自己弄的疲累不堪。尽管如此,她还是在心里小小的松了口气,她娘还算知道轻重,没在家里这个节骨眼上跟二婶说了实情,虽然二婶婶人很好,可有些事情,是不适宜旁人去说的。
两人又说了会子话,多是她娘宽慰二婶,宝珠看出二婶比来时宽心了许多,呆滞的目光也有了一丝生气,临走时还对她娘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又在心里挂念起她爹,大半个时辰过去了,她爹咋还不回来呢。
王氏送走了张红玉,轻舒一口气,想想红玉走时的模样,心里还是有些沉重的,算了算时间,宝珠这会儿应该睡着,刚赶到炕边儿,就见宝珠仰着脖子朝窗户外头使劲瞧,心中不禁一软,抱起宝珠轻晃,“乖娃儿看爹爹呢?”望着窗子叹气,“你爹快回来了。”
王氏脱鞋上了炕,心里惦记着丈夫去东边大半天还不来,也不知说成啥情况了,一时想起好不容易攒下的那点儿钱,又觉得心疼。
胡思乱想了一阵子,听着堂屋床来脚步声,王氏身子猛地一颤,麻溜儿坐起身,就见陈铁贵板着一张惯有的严肃面孔进了屋。
王氏问:“都说啥了?说的咋样了?”
陈铁贵脱去外罩,在小圆桌旁坐下,喝了一大口水,不疾不徐说:“我去跟爹说,咋能不成?”
王氏猴急猴急地汲鞋下了炕,凑到丈夫跟前问:“你没说说咱家的难处?爹和娘他们没说别的?”
陈铁贵数落妻子,“看你急的样儿,还不叫我喝几口水缓一缓了?”又不紧不慢喝了一口水,才说:“你那小心眼子,都误会咱爹娘了,咱爹说了,这些钱儿也不叫咱白出,现在是家里头没多的钱儿,咱先垫着,日后分家时一并给了咱。”


第二十三章 庙会
更新时间2011…12…20 12:35:35  字数:2004

听丈夫一说,王氏心里猛松一口气,忍不住就捂着嘴儿笑起来,陈铁贵见王氏的模样也跟乐,打趣媳妇:“多大年纪了,还作那姿态,丑人多作怪。”
王氏咧一眼丈夫,笑着说:“我就知道咱爹不是那么不明事理的。”
陈铁贵虎着脸儿问:“说啥明不明事理,这话是用在咱爹身上的?”
王氏耸耸肩,又咧着嘴儿问:“爹真的这样说?娘就能同意?”
陈铁贵笑着拉起媳妇的手,“咱爹发话,那还能有办不成的?娘再不愿意,将来分家时也得给咱给些,这下你高兴了吧?”
宝珠瞅着她爹打心里疼爱她娘的模样,心里也甜滋滋的。
过了几日,陈铁贵瞅了个空闲儿,将铁富私下叫到跟前儿说道了一番,铁富自然是耍滑头狡辩一通,陈铁贵可不管他那一套,话里话外不留一丝情面,将要说的话说到,后果也讲的清清楚楚,告诉铁富自个儿拿主意。人在做天在看,将来事情败露了,总有收不住的时候。
铁富心虚,又自知没占理儿,也只得陪着笑脸应了。
小叔叔说亲的事,加上二叔偷情的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每年中秋前后镇上都有庙会,持续十来天,说白了,就类似于开春后的赶集,四里八乡前来做买卖的蜂拥而至,赶在入冬前卖些钱儿好过年。会上也是全镇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小吃摊子沿着街头摆到尾,期间穿插着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手工制品、绣样、小玩意,吃的用的一应俱全。
当然,这些也只是宝珠平时听大人们随意闲聊时总结出来的。宝珠这会子就跟着她娘上了牛车,对于从来没出过村儿的她来说,能够见识一下这种富有古代特色的民间集会,心里还是相当雀跃的。因此,自打上了牛车,一张小嘴儿就咧着笑个不停,惹得小姑从她娘怀里抱了了来,搂在怀里直亲。
二婶婶最终没跟着她娘来,奶奶陈刘氏领着小姑姑翠芬也坐在车上,她爹在前头赶着牛车,村儿里的路并不好,颠簸了一个来时辰才到镇里。
小镇比起现代的城镇来说,规模小了不止一个档次,牛车穿过几条空荡荡的街道时,宝珠心里一阵失望,陈铁贵将牛车停靠在路边,叮嘱陈刘氏几个注意安全,自顾自躺在车板子上睡大觉。
陈刘氏便带着女儿媳妇朝庙会方向去了,起初看到小镇的萧索落魄,宝珠还有些失落,直到几人来到小镇最热闹的几条街道时,宝珠还是被眼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景象深深震撼了一把。就连奶奶,姑姑和她娘也似乎被这种欢喜热闹的情绪感染,脸上也是一副欢喜雀跃表情。
对于宝珠来说,这不过是一个破败陈旧的小镇。可对于爹和娘这样土生土长的农家人来说,高高的阁楼,繁华的街市与多彩的衣裳编织成的这座小镇,更像是他们的天堂,是他们长久的追求与向往。宝珠看的出小镇在爹娘心里的分量,过节时招待亲朋最好的点心就是在镇上买的,扯的布料子,送的礼,无一不是全家老小赶着牛车喜气洋洋到镇上采买,谁家有个镇上的亲戚,那就能当做一件十分体面的事儿拿出来说道。就像前世的自己,多么想有一天能够在那个多彩绚丽的省会城市扎根落脚,那几乎是她年少时所有的梦想。
感慨归感慨,重生这个时代的宝珠还是觉得自己无比幸运的,上一世繁华却落寞,这一世感受到亲情的宝珠,打心眼里喜爱自己的爹娘,如果一直能够拥有这样温馨恬淡的日子,穷一些苦一些又算的了什么呢?
回过神,她娘已经抱着她沿街四处挑拣起来,她娘基本只看不买,小姑姑挑中了一支桃木梳子,问她娘:“大嫂,看这梳子样式咋样?”
王氏笑笑,“样式是精巧,就是太贵了些,我前年在会上买了两把也只要两文钱儿。”
“也是,三文钱确实不便宜了。”小姑叹了一声,转过身笑嘻嘻央着陈刘氏买,王氏笑了笑,没说话。宝珠却瞧见,她娘方才也拿起那把梳子,只是看了两眼,又不动声色放下了。
宝珠知道,她娘也喜爱那把梳子,就是为了省下几个钱儿,才将喜欢刻意埋在心底,这一幕她看在眼里,心里极不是滋味儿,心里暗暗发誓,将来长大了,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让她娘过上好日子。
陈刘氏原也不爱给女儿瞎买东西,也就是碰上过节前,加上铁山成亲的钱儿定下了,心情好,只撇撇嘴巴子,嗔怪了女儿几句,“就爱那些没用的玩意。”回过头就跟小贩讨起价来,硬是用两文钱儿买到了手。
王氏想着还要给孩子们买些东西,便借口宝珠困了,跟陈刘氏说了先走一步,陈刘氏不大乐意,知道儿媳妇想独自买些啥不想给她瞧见,一张脸半阴不晴的嗯了一声,王氏带着宝珠与陈刘氏分开,独自采买了些现成月饼,又买了些小点心,十几块儿糖糕,赶到丈夫跟前儿的时候陈刘氏和翠芬还没来,将点心和糖糕让丈夫悄悄装了,只将月饼放在板车上。
陈铁贵知道王氏偷偷给娃儿们买的,也没多说什么,问妻子:“秀,方才你们一走,我就想起你先前头疼的事来,这会子趁娘他们还没来,咱找个医馆去看看你的头疼病。”
王氏摇头,“多出那钱儿干啥?我身子利索着呢!”
陈铁贵叹了口气,“你要觉得利索,咱就不看了,今年是难为你了。”
陈铁贵一说这话,王氏立即想起了宝云,脸上就没有了先前的喜色,压低了声音说:“宝云现在也该有宝珠这样大了吧,过些天儿你拿些点心去赵家瞧瞧吧,也不知道赵家喂的好不好。”
“嗯……”陈铁贵闷闷应了一声,知道提起这话题妻子就不痛快,也就住了嘴。


第二十四章 铁山亲事
更新时间2011…12…21 14:34:49  字数:2029

农历八月已经过去,伴随着一阵阵萧瑟的秋风,九月悄然地来了。
下了种的麦田已经抽出嫩嫩的新芽,放眼望去,农田里绿油油的一片,这个时代的北方还没有水稻,小麦和玉米是农家人一年里主要栽培的作物,宝珠听他爹说起,因为北边儿不产大米,镇上一石米要卖五贯钱儿,那可是有钱人才能吃上的东西。
这个时节,天气已经告别炎热,早晚甚至有些冷飕飕。一场秋雨过后,天空被洗刷的湛蓝湛蓝,村庄内外到处是一片金黄色,菜园子里的豆角、菜瓜、大蒜长势喜人,院子里的核桃树也结满了裹着一层黑皮儿的成熟核桃。
道路两旁的榆钱儿树已经没有多少叶子了,一阵儿秋风吹来,地上散落的大片儿榆钱叶子被吹的沙沙作响,沿着着路边从东头移动到西头。
宝珠晒着太阳坐在核桃树下的躺椅上,瞅着她爹带着几个小的上树摘核桃。
陈刘氏也眯缝着眼睛往树上头瞧,一小会儿的时间,篓子已经装满了,陈刘氏笑的合不拢嘴儿,直嚷嚷着晚上给核桃全都扒了皮晒着。
“大嫂子哎——”陈刘氏听见胡婶子隔了老远儿扯着嗓子喊,眼睛一亮,乐呵呵迎了上去,叹:“可把你盼来了!来来来,快上屋里头说。”
陈铁贵下了树,露出一个憨憨的笑,一手提溜着篓子,一手抱起宝珠,招呼几个小的往家赶,胡家的来的,铁山的事没准就说成了。
原来,前些日子,陈刘氏请了媒婆胡婶,胡婶是本村儿里常年做媒的媒人,办事儿也麻利,这不,才半个多月时间,就上门儿来报信了。
陈刘氏让着护身坐了,王氏赶来上了茶水,又取了些点心放桌上,笑着说:“婶子难得来一趟,可要多跟娘聊一会儿。”
胡婶笑着应了,拉着王氏坐了下来,“秀也坐下吧,别忙活了,说几句话就走的事儿。”
陈刘氏心里挂着儿子说的亲,连客套话也顾不得说,笑问:“大妹子,情况咋个样儿?是哪家的姑娘?”
胡婶不紧不慢喝了口茶水,笑呵呵地对陈刘氏说:“那还能有跑?张家村儿知道不?”
陈刘氏笑的拢不住嘴儿,“咋不知道,我们红玉可不就是张家村儿的?咋的?那姑娘是张家村儿的?”
胡婶放下茶杯,一挑眉,“那敢情好,将来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