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食色满园 >

第68部分

食色满园-第68部分

小说: 食色满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玲珑忙前来接她手里的盆儿,却被那重量压的手腕一抖,润泽急忙过来扶了她,笑着让她小心些,玲珑脸上蓦地又一红。
宝珠见他们两个那样眉来眼去,识趣地拉着王氏往灶房去,待饭菜准备好了,她又去叫小妹秀娟起床,自打过继来之后,秀娟就睡在宝珠原先住的那间房里,她年纪不大,却早早懂了事,许是小时受的打骂多,她极珍惜现在对她好的每一个人,总听王氏夸赞,说六七岁年纪的娃娃,哪个不调皮,可秀娟娃儿平日在屋里极乖巧,从来没惹过她跟她爹生一回气,不大年纪就知道每日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了。
王氏欣慰归欣慰,却也常常叹着气,说秀娟娃儿到底不跟她和她爹亲厚。
秀娟也到了懂些事的年纪,知道王氏不是她的生母,尽管听话,却也明白自个过继的身份,从不去王氏和陈铁贵跟前儿撒娇讨好,也就是从小得过宝珠的照应,心里对她依赖的很,宝珠这几日回来,黏她黏的紧,晚上要跟宝珠一块睡,白天也寸步不离跟着她。
宝珠帮她梳好头,领着她进了堂屋,见大家伙都坐着,大哥跟大嫂还没进屋,便笑嘻嘻倒了一杯茶水给王氏,屈膝半跪着给她敬茶,“辛苦了这些日子,娘今个喝一口我敬的茶,一整年都顺顺利利的”
一屋人都被她逗了个乐,陈翠喜笑着拍她一下,“还不快起来,跟你表哥学那些个搞怪样,快别叫你大嫂瞧见了笑话儿”
陈铁贵本身坐的笔直,也被她逗的肩膀微微松弛下去,宝珠吐吐舌头,刚回椅子上坐定,润泽跟玲珑便迈进了屋,润泽在玲珑耳边交代一句什么,拍拍她的肩,径自入了座。
玲珑将手里的茶盘轻轻放在桌上,稍稍弯了腰,一只手微撩袖口,缓缓斟了两杯茶水,一抬头,笑着将茶水往上首端。
陈铁贵微咳一声,伸手去拿一杯茶水,“咱屋里没那些个规矩,喝了就吃饭吧,你母亲今个做了好几个菜,别等凉了的。”
玲珑愣了愣,还是拿起另一个茶杯递给王氏,柔声说一句,“做儿媳的总要亲自敬茶给爹娘。”说罢就要跪地听训,王氏忙去拉她,“行啦,你爹都说了,咱屋没那些规矩,都是自家人,不搞那些个规矩排场。”她端起茶水一仰而尽,呵呵笑着放下茶杯,“爹和娘已经喝了,玲珑快去坐下吃饭。”
陈翠喜也笑着张罗,“菜都凉了,玲珑快坐,你爹娘今个高兴着哩。”瞅一眼润泽,笑嘻嘻说着,“咋看都是一双璧人,早些生了娃儿你母亲才高兴”
润泽脸上露出些窘色,王氏忙一摆手,“哪有那快?不得个一年两年的?”话是那样说着,心里却也跟着盼起来。
宝珠几个吃了早饭便回县里去,王氏因这一向忙着润泽的亲事,没空顾上地里的活儿,便说天儿也热了,给秀娟娃儿洗个澡,下午跟丈夫几个到地里去松松土的。
吴氏吃了早饭便回屋,说是润泽过些时候要走,赶他走前给他做件衣裳穿。王氏看在眼里,心头到底宽不少心,见润泽吃了早饭便自顾去润生屋念书,气的进屋训他,“媳妇才过门,就扔屋里不管?”
润泽合了书本,微微摇摇头,“一个人读书清净自在些。”
王氏知道他对去年没中增生的事心头介怀,前头就因为没中秀才觉着愧对屋里,因他爹几句话儿,一年都没回屋里,这回好容易中了秀才,又要卯足劲去考增生,没有一天松快时候。王氏心里一叹,若老大真是个不懂事的,日日玩乐的也就罢了,可他偏生从小就极为刻苦,读书的事,一天也没松懈过,思及此,到底心软下来,语气缓和了许多,“咋说也要陪着说几句话儿呀?”
润泽抿着嘴不吭气,急的王氏直叹气,半晌,他才张口,“我不像积德弟那般天资聪颖,去年的增生也没考中,若再不努力些,实在没有颜面去面对爹娘跟小妹。”他两个拳头微微攥紧,“再说,这些年下来,也习惯了两餐外时时念书的生活规律。”
王氏叹一声,“既然都打定了主意,晚上好生与她说说,玲珑她必定也会谅解的。”顿了顿,又劝他,“我娃儿也别光跟你积德弟比,那样条件的能有几个?还不都是一般人儿?别小看了自个,要娘说,你读书也聪慧着哩,比大头几个都强”
润泽苦笑一声,不由想起省书院去年同期的几位拔尖同窗,正是取得增生名额的三人,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去年也只得了区区第四名,与那名额堪堪擦肩而过,讽刺的是,那几人却不似他一般日日刻苦用功,要说用功,书院里谁比的过自个儿?他从小念书便算得上一番顺遂,从来都是教书先生夸赞的对象,头脑灵光又肯努力,可自打去了省城,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觉便叹了口气,知道一些话儿跟王氏说不通,即使说了,也只能徒增他娘为自己担心,便努力扯出一个笑,劝她别操心,说自个要念书了。
王氏不再劝他,想想自个又何尝不想儿子再出息些,这回成亲的彩礼规格,五贯的彩礼,放村里也有些寒碜,在县里就更不值得去提,她前头觉着屋里用尽了全力,自个不愧,等儿媳妇进了门,到底还是觉得亏了她,将来若有条件,是该补偿补偿大儿媳,可屋里种地收入毕竟少,大头还是宝珠娃儿在县里赚的钱儿。
凭私心讲,她还是心疼闺女赚的钱儿的,更不愿今后去拿闺女赚的辛苦钱儿去补偿老大媳妇,老大读了这些年书,也该有些担当了。一大家子人,原也不能光指着宝珠过活,花了家里那些钱儿读书,将来是该回报屋里,她跟丈夫也不盼着去享他什么福,只盼着老大将来出息些,就是考不中举人,将来做个教书郎,能带着他媳妇过上好日子也就安了心。
叹着气出了屋,径自去玲珑屋里跟她叙话儿,说是润泽如今成了亲,不比从前,将来也是想考个好功名的,成日虽陪不上她,却一门心思在老2屋念书,叫她体谅则个,别去为他挂心。
玲珑笑着摇头,说是既读书就要心无旁骛,若是两头兼顾,岂不是耽搁了前程。
王氏见她在这事儿上这样宽容大度,心里才稍稍安了心。
第二日大早起,王氏进灶去做饭,玲珑便紧着跟了进来,笑着说帮个忙的,王氏有心叫她干些活儿,那些个才嫁来的媳妇,跟婆婆两个还不是日日灶房里柴米油盐中亲厚起来的?可又瞧她十指纤弱白嫩,哪像个干活儿的人?
只一眼便打消了心思,叫她不用去忙活,想学的话,只在旁边看看慢慢学就成。心里倒是高兴的,儿媳妇并没有一进门就像她爹那般明显表现出对屋里的瞧不起,这算是让她吃了一剂定心丸,毕竟早就有了她与家人闹不和的顾虑。目前看来,她言行举止又文雅,是个端庄柔和姑娘,这已经很是让她宽心了,至于帮她干活分忧的,能干了更对她有个好印象,就是干不了,那自个也不去怪她,县里大户人家养出的闺女,又能指望她去做啥?她若真有心,日后慢慢去学便是。


第一百二十七章 去姥姥屋

三月底,天气渐暖,河面的冰雪彻底消了融,一场春雨过后,柳树的枯枝在带着些潮气的微凉风中微摆摇曳着,掰下一枝细细瞧,枝节间俨然已经生了极小的嫩芽包包。
向阳的地方,三两颗嫩草叶子已经破了土,一切都洋溢着春日的万象更新。
这几日虽日日晴天,可这个时节,早春的早晚还是寒冷的,王氏天不亮就起了床,披上一件袄子刚推开门,一眼便瞧见灶房冒着烟,火急火燎就往里头赶。
进了门,果然瞧见大儿媳玲珑正手忙脚乱地往灶膛里添着柴禾,一手举着一根蜡烛,不停将另一只手里的黄纸点燃了往灶膛里丢。浓烟一阵一阵往门外头飘,王氏被烟熏的稍稍退后几步,眉头皱的死紧,“快些出来,那些个活儿你且做不来着哩,娘做就是”
玲珑应了王氏一声儿,撂了纸扇就往外跑,扶着门框弯腰捂着鼻子咳几声,一抬头,面上带了些委屈,“今个起的早,想亲手为屋里做一顿早饭。”
王氏叹口气,进灶房吹了吹灶膛里的火星子,又添了一把麦杆子,絮絮叨叨教她,生火是要放麦秆子的,直接放了柴禾哪能点的着?那些个蜡烛纸张贵着哩,润泽在屋里,读书写字的都用的俭省,正面用了反过来接着用,好生的纸张就那么浪费了。
王氏心头正心疼着纸张蜡烛,絮絮叨叨说了半晌,待火点燃了,从蒸笼里捡了六七个馒头腾上。一转身,见玲珑还扶着门框站着,一张嘴抿的死紧,想起方才自个絮叨了半晌,也不见她吱声,估摸着她多半想多了,以为自个训斥她。叹一声,终究也没去解释,笑着拉起她往外走,“以后娘生火,我娃多看几回也就会了,你宝珠妹子从小生火做饭娘也没去好好教她,可不都是看会的?”
“比不得宝珠妹妹聪颖,原先在家中也是没生过火的,娘从来也不让进灶房……”话毕,转了个身,顺势抽回手,顿了顿,朝南头微一抬下巴,“我先回屋去洗一把脸。”迈着小碎步走了。
王氏愣愣应了一声,原本还想着与她说,吃了饭收拾收拾往她娘家屋去,那笑容便僵在了嘴边。暗自思量着方才的情形,觉着还是自个儿絮叨蜡烛跟纸的事儿让娃儿不高兴了。
玲珑方进屋,丈夫润泽正穿了衣裳下了炕,想想今个原本也是为了讨婆婆欢心的,谁料到却得了那么些句数落,脸便有些沉,顺势往椅子上坐了,面上仍带了些委屈。
润泽原本正要上院子洗漱,瞧她一眼,微微皱了眉,顿了步子,柔声问:“玲珑,你怎么了?身子不舒坦了?”
玲珑摇摇头,叹一声,幽幽说着:“方才进灶房,想为爹娘做一餐饭,谁料……”她咬咬牙,语气有些嗔怪,“那火就是生不着,娘进来了,说了几句……”话毕,一抬头,细细去瞧润泽面色。
润泽顺着窗子缝儿朝外头瞧一眼,见灶房冒了些烟气,知道他娘已经做上了饭,便笑着叹一声,上前去倒了一杯茶水递给她,又宽慰着,“孔孟有云‘事孰为大,事亲为大’,爹娘养育了那么些年,咱们做儿女的,就是给爹娘说上几句也不用放在心上。”末了,深深吸一口气,“我知道你从前在屋里的情形,如今……是我亏待了你。”
玲珑见丈夫说的头一句话,心里便不是个滋味,暗自叹息一番,勉强露了个笑,站起身接来茶碗,抬起一只袖子掩了口唇,轻轻啜一口,这才开了口:“说什么亏待不亏待,已经嫁了来,便是你屋人。”顿了顿,眼里蒙上一层水雾,“除非你母亲一样嫌弃我不会做活儿……”
润泽无奈叹一声儿,轻轻拉上她的手,“你必定是误会了,娘又怎么会嫌弃你,多了个识文断字的好媳妇,爹和娘高兴还来不及。”
玲珑羞的速速抽了手,嗔怪他,“大白天的……”一转身,径直去外间洗脸,水是前一天夜里丈夫打好的,知道她力气小,从前在屋又有丫鬟伺候着洗漱,他这几日每天夜里都提前打了水进屋,想想丈夫这样细心,心头还是甜甜的。
出嫁前自个就考虑到了这一层,婆婆毕竟不是自个儿的亲娘,又是个村妇,将来嫁进来,少不得生出些不愉快来,丈夫那样敦厚正直的性子,必定不会站在自个儿一边,他读了圣贤书,最是重孝道,又怎么能明面里叫他为难?她娘说的对,好些事儿绝不是单凭逞强就成的。想到这儿,她稍稍缓和了心绪,瞧丈夫对自个的细心体贴,也是极喜爱的,若能熬到分家那日,将来总算熬出头了罢。
早饭时,王氏见玲珑面上倒也和气,这才稍稍安了心,跟她说起一会儿饭毕了带着她到娘家屋里去一回,说是宝珠前几日传来信儿,年后起铺子生意便红火,人手吃紧,忙时一点也顾不来,原本想在县里招俩工,偏生娃儿想起他小舅前年曾在县里的餐馆里务过工,专程托自个儿去问问,今年若还去,就上娃儿铺子去,好赖是自家人的铺子,不必去瞧旁人脸色。再来,新媳妇过门,成亲那日也不过草草见了一回,今个正式带媳妇去给她爹娘兄弟叙叙话。
饭后,润泽自顾去润生屋里念书,玲珑也回房,说是去准备些给姥姥姥爷和舅舅妗子们的礼,王氏笑着让她准备个几尺布的给几个弟弟妹妹就成,旁的不必去铺张,她姥姥家人原也不讲究那个。
她回屋不大会儿,便从箱子里收拾出七八卷子布,唤来王氏一块合计着挑几样好看些的去送礼。
王氏一瞧,布料不是极为厚实的纯棉花布便是缎子布,当中还有一卷子上好的绸,瞧那阵仗,比年礼还厚,忙去摇头劝她不用带这么贵重的礼。
她却笑着摇头,“该出的礼节自然得出,媳妇宁可自个吃穿简朴些,也不愿在这上头俭省。”瞧一眼王氏,柔声道:“娘的家人,自然不是外人,礼厚些也是应该的。”
王氏本还想劝她些过日子的道理,见她说的那样执意,便也暂时打消了念头,儿媳妇出手大方,又宁可自个吃穿简朴,心里说不上高兴不高兴的,只得宽慰自个,总比那扣扣缩缩的儿媳强。
陪着她一块挑了三样儿王氏便不肯再去挑,说是这样的礼,已经算极厚的,这三卷布料一并带去,她姥姥屋今年一人做一身新衣还有余哩
玲珑捂着嘴儿呵呵笑,一瞅王氏,“娘这身粗布衣裳也该换换,待过几日也去给娘做几身,换了新衣裳,整个人也精神许多。”
王氏端起茶碗喝几口,伸出手背抹抹嘴,笑着摇头叹,“我娃是在县里长的,娘这一身当然瞅着不大习惯。可这些年下来,爹娘若不俭省着来,润泽读书的纸墨钱儿又从哪出?”
玲珑笑一下,又进厢房去取了几大盒点心,王氏一瞅那包装便知是县里点心铺子买的好东西,少不得又一阵劝说,玲珑只说是头一回见的长辈礼,少不得。
王氏便也没去坚持,只说将来再去时,万万不搞这样大的排场。又笑着去院子里牵骡子,这头骡子还是玲珑屋陪嫁来的陈家的,赶路比牛车不知快上多少,她利落地架好车,套上绳索,又进屋去搬布匹,收整妥当了,见玲珑仍坐在梳妆台上描眉,笑着在心里叹一声,忒讲究,她宝珠娃儿从来不涂涂抹抹的,还不是一样俊?
到王氏屋里时,王李氏正跟两个儿媳妇在院子里晒太阳,见王氏领着外孙媳妇进了门,喜的下了台阶去迎她们,笑着拉着玲珑的手往屋里走,一路问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