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曾国藩 第二部 野焚 >

第59部分

曾国藩 第二部 野焚-第59部分

小说: 曾国藩 第二部 野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职正是在桃叶渡听了两个时辰的曲子。卑职十多年没有听过这么美的吴曲了,真个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赵烈文还没有从桃叶渡画舫上解脱出来。
〃惠甫,我请你办一件事。〃曾国藩停住了捋须的右手,一本正经地对赵烈文说。
赵烈文一听有事,脑子立刻冷静了:〃请问大人要叫卑职办件什么事?〃
〃你就负责秦淮河的修复事,抢在十一月乡试前,把聚宝门至通济门一带的秦淮河,恢复成咸丰二年前的模样。〃
赵烈文又惊又喜,他作梦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美差落到自己的头上,乐不可支地说:〃谢中堂大人青睐,我明天就走马上任!〃略停片刻又说,〃离十一月乡试只有一个多月了,要把秦淮河完全恢复过来,时间太短了。〃
〃全部恢复过来,怕也是不行。〃曾国藩换了左手捋胡须,思考一下说,〃这样好了,你只把桃叶渡上下一带恢复过来就行了。古人说六朝金粉,十里秦淮,秦淮河最热闹之处也不过十里,我现在只要你建五里就行了。〃
〃卑职遵命,卑职一定把桃叶渡修建得比十多年前还要好。〃赵烈文雄心勃勃,隔一会,他又说,〃不过,卑职还要向大人借一件东西。〃
〃什么东西?〃
〃借大人一纸告示。〃赵烈文说,〃请大人出一张修复秦淮河的告示,鼓励酒肆茶馆、勾栏瓦舍,各行各业在秦淮河两岸兴建,三年不纳税,与历代鼓励开生荒的措施同。〃
〃亏你想得出,把修复秦淮河与开生荒相提比论。〃曾国藩不无赞赏地说,〃好吧,就依了你。〃
曾国藩对恢复秦淮旧迹如此感兴趣,使赵烈文大为惊讶,他终于忍不住发问:〃大人,这秦淮河素来被人贬为轻薄子弟的游玩之所,卑职不明白,大人为何对此事这般重视?〃
〃你要问这个么!〃曾国藩微微一笑,〃三十年前,我是心向往游冶而不敢游冶;三十年后,我是心不想游冶而不禁别人游冶。三十年前血气方刚,声色犬马,常令我心驰神往,但我求功名,求事业,不能沉湎此间。我痛自苛责,常不惜骂自己为禽兽,为粪土,而使自己警惕。经过十多年的静、敬、谨、恒的立志与修养,终于做到了心如古井,不为所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身为两江总督,处理事情则不能凭一己之好恶。我要为金陵百姓恢复一个源远流长、大家喜爱的游乐场所,要为皇上重建一个人文荟萃、河山锦绣的江南名城。芸芸众生,碌碌黔首,有几个能立廊庙,能干大事业?他们辛苦赚钱,也要图个享受快乐。酒楼妓馆,画舫笙歌,能为他们消忧愁,添愉悦,也就有兴办的价值。我身为金陵之主,能不为这千千万万的凡夫俗子着想吗?且游览秦淮河,如同读一部六朝至前明的旧史,几度兴废,几多悲喜,亦足令读书君子观古鉴今,励志奋发,居安思危,为国分忧。夫子庙楹柱上曾有一副联语,道是:'都是圣人,且领略六朝烟水;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我看这副楹联就不错,君子小人都可以一游秦淮。夫子庙重新修好后,还得把这副楹联刻上去才是。范文正公称赞滕子京治岳州时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话说得好!有政通人和,才有百废俱兴,而百废俱兴了,又体现出政通人和。秦淮河初具规模后,还要修复鸡鸣寺、莫愁湖、台城、胜棋楼、扫叶楼,乃至城外雨花台、孝陵卫、燕子矶等等,将六朝旧迹、前明文物一一恢复,使龙盘虎踞的石头城再放光彩。惠甫,你说对吗?〃
这番话,说得赵烈文从心坎里折服,并于此对曾国藩的认识更深入一层。他发自内心地叹道:〃大人器宇之广,见识之高,真常人万不及一。〃
修城墙,造房屋,复满城,兴贡院,再加上重建夫子庙,恢复秦淮河,曾国藩一天到晚忙在善后处理与百废俱兴之中,暂时忘却了锥心的忧愁和恐惧。这天上午,一道圣旨又将他的忧愁和恐惧唤回,这便是皇太后、皇上批准曾国荃开缺回籍养病。当然,上谕还是客气的。先肯定他〃迭克名城,勋德卓著,攻拔江宁,厥功尤伟〃,又说他因办理军务心力交瘁,若不准其开缺养病,非体恤功臣之道,最后赏他人参六两,说朝廷正资倚畀,望加意调治,一俟病体痊愈,即行来京陛见。
这些客气的表面话背后所包含的心思,曾国藩已洞若观火。
〃要隐忍挺住!〃他不断地自我告诫。
就在曾国藩收到上谕的同时,浙江巡抚曾国荃也收到了这份开缺圣旨。他虽早有准备,但仍显得委屈痛苦,匆匆看了一遍后,便急急坐轿来到督署。
〃大哥,我明天就离开金陵。〃曾国荃说话之间,声音在微微颤抖。
〃该做的事都做了吗?〃曾国藩温存地看着百战功高的弟弟,心里很难受,脸上却带着微笑,做出一副怡然的神态。
〃请求开缺的折子拜发以后,我就开始作准备了。自恭王被罢以后,我知开缺只是早晚的事,该做的事情都加紧做好了。〃恭王被罢去议政王一事,给曾国荃震动极大,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君威凛冽,往日的骄狂性情有所收敛。
〃我明天就走。〃停了片刻,曾国荃又重复一句。
〃也不要这样着急。〃尽管〃接旨启行〃是他对弟弟说过的话,但真的这样,他又觉得太凄凉了。作为执行皇命的两江总督,他无疑要鼓励吉字营的统帅招之则来,挥之则去。但作为曾氏家族的兄长,他有义务要为给曾家立下光宗耀祖的巨大功劳的九弟隆重饯行。
〃你这两天跟吉字营的弟兄们话话别,大后天是十五,晚上,我为你在秦淮河上置酒送行。〃
赵烈文接到命令后不惜工本,日夜准备。两天过后,桃叶渡一带果真装点一新。
十五日下午,金陵城内吉字营全体湘勇如同过年似的,营建挂旗,队队摆酒,为他们的统帅太子少保一等伯爵原浙江巡抚曾国荃开缺回籍隆重饯行。吃过饭后,全体官兵换上新衣,一齐来到秦淮河畔。河里已停泊上百条画舫,所有什长以上的将官都被邀请上船,船上摆满了酒肉瓜果。普通勇丁则分散在桃叶渡数十家茶楼酒肆里。远远近近的百姓闻知湘军有此盛举,全都携幼扶老,纷至沓来,把桃叶渡一带的秦淮河两岸弄得万头攒动,热闹非凡。
河中一条特大号涂饰鲜艳的画舫上,盛会的主角曾国荃坐在这里,曾国藩带着吉字营和长江水师的高级将官们罗列四周,一个个与曾国荃殷勤叙谈。夸耀他的战功,赞扬他的军事才能,歌颂他对部下的仁爱,叙述他们之间鲜血凝成的情谊。总之,尽量把好听的话都搬出来,让凄然开缺的曾国荃开心。曾国荃也竭力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同与他浴血奋战过来的袍泽们谈笑话别。
天色渐渐黑下来,河中画舫点起一色的大红蜡烛,船头船尾高悬各种形状的彩灯,有兔形灯、鱼形灯、鹿形灯、龟形灯等等,把一段绵延三五里长的秦淮河映得通亮。桃叶渡上的楼房更是争妍斗艳般点起千奇百怪的花灯来。秦淮花灯本是最有名的传统,这次是中断十多年后的第一次复兴,使人们欣喜万分。桃叶渡以及附近的店铺老板们,都要借此时机一展才能,招俫顾客,再加上赵烈文有心要在曾国藩面前显露办事的能力,这两天大肆鼓动宣传,竟使得桃叶渡今夜的花灯远胜咸丰二年元宵节的灯会,其花色之繁、品种之多、烛光之亮、出意之巧,真可以与史载六朝繁华时期媲美。河中岸上的灯火与天空中的一轮明月互相辉映,加上各处楼馆传出的袅袅丝弦声,竟然造出一个诗意盎然、韵味无穷的太平盛世的月夜来,仿佛时光已倒退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年代。
彭寿颐、杨国栋、汪增甫、钱密之等人坐在船尾,边喝酒边欣赏边畅谈。
〃又到升平乐世了!〃钱密之感叹。
〃这都是托中堂大人、九帅和各位师爷将士们的福哇!〃汪增甫望着彭寿颐、杨国栋讨好地说,并起身往彭寿颐杯里斟酒。彭寿颐忙起身说:〃不敢不敢!〃坐下后,向四周环视一眼,无限陶醉地说:〃这秦淮夜月真妙不可言。〃
〃是呀,不然何以说秦淮夜月是金陵第一景哩!〃钱密之以一个老金陵的身分加以肯定,又指着渡口矗立的一块约有丈把高的木牌说,〃那上面'桃叶渡'三字是中堂亲笔题写的,既刚劲谨严,又婀娜多姿,这三个字真要和这个渡口一起流传千古了!〃
〃正是,正是。〃汪增甫接言,〃字如其人。中堂大人本来既是号令三军、威猛森严的制军,又是文彩蕴藉、风流多情的翰林嘛!〃
不愧是江南头号名士,这话说得好,满座都报以叹服的笑声。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在众人的笑声中,杨国栋轻轻地哼着。
〃杨老爷好记性。〃钱密之称赞道,〃前叫陈芹有首诗写桃叶渡,历来被人誉为咏桃叶渡诗之首,不知杨老爷记得不?〃
〃我于秦淮河的知识就只有刚才那几句,其余一概不知,请老先生念念,也好长我见识。〃
〃历朝历代的才子们咏桃叶渡的诗何止千百,老朽独喜陈芹的这首。〃钱密之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献之当年宠桃叶,桃叶渡江自迎接。云容难比美人衣,花艳争如美人颊。王令风流旧有声,千年古渡袭佳名。渡头春水年年绿,桃叶桃花伤客情。〃
〃果然作得好!〃杨国栋称赞,〃流韵圆转,婉丽动听,深得南朝宫体诗之美。〃
〃这次秦淮旧貌的修复,是惠甫兄的佳构,平素看不出,他还有这份才情。〃彭寿颐笑着说,〃我明日要向他建议,两岸还要栽一万株杨柳。〃
〃对!秦淮杨柳,是当年金陵又一绝。〃汪增甫插话。
〃前明旧院也要修复起来。〃彭寿颐醉眼迷迷地继续说,〃还要把媚香楼和金陵另七艳的楼院也按当时的样子修好。〃
〃好让今日的侯方域与李香君相会!〃钱密之猛地插一句,引得大家一阵好笑。老头子自己更是笑得白胡子乱抖,缺了三颗门牙的嘴巴大开。
〃你们看,金陵八艳真的来了!〃汪增甫指着远处惊喜地叫了起来。
这时,赵烈文也正在得意地对曾国藩和曾国荃介绍:〃中堂、九帅,卑职将前朝金陵八艳请来了。〃
曾国藩等人顺着他的手势看去,果见一队红烛燃烧、彩灯高悬的画舫缓缓地向这边划过来,并传来一阵阵柔曼的江南丝竹。顿时,船上的湘军将领们如上天台,如登瑶池,都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直欲饱餐吴越娇娃的秀色,咽下绕梁不绝的仙曲。第一只船头高挑一盏南瓜形红灯,上书〃李香君〃三字。第二只船头挂一盏方糕形黄灯,上书〃顾横波〃三字。第三只是一盏玉兔形白灯,上书〃马婉容〃三字。依次是柳如是、董小宛、郑妥娘、卞玉京、寇白门,果然八艳都到齐了。
〃惠甫,你这个点子想绝了!〃彭毓橘对着赵烈文竖起拇指称赞。
〃好迷人的婊子们!〃不知哪个粗野地迸出一句话,逗得满船大笑。
〃先莫喊叫,且听听她们唱的什么曲子!〃有人在提醒大家注意。笑声静下来,夜风送来一阵歌声:
秦淮夜月无新旧,脂香粉腻满东流,夜夜春情散不收。
江南花发水悠悠,人到秦淮解尽愁。
不管烽烟家万里,五更怀里转歌喉。
歌声宛转温丽,在柔软的水面上飘曳。歌声中,李香君、顾横波、董小宛等人翩翩起舞,河上画舫、两岸酒楼以及站在岸边观望的人们一齐喝起彩来。过会儿,喝彩声停,歌声又起:
下楼台,游人尽,小舟停留一家春。
只怕花底难敲深夜门,月落烟浓路不真,
小楼红处是东邻。秦淮一里盈盈水,夜半春风吹美人。
这时其他七艳都歇下来,只有李香君对月独舞。舞了一阵,又从舱中走出一位俊俏后生来,抱着李香君,做出种种依依情深的样子。千万双眼睛都转向这只画舫上来,仿佛在观看月里嫦娥与吴刚的相恋。
〃惠甫,你今夜排的是孔聘之的《桃花扇》。〃曾国藩对赵烈文说。
〃不是全剧,选了几段。〃赵烈文不无自得地回答,〃秦淮月夜,桃叶渡头,画舫之上,演奏一曲《桃花扇》,不是最相宜了吗?〃
〃好是好。〃曾国藩强打精神说,〃只是哀怨了些。〃
其实,赵烈文不知道,曾国藩此时并没有兴趣欣赏月夜歌舞,眼前这借男女情爱来怀念南明政权的《桃花扇》,反而使他心中更加伤感。的确,丝竹声变调了,一个老汉在哀哀唱道:
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三载依刘。
归来谁念王孙瘦,重访秦淮帘下钩。
徘徊久,问桃李昔游,这江山,今年不似旧温柔。
〃各位,惠甫给大家排的《桃花扇》折子的确精彩。不过,我们今夜是送沅甫回乡。还是要归到正题上来。〃曾国藩越听越伤感。他不希望《桃花扇》再演下去,转脸问赵烈文,〃我要的歌女来了吗?〃
〃来了,在小船上等候。〃赵烈文略觉扫兴。
〃叫她上来。〃
赵烈文走到画舫舷边,对着停泊在旁边的一条小乌篷船招招手。乌篷船开过来了,一个十七八岁面容姣好的姑娘上来,后面还跟了两个男琴师。赵烈文传命那队金陵八艳划到下游去,让其他人去欣赏。
〃九弟。〃曾国藩亲切深情地对曾国荃说,〃你自从咸丰六年募勇组建吉字营,九年来攻克安福、吉安、景德镇、安庆、繁昌、南陵、巢县、含山、和州、芜湖,最后攻下长毛老巢金陵,为国家建立不朽功劳,九弟勋业将永勒金石,垂之万世,千秋万代都是我三湘子弟效法的榜样。今因积劳成疾,皇太后、皇上恩赏人参,赐回籍养疴,愿吾弟安心息养,为国珍重,早日康复,不负圣望,再担重任。〃说到这里,曾国藩的喉嗓有点哽咽,满船为之一静。
杨岳斌见状,忙举杯道:〃祝九帅早日康复!〃
大家都站起来,一齐举杯喊:〃祝九帅早日康复!〃
曾国荃两眼湿润地起身举杯:〃谢谢各位!〃
〃九弟,过几天是你的四十一岁生日,大哥我无金银可送,无田宅可赠,只写了几首小歌子,现叫歌女唱来,算作送给你的寿礼!〃
歌女清清喉嗓,琴师拨弄丝弦,委委婉婉地弹唱起来:
九载艰难下百城,漫天箕口复纵横。
今朝一酌黄花酒,始与阿连庆更生。
歌女嗓音清亮动听,酒席上的送行者和被送行者频频颔首。
陆云入洛正华年,访道寻师志颇坚。
惭愧庭阶春意薄,无风送汝上青天。
歌声把曾国藩和曾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