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些远古的汉子 >

第30部分

那些远古的汉子-第30部分

小说: 那些远古的汉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起是军事史上的奇才,乃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在2300年前就提出了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两位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共和国的开国将军粟裕大将。
后世有人做了首小曲,这里我拿过来献祭白起将军:无官方是一身轻,伴君伴虎自古云。归家便是三生幸,鸟尽弓藏走狗烹。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谁及徐将军?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君王下旨拿功臣,剑拥兵围,绳缠索绑,肉颤心惊。恨不能,得便处投河跳井;悔不及,起初时诈死埋名。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
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啊。
—————————————————————————————————————————————————————————————————
另:周末接到朋友告知,有别的读书网站转了这本小说,然后我上百度一搜索,起码找到无数个读书网站都在转这本书。深切地感谢大家的厚爱,不过以后转载什么的最好还是告诉鄙人一声,谢谢了。本书现在是自由身,如果有谁看上了,可以msn:flower651230@msn。联系,价钱谈得拢就卖。请转载的朋友不辞辛劳,把这一段也转过去,谢谢。
第六十五话:一山难容二虎
    在上一篇写白起的时候,我们就清楚白起最后闹小心眼跟当时的秦相范睢有着直接的关系。原本我也以为范睢不过是一个奸佞小人,以取悦君主为荣,没什么大能耐,及至查阅史书,才发现我错得相当的离谱。范睢可是当时的名相,著名的“远交近攻”国策就出自他之手,后世的秦帝国的开国名相李斯曾这样评价他:“昭王得范睢,强公室,枉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可见这范睢绝非等闲人等。秦昭王当时是武有白起,文有范睢,难怪能打下一片江山来。可问题是这一文一武,怎么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范睢原先是魏国人,最早自然想在祖国建功立业,因为家里穷,就拜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后来有次跟着主子须贾出使齐国,凭借其雄辩之才深受齐王的看重,就送了黄金10斤和酒啊牛啊什么的给他,均被他谢绝。结果这事搞的主人很不爽,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你这齐王也忒不懂事,没事冲自己手下人献殷勤,反倒把主人给撂一边,这成何体统?不过须贾自然是没那么大胆子跟齐王叫板,只好把这一腔怒气朝范睢发泄。回国后须贾向魏国的相国魏齐汇报,说范睢在国外的时候很不检点,跟齐王勾勾搭搭,出卖魏国的情报。结果可想而知,范睢被打得半死后扔在厕所,被众人朝他身上尿尿。范睢靠装死才逃过一劫。
这魏国是不能呆了,范睢就辗转到了秦国。他在秦国呆了一年,机会来了。当时秦国的穰侯魏冉为了扩大自己封地,要率兵经韩、魏去攻打齐国。范睢抓住这一良机上书昭王,请求面谈,昭王用车把他接入宫中。范睢只用了一句话就抓住了秦昭王的心。范睢到了宫门口,他假装不知道是内宫的通道,就往里走。这时恰巧秦昭王出来,宦官发了怒,驱赶范睢,喝斥道:“大王来了!”范睢故意高声乱嚷着说:“秦国哪里有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这一句话正好戳在了秦昭王的心坎上。一句话说通了,自然百句千句都是对的,第二天上朝,昭王即拜范睢为客卿。从此,范睢便跻身于秦廷,开始施展他的全部谋略才华了。这就是一步登天了。
范睢的所有国策,归结起来就是震古烁今的四个大字:远交近攻。所谓远交近攻,就是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而魏、韩两国地处中原,有如天下之枢纽,离秦又近,应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魏、韩臣服,则北可慑赵、南能伐楚,最后再攻齐。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这样的政策一出来,远东三国自然可以消停了,但近东三国就厄运当头了,他们轮番受到秦国的攻击,呼告无门,又无力抗拒,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仅只是这样,范睢还不会得到秦昭王的充分信任,范睢又想了一招,帮秦昭王彻底夺回了君权。这一对内的政策说来也是简单的四个大字:固干削枝。他坚决剥夺亲贵手中之大权,收回了穰侯的相印,令其回封地养老。接着又把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驱逐到关外,将宣太后安置于深宫,不准再干预朝政。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手中,政权更加巩固。至此,国内太平,秦昭王便拜范睢为丞相,封为应侯。其时外有白起,内有范睢,秦国的威风当真是势不可当。
可历史上将相间从来不和,杨令公和潘仁美、岳飞和秦桧自不必说,即使是传为佳话的廉颇和蔺相如也是经历了一番龌龊之后才和好的。这白起和范睢自然有些对不上了。我们都知道白起是战神,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以军功论赏,作为当世第一名将的白起自然位高权重,曾经一度做到位极人臣的大良造。忽然间内政被一个骑不得马拉不开弓杀不了敌的书生范睢所把持,你叫白起怎么想这个问题?
特别是在长平之战后,两人的龌龊达到顶点。其时长平之战,白起坑杀降卒45万之后后,派大军围住邯郸。白起的想法就是乘胜灭了赵国。随后,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龅率领,进攻皮牢;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于是派苏代——这个人物我们不陌生了吧——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睢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现在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这一番话确实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办法让范睢不动心。
范睢思虑再三,也畏惧白起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就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看到喂到嘴边的肥肉吃不了,当即暴跳如雷,指着范睢的鼻子把他的祖宗十七八代都辱骂遍了,自此,两人就结下了梁子。
没了胡萝卜,这秦国还照样得做菜。范睢干脆不鸟白起,推荐郑安平为将,攻打赵国,结果郑安平是个菜鸟,被赵军所围,就干脆率领二万人降赵。白起得知后在家里大笑了三天三夜,范睢一看傻眼了,赶紧向秦昭王请罪。因为根据秦国的法令,“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秦昭王可是个体贴人儿,惟恐因此事伤害到范睢,于是下令国中:“有敢言郑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不但如此,他还大大地赏赐了范睢。也就是说,这事不但范睢无罪,反倒还跟有功之臣似的了。自然让等着看好戏的白起恨得牙痒痒。
由此,我们可以看明白范睢在秦昭王心里是个什么样的位置了吧,这哪里是一介武夫白起能斗得过的呢?白起和范睢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顶级人材,都是秦国不可或缺的左臂右膀,问题就是一个人太优秀了,就难免看不起别人,所以两个优秀的人在一起总是要斗个你死我活。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就变成两只虫了,因为很多精力都花在内耗上去了。不明白合作的道理,不懂得什么叫多赢,这不光是古人的悲哀。还好,秦国那时正处在一个名将辈出的年代,所以这次的将相不和也未对秦国产生致命的打击。秦国,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一统天下。
第六十六话:马戏团的祖师爷
    这两天上海来了个什么美国最NB的马戏团,在大搞宣传,门票要卖到2000元一张,成天有无数的人在宣传处看热闹。每每经过,都不由得像孔老二一样长叹一声:人心不古啊。马戏,其实那是咱老祖宗的拿手绝活,公元前两百多年的时候,在齐鲁大地上就出了一个玩马戏玩得超级无敌的大将——田单。
田单其实是齐国的王族成员,当然,这个王族不是原来姜太公那一家子人,是后来篡位的田家人。不过这王族也分嫡出的和庶出的,田单的祖上也只能说500年前跟齐国的王族是一家,所以实际上传到田单这一辈时,他只能算是齐湣王的远房本家而已。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田单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不好就放弃奋斗,他孜孜以求地奋发向上,最终在首都临淄担任了一个佐理市政的小官,说白了也就是一城管大队长。那年月城管也没有今天这么嚣张,所以田单实际上混得相当地不好,长期被人看不起。
如果没有乐毅,田单恐怕只能在城管队长的位置上终老了,可历史偏要给人开玩笑,成全了田单。乐毅是当时燕国的名将,尽管比不上白起声望那么隆,但是对于齐国来说,则是不折不扣的噩梦,就像白起之于魏、赵。乐毅当时奉燕王之命攻齐,一口气连下了70多城,齐湣王被迫从都城逃跑,退守莒城。换句话说就是首都都被人家占去了,这王国的气数看上去也就尽了。看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凡首都被人家占了,那么这个朝代基本上也就完蛋了。齐国之所以能跳出这个历史规律没有完蛋,全仗着还有一个田单。
田单是个有心计的人,在全国人民都慑于乐毅的威名而四散奔逃的时候,他冷静地策划了撤退大计。我们都知道,其实考验一个将军最大才能的时候不是看他是如何进攻的,而是看他如何撤退的。哪里打尖、哪里宿营、哪条线路撤退,哪支队伍殿后……撤退本身已经是处下风的行为了,如果再不计划好,很容易被敌人追着屁股掩杀。田单在离开都城,逃到安平的时候,让他的同族人把车轴两端的突出部位全部锯下,安上铁箍。尽管当时没人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的族人都很信任田单,就照这样去做了。
不久,安平陷落,田单带着他的族人继续逃窜。当时齐国人都争路逃亡,大车小车的挤满了马路,很多车都因被撞得轴断车坏,没法继续使用,只能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了车轴的缘故,得以逃脱。由此可见,田单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将才。田单带领着自己的族人向东退守即墨。
这时,燕国军队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大小城市,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下。燕军听说齐湣王在莒城,就调集军队,全力攻打。大臣淖齿就杀死了齐湣王,坚守城池,抗击燕军,燕军几年都不能攻破该城。迫不得已,燕将带兵东行,围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员出城与燕军交战,战败被杀。即墨城中军民都推举田单当首领,说:“安平那一仗,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车轴才得以安然脱险,可见他很会用兵。”于是,大家就拥立田单为将军,坚守即墨,抗击燕军。所以说一个人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你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过了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登位,他和乐毅有些不和。田单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湣王已被杀死,没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只不过两座而已。乐毅是害怕被杀掉而不敢回国,他以讨伐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和齐国兵力联合起来,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未归附,因此暂且拖延时间,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时机成熟再称王。齐国人担心的是,唯恐其他将领来带兵,即墨城就必破无疑了。”燕惠王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就派大将骑劫去代替乐毅。其实这一招并不新鲜,白起也是这么来算计廉颇的,才有了其后的长平大捷,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上帝的风向已经转到了田单的那边了。
乐毅被免职之后就逃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为此忿忿不平,军心浮动。但是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田单知道,这时候还不是反击的最好时机。田单又命城中军民在吃饭之前要祭祀祖先,使得众多的飞鸟因争食祭祀的食物,在城上盘旋飞舞。城外的燕军看了,都感到很奇怪。田单又扬言说:“这是神仙要下界指导我们克敌致胜。”又对城里人说:“一定会有神人来做我的老师。”这就是典型的装神弄鬼了。这时候有一个士兵开玩笑地说:“我可以当您的老师吗?”说完就觉得自己傻了,怎么能跟最高军事首长开玩笑呢?就赶紧跑了。田单连忙站起来,把他拉过来,请他坐在面向东的上座,用侍奉老师的礼节来侍奉他。那个士兵说:“我欺骗了您,我真是一点本事也没有。老大啊,你就放过我吧!”田单说:“嘘……你丫的少废话,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好了。”接着就奉他为师。每次发号施令,一定要称是神师的主意。可怜的孩子,就这样上了田单的套,被放在案台上供奉起来。
田单继续扬言说:“我最怕的是燕军把俘虏的齐国士兵割去鼻子,放在队伍的前列,再和我们交战,那即墨就必然被攻克。”燕军听到这话,就照此施行。城里的人看到齐国众多的降兵都被割去了鼻子,人人义愤填膺,全力坚守城池,只怕被敌人捉住。田单又派人施反间计说:“我很害怕燕国人挖了我们城外的祖坟,侮辱了我们的祖先,这可真是让人寒心的事。”燕军听说之后,又把齐国人的坟墓全部挖出,并把死尸焚烧殆尽。即墨人从城上看到此情此景,人人痛哭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