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那些远古的汉子 >

第32部分

那些远古的汉子-第32部分

小说: 那些远古的汉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说也就罢了,他还不算完,屈原还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抒情诗《离骚》出炉了,屈原的冤屈,怀王的昏庸随着这首NB的诗歌流传后世。汗……所以说得罪谁别去得罪文人啊,屁大一事能给你上到那么个高度让你2000多年来受万世唾骂。
这诗歌的名字也取得够有意思的,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处境窘迫的时候,就要追念根本,所以在劳累困苦到极点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受到病痛折磨无法忍受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坚持公证,行为耿直,对君王他一片忠心,竭尽才智,但是却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其处境可以说是极端困窘了。因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因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诽谤,怎能没有悲愤之情呢?屈原写作《离骚》,正是为了抒发这种悲愤之情。
天啊,多大一事啊……不就是人家打了你一小报告嘛,犯得着这样吗?诗人真是搞笑,能把这样的一点点情绪无限夸张放大,搞到最后自己都觉得这是真的了,深陷在这样的情绪里而无法自拔。
后来屈原就远离了权力中央,这个远离,不能完全说是楚怀王的意思,屈原自己自视甚高,你不带我玩是吧?老子还不跟你玩了!诗人都是这德行,改不了,几千年下来都改不了的。
再然后,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秦昭王把楚怀王骗到秦国地盘去,扣押了他,为的是让他答应割让土地。怀王大怒,不肯应允。逃到赵国,但赵国拒绝接纳。然后又来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任命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因子兰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死在秦国,楚国人都把此事的责任归罪于子兰。当时整个楚国就由一群愤怒青兴起了一股倒子兰的风潮,而愤青里最愤怒的那个就是屈原。
可问题是屈原还是忘记了,随便你怎么愤怒法,人家该当官还当官,该咋的还是咋的,一点都不影响人家。令尹子兰还让上官大夫去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一生气,就把屈原放逐了。民不与官斗啊,你已经远离权力中心了自己收敛点吧。
被放逐的屈原来到汨罗江边,披头散发在荒野草泽上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脸色憔悴,形体干瘦。一位渔翁看到他,就问道:“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里来呢?”屈原说:“全社会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渔翁说:“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全社会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矫情,实在是太矫情了!矫情是诗人必备的品德,但是却是政治人物的大忌。所以说屈原本质上就只是个诗人,实在不适合在权力场上混,看问题的深度甚至还不如那个渔翁。屈原最后写下了悲愤的《怀沙》,就抱着石头跳江死了。其实不是楚国抛弃了屈原,是屈原自己抛弃了自己;不是顷襄王放逐了屈原,而是屈原自己放逐了自己。诗人都过于敏感,脆弱,面对复杂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强悍的生命力,所以他们大多选择了自杀一途。
发这篇的时候才想到今天是端午,哈哈,对不起了屈原老头。
—————————————————————————————————————————————————————————————————
另:周末接到朋友告知,有别的读书网站转了这本小说,然后我上百度一搜索,起码找到无数个读书网站都在转这本书。深切地感谢大家的厚爱,不过以后转载什么的最好还是告诉鄙人一声,谢谢了。本书现在是自由身,如果有谁看上了,可以msn:flower651230@msn。联系,价钱谈得拢就卖。请转载的朋友不辞辛劳,把这一段也转过去,谢谢。
第六十九话:一个王朝的背影
    前面我们提到过著名的长平之战斗,那是白起的成名战,一举打出了秦国的威风和志气。长平之战后的3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再度攻击韩、赵,借道周王朝。当时的周名义上虽然还是个王朝,实际上就占据着洛阳周围一小块土地,比一个小诸侯国都不如,时时需要仰大国的鼻息生存。
得知秦要借道的消息,周王朝君臣上下都忐忑不安,秦可是虎狼之师啊,鬼知道他经过你地盘的时候会搞出点什么名堂出来。君臣商量了半天,决定派周王朝的相国前往秦国,去探个口风。其实这也是周王朝过虑了,你一个巴掌大的地盘,秦国也好,还是别的诸侯国也好,要灭你的话早就派一个连队过来把你灭了,还犯得着你去思前想后的?没有动你,是因为你压根就没有出兵征服的价值,还背上一个弃主犯上的恶名,所以才让你这个王朝苟活到今天。
可偏巧这出使的相国也是没用的家伙,因为怕遭到秦国的轻视,丢不起那恩,走到半路上就返回来了。国弱臣辱,没有强大的国家做支撑,外交人员出去就连头也抬不起来也不敢抬起来啊。说来也奇怪,这个相国闹出了外交史上这么大的一个羞辱,回国后居然屁事没有,没人去过问这事。由此可见,周王朝已经衰败混乱到什么程度了。
这时候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相国说:“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这个还不能确料。秦是想要了解那三国的实情。您不如赶快去拜见秦王,就说‘请让我来给您打探东方三国的变化’,秦王一定会重视您。秦王重视您,就表明秦重视周,周因此也取得了秦国的信任。至于齐国对周的重视,那么早就有周冣和齐国联络好了:这样,周就可以永远不会失去与强国的交情。”相国这才硬着头皮去了,秦国果然也没有给他太过难堪,客客气气地说了通场面上的话,给周王朝吃了颗定心丸。
公元前256年,秦军经过洛阳,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这时候不知道周的最后一任君王姬延哪根筋抽了,忽然看耀武扬威的秦国军队很不顺眼了,痛定思痛之下,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合纵盟约,联合东方诸侯国,组织讨伐秦国的联军。联军西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王看到自己刚吃下的肥肉却迟迟不能落肚,很是生气。当明白这一切都是周王在后面捣鬼时,真是有好气又好笑,立马派将军摎攻打西周。
当时周王朝已经彻底衰败了,连从大禹时期就传下来的立国至宝九鼎,也被熔铸了卖掉过日子,这时候他居然还敢去招惹天下都怕的强秦,绝对是脑子进屎了。姬延好不容易凑齐看了5、6000人,又苦于没有粮饷,只有向地主老财和富商们借高利贷,约定胜利之日用战利品偿还。楚国和燕国到是象征性地派了点军队过来,但是一旦发现没有其他国家的军队的时候,就惊惶地迅猛撤退了。
没有诸侯国的支持,借100个胆子给姬延,他也不敢单独行动啊,热闹了一阵后,只得就地解散那乌合之众。军队是解散了,可是借贷的银子都花销了啊,怎么样才能还得清啊?可债权人不管那些,天天逼上门来催债。姬延实在无法应付,只好躲到一个高台上,不敢跟人见面。可秦军才不管你是不是愿意跟人见面,三两下就攻下洛阳——可能用攻这个字不够准确,大概用走比较恰当——把姬延拿回秦国去给秦昭王认罪。
姬延一看这局势,知道自己闯大祸了,唯一的生路就是叩头认罪,自废为平民,并把周全部的三十六邑三万人口全都献给了秦王。至此,立国879年,被儒家赞不绝口的周王朝,就这样在一声叹息中,灭亡了。
其实周王朝早在周平王迁都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这么多年来不过当个物件在那里放着而已。也不要去问英明神武的文王武王和周公会怎么样看这些后辈子孙,因为周王朝衰落的种子就是他们亲手种下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季候风影响的农耕文明国度,最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政权,而周王朝立朝之始确立的分封建设制度完全不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最后,它必将被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所代替,而这个帝国,就是秦。
—————————————————————————————————————————————————————————————
另:周末接到朋友告知,有别的读书网站转了这本小说,然后我上百度一搜索,起码找到无数个读书网站都在转这本书。深切地感谢大家的厚爱,不过以后转载什么的最好还是告诉鄙人一声,谢谢了。本书现在是自由身,如果有谁看上了,可以msn:flower651230@msn。联系,价钱谈得拢就卖。请转载的朋友不辞辛劳,把这一段也转过去,谢谢。
第七十话:史上最具战略眼光的投机商人
    商人的本质就是投机。昨天晚上看财经频道,有个老师说得很好,投机在英文里叫Congenial,是投资以获取机会的意思,是个中性词。可在汉语里就生生弄成了投机倒把的意思,成了个贬义词。这里的投机,词性倾向于英文解释,偏中性。
吕不韦本为韩国人,因擅长于经营之道,贱买贵卖,家累千金,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投机者。当他到邯郸做生意,见到了被当作人质的秦王之孙子楚时,立刻就从商业上的投机转向了政治上的投机,产生了“奇货可居”的念头。子楚当时是秦国扔在赵国家的人质,在赵国屁都不是,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吕不韦结识了子楚后就时常上门去跟他聊天,一次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才不鸟他,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子楚听到这话觉得其中必有深意啊,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子楚贤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自己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啦。”华阳夫人听了认为是这样,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都送好多礼物给子楚,而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吕不韦还干了一件直到今天都无法得知道真相的事,成为史上最大的悬案。当时跟吕不韦同居的有一个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后来他把这女子送给了子楚。此后,该女子生下儿子名政,这就是千古第一帝秦始皇。现在问题就是这秦始皇究竟是谁的儿子?是子楚的呢?还是吕不韦的?司马迁告诉我们该女子在送给子楚前就已经怀孕了,所以秦始皇不是秦国王室血脉,而是吕不韦的儿子。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在当时那个没法做亲子鉴定验DNA的时代,无论什么样的说法都是不可靠的。
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恼羞成怒,打又打不过,就想干脆杀了秦国的人质子楚。可吕不韦当时在啊,哪里能让自己的投资产品毁于一旦呢?他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按当时16两1斤的算法,足有48万克金子之多。再按今天人民币160元/克的黄金实价,吕不韦的这次贿赂花费人民币7680万元。这说明了两点,一是吕不韦确实不是一般的有钱人,而是非常非常非常的有钱,其次是他确实投了大血本在子楚身上。
不过吕不韦是人不是神,他保得住子楚,可也没想到能保住字子楚的老婆和孩子。当然,如果当时他知道子楚的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