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第28部分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第28部分

小说: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决定分头游说国会议员,争取尽早提出议案,通过法律,结束这场恶战。1954 年上半年,在华盛顿举行了两场实况转播的听证会,当场揭露了麦卡锡的丑恶阴谋,使2000 多万电视观众明白了事实真相。年底,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麦卡锡主义在政治上终于宣告破产。麦卡锡本人于1957 年病逝。
一场风波过去了。却说就在参议院开会讨论决议的日子里,从国会大厦又传出了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一个年仅36 岁的名门子弟托病在家,没有出席会议,也没有托人表态,回避了正式投票。至于什么原因,恰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沸沸扬扬开始了一场议论。
议论的情况不表,单说这位年轻议员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美国人崇拜的偶像约翰·肯尼迪。
常言道:做贼心虚。国会在激烈辩论,他呆在家里亦不平静。在得知艾森豪威尔要拿麦卡锡开刀时,他便安排了一个外科手术。休养之后本可以上班,但他见全国风向已转,麦卡锡已成为众矢之的,便继续请假养病,终日闭门谢客。
一天,其弟罗伯特前来报信:“你知道吗?参议院辩论激烈,可是,大多数人还是反对麦卡锡先生。
你为什么不去参加?”
“我去参加?你疯了吗?你没看见《华盛顿邮报》的头版文章,预言艾克一上台,麦卡锡主义将在一夜之间消失。所以,我早有思想准备,才决定不去开会。你想,你在麦卡锡先生的班子里工作过,他和咱们家又交往过密,不用我开口,别人便知我的态度。如果我随风倒,投票反对他,那老太太就该找我算帐了。”
“是呀,麦卡锡先生也太心急了,特别是不该把矛头指向艾克,他可是不好惹的大人物。这下子得罪了总统,一切都完了。共产党的威风不煞一下也是不成。本来有个社会主义工党整天煽动工人罢工还不算,从上个世纪末这个党年年参加总统大选,企图扩大影响。现在,又来了一个共产党,从1932年起,共产党也挤进总统选举,似乎仗着社会主义阵营,简直越来越狂。”罗伯特十分气愤。
“对,我也觉得,对共产党打击的还不够,可惜我们家没人掌权。”
“老太太就指望你呢!快努力吧,我相信你会成功。”
兄弟俩大笑起来,憧憬着那一天。
再说这位“老太太”,正是他们兄弟二人的母亲罗斯·肯尼迪。她出身名门,父亲曾任波士顿市长。她嫁到肯尼迪家后更感自豪,因为丈夫毕业于哈佛大学,25 岁时成为整个马萨诸塞州最年轻的银行行长,以后又开办了芝加哥商业中心市场和电影制片公司,大发横财,腰缠万贯。老肯尼迪在1932年慷慨解囊,资助罗斯福竞选总统,后被罗斯福任命为驻英国大使。可是,老肯尼迪任职期间,主张美国应与希特勒靠近,并反对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使罗斯福十分懊悔自己的任命,只得将他调回。
老太太生育了9 个子女,4 男5 女。约翰排行老二,其兄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自从丈夫被调回国后,老太太耿耿于怀,暗下决心要让他们的一个儿子成为总统,好出这口闷气。从1952 年开始,她频繁地举行家庭招待会,邀请政界名流、商界大亨前来参加,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二儿子约翰·肯尼迪。一次,参议员竞选结束后,一位败在肯尼迪手下的人见人便说:“我不是败给了他本人,确切地说,是肯尼迪家族的香浓茶水击败了我。”老太太得知此话十分得意,茶话会开得更是有增无减。直到儿子当选总统,共有7 万多人出席过她的招待会。
在老太太看来,财富和权力从来都是一致的,有钱而无权,没有势力;有权而无钱,则没有后台,二者必须结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她家缺少的是足够强大的权势,她的父亲正是因此在国会中败于一个叫洛奇的议员手下。为报一箭之仇,她竭尽全力将儿子约翰推上参议员宝座,将洛奇的侄孙击败,因为法定每州的联邦参议员只限两人。取胜后,她直言不讳地说:“我的孩子都是从波士顿步入政坛的,就像我父亲一样。这里是我们的势力范围。这次,我和约翰一起竞选本州参议员,正是为我父亲报仇,要挽回我们的声誉。”
她要求儿子们极其严格,要他们必须出人头地。孩子们从小就形成一种必须成为人上人的观念。约翰谈到他的兄弟们时,不无自豪地说:“由于我哥哥在二战中战死,我才出来从政。如果明天我出了事,罗伯特将会竞选我在参议院的位置。如果他也死了,那么,我们的小弟弟爱德华一定会接替他。我们要为家族争光,为母亲争气!”
这便是肯尼迪家族的信条。
1960 年,对于肯尼迪家族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年初,约翰·肯尼迪发表了一项声明,宣布他将谋求民主党提名他为总统候选人。他强调,作出如此决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才下的决心。他在周游各州期间,与众多不同职业的民主党人士交谈过,得到了巨大支持,使他信心十足。
在民主党内争取获得提名的斗争中,他遇到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两位:明尼苏达州参议员汉弗莱和得克萨斯州参议员约翰逊。由于总统候选人只能确定一名,所以实力不强的另外几个竞争者自然不是他的对手,角逐主要在这3 人之间进行。罗伯特为哥哥组织了一个效率极高的竞选班子,通过60 条电话线与支持者保持联系。刚从法学院毕业的小弟爱德华在西部网罗亲信,有力地阻止了约翰逊的力量发展。结果,肯尼迪节节胜利。中途败下阵来的汉弗莱挥泪与竞选班子告别时,只说了一句话:“谁叫我没有一个能够付账的爸爸。”
约翰逊的命运则不同,在民主党召开大会确定候选人期间,他看到自己顶不过肯尼迪的势力,便随机应变,接受对方提议,作为肯尼迪的搭档而获副总统候选人提名。
这样,7 月开始,民主党的一对候选人与共和党的两位候选人展开了激烈的竞选。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为尼克松,他曾任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副总统,资历颇深。副职候选人为驻联合国大使亨利·洛奇,亦非等闲之辈。
为确保万无一失,肯尼迪家族倾巢出动,老太太亲自挂帅。她宣称:“我要到各地为儿子作宣传。不过,我不想搞政治,更不想当太上皇,我只不过想把我的一个儿子献给美国。”她不顾疲劳,马不停蹄地周游了14 个州,发表演说46 次之多,真可谓呕心沥血。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总统的母亲如此出头露面。她可能认为,这种代替儿子竞选的方式,也不过是“家庭招待会”的另一种形式而已。
老太太既然已披挂上阵,子女们就更是不甘落后,个个精神抖擞,大显身手。他们利用权势,动员了志愿大军,开赴工厂、矿山和少数民族聚集地,拉拢选票。工会始终是民主党稳定的伙伴,他们向肯尼迪提供资金和工作人员,并保证足够的选票,有些工会甚至为民主党建立地方代理机构,如底特律的汽车工人联合会、圣路易斯的货车工人工会等等。大型工会团体,如美国联合汽车、飞机和农机工人工会等也站在他们一边。少数民族中比例最大的是黑人,他们原本是共和党的同盟军,因为林肯解放了他们。后来,共和党日益变为以大资产阶级为主的政党,不再关心黑人疾苦。所以自1936 年起,他们便转而支持罗斯福的民主党,而且促使一些有关黑人权益的立法通过。肯尼迪的竞选班子特别注意到这些方面军,着力进行工作,收效显著。二战后,城市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知识阶层的管理人员大量迁出市区,遂使城市的边缘外围发展突飞猛进,人口急剧增长。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一般也都建于市郊。因此,要争取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的选票,必须到城市郊区去活动。肯尼迪要算是第一个闯入这些地区的民主党候选人,他甚至敢于舍弃一些参加市内传统集会的机会,乘坐直升飞机到纽约、费城等大城市郊区去接近选民,“推销”自己。
电视辩论是总统竞选的重要手段。肯尼迪依仗年轻、英俊、精力充沛和财富吸引了众多选民。妇女们把他崇为偶像,为获得他的一张相片或在电视上看他几眼而欢喜若狂。他的夫人杰奎琳年仅31 岁,美貌大方,在电视里频频亮相,一时间使众人为之倾倒。她的发式被亲切地称为“杰基发式”,广为流行。辩论时,肯尼迪从容不迫,口齿伶俐,不时以幽默的语言引得观众捧腹大笑。在美国,许多选民并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也从不忧国忧民,只是跟着感觉走,喜欢谁,看上了谁,就投谁的票,至于此人今后是否能为民造福则全然不顾。因为,如果他不胜任总统,4 年后再选别人也不迟。说来也巧,从反面为肯尼迪帮忙的却是竞选对手尼克松,他由于四处奔波积劳成病,致使电视辩论时面色苍白,有气无力,与肯尼迪的洒脱形成鲜明对照。肯尼迪抓住古巴问题向尼克松进攻,说艾森豪威尔——尼克松政权竟无能到让一个小小古巴投入共产党怀抱,由于它近在咫尺,对美国构成威胁,责任要由尼克松来负。如此步步紧逼之势,令尼克松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观看他们辩论的观众多达7000 万至1。1 亿人,孰优孰劣,自是一目了然。
投票结果,肯尼迪战胜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老罗斯福第一次任总统时也很年轻,但他是接替死去的麦金莱而上任的。肯尼迪还是创纪录的第一位出生于20 世纪的总统。
老母亲露出从未有过的胜利喜悦,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家族内部的庆祝晚会。几十口人全部到齐后,老太太举起酒杯,激动而又稳重地说:“你们都知道,我有个多年的愿望,像我们这样一个家族,必须有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今天,这个意愿实现了!我们终于胜利了!不过,孩子们,我希望你们永远发扬肯尼迪家族永往直前、勇于争斗的精神。”
父亲约瑟夫不善言词,从来不是家族的领袖,一切听从夫人。自从被罗斯福撤职解甲归田后,他只专心做生意。此时,他也忍不住站起与儿子热烈拥抱,然后搂着他的肩膀说:“自从离职后,我立志不再去华盛顿。但是,明年初,我将以总统父亲的身份重返首都。”
大家欢迎约翰·肯尼迪讲话。他一向心直口快,此时却有些腼腆起来,只露着一口整齐的牙齿满意地笑着,说不出话来。3 岁的小女儿跑过去拉拉他的手:“爸爸,你怎么了?大家都在看你呢。”
肯尼迪如梦方醒,抱起女儿亲吻了一下。大厅里一片寂静。他喝了一口酒,言道:“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年来,大家辛苦了。这次胜利是家族的光荣,我为此感到骄傲。我只想说一句,谢谢母亲,谢谢父亲,如果没有他们,我是不会成功的。此外,也感谢你们所有的人为我所做的一切。谢谢!”
大厅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和笑声。肯尼迪来回走着,与大家一一碰杯。
乐队奏起欢乐的乐曲。
为感谢家族的帮助,肯尼迪顶住社会舆论的攻击,任命弟弟罗伯特为司法部长。他还任命明尼苏达州原州长弗里曼为农业部长,此人在民主党提名大会上首先推荐肯尼迪,并始终为他获胜奔走效劳。亚利桑那州众议员尤德尔在竞选中为肯尼迪争取西部选票立下汗马功劳,也被任命为内政部长。老太太认为,任用亲信为左膀右臂能确保儿子的事业,因此鼓励儿子莫要理会社会上有关他们搞裙带关系的言论,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坚决去做。
小弟爱德华年仅28 岁,刚走出校门,实在难以重任。二哥不无遗憾地向他表示歉意,他却自信地说:“你放心,我会靠自己。按照咱们家的传统,我一定要去接替你在州里空下的位子,竞选参议员。”“好样的!你一定能成功!”约翰为有如此年少好强的弟弟而感到后继有人。
两年后,爱德华参加了激烈的参议员竞选。又是在全家族努力奋斗下,初出茅庐的肯尼迪家小弟真的当上了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一位。人们不难相信,该州如果缺少了肯尼迪家族的人掌权,似乎难以生存,这个位子非他家莫属。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的确就是永远离不了那么一些显赫家族。
却说历史有时着实会捉弄人。老太太一生也并不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在她看来,父亲在官场的失利,丈夫被撤职已经构成家族的耻辱。现在,儿子们不但已将其洗刷干净,而且光宗耀祖,使家庭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皇太后”万万不会料到,天大的灾难正在等待着她: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欲知老太太命运如何,请看官细阅下回。
第二十一回 马省名门遭暗算 黑人牧师梦自由谈笑风生祸天降,总统丧命遭冷枪,三十余载案无头,家族声望安无恙。
话说1963 年11 月22 日下午,波士顿的天气已有些寒冷,但肯尼迪老夫人依然坚持每天运动的习惯,身穿运动服和旅游鞋正在自家球场打高尔夫球。她玩得兴致正高,忽然有人跑入草坪,这是违反老太太规定的,她锻练身体时不得打扰,所以她很不高兴,头也不抬,直望着滚动的小球,问道:“为什么进来?不知道我的规定吗?”
陪她打球的一位男士急忙向来人摆手,示意叫他出去,有事一会再谈。
来者站着不动,一言不发。
老太太不解,抬头想看看是哪个仆人敢不听她指挥。一抬起头,吓了一跳,来者乃她的私人秘书,一位中年妇女,满面泪水,嘴唇发抖,说不出话。“怎么了?凯西,你不舒服吗?还是发生了什么事?快说。”老太太先开了口。
“总统先生,他,他,”
“他怎么?不是到得克萨斯去了吗?快说,急死人!”
“是的,夫人,他在达拉斯遇到枪击,已经送进医院。他,”秘书没有说下去,她怕老太太受打击太重会支撑不住,故隐瞒了总统在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而去世的真相。
老太太听罢,抬起头望着天空,手扶球杆站着一动不动,沉默不语。陪练者像钉子钉住似的,惊呆了,一片寂静。约5 分钟后,老太太低声说:“凯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