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第7部分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第7部分

小说: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胞,不料,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毫无人迹可寻!他们失望得叩首顿足。殊不知此地并非詹姆斯敦,而是北美马萨诸塞的科德角。
这一行人无可奈何,只得留于此地。不久,他们便感到,此地是个优良的避风港,酷似英国南部的普利茅斯港,于是一股怀乡之情涌上心头,他们便将此地命名为普利茅斯。而登岸所踏的第一块大礁石则被冠名为“普利茅斯石”。
普利茅斯在今马萨诸塞州,地处北纬42°上下。是年冬季,大雪纷飞,寒风袭骨,这些人缺粮少食,加之疾病流行,熬至春天,一百来人的集体仅余50 多人。后悔、愤怒、心灰意懒,弗吉尼亚令人望眼欲穿,却不知它在何方,欧洲又距此万里之遥!一切都令人万念俱灰,人们相视的目光饱含一生凄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天,随着一只中箭的飞禽坠落在移民中间,一位身背弓箭的印第安人出现在他们眼前。移民们如遇救星,高呼:“感谢上帝!”来者和蔼可亲,将附近的部落介绍给移民。印第安人热情好客,不断送来食品、用具,以及他们宝贵的兽皮,还手把手教移民捕鱼、打猎、种玉米和南瓜。秋天,丰收的喜悦给移民带来了生存的勇气。为欢庆丰收,感谢印第安人的友谊,移民邀请印第安人前来赴宴。庆祝活动一连举行了3 天。90 多名印第安人身穿节日盛装,带着火鸡肉、鹿肉和烟叶与移民欢歌笑语,好不热闹。当然,移民们同时还举行了隆重的宗教仪式,感激上帝恩典,给他们派来了印第安人。席间,一位头戴花翎的印第安长者向移民们讲述了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只以渔猎为生,不会务农。一次,几位青年围坐在篝火旁烧烤野火鸡,浓郁的香味顺着火焰腾空而起。忽然,一位美丽的姑娘出现在火光之中,她身穿白纱,从天缓缓而降,来到火堆旁。青年们目瞪口呆,然后突然不约而同脱口而出:“欢迎仙女下凡,请吃烤火鸡!”仙女眉开眼笑,边吃边唱出一首动人小调:“好心的人们,谢谢你!
好心的人们,不忘你!
好心的人们,回报你!
明年一定再相会,别忘再来到这里。”
唱罢,只见一道白光,姑娘消失在云雾中。
盼啊,等啊,第2 年的这一天终于到来。几位猎人赶到此地与姑娘相会。他们惊奇诧异,遍地已长满成熟的豌豆、玉米和烟草,却不见姑娘踪影。青年们四处寻找,突然从天空又传来那悦耳熟悉的声音:“好心的人们,请吃玉米和豆子,请吸香喷喷的烟草。好心的人们,请别忘记留下种子,春天撒播下种,定会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印第安人照此办理,从此便学会了耕地种粮。
第1 次喜庆丰收的活动之后,“感恩节”便成为一个传统节日。可是,岁月流逝,美国人与印第安人的矛盾日益突出,共同欢庆收获的做法逐渐消失。建国后,华盛顿执政时,正式将感恩节定为全国性节日。然而,其内容却只是祈祷和感谢上帝,印第安人的救命之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更有甚者,使善良的印第安人万不及始料,移民们恩将仇报,对他们加以灭顶之灾。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印第安人原本是美洲的主人。其祖先大约是在远古时代从亚洲而来,一种说法是经西伯利亚过白令海峡,或是经阿留申群岛,或说他们是蒙古人后裔,还有说肯定为中国人的后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5 世纪末,仅北美大陆就有100 多万印第安人,他们分为许多部落,操不同语言,有不同习俗,过着公社制生活,以农业或狩猎、捕鱼为生。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新大陆上人们的生活远比旧大陆连年征战要太平得多。
新大陆的老居民并不自称“印第安人”,他们各个部落有不同的名称。
“印第安人”是欧洲人强加予他们的称呼。在地理大发现的年代,欧洲人远渡重洋,寻找东方古国印度和中国。一些航海家到达美洲,误以为是印度,故将当地土著人称为“印第安人”(在英语中“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是同一个词)。在航海家之中,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次数居多,所作贡献巨大,故后人公认美洲是哥伦布发现的。但是,美洲并没有由此定名为“哥伦布洲”。这是因为在定名时有人捷足先登。一位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维斯普齐曾先后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工作,在1500 年前后参加过几次美洲航行。1504年,他用拉丁语大肆宣传自己如何发现了新大陆。一时间,在欧洲名声大噪。地理学家马丁·瓦德西在《宇宙学概论》一书中将现在的巴西一带命名为“亚美利哥国”。以后,地图上又将南、北美洲统称为“亚美利加”洲,由此即流传至今。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俗活“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不过,哥伦布也并未受到冷落,在美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随处可见。光阴似箭,岁月流逝。欧洲移民与日俱增,美国领土不断扩展。印第安人被一步步驱赶向西,丧失土地,丢弃家园。
独立战争结束时,根据美英《巴黎和约》规定,美国领土为密西西比河以东,不包括佛罗里达。后来,几笔“购买”使其地域成倍扩大。1803 年美国购买路易斯安那地区使美国面积扩大近一倍,并将密西西比河由界河变为内河。1819 年,美国总统门罗时期,只花500 万美元,即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佛罗里达。1853 年,墨西哥被迫以1000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现今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南部的狭长地带,面积约13。9 万平方公里。1867 年,美国又与俄国人达成交易,仅以72O 万美元便购得面积为150 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这种价格相当于每英亩合2 美分,低得使人咋舌。这几笔生意历来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聪明”交易。美国人善于抓住时机,乘人之危壮大自己。占领北美大陆的思想早在杰斐逊执政之初就已形成。他购买路易斯安那成功后,给正在西部进行探险的刘易斯写信道:“现在我们已对路易斯安那拥有主权,你的考察不必再以探测水系为掩护了。你可以用我的名义与当地印第安人进行联系。密西西比河将不再是美国的最后界河,这个帝国从大西洋扩大到太平洋的日子即将到来。”
落基山以西至太平洋的俄勒冈地区,是美国和英国长期争议的地方。1846年,签订《俄勒冈条约》之后,美国获得现在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一带。至此,美国实现了以太平洋作为西海岸的梦想。美国扩张版图的过程充满对印第安人的征战,它夺来的每块土地都浸透着印第安人的血泪。西进之路也被称为“眼泪之路”。在白人中,靠屠杀印第安人而立功受奖、荣登高位者屡见不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镇压印第安人扬名,后来成为总统的几个人物:第7 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第9 任总统威廉·哈里逊及第12 任总统扎卡里·泰勒。
19 世纪初年,在现今印第安那州一带居住的肖尼族领袖特库姆塞提出成立大联盟,统一管理土地,联合对付白人侵略。在杰斐逊和麦迪逊任总统期间,政府曾与他们签订条约,骗取了他们大片土地。1811 年,哈里逊任印第安纳领地总督。入冬后天寒地冻,他趁肖尼族毫无戒备,一天拂晓率1000人马,偷袭位于蒂普卡努湾的印第安人大本营。约600 名印第安人在特库姆塞率领下英勇抵抗,用长矛与白人的枪支进行交战,直打到进行肉搏厮杀。他们虽个个勇猛顽强,但终因武器落后,败于哈里逊。此役印第安人死亡200余人,死者首级被白人用刺刀挑起,游街示众,只有特库姆塞率小部人马突围逃走。
从此,哈里逊得到了“老蒂普卡努”的绰号。他为白人又抢来300 万英亩印第安人的土地,一时间名扬全国,成为人们崇拜的“英雄”。1812~1814年反英战争期间,此人追击打败了几百名印第安人,并击毙其首领特库姆塞,又一次以镇压印第安人而威望倍增,晋升为少将军衔。
且说1840 年,哈里逊以52%的选票战胜在职总统范·布伦,当选为第9任总统。次年3 月4 日,在就职典礼上,年事已高的哈里逊不自量力,激动异常,于簌簌冷风中不穿大衣,不戴帽子,口若悬河,演讲竟长达1 小时40分钟之久。会后,心情仍很激动,但身体已稍感不适。两天后随即病倒,从此卧床不起一月余,终于4 月4 日因患肺炎丧命。哈里逊当选总统得意之时,亦是其终结之日。哈里逊一月总统令世人贻笑万年。
再说那安德鲁·杰克逊。此人生性好斗,脾气急躁,时常暴跳如雷,被人看成是“一手拿石斧,一手拿削头皮刀的人”,对待印第安人更是无比残忍。就在哈里逊发动的蒂普卡努之战后不久,杰克逊率军在现今亚拉巴马州地区大战克里克族人,杀害印第安人300 余人。1814 年春,又在马蹄湾与酋长“红鹰”一决雌雄。700 多印第安人横尸原野,惨不忍睹,“红鹰”只得投降。杰克逊大获全胜,为美国夺得2000 多万英亩土地。他本人也因此而荣升陆军少将。
这位将军于1828 年大选时击败对手,当选美国第7 任总统,1832 年再次继任。在任期间,他多次下令镇压印第安人,最重要的是1832 年发生的“黑鹰战争”。何谓“黑鹰战争”?原来萨克族和福克斯族印第安人居住在伊利诺州和威斯康星州的交界地区,以游牧为生,首领名叫“黑鹰”。质朴的“黑鹰”族人世世代代依赖着这片土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自己的生活程式。杰克逊政府力图进一步夺取印第安人的领土,“黑鹰”部落所在地亦在其西进计划之中。杰克逊政府以“建立印第安人乡”为名,颁布《印第安人迁移法》,强迫“黑鹰”部落向西迁至荒野平原,美其名曰:“只要青草生长一天,河水畅流一日,西部的土地永远属于印第安人。”实际上,杰克逊政府划出地域,限制印第安人只许在指定的“保留地”内活动。“黑鹰”深明白人的目的,拒不服从。杰克逊闻讯后,便派遣得力大将亨利·阿特金森将军前去镇压。“黑鹰”的长矛终究抵挡不住政府的枪弹,部落被迫西迁。19 世纪30 年代末,联邦军队还强行驱赶切诺基族1。5 万人进行长途行军,从东部的佐治亚州途经4 个州,迁至今俄克拉荷马州一带。途中,联邦军肆意施暴,不顾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强行加快行军进度,使大批印第安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死亡人数占全部人口的1/4。
杰克逊心狠手辣、残酷无情,成为印第安人的仇敌。然而,他的行为却受到白人称赞,给他取了一个“老山核桃”的绰号,形容他坚硬牢固。他一生征战,身上的几颗子弹20 年后才取出,而一颗离心脏很近的子弹与他相伴一生。人们都以为他随时会有危险,谁知他竟身带子弹活到78 岁,有幸成为美国第一个坐上火车的总统。扩张领土过程中,杰克逊始终一马当先,他开创了赤裸裸侵略邻国墨西哥的先河。
19 世纪初,墨西哥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但内部政局长期动荡。它北部的得克萨斯省面积达20 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肥沃土地,早已为美国统治者所垂涎。30 年代,杰克逊执政,他积极鼓励美国人移居得克萨斯。墨西哥也欢迎美国人前来参加开发北部。大概由于两国都受过欧洲殖民大国的压迫,同病相怜,又都是移民组成的新国家,所以墨西哥对其邻国毫无防备之心。1823 年,墨西哥国会授予美国银行家兼矿主摩西·奥斯汀家族6。5 万英亩土地,使其成为合法业主。10 年后,奥斯汀控制的地区已有2 万白人和2000 多奴隶,比得克萨斯土生的墨西哥人还多3 倍。对此,杰克逊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曾得意地对内阁成员预言道:“我看,得克萨斯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恐怕只是时间问题。美国人去的越多,对我们越有利。他们提出要求,我们就可顺水推舟了。”
他还用手捂着埋有子弹的胸膛说:“但愿上帝保佑,这颗子弹不会开花,让我亲眼看看那一天!”
副总统范·布伦曾支持杰克逊竞选总统。此时,他颇为激动地说:“总统先生,你身经百战,视死如归,上帝是有眼的。”后来,真的就在杰克逊病逝前数月,国会通过法令,兼并了得克萨斯。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话说在杰克逊任总统时期来到得克萨斯的众人之中,还有一位田纳西州前州长萨姆·休斯顿——靠与印第安人进行贸易而知名的人物。1835 年,团结在休斯顿周围的美国人宣布成立临时政府。第2 年,他们召开代表大会,推选休斯顿为总统,成立了独立的得克萨斯共和国。国旗只有一颗星,故又称“孤星共和国”。他们在1836 年3 月2 日公布的《独立宣言》中称:“墨西哥政府曾邀请和劝导美国人开拓荒原。现在却又提出要我们进行残酷的选择,或者放弃我们经过千辛万苦获得的家园,或者服从于刀剑与教士合二为一的暴政之下。”
在罗列了墨西哥当局如何不允许美国人建立独立州等罪状后,宣言提出最后决定:“我们得克萨斯人民的全权代表在庄严的集会上,向一个公正的世界宣告:我们与墨西哥民族的政治联系已永远结束;我们组成了一个自己拥有主权的独立共和国,它被赋予一切属于独立国家的权利和职能。”
原来,这些口口声声自称“得克萨斯人民”的人都是美国移民。他们宣布独立后,即派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华盛顿,提出并入美国的要求。恰好,这个“要求”成了美国宫方的口实。杰克逊多次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宣称:“得克萨斯人要求成为我国的一部分。他们与墨西哥的这场争端对于我国产生了微妙的后果。我们既不期望某些事件发生,也不力图控制这些事件,我们的政策如果为一些人的偏爱或偏见所左右,必将铸成大错。”可是,他急于求成的心情又按奈不住。所以,时常出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得克萨斯人要求归并美国,很容易使世人误解我们的行动。”
“现在就有一些人以己度人,无端猜疑,指责我们野心勃勃,政策阴险。”“本政府将遵照美墨条约所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