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 >

第79部分

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第79部分

小说: 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73

———————————————————————————————————————
    
    
时黄金也没啥用了。这笔钱,原是在阎锡山和顾祝同的要求下,陈诚每月从台北拨5万两黄金做西南国民党军队的经费和其他开支,首批10万两于11月23日运到成都,改铸小条。到11月底重庆易手后,台北方面就不给了,由于阎锡山和顾祝同力争,蒋介石也同意,陈诚才如数又拨来,①阎锡山交给王陵基4万两,留在成都制币厂化整为零进行改铸,因为还没改铸好,想运回台湾又没有飞机,就留给王陵基。②就在12月9日,陈立夫、朱家骅与阎锡山搭同一班机离成都逃台时,在川与鄂交界处,遇到气流,飞机两翼结成厚冰,往下堕落七百尺,不能前飞,只能回返成都,机师将情况宜布,陈立夫望见机下灯火一片,还以为要降落在已解放的汉口,掏出手枪,准备一落地就自杀,当发现还是飞回了成都,才放下心来。后来方知,阎锡山在机上载金条几十箱,使飞机超重才险些出事。第二天再起飞,阎锡山宁可减少卫士数人,也坚持要把金条全带上。③
    
    1949年12月6日,“二野”刘伯承、邓小平指示切断敌人退往西昌、会理、云南的公路线,而后合围敌于成都地区,以军事进攻和分化、劝降两手,争取胡宗南部大部分起义、投诚。1949年12月20日,胡宗南决定将军政长官部迁西昌,23日,他同参谋长罗列等人由成都凤凰山机场乘飞机去西昌,起飞后因西昌气候不好改飞海南岛,④在榆林港机场降落。⑤胡宗南飞往海南岛后,没有立即飞往西昌,致使所部群龙无首,更加混乱。此时解放军大军压境,加之成功策反,使国民党军大批倒戈,正所谓“一片降蟠出石头”,胡宗南留在四川的3个兵团,共20多万全部战场起义,至1949年12月27日成都战役结束。

    胡宗南部不战而降使蒋介石大受刺激,在12月5日的日记中,蒋介石把一切责任推给胡宗南:“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因胡宗南逃避琼岛之故彻底失败绝望矣”。⑥12月28日,胡宗南派罗列飞台湾面见蒋介石,报告其离蓉赴琼的经过,⑦蒋并亲笔手书指示胡宗南:“大陆局势系于西昌一点……全在吾弟一人之身”,命胡宗南速飞西昌,“单刀前往,坐镇其间”⑧。胡宗南于
——————————
    ① 周宏博书,第151页。
    ② 王陵基:《无可奈何花落去——记四川解放前夕的情况》,《回忆四川解放》,第615页。
    ③ 陈立夫:《成败之鉴》,第394—376页。
    ④ 原国民政府西康省政府主席、西昌,备总司令贺国光认为胡宗南是“私飞海南岛”,见《国军在大陆的最后一战》,春秋中文杜区http://bbs。cqzg。cn。原文为《刘文辉投共与西昌徽守》,摘录自《口述历史》第7期,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收录的《贺国光先生访问纪录》。
    ⑤ 蒋经国l949年日记《危急存亡之秋》中记载,胡宗南逃琼是12月16日,见《蒋经国自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315页。
    ⑥ 李黎:《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第95页。
    ⑦ 秦孝仪总偏撰:《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七(下),第510页。
    ⑧ 张玉法书,第488页。

374
    
———————————————————————————————————————
    
    
30日飞回西昌,其时他的部队尚未到达,只有此前从汉中空运至此的700余人,到了1950年1月中旬,才有l万胡宗南的残部集中到西昌。1950年l月25日,蒋介石派蒋经国飞西昌传达死守命令,要胡宗南“死中求生”,并转告胡:“如台湾失陷我必死于台湾以尽我职责”。①从1950年2月8日起到3月23日,台北向西昌空运弹药七次,共40架次。②只是国民党大势已去,1950年3月中旬,解放军完全包围西昌,国民党军只剩下l万多人。
    
    要不要派飞机救出已陷人绝境的国民党高级指挥官,蒋介石是有考量的,12月16日,蒋介石派飞机接走了顾祝同,但是王陵基和台北通上无线电电话后,请求派飞机来接他,却没有得到回音,王陵基只得和胡宗南的部下第五兵团的李文会合一起往西边逃,但在新津、大邑一带的李文部已被解放军包围。本来在12月9日,王陵基还是有机会随杨森、孙震同机逃台的,以后顾祝同也叫他同机走,但他不敢不听蒋叫他和胡会合的命令,谢绝登机,没想到和胡宗南已失去联系,王陵基最后被解放军活捉。

    蒋介石本来对胡宗南极为恼怒,一度想丢下他,要他与残军共存亡。直到3月26日,蒋介石才默许派出两架飞机前往西昌。次日胡宗南和贺国光飞海南岛返台湾,而贺国光言,胡宗南有自备专机,另台湾飞来一机,1950年3月26日晚,在西昌当地土司的掩护下,当解放军逼近时,适遇地方土司截击,将其阻于河对岸数小时之久,彼等始得起飞,否则实无法脱逃。③胡宗南、贺国光逃台,留下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参谋长罗列指挥余部。3月30日至4月1日,西昌残军全部覆没,罗列化装继续流窜大陆4个月,才辗转逃回台湾,后获蒋介石重用。④

    陈立夫晚年曾议论,他说,胡宗南是嫡系,又是配备最好的美式装备,结果竟没打什么仗,就败退下来,真不为人谅解。⑤一直跟随蒋介石的机要室主任周宏涛也说,胡宗南过早离蓉,使其几十万部队不战而降,使他“感到愤慨”。⑥

    至此,国民党在大陆的主力军队全部被消灭,中共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土地。


——————————
    ① 李黎:《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第97页。
    ② 张玉法书,第488页。
    ③ 原国民政府西康省政府主席、西昌.备总司令贺国光口述:《国军在大陆的最后一战》,春秋中文杜区http://bbs。cqzg。cn。原文为《刘文辉投共与西昌撤守》;摘录自《口述历史》第7期,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收录的《贺国光先生访问纪录》。
    ④ 周宏涛书,第183页。
    ⑤ 陈立夫书.第374页。
    ⑥ 周宏涛书,第l66页。

                                                                       375

———————————————————————————————————————
    
    
    
    六、面对大失败,蒋介石强忍支撑


    国民党统治的覆亡,使蒋介石痛苦万端,他实际上几次想寻死。1949年5月17日,蒋介石飞澎湖,见要塞和营区破败无人,气愤难忍,在日记上写道几乎想“循迹绝世了此一生”,①他又在1949年6月13日的日记写道:“念大势忧心如焚,几乎不知人生有何意义矣,抑郁闷损莫可言状,。③1949年10月10日下午,蒋介石飞浙江定海视察沿海阵地,见“工事薄弱且多暴露形同儿戏”,而官兵均面黄骨瘦,不见一强健之人,病兵呻吟却告以无医无药,蒋介石极为痛苦,“此为带兵以来从未见过这悲剧,不知如何收拾矣”,④1949年12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上记载:“昨晚冬至,夜间梦在新建未漆之楼梯,努力挣扎爬上梯底时已力竭气衰而醒。若此为预兆,前途艰危可知,而成功亦可卜也。”⑤

    但是蒋介石的意志力和自我调节的本领也是罕见的,他居然还能在土崩瓦解之际随时体会环境之美,1949年5月25日,蒋介石自澎湖马公飞高雄。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台清,当天日记记载:“到冈山下机……直上高雄要塞之寿山官邸,背山面海,坐北向南,林木葱笼,神悦心怡,不胜自得之至。”⑥同年12月10日,蒋介石最后辞别大陆,从成都飞往台湾,虽然心惰沉重,以致途中“假眠三小时未能成寐”,但当天的日记记载:“十八时半抵台北,与辞修(陈诚——作者注)同车到草卢寓(今阳明山招待所——作者注)。空气清淡,环境清静,与成都灰塞阴沉相较,则判若天渊也。”⑦1949年12月底,蒋介石偕家人到日月潭,他心有所感地在日记写道:“在此重大失败之中,亡命台湾犹有自由生活,殊觉自慰……”⑧

    现在知道,使蒋介石在大难当头坚持下来的是他的宗教信仰:他的日记显示,宗教信仰,是支持蒋介石渡过重重难关的精神支柱。1947年底东北战况危急时,他即在日记写道:“至十时祷告三次,天父许我明年圣诞节可消灭山海关
——————————
    ①③ 李黎:《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第89页。
    ④ 李黎:《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第92页。
    ⑤ 李黎:《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第95页。
    ⑥ 转引自黄清龙:《大溃败前夕——1949年的蒋介石》,台北:《中国时报》,2008年8月8一12日,新华社编:《参考消意》2008年9月17日转载。
    ⑦ 李黎;《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第94页。
    ⑧ 转引自黄清龙:《大溃败前夕——1949年的蒋介石》,台北:《中国时报》,2008年8月8—12日,新华社编:《参考消息》2008年9月17日转载。
    
376
    
———————————————————————————————————————


以内各省之共匪,并令我不可放弃永吉、长春各要据点。可知天父之意者皆合实际与必然之理,凡遵照天愈者必皆成功也。”①1947年5月,长春之战进人关键时刻,蒋介石在每日的早祷和晚祷之外,“午未之间与子丑之间又各增加祷告一次”。日记中记载:“自觉对天父、对基督皆专诚无贰,故时势虽艰危万分,而心神安定如常。”⑦1947年12月29日,蒋介石的日记记载:“十日来各战区告急,失败电报如雪片飞来,诚令人有应接不遑之感。但此心反无优惧,夜间安眠胜常。以存亡大事,上帝必有意者,绝非人力所能强制,故自问无愧。”③
    
    1949年l月1日,就在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的同时,已准备再度下野的蒋介石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


    去年一年虽经过全年的试脸,过遇无数的凶险,叶于上帝和基督的信心,毫不动摇,实可引为自慰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汤之盘铭曰:“苟日断,日日新,又日新。”令日又是一年之始!我之德性心灵,果有进步否?去年一年之失败与耻辱之重大,为从来所未有,幸赖上帝保佑,德以平安渡过,自今日起,必须做一个新人,来作新民,建立新中国,完成上帝所赋予之使命,务以不愧为上帝的子民,不愧为基督的信徒自誉。④


    对于国民党和蒋介石而言,1949年堪称是“存亡绝续之交”,是其在大陆的统治总崩溃的一年,蒋介石以宗教为支撑,也以宗教为安慰。面对大失败,1949年12月底,蒋介石竟然还有心情游日月潭,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为能在台湾有一块安身之地“频谢天父与基督洪恩不置也” ⑤

    同日,在国内外时局感言中,蒋介石写道:


    本年忧患重重,于内奸外敌包围之下,而竞能出死入生,坚韧不撼者,实由于上仓之眷佑,乃得抗拒魔力,脱离此无比之艰险,而《荒漠甘泉》一书,对余亦大有助益,因此信心益为坚定,毫不为之动摇也。⑥


————————
    ①②③ 转引自黄清龙:《大溃败前夕——1949年的蒋介石》,台北:《中国时报》2008年8月8一12日,新华社编:《参考消息》2008年9月17日转载。
    ④ 秦孝仪总编撰:《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七(下〕,第214页。
    ⑤ 转引自黄清龙:《大溃败前夕——1949年的蒋介石》,台北:《中国时报》2008年8月8一12日,新华杜编:《参考消息》2008年9月17日转载。
    ⑥ 秦孝仪总编撰:《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七(下),第513页。

                                                                       377

———————————————————————————————————————
    
    
    有资料透露,在当年“党国”前途命悬一线的最后关头,蒋介石也似有似无地预留了退路,他的机要秘书周宏涛曾让驻日使团团长朱世明在日本安排一下,后朱世明回复,在箱根找了一处前亲王的故宅,蒋介石没回应。①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林彪在武汉,彭德怀在西安,他们都没有登上天安门城楼。很快战争结束,开国将帅都面临一个适应新环境的任务,林彪先在广州后在北京休养,刘伯承主动辞去在重庆担任的西南党政军第二把手的职务,来到南京担任军事学院的院长。在这之后,“刘伯承看电视从不看战争的场面,一旦电视上出现战争场面,他就赶紧把电视关掉”,他说打了一辈子的仗,打仗,总是要死人的,特别是在不与外国侵略者作战,而是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死伤的双方.都是农民的子弟,他实在不忍看。②刘伯承宅心仁厚,堪称“儒帅”,也应了那句名言:自古知兵非好战。

    以枪杆子夺天下,自然需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1946年3月23日,在四平保卫战中.毛泽东指示林彪,要“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③“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4月6日,毛泽东以中央名义致电林彪:“党内若有动摇情绪,那怕是微小的,均须坚决克服,希望你们在四平方面,能以多日反复肉搏战斗,歼敌北进部队的全部或大部,我军即有数千伤亡,亦所不惜。去冬邯郸战役,刘伯承、邓小平所部历时十日,伤亡八千,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