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曾国藩 第三部 黑雨 >

第20部分

曾国藩 第三部 黑雨-第20部分

小说: 曾国藩 第三部 黑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笨梢岳胨禄顾住>驼庋4媪嘶に铝α浚蛩轮σ簿兔挥卸恕!
说罢,芥航又拿眼扫了他们一下。曾国藩觉察到老法师的话是专门对他而说的。他略觉有一种启发,但一时又联系不上来。于是又拿起杨继盛的奏疏欣赏着,脑子里慢慢浮现出那位明末忠臣从容就义时的悲壮情景:拖着脚镣,披着长发,慷慨走向菜市口,口里吟着:〃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居士!〃芥航法师把曾国藩的思绪从历史烟云中唤回。
〃杨忠愍公的奏疏真迹存于寒寺三百年,今日才只是第四次开启,居士能不题个字,为寒寺留作纪念吗?〃
曾国藩笑着说:〃老法师给弟子这样高的礼遇,使我们既感激又惭愧。只是伧促之间,题什么是好呢?〃
芥航说:〃居士不必过于谨慎,随便写几个字吧!〃
曾国藩对彭玉麟说:〃要么你先写。〃
彭玉麟忙摆手推让。曾国藩想了想,说:〃二十年前,弟子读《明史》,深为忠愍公两疏所感动,认为乃天地间至情之文,一时心血来潮,写了几句四言古风。若法师不嫌鄙陋,弟子就把这篇旧作抄一遍吧!〃
芥航说:〃最好!〃
小沙弥送来纸笔,拨亮灯芯,曾国藩挥笔写道:〃古孰无死,曾不可班。轻者鸿毛,重者泰山。杨公正气,充塞两间。遗文妙墨,深播人寰。马市一疏,声振薄海;更击贼臣,五奸十罪。心追逢比,身甘菹醢。取义须臾,归仁千载。翩翩谏草,犹存手稿。古柏挐空,似枯弥好。郁此英风,辅以文藻。长有白虹,烛兹瑰宝。〃
他仅仅只将原作的〃欲睹手稿〃改为〃犹存手稿〃,其余一概照旧。写罢笑道:〃年轻时的涂鸦之作,实不堪入法眼!〃
芥航说:〃居士之诗可与杨公之疏并为不朽,请居士落款吧!〃
这下把曾国藩难住了。干脆一瞒到底吧!他心里想,于是提笔写道:〃同治四年仲夏,洞庭湖俗子江子城敬题于杨忠愍公二疏手迹之后。〃
〃哈哈哈!〃芥航忽然大笑起来,声音之爽朗,气概之豪放,竟像一个五六十岁的壮健将军,曾国藩、彭玉麟相顾失色。〃曾大人,不必再在老衲面前自抑了,还是实实在在落下你的大名吧!老衲刚才说过,诗与疏并为不朽,但它要借曾大人的声威,可不能凭'江子城'三字呀!。
曾国藩惊问:〃老法师何以知我不是江子城而是曾国藩?〃
芥航笑道:〃二位居士来方丈室之前,老衲已观察多时了。虽是布衣小帽,举止之间却充满豪气,老衲心中已知二位非等闲之辈。老衲虽平生未睹大人尊容,但耳畔也曾听过香客们谈论大人的仪表。刚一晤面,便与素日脑中的形象对上了。言谈之中,又知从江宁来,湖南人,问的事也不一般,老衲心里已明白。只不过这位居士,老衲一时还猜不着。〃
曾国藩见法师道破真情,便不再瞒了,指着彭玉麟说:〃这位是衡阳彭雪琴先生!〃
〃啊,你就是善画梅花的水师统领!老衲久仰了。〃
彭玉麟忙起身致意。
〃刚才大人所问之事,老衲已猜着三分,现在干脆明说了吧!〃芥航不再数念珠,端坐在禅床上,对曾、彭说,〃老衲虽枯坐定慧寺,不出焦山已三十年了,但发生在江南一带的事,老衲毕竟有所风闻。老衲吃的农夫所种的稻米,穿的村妇所织的袈裟,要说完全脱离红尘,岂非自欺欺人!故老衲教诫寺中僧众,既一心礼佛,又关心世事,只不干预耳。自江宁克复后,大人所做的几桩大事,均合世人之意,老衲从香客的谈论中早有所闻。至于裁军,正所谓看门犬三成已去其二,余下一成的保存,何不效慧明法师的成法呢?〃
曾国藩明白了,芥航是在指点他,要他仿效慧明法师的作法。这样说来,长江水师也可以换装,脱下团练服,穿上绿营衣?也就是说,将长江水师由临时招募的团练改为国家的经制之师。这一层,曾国藩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他觉得可能性太小了。且听听这位活菩萨的意见。
〃老法师,您看这学慧明长老的办法,让湘军换装行得通吗?〃
〃行得通!〃芥航坚定地说,〃以老衲冷眼观看,当今人主尚有依靠大人之处,且湘军水师改装自有它的合法理由。这些理由,大人随便都可以说出几条。大人不妨去掉顾虑,试一试看。
〃谢谢法师点拨!〃曾国藩突然增加了信心。
〃不必言谢。〃芥航法师又数起念珠来,恢复先前平静祥和的神态,〃老衲细看两位大人骨相,知彭大人阳刚劲气充旺,非阴邪之气所能侵袭,且享高寿,古稀之年再建非常之功。曾大人积劳积忧过重,气血亏损,日后望少从奇险处着想,多向平易处用力。然治家有方,余庆不绝,子子孙孙,代有美才,足令世人羡慕称颂。〃
曾、彭再次合十鞠躬。
夜更深沉了,窗外一片漆黑,宇宙间仿佛只有江浪松涛的响声以及定慧寺方丈室里的灯光。曾国藩和彭玉麟似乎觉得这是一盏智慧的明灯,它能烛照人间的疑惑,洞悉世俗的虞诈。今夜,他们这两个不幸卷入蜗角之争的俗客心灵,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它的光芒的照耀!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唐浩明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eshu。/
 






十 联合七省总督支持长江水师改制 

回到江宁后,曾国藩和彭玉麟、黄翼升、李朝斌等人进一步商量长江水师的永久保留问题。曾国藩的最大顾虑是:将团练改为经制之师,这是没有先例的事,不知朝廷能否同意。
芥航法师的所谓〃以老衲冷眼观之〃的话,毕竟只是他的看法,是不是朝廷的意思,实在显得很玄虚。黄翼升、李朝斌说,不管怎样,先上个折子再说。彭玉麟思考良久,说出一套完整的设想来:〃团练改为经制之师,没有前例可援,若是陆军,此事万万不可提,但现在是水师,却可望获得准许。一则朝廷鉴于从宣宗爷开始,海疆屡受夷人侵凌,需要建一支海防水师。二则长江水师组建十余年,有一个现成的规模,有良好的西洋装备,最有改为海防水师的条件。三则这些年长江水师的名声毕竟比陆军要好些,朝廷对它的猜忌少。〃
由长江水师分统出身后任淮扬水师、太湖水师统领的黄翼升、李朝斌完全赞同彭玉麟的分析。黄翼升说:〃这么好的一支水师队伍,想必朝廷也舍不得把它长期当团练看待。〃
李朝斌说:〃把长江水师改为海防水师,真的让朝廷捡了大便宜。〃
曾国藩想:雪琴前两条有道理,至于第三条,那是出于他的偏爱,长江水师的名声比吉字营、霆字营也好不了多少。
便笑着说:〃依雪琴看来,长江水师改为经制之师是有十成把握咯!〃
彭玉麟说:〃十成把握说不上,五成可以打包票。〃
黄翼升说:〃不只五成,少说也有八成。〃
曾国藩摇摇头说:〃八成?我看未必有,还是雪琴估计得稳当,大概五成左右。〃
彭玉麟说:〃不再走别的途径,便只有五成把握;若再走一条路,就有可能达到八成。〃
〃再走哪条路?〃李朝斌急着问。
〃有一个人,向来支持涤丈和湘军,找他,一定行。〃彭玉麟慢悠悠地说。
〃哪一个?〃李朝斌脱口问道。
黄翼升说:〃你是说找武英殿大学士贾桢?〃
曾国藩心里明白,但不做声。
〃找恭王。〃彭玉麟自己回答了。〃恭王东山再起,虽失去了议政王的头衔,但仍是军机处领班大臣。这说明太后对他既有隔阂,但又不能缺少。湘军能建大功,一向仰仗恭王的鼎力支持;且恭王在与洋人的交涉中,倍感国势柔弱的耻辱,多次提出要建海军,办工厂,徐图自强。他一定会全力支持将长江水师改为国家的海防之师。〃
〃雪琴,你刚才说恭王和太后仍有隔阂,何况又失去了议政王的头衔。这样一件大事,太后会让他一人作主吗?〃曾国藩问。
〃是的,我为此想了很久。〃彭玉麟说,〃恭王经前次挫折,处事的顾虑会多一些,很可能不会一人独自决定。我有一个替恭王着想的主意:请恭王对太后说,长江水师改经制之师,是一件很大的事,可援朝廷处理大事的旧章,由军机处发文征求各省总督意见,然后再作决定。〃
〃假若各省总督意见不一怎么办,岂不反而误了大事?〃黄翼升说。
彭玉麟笑着说:〃昌歧顾虑得有道理,但没有具体分析。
两江之外的其他七省总督,我都一一作了揣测。直隶总督刘长佑出于我们湘军,有利于湘军的事,他决不会反对。陕甘的杨岳斌就更不用说了,两广的毛鸿宾是涤丈的同年,云贵的劳崇光,我们湖南的乡贤、涤丈的老友,四川的骆秉章,多年来为长江水师筹过上百万两饷银,他们三个都不会反对,稍有点麻烦的是湖广的官文和闽浙的左宗棠。〃
这的确是两个关键人物。大家都注意听彭玉麟的分析:〃官文这个人很复杂。他既仇视湘军,又沾了湘军的光。不是湘军的胜利,哪有他的一等伯爵?他是个聪明人。据涤丈说,他上次来江宁,背地里行陷害,表面上对涤丈恭敬,还要说湘军的好话。此人的特点是贪名贪利,无定识,无风骨,你给他点好处,他就会站在你这边。我想给太后、皇上的折子里,干脆建议改制后的长江水师统领让他官文做,我们都做他的副手,他一定会乐意。〃
曾国藩想起他创办湘勇以来,便一贯采取推出一个满人来领头的做法,对彭玉麟此计甚为赞许:〃雪琴,你的这个办法很高明。〃
彭玉麟快活地笑道:〃这是向你老学来的。〃
李朝斌说:〃官文那家伙对水师狗屁不通,弟兄们哪里会服他!〃
黄翼升说:〃你不要急,他只是挂个空衔的。〃
李朝斌说:〃万一他要乱干涉呢?〃
彭玉麟说:〃他这个人聪明就聪明在这里。知道自己不懂水师,只要有这个空名他就高兴了,不会具体插手的。他岂止不懂水师,陆军他也不懂,钱粮刑谷他样样不懂,但他偏偏就当了十多年的湖广总督,还升了大学士。你说他是草包?
他的聪明之处,恰恰表现在他什么都不管,只管吃喝玩乐、图享受、讨姨太太。凡他挂名的职分内,有了功劳,他是头一份;出了差错,都是具体办事人的。这正是官文做官的诀窍。〃
一番话说得这样的一针见血,大家都开心地笑起来。
〃至于左季高,以他的脾性,很可能会反对此举。不过,左季高毕竟不是官文之流。他识大局,有远见,懂得建海防水师的重要性。我想,只要跟他说清楚,他也不会盲目反对的。万一他硬要说我们是私心,也不怕,大家都同意,他一人的力量究竟有限。〃
〃雪琴的想法很好,不过,这个折子我不能上。我提出裁撤湘军,还说一个人都可不留,现在又说要把长江水师改为经制之师,难以自圆其说,还是请雪琴给太后、皇上上个折子。〃曾国藩望着彭玉麟说,〃你看如何?〃
〃好,我直接向太后奏请。〃彭玉麟答得很痛快。
〃恭王府那里最好派一个人去为好,有些话不便明写。〃隔一会,曾国藩又想起一件事。他脑子里浮现当年派康福进京的往事,叹息康福已死,身边缺少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大人,可以派薛福成去。〃黄翼升说,〃这个人聪明灵活,兄长又是专给王公大臣看病的名医,派他去最合适。〃
是的,薛福成是个合适的人选,他虽然缺少康福的武功,但在京师,靠着兄长的特殊身分,他又比当年康福有利得多。
〃左季高那里是写信,还是派人去?〃曾国藩自言自语道,那神态看似颇有点为难。
〃左季高目前正在杭州,我自己去走一趟。〃彭玉麟自告奋勇,〃好几年没见面了,我还蛮想他哩!〃
〃太好了!其他几位总督那里,就由我写信。长江水师的事有雪琴料理,真比我强多了。〃曾国藩放下心来,他佩服彭玉麟的经纬之才,又感激他的仗义之情。
彭玉麟亲自为长江水师的改制写了一份折子。先简述长江水师自组建到壮大的过程,历数它十多年来的重大战功;然后转笔写自道光中叶以来海疆不宁,屡遭侵袭的惨痛历史,从中得出建立强大海防之师的重要性;继则写长江水师组织严密,将才众多,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已初具海军规模;最后讲自己本拟终老退省庵,现在决心为建设大清王朝自己的海军不辞辛苦,再度出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通篇奏折立论光明磊落,无懈可击,洋溢着为国远虑、为君分忧的耿耿志士忠心,全无半点要保存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的私心杂念。曾国藩看后击节赞叹。他觉得这篇奏折是如此地卓尔不群,简直为自己所有的奏章所不可及。有这样一份折子奏上去,谁还能有理由阻止长江水师的改制呢?他对着奏章沉吟良久,始终不能从两种推测中把握一种:究竟是彭玉麟聪明绝顶,善于以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掩盖自己的私人目的呢,还是他的确胸中充塞着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至情所激而发为至文呢?不过,有一点是曾国藩最后所确认的,那就是无论是出于前者还是出于后者,他都自叹不如!
曾国藩由彭玉麟这篇奏疏得到启发:如果将道光中叶以来,洋人与我们海上接仗的历史如实地排列出来,把它作为这个奏疏的附件的话,它将会以惨重的教训,使阅读此奏者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建立海军的必要性,而不得不从心里赞同长江水师的改制。
两江总督幕府有的是这方面的人才,以汪士铎为首的编纂处立即组成。他们苦干了七日七夜,终于编成一篇四万字的《华夷海战三十年大事记》,并誊抄两份。一份存底,一份连同彭玉麟的奏疏,由薛福成亲自送到北京恭王府。
果然如曾、彭所料,这篇奏疏连同附件引起了恭王奕䜣、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的高度重视,连两宫太后也为之动容。恭王建议,为慎重起见,命军机处将彭奏和《大事记》一并发给直隶、陕甘、四川、闽浙、湖广、两广、云贵各省总督,要他们就此事各抒己见。这时,彭玉麟也亲赴杭州游说左宗棠。
出乎彭玉麟的意料,左宗棠听完他的陈述后立即表态:完全赞成长江水师改编为朝廷的经制之师。至于建海军一事,左宗棠劝彭玉麟不必着急。第一步要借此良机将长江水师整顿好,把不称职者尽行汰去,宁缺勿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