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堞残阳 >

第13部分

乱堞残阳-第13部分

小说: 乱堞残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兴许你姐姐她们折腾不起来就回江南销声匿迹,将来,你总有机会回江南去的。”
伍云起苦笑着摇摇头。
他知道这位师兄功夫比他精纯,头脑却还比他更木然。
天地间这些错综复杂的事情,不是这样简单啊。
“姐姐是永不会受朝廷招降的,她还想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呢!”
伍云起只与姐姐谈了一席话,便已得出了这样的定论。
“唉,识时务时为俊杰,满清朝廷真是象姐姐所云,气数将尽吗?那么长毛和捻子怎会不成功?……改朝换代?”
他又苦笑首摇摇头,心中茫然得很。
董大全见云起皱着眉,默默不语,忍不住问:“你倒是打算咋办呢?”
“唉!”伍云起又长叹一声,默默地说:“十年来,就盼着这一天,科场得意,谁知今日姐姐她们已……,咳!”
董大全是个急性子人,他见师弟长吁短叹,有点火了,一拍炕桌,嚷道:“干脆,什么前程功名,要那玩意儿干嘛使,师兄俺索性陪了你上山入伙,倒落得个大秤分金,大斗分银,吃喝痛快,想那赵什么鸟生,也奈何不得咱们兄弟。
“海明兄,你小声点儿。”伍云起急道:“这是什么地方。”
董大全一窜下了地,穿上鞋子,烦燥地挥手道:“没个主意干脆别想这事儿。晚饭喝了这许多酒,窝着汗出不来,憋闷死人,咱们出去印证武艺,出身臭汗,回来睡觉,天大的事明日再说。”
说着便取了剑,走出门去。
伍云起也烦燥得很,见师兄如此说,正合心意,站起身来,提剑在手,随董大全往东边花园里来,找一块空地,对练起剑术。
京郊二月的夜晚,仍是寒气袭人,但两人各自用意,拚命地打,不到半个时辰,都微微出汗了。
又练了一会儿拳术,方才收住,顿感全身舒适。
这也是他们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一天下来不管多累,晚饭后都要做功课,出透了汗,擦洗干净,方才就寝,倘不这样,便觉得浑身不自在。
两人收了势,提剑在月光下缓步往回走,谁也不言语,都在想自己的心事。
半晌,董大全忽然说道:“超翼,俺打算回家乡一趟,看看去。”
“回家乡?”伍云起有些诧异“登州还有你什么人吗?不是……”
“咳。”董大全说:“亲戚,是没有了;有的话,也未必想认。说起来……真惨。”他苦笑笑:“俺六岁上被卖到开封城里时,连爹的大号也还不知道,只晓得他老人家排行老五……”
他说不下去。
显然是心里极度的痛苦,他闭了一下眼睛。
“不看也罢!”伍云起挥手说:“这年头,有亲人都难团聚,何况乡里乡亲呢!”
董大全看他一眼,微微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忽然月亮门外一亮,有人提着灯笼进花园中来。
董大全、伍云起二人迎上去一看,原来是侯家二小姐瑞玉,都忙拱手道:“二小姐还没歇息。”
瑞玉笑道:“我听花园里有动静,便过来看看,及到看清是两位大哥哥练功。就没敢进来打扰。这会子练完了,要不要喝茶?”
伍云起忙道:“多谢二小姐,不要再张罗了。”
董大全却心直口快,笑道:“二小姐莫不是将我们当作西域来的奸细了?”
伍云起在一旁听了,甚是尴尬。
侯瑞玉掩口笑道:“是细作必不会跑到我家花园里练武功,那定是有什么图谋,给伍大哥发现了,故此在这里厮杀。说不得我要上前助伍大哥一臂之力了。”
董大全笑道:“你把他撇出去,难道只骂我一人不成?”
瑞玉见他憨厚至极,不由笑了起来。
伍云起也觉得师兄话多,又不好当着外人的面阻他,只在一旁微笑不语。
瑞玉笑道:“伍大哥救了我爹,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我怎敢骂他?”
伍云起摆手表示不敢承受。
董大全瞪眼道:“这话不假,我师弟救了侯老爷,连我也觉体面。不过,照二小姐的说话,莫不是只感激他一人,我们这半天都白打了一仗不成?”
瑞玉更是格格笑起来,说:“董大哥的大恩大德,我们自然不敢忘记。只发愁不知怎么报答呢?”
董大全听了大窘,细想方才之言,仿佛要人家感恩图报的一般,也自觉好笑。连忙摆手说:“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二小姐别转弯儿……,我说超翼,俺怎么说不过她呢。”
伍云起笑道:“我可一直没敢言声儿,你是自作自受。”
董大全搔首,摇头说:“二小姐唇枪舌剑,我不如早就装哑子的好。”
抬头看时,只觉瑞玉一双凤目火辣辣的,正向自己射来,顿感心头怦然一跳,脸上也热起来。幸尔他二十年的苦行,定力不差,遂淡淡说道:“好,就算我的不是,二小姐句句有理。”
瑞玉抿嘴一笑,说:“董大哥别介意,我与你开个玩笑。”又问:“两位哥哥能否多在寒舍住些日子?”
董大全本想说:“要我们保护你家吗?”但一想到方才的事,怕自讨没趣,便将这句话咽下去,一张口,竟是说:“很好,我们九月的场试,并不急着进城。”
伍云起一听这话,大急。
他可是想着尽快进京城去,董师傅、兴业师兄、翁家四哥,这些故人一别十载,他是多么想早些见到他们啊。
忙道:“多谢二小姐好意,只是……芦沟桥还有我们的一个朋友,在等我们消息。想来他一定是很焦急的。”
瑞玉听了,沉吟道:“若是这样,我派家人将他接来,岂不更好?”
伍云起摇头道:“我们进京城去,尚有些事情要办,有些故人很久未见,也很想见面叙谈。故此不想再打扰贵府。不过。”
他看了师兄一眼,说:“日后,我们一家再来拜访,看望侯老爷,并与诸位印证武艺。”
董大全想到云起早已急着去见他的蒙师董继德,便也道:“如此,二小姐美意我们心领,来日方长,大家再切搓武艺不迟。”
瑞玉点头,说:“既然这样,我也不敢强留二位哥哥,只……别忘记了我们这个小小的侯家庄就好。”
董大全、伍云起都忙道:“二小姐哪里话。”并再次表示,一俟武会试考过,便来造访。
瑞玉高兴了,请董伍二人去歇息,大家互道晚安各自回房。
翌日早晨,侯家兄弟很早便起来,张罗酒席,为董大全、伍云起、龙振标、黄开智、柳良图饯行。
大家畅怀痛饮,十分热闹。
侯员外忽然由瑞敏扶着来到前边厅里,向大家祝酒,众人见他离开病榻,都劝他进去歇息。
侯员外摆手笑道:“不碍事。本来土匪临门,家遭不幸,不成想我侯昌荣因祸得福,反结识了这么多朋友,心里高兴,就多饮几杯也无妨。”
大家听了,都十分高兴。
席间,侯员外忽然又问起董大全的生辰八字,大家都觉奇怪,龙振标笑道:“侯老爷莫不要做媒,给我们这位董贤弟说房妻室吗?”
侯员外抚髯笑道:“怕这大媒还要由你龙大人来做啊!”
龙振标已明其意,仍故作不解地问道:“此话怎讲?”
侯员外哈哈一笑,说道:“在下三女,长女已嫁,小女虽已到待字之年,然体弱多病,再过二年给她找婆家也还不迟,惟我这次女瑞玉,自幼娇惯,顽皮异常,是以到今年已经二十芳龄,尚未结亲,董海明武功超卓,为人忠厚刚正,不知可看得起我这小户人家否?倘蒙不弃,在下这里便要请龙大人牵一下红线了。”
大家轰然叫好。
董大全面色通红,想不到刚来京师,一事无成,便有这等事找到头上,不由乱了方寸,只把眼睛看师弟。
伍云起虽遭磨难,但说来也是书香门第、大户子弟,在他来讲,对侯氏这样的人家是相当满意的,加之昨晚花园之中,瑞玉的神情他已一一看在眼里,想来还是二小姐先有意于师兄,转求她爹来提的,于是站起来,向龙振标拱手道:“就劳龙大人的大驾了。”
龙振标大喜,说道:“好,这月老今日我做定了,也算是我龙某人的一件功德!”
大家又是轰然叫妙。
柳良图跳起来拉过董大全,按他头笑道:“快给岳父大人叩头。”
董大全只得上前给侯员外磕头,侯员外连忙扶起,高兴得哈哈大笑。
瑞本、瑞利、瑞敏兄妹亦是兴奋之极,与伍云起、龙振标等连连碰杯,大家痛饮庆贺。
至已正时分,龙振标等起身辞行,侯员外也不便再留大全和云起,一并送出门来,再三嘱咐大全,会试一完,无论中试与否,务必回侯家庄来完婚。
大全恭敬答应。
王参将和他的兵勇们昨日已走,马师爷和桂祥更早,趁着董大全他们在里边混战,就先已逃了。
这时,同路而行的只有三个武举人董大全、伍云起、柳良图,两个军官龙振标、黄开智,和一个小僮来旺。
侯家兄弟代父送行,直到十里外,龙振标等再三辞谢,方才打马回侯家庄去了。
董大全、伍云起等,快马加鞭,往芦沟桥而来。
第十六章
    董大全、伍云起等回到芦沟桥倚月楼,与洪钧会合。
柳良图因赵志申伤势很重,不能参加会试,不得不将他送回河南家乡去,便暂与大全、云起作别,双方约定五月初五端午节那一天,在京城中正阳门的桥上相会。
使伍云起惊奇的是,那被他救了的一老一少两个卖艺人,昨日竟未进京城去,还在这倚月楼滞留。
对这两个人他并未放在心上,倒是那个暗中保护这一老一少的乞丐,因武功高强、神秘莫测,颇使他费解。
他与师兄悄悄讲了昨日发生的事。
董大全惊讶道:“前天夜里,我被困在巡检司衙门里,还有一乡绅一姑娘,皆蒙了面助我,武功好不厉害,不知与这两个卖艺人和老乞丐有何瓜葛。”
伍云起道:“乡绅和姑娘都是清茶门的人,这老叫花也不是坏人,对我们不会有什么防碍。但观其形迹,颇为怪异,要想与他交结,也恐非易事。不如走我们的路吧。”
董大全点头,连道:“奇怪,奇怪。”
龙振标、黄开智要进京城去步军统领衙门和京师巡捕营联系,商量捉拿何抚南等几个奸细之事,仍与董大全、伍云起同行,大家一起动身,过拱极城往京师而来。
王参将一直送出拱极城东门,看他们往北去了,方回城里,自然是传令严加戒备,怕被清茶门和那几个奸细混进来,又生波澜。
进了京城,大家也就分手了。
龙振标、黄开智去步军统领衙门。
洪钧拉伍云起、董大全去会馆,云起嫌那里嘈杂,不愿去住,洪钧也因要下场考试,不能太多与他们闲谈,遂拱手暂别,带自己的小僮四安径往长吴会馆去了。
云起和大全,并小僮来旺三人,在宣武门外随便找了家客栈住下。
旅途劳顿,一夜无话。
翌日早晨,伍云起打听到肃亲王府在正阳门内东江米巷,中御河桥东边,遂具了拜贴,和董大全一起往肃王府而来,拜访久别的董师傅。
门房报进去,不一会儿便传下话来,说:“董公公从不曾有过姓吴的朋友,更不曾有个唤作什么‘福生’的做过他的徒弟,两位请回吧,不要来找麻烦!”
这真如一桶冷水,从头浇下,伍云起顿觉一直凉到脚,当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董大全却沉不住气,火道:“怎么,莫不是我们还敢来这王府上诈认师傅不成?”
门房摆手道:“去吧,别在这儿罗嗦了。要想练武艺,到别处拜师傅去,这董总管什么样的人物,岂肯收你们这两个来路不明的做徒弟。”
董大全还要再吵,云起拉了他便走。
到一僻静外,连连顿足道:“唉,我怎么这样糊涂!”
董大全道:“我看罢了。你这董师傅武功再高,我们也不必再去求他。既然他翻脸不认人……”
“师兄。”伍云起急道:“难道不是我们错了,你想想?”
董大全一愣,继尔明白了,“噢”一声,说:“是我们差了。”
董继德化名董海川,隐于京师,怎能承认自己在江南有个姓吴的朋友?
如果这样,岂不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当年的董继德,露了行藏?
因此,伍云起以吴善举遗孤的身份出现在京师,董继德是万万不能明认的。
须知道,这不只是他身家性命之事,他肩上还负有重大的使命呢。
董大全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本想说:“你还不如用现在这个名字‘伍云起’去拜他呢。”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伍云起是谁呀?
董继德即便知道当年他的朋友吴善举之妻姓伍,也再也联想不到与福生有什么瓜葛的。
两人一时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来见到董继德,又顾虑弄不好会给董大侠带来麻烦,只好先改道去拜访翁同龢。
翁老伯的第四子同龢世兄,住东单牌楼二条胡同。
他比云起大十七岁,今年三十有九。
他是天阉,无有子嗣,只有他大哥同书次子曾源随他同住。
曾源字仲渊,天份极高,上一科中了状元,颇给翁家增耀,京师一时盛赞他们为“叔侄状元”。
可这曾源患有癫症之症,明白时才华横溢,犯起病来又很不成样子,故此,虽是状元及第,也未出仕,免得犯起病来有失官体,闹出笑话。因他父亲病故在甘肃,自己又有病,故在四叔这儿长住下来,每日只以观花修竹,挥洒丹青为乐。
伍云起、董大全来拜,翁同龢很是热情,恰巧这时翁曾源也甚是明白,一同来见这位与他年纪相仿的世叔。
翁同龢昔年回乡时是很喜欢云起这个小弟的,在制艺八股文的作法上,对他颇有指点,现在见云起长得这样魁梧雄健,又中了武举,自然非常高兴。
翁同龢摆酒款待他们,席间大家谈起往事,自然又聊到那场官司上,不由相对叹息不已。
翁同龢又关切地问及素梅和福庆的下落,云起无法以实相告,只得推说不知,自己在寻找她们。
伍云起见条案上打开一部书,随手取来翻阅,乃是《治平宝鉴》。
翁同龢解释说,现在不仅授皇帝读书,还兼在两位皇太后前进讲这部《治平宝鉴》,云起听了,深深佩服。
饭毕,翁同龢问及伍云起、董大全的宿处,劝他们退掉客店的房间,搬到自己家中来住。
伍云起本是极愿意与翁同龢亲近的,但转念一想,如今同龢世兄身为帝傅,家中往来客人必是高官大吏,所谈自是机密之事,自己与董大全习武之人,在这里居住不仅有碍于他,且自己也颇感不便,便婉言谢绝了。
至晚,告辞出来时,翁同龢再三嘱咐云起和大全常来做客,伍云起频频答应,与翁同龢拱手作别,打马回宣武门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