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

第6部分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第6部分

小说: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人确实是需要赋予生活一点意义才能躲避荒谬的袭击,才能活下去。但是,我的眼睛完全可以只盯着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啊,比如金钱、权力、美色、美食、娱乐,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我可以认为,得到这些东西就是意义。嘿嘿,我也不怕我的存在被虚无化,肩挎一个LV,在高档商店里拍出〃无上限金卡〃,谁敢无视我的存在?只有我无视他们!什么?人必须有一个上帝?权力、金钱、国家、民族、我自己、我的偶像就是我的上帝!
过河是艰难的。但还是有人下河,只不过,下河也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下了河,走到了对岸;一种是下河后,受不了河水冲击退了回来,另一种是暂时还待在河里。
在哲学的视野里,留在此岸而从不下河的人是纯粹的俗人,现实主义者,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们鄙视的〃洞穴人〃(不是山顶洞人,那时山顶洞人头脑还没这么发达呢),他们一生都只看见幻影,但把幻影当成真实。
已经下河而又退回的人是意识到理想在哪儿,曾经追求过,但最终背叛理想的变节者、实用主义者。
在河里痛苦地挣扎,既无法退,也无法一下子达到对岸的人是理想主义者。
达到了对岸的则是宗教圣徒、佛教大师、古典哲学家、真正的隐修者。
在心理上,这些不同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留在此岸而从不下河的人在很多严肃的问题上是昏睡的,大脑和心理常常被交出去给别人控制。他们是革命的〃群众〃、是消费社会的〃消费者〃、是明星的〃粉丝〃、是啸聚于网络的爱国青年。鲁迅的小说里尽是他们的身影,被人当鸭子一样地提着的看客、祥林嫂、阿Q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人虽然有时候很不堪,但还保留着人性的某种正常情感如果他没有被逼到变态的话。
下了河却退回来的人在心理上都有某种变态,是贬义上的〃聪明人〃。他们是人生的〃生意人〃,只要有一点甜头,就可以把自己卖出去。因为他们已经卖过自己一次,为了利益,此后没有什么不可以卖的。只是,他们对自己的背叛,注定要遭受自己的报复。这一点后面我会讲到。
                  第33节: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8)
以上这两种人,都是嘲笑理想主义者甚至对他们拽拳捋袖的英雄。因为只有把理想踩死,把理想贬得一钱不值,那些有理想的人才不会在对比中给他们造成焦虑。如果一群人都没有灵魂,那么,我就会心安理得于我没有灵魂。
17世纪的法国佬拉罗什福科恶狠狠地揭露,〃谦和是一种陶醉于幸福中的人惧怕招致妒忌和轻蔑的情绪〃。看起来是美德的态度都是人的一种心理保护装置,何况是对一个人嘲笑?
在河里挣扎,既无法退,也无法一下子达到对岸的人承受着理想和现实撕裂的痛苦,但在精神上,他们比那些不知道自己是谁,或者背叛了自己的人更健康。
但是,假如哪一天,他无法在心理上蔑视世俗的一切,这类人也很可能在心理上崩溃。
达到对岸的则是克服了自我的分裂,照亮了无意识的黑暗,或触摸到了人性和世界真相的人。
他们在心理上几乎不可战胜。
3、是什么在操纵我们
导读:社会是一个等级结构,充斥着权力和金钱、观念的暴力
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的心理那么弱小?下面先列出要点提示,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会详细跟大家分析它们。
■社会价值排序
很抱歉,我用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术语。但这个术语非常牛13,非常有用,就像吴思先生的〃血酬〃、〃潜规则〃的术语一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社会潜规则层面的东西。什么是〃社会价值排序〃呢?简单说,只要你根据社会的观念,认为一个白领就比一个民工高档,一个大学生就比一个小学生牛13,那么,你就遵循了某种社会价值排序的指令。
而一旦你遵循了社会价值排序的指令,就为自己的心理弱势打开了大门。这种社会价值排序必然制造伤害、焦虑、愤怒、自卑和羞辱,因为按照这个规律,在这个游戏之内,只有位于最高端的人,在人群中才能获得绝对的心理优势。
■〃自我〃的虚假
没有一个〃自我〃,人在心理上就活不下去。但是,如果他的〃自我〃并不是他自己,只是社会上的东西驻扎在自己心里的〃代理人〃,他就会和自己失去联系。
                  第34节: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9)
用〃假自我〃来维持自己心理生存的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防御能力。
■不确定性
只要我们无力把握一种东西,我们就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命运的主人。
被不确定性吞没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无法体验到自己在世界面前的力量的人。
别人言行的作用力指向自己
有的人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别人的语言和行为,可以快速地绕过他的大脑,进入他的心理结构,激起他的各种情绪,引起情绪和状态的不稳定。其实,只要一个人无法用大脑防护自己的心理结构并解读外界刺激,他的心理弱小就是一种宿命。
看到前面有一个人,他就成为了我的一个观察对象。同理,我们也是别人言行的对象。容易受到别人影响的人,别人言行的作用力就是指向他的,力的方向,决定了心理的优势和劣势。
所以,我们知道,窥视别人而获得巨大快感的秘密是:力是由我们指向被我们窥视的人,而且在心理上解除了他的防御。
■社会等级的暴力
和价值排序对应,社会是一个等级结构,充斥着权力和金钱、观念的暴力。
一个老板可以借助〃管理〃的名义羞辱一个小职员,打击他的自尊心,无论是否变态,这是现实。
■他人的伤害
很多人曾经幻想生活在桃花源,但桃花源不过是一个梦境。
社会生活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冲突。参与了社会这场游戏,弱者要想不被〃伤害〃,除非有奇迹发生。
更何况,伤害别人成为一些道德白痴的乐趣。
■死亡恐惧
无论这个世界有没有公正,在这件事上人人平等,那就是死亡大家都得死。
死亡只是生物规律,本身并不是问题。但对于人来说,知道自己最后要死,变成了最大的问题。
4、 事实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我们的心理上是什么样
导读:绝大多数人都会用情感、情绪、偏见、欲望、利益等蒙蔽自己的眼睛。这双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只是我们心里面的世界,但我们却以为,世界真地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第35节: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10)
中国有句古话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大街上,你可以观察到行色匆匆的人,他们大多都显出漠然和焦虑。闲暇时间不妨作这样的想象,你像游泳一样地遨游在天空之上,往下一看,就会看到人流像蚂蚁一样,冲来撞去,向四面八方蠕动。是什么在操纵他们向这个方向走,不朝那个方向走?很简单,是利益。
看到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一个人常常会受到很多来自存在、心理、社会等法则的控制,特别重要的是,受到已经掌握了这些法则的人的利用和控制。
你可能会在街上碰到两个有钱人,并围观他们。他们一个看上去穿着打扮并不夸张,但脸上永远堆着经过优雅粉饰的傲慢;另一个人则趾高气扬,戴着像牛绳一样粗的金链。社会认为,前者有〃贵族〃风味,而后者则是一个标准的暴发户。
你显然会认为,〃贵族〃很有素养,而暴发户则粗俗得让人讨厌。他们虽然都有钱,但并不在一个档次。
〃贵族〃显现出来的样子真地是素养使然么?那只是表象!看人,得从深层心理动机分析,才能看准一个人。
〃贵族〃脸上堆着傲慢完全是一种心理保护,他就是用这个肌肉信号告诉别人他的〃上等人〃身份,并防止别人轻视他。而他保持着优雅,那是因为他有钱已经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无论是不是祖上传下来的),借助于社交和品味的资格认证,在身份上已经被嵌进有钱的〃上等人〃阶层里,已经没有自我怀疑。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必通过〃炫富〃的粗俗方式来告诉大家他有钱。
但暴发户则不一样。他的红薯屎都没屙完几天,虽然现在有钱了,但以前那个穷酸的自我一直在骚扰他,除了有钱,在心理上,他还没有获得一个属于〃上等人〃的阶层的品味资格认证。因此,他最害怕的就是别人仍把他看成以前那个穷光蛋。在这种焦虑下,他戴着牛绳粗的金链,就像一个突然中奖五百万的人发狂地吼〃我中奖了!我中奖了!〃一样。他实际上是大声告诉大家:〃你们TMD快来看啊,老子有钱了!老子再不是以前那个穷光蛋了!你们TMD绝对不要瞧不起老子!〃
                  第36节: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11)
〃贵族〃和暴发户能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心理动机吗?不可能!他们已被〃社会价值排序〃主宰。只不过,和穷人相比,这个歧视性地把人划分为〃高档〃、〃低档〃的游戏更有利于他们。
我想在这里强调,面对任何让你在心理上自卑、屈辱、窝囊、无能、愤怒、恐惧的人和事,你的对手首先并不是别人,而是让你陷入如此境地的社会和心理法则。你需要意识到它们在你心里是如何起作用的,在对手要利用这一点陷你于不利时,能预先作出防御,并迅速进行反击。
我更加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是心理动物,在很多时候,事实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心理上事实如何。
理解这一点简直太重要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1)我们只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绝大多数人都会用情感、情绪、偏见、欲望、利益等蒙蔽自己的眼睛。这双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只是我们心里面的世界,但我们却以为,世界真地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假如有人说你的家乡不美,你一定很生气,坚持认为你的家乡是美的。一个人的家乡或许是美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相往往是:你在心里愿意你的家乡是美的,所以才坚持认为你的家乡是美的,而不是你的家乡真的美。你对家乡的判断,加进去了你的情感因素,才坚持认为家乡是美的。
看到没有,一个人的愿望决定了对事实的设定和描述。他只知道、看见他心里面的那个事实,而拒绝承认不符合他愿望的事实。假如一个人的亲人死了,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实,但是,他却坚持认为,他的亲人没有死,因为在心理上,他只能活在他心里面的那个事实里,根本无法接受真实的事实。
所以,当你要说服一个人,要和一个人博弈,一定要考虑到,某一件事情,对于他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单纯从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去推测对方也会这样看待,往往会犯错误,因为你在心里假定对方和你是同一个人,或对方是纯粹的理性人。
                  第37节: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12)
(2)只要一件事情和〃自我〃扯在一起,我们就无法情绪稳定
可能只有最纯粹的自然事实,才和我们的〃自我〃(加引号的〃自我〃表示的是〃假自我〃,下同作者注)无关,可以让我们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去作出反应,比如说一头猪不能直立行走,或者火星上没有生命,不会引起任何争论。
但是,在很多问题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哪怕是一个科学事实,比如说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都会引起宗教信徒地不爽,因为这颠覆了上帝造人的教义。当一个信徒信仰这一套教义时,你这样说就等于狠狠地打击到了他的〃自我〃,更别说很多掺杂着有价值观念、利益纠葛的〃社会事实〃了。
假如你说〃医生没有良心〃,那么,不好意思,所有的医生听了恨不得要咬你一口,虽然你说的不是他,但他是医生,这个职业、身份就构成了他的〃自我〃,在心理上等于你是在说他,这个事实(无论是不是事实)是他在心理上坚决要抗拒的。
虽然弗洛姆早就告诉这个世界的男男女女,说一个人是医生,是公务员,是老板,是民工,从来不会告诉你,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那只是他的职业、他的身份,并不是他本身,但是,有多少人听进去了?
有时候这很要命。有句话叫〃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个在异乡漂泊的人只要聊起是同一个地方的,立刻激动得哭天抹泪,终于找到组织了!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上过〃老乡〃的贼当,或见识过〃老乡〃的冷酷无情。骗〃老乡〃是最容易的。认为老乡最值得信任,或认为穷人相对比较善良,仅仅是我们愿意这样想而已。
两个虽然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国、省、市、县,视一个人在哪个〃他乡〃来界定),但以前从未打过交道的人,仅仅因为都在外地,突然之间就弄得很有亲切感,完全是因为,在外地他们始终是〃他者〃,而〃某某地方的人〃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自我〃。上〃老乡〃的贼当,就在于这个〃自我〃蒙蔽了他的眼睛。
                  第38节: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13)
但是,假如他们两个人都在本地,这个共同的〃自我〃就消失了。两个广东人在北京,〃广东人〃就构成了他们的〃自我〃。但如果他们都在广州,一个是湛江人,一个是韶关人,在不和外省人对照的情况下,〃广东人〃这个〃自我〃对于他们来说就毫无意义,他们又会分别与其它湛江人、韶关人寻找共同的〃自我〃。以此类推。
〃XX地方的人〃可以构成你的〃自我〃,但你的朋友、你的亲人、你所崇拜的人,一面国旗、一尊土地神,等等,也可以构成你的〃自我〃。那么就有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的这些〃自我〃,在你的心理结构里各占多大的分量?就是说,当他们发生冲突时,你站在谁的一边?
以你的老乡和你的朋友的冲突为例。两个人先是言语冲突,继而拿刀对砍。你无法调解,而且必须选择站在谁的一边,那么,你帮谁?
情况很明显。除非这个〃老乡〃同时也是你的朋友,否则你不可能帮他,因为在你心里,和他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并没有和朋友联系在一起的那个〃自我〃有分量。
但是,如果是国家、民族间的仇杀,情况往往就颠倒过来了。有一部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