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野史 >

第1023部分

中华野史-第1023部分

小说: 中华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壑魅ǎ壹庇月奕楣蠊糁危磺邢ふ斩肀淳菀郧鞍炖怼!

唯详细情节,自应订明,以便贵国官吏次第复旧,免再滋变,扰我边疆。以上情节,此次均应订明。发给训条于贵国全权大臣,务使所商之事易于成功,使于贵国大有益之举速见施行,是所至盼。贵国经此事变,恢复旧规,永保太平,及两国历久不渝之交谊益加坚固,不胜厚望之至。惟大皇帝鉴诸。 

◇华廷致俄廷国书 

大清国大皇帝问大俄国大皇帝好。前因中国民教相仇,乱民构衅,掣动大局,曾肫切致书,由电交杨儒转呈,计蒙察览。 

现除天津一带已成战事外,其各直省通商口岸所有贵国商民,仍明发谕旨饬令各省督抚照常保护,均一体相安。并竭力保护驻京使馆,幸渐平安无恙。惟黑龙江吉林两省,与贵国壤地相接,昨据该将军等奏报“呼兰一带乱民纠结铁路夫役滋事,俄官兵乘夜潜逃至大岭南北陆路,当即飞饬防营妥为保护,送之出境,一面电知阿穆尔再发兵,乃廓米萨尔用船带兵前来,枪炮齐发,当即还击,互有伤亡。”等语。该将军等责在守土,堵御外兵,乃兵刃互作。惟中国实不欲大开边衅,已严谕寿山,只准保守疆土,不得越界寻战。亦望大皇帝一体谕饬疆臣,各保疆界,勿再另构衅端,是为至幸,其天津时局,并望大皇帝查照前书,解此纷扰,俾中外如前敦睦,彼此同享升平。不胜翘企之至。 

◇中国致法兰西国书 

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法国大伯理玺天德好。敝国于贵国睦谊素敦。今因乱民肇衅,致各国咸疑敝国袒民嫉教,各怀愤怒,群起而攻,遂有占据大沽炮台之事。时局至此,几已不可收拾。 

敝国既为时势所迫,排难解纷,不得不惟贵国是赖。况敝国与贵国于广西云南边界一切交涉无不通融办理,谅已早邀睿鉴。 

为此开诚奉恳,肫切致书。务望大伯理玺天德设法维持,执牛耳以挽回大局。并望惠复德音。不胜激切翘盼之至。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日 

◇中国政府贺英国嗣君登位电 

大清国大皇帝欣稔大英国大嗣君主诞登宝位,庆忭良殷。 

深惟大嗣君主天亶聪明,久深钦仰。今兹承先嗣统治,功□德化,自必日进无疆。而我两国和睦如初,永敦旧好。遥企崇墀,莫名喜颂。特先电致贺忱,当即饬专派使臣恭赍国书,以达欣贺之意,惟大嗣主鉴察。 

◇俄人请退驻兵原函 

大俄国皇帝敬致书大美国大总统阁下。敝国虽随同各大国进兵北京,实无索取中国土地之意。所求者,不过保全敝国驻京使署,并助中国剿匪而已。在东三省用兵,亦只保护敝国边界,并非别有所图。若占据牛庄,则又专为北省用兵起见。事平之后,各国苟不与敝国为难,敝国亦必即时将戍兵撤回。目下中国政府既不在北京,敝国使臣自无庸仍驻京师,已饬令带同各随员一律离京。其敝国师徒之驻紥京城者,亦将饬令退出。 

俟中国政府愿与各国议和时,敝国可再派专使前来。以上各言,实系敝国本意,深愿贵政府与敝国亦有同心也。 

◇美廷答复俄廷原函 

大美国总统敬覆大俄国大皇帝陛下。接读来函,知贵政府无意向中国索取土地,只欲救护贵国驻华使署,及助中国剿匪,足见与他国具有同心。闻命之下,曷胜欣悦。贵国所布德音,既与他国意见相同,他国自亦无向中国索地之意。北京围解后,自应再将此节声明。各国如能协同合议,则与中国结束一事,当不甚难。既与中国结束,则各国约章内一切应有权利,以后必能永远保全。权利既保,产业更可无虞,惟已经被毁者必须得有抵偿耳。闻中国各行省大半安逸,且亦极欲保护外人身命及其产业,已有数省督抚竭力剿除团匪。故欧美各国已令驻华各领事及水师官等激劝之矣。目下各国使署既皆救护,当日应办各事为外人身命产业及一切应得权利在中国各处者,均须一律保护;中国未乱各省亦须先事预防,如力量或有不及,各国理宜助之,并设法使中国永远安静,更须保全中国土地以免纷争,其国政则仍归中国人主持;各国约章应有权利,悉宜保护,使环球各国地可与中国各处通商互市。至来函所言贵政府刻据牛庄实为北省用兵起见,一俟地方平静,他国苟无出而与贵国为难,贵国即可将兵撤退云云,敝国深为感激,亦断断不肯与贵国为难。况敝国所立政策已定,已迭次布告天下各国,俾令周知,贵国幸勿疑焉。 

西历一千九百年月日 

○各国政府及中西大员来往电文 

◇奥国弭兵社男爵苏德乃致驻俄杨公使书 

去岁荷都幸瞻风采,心企莫名。近者中外兵衅,凡我同社,忧心如焚。鄙意各国如肯和商,不难持平议结。但各国办事之人,好兵喜事者居多,吾辈志在保和,人数不足以相持,为可惜耳。虽然,岂敢坐是气馁,遂作壁上观乎?惟有循名核实,我尽我心而已。奉询数事如下一、公奉使欧美,遍历诸邦,于各国政府办事了如指掌,且公经济夙有本原,此次衅端,尊意究竟若何?一、现在中外究竟因何启衅?一、中外交谊如何可以复旧?卓见若何,统乞示覆。某现有拙著,内详保和之事,倘蒙惠玉,其为功保和,实非浅鲜。谨启。 

◇驻俄杨公使覆奥男爵苏德乃书 

客岁荷都快承雅教,欣幸奚如。阁下系弭兵社友,值此时事艰难,尤深向往。顷奉月之八号惠函,循诵再三,无任感佩。 

所称持和之人为数寥寥不足抵制,不知天下各国,端赖诸君子默化潜移。日者,易兵车以衣裳,化干戈为玉帛,和光普照,万国咸熙,岂非诸君子宏议征言,有以致之耶?所望不惮烦劳,不遗余力,以救世而利民,何幸如之!承询各节,条答如下一、仆奉使美,日,秘,俄,奥等国,并游历英,法,德,日本,荷兰,及南美诸邦,见其文化,武备,商政,农功之制不同,亦各臻其美善,心佩奚深。其中措施,视中国者互有异同,均一一默识,以期择善而从。惟是雄才远略,不无争竞之心,则美哉犹有憾矣。但愿各国嚣凌悉化,永固邦交,庶环球常享升平,是所厚望。一、此外中外启衅,实因彼此误会,均非真欲失和。盖中国官员办理不善,各国将帅好大喜功,以致成此局面。若不早释猜嫌,速敦和好,恐不独各国且因此互争,益滋谋国之忧,尤非全球之福。一、此次中国乱事,实因民教不和。奈教士来华,原欲劝人为善,其意甚佳。无如中国善良之辈,均不愿舍己从人。其不可强之奉西教,犹各国人民不可强之奉孔教也。大凡入教者多系无赖莠民,皆恃教为护符,争讼攘夺,欺压平民,积怨成仇,匪伊朝夕,一旦愤发,不可遏抑。 

鄙意商务不妨日事扩充,而奉教则宜各行其是,庶几两不相扰,永息争端。猥辱刍问,敢布鄙辞。 

◇苏男爵再覆杨公使书接准惠函,辱蒙示复周祥,曷胜感谢。见示各节,通达透彻,实为弭兵药石之言。亟登报端,以志钦佩。特此鸣谢。 

西历八月二十三号 

◇英使致西提督乞援电(五月十三日下午六点钟) 

西摩尔军门鉴使署势已急,请遣援。 

◇又(同日七点钟) 

西军门鉴遣援至少须备二千,遇急即电告。 

◇又(同日八点钟) 

西军门鉴援兵请速来。刻下已恐大迟。 

◇赫总税司德致天津西官电(十四日) 

使署仍无恙,惟危急。 

◇鄂省某太史致溥侍电 

拳匪为乱,公宗臣志士,亟宜疏陈拳匪是乱民,非义民,其力断不能敌各国,请亟下诏痛剿以定大计。能约宗室满洲诸君子尤佳。某君最忠愤,请面商一切。勿执成见,奏不可迟,迟必不及。 

◇又致闽督许皖抚王陕抚端电 

拳匪为乱,京师危甚,望速电奏请剿。 

◇又致甘藩岑电 

拳匪为乱,望速请魏制府电奏速速下诏痛剿。迟则不及。 

◇又致某巨公电 

拳匪为乱,密迩京师,恐惊圣驾。不剿拳匪不能阻洋兵,不劾刚相不能剿拳匪。公素忠直,敦请速电奏。迟恐不及。 

◇江督刘致盛京卿电 

保护中外人民产业,已电商香帅,得覆即办。顷接罗星使复电,称“遵告沙侯,据云‘英政府注意保全人民产业,绝无侵占之意,水师只在口外,不致分兵喧扰,承示竭力保护,殊心感。’云云。” 

◇鄂督张致刘岘帅盛京卿电 

来电均悉。请即刻飞饬上海道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重。并请声明敝处意见相同。杏翁思虑周密,敢恳帮同与议,指授沪道,必更妥速尤感。但恐各领事必须敝处派员,拟即派陶道森甲迅速赴沪与议。惟请告上海道及盛京堂,先与速议,不必候陶。 

◇赫总税司乞援电函 

驻津各领事,官兵鉴京中情形已十分危急,请火速发兵援救。西历六月二十四号晨八点钟发。信到即付来人银五百两正。赫鹭宾启。 

◇又(同日) 

天津各国统带官鉴旅京西人俱受困于英使署内,势甚危急。火速!火速!西历六月二十四号下午四点钟发。赫鹭宾启。 

◇荣相电复各督抚书 

李钦差,刘制台,鹿制台,王抚台,松抚台,俞抚台均鉴来电敬悉。以一弱国而抵十数强国,危亡立见。两国相战,不罪使臣,自古皆然。祖宗创业维艰,一旦为邪匪所惑,轻于一掷可乎?此不待智者而后知也。上至九重,下至臣庶,均以受外欺凌至于极处,今既出此义团,皆以天之所使为词。区区力陈利害,竟不能挽回一二,因病不能动转,假内上奏片七次,无以免。力疾出陈,势尤难挽。至诸王贝勒群臣,内对皆众口一词,谅亦有所闻,不敢赘述也。且两宫诸邸左右,半系拳会中人,满汉各营卒中亦皆大半,都中数万,来去如蝗,万难收拾。虽两宫圣明在上,亦难狃众。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嗣再竭力设法转圜,以图万一之计,始定总署会晤,似可稍有转机,而是日又为神机营兵将德国使臣击毙,从此则事局又变。种种情形,千回万转,至难尽述。庆邸仁和,尚有同心,然亦无济于事。区区一死不足惜,是为万世罪人,此心惟天可表。恸恸!本朝深恩厚泽,惟有仰列圣在天之灵耳。时局至此,无可如何,沿江沿海势必戒严,尚希密为布置,各尽各心。禄泣电复。 

◇袁中丞致烟台各领事电(西历七月二十号) 

各国领事官鉴;今晨十点钟接到总督十八号飞递公文,内有美公使密电一件,已为转递华盛顿。敢告。 

◇袁中丞致江督刘电(华历六月十九日) 

刘制台鉴闻各使及眷均无损害,惟各使馆合围甚急。消息隔绝,虽迭经□探,竟无十分确耗。 

◇某省派驻保定坐探委员电(六月初九日) 

宪台钧鉴都中兵丁已占踞兵部署西什库,闻英使署被攻甚急。月朔,天津制造局不守,外兵乘势修接铁路,我兵断陈家沟桥以止之。团匪纷纷携带炮火劫抢军械,头目王姓以无颜见人,吞烟自尽。静海团张德成有众二万,拟报效,非奏明不可,直督允其请,将择精壮者为十营。河东南门一带尽成灰烬,城内官商有向英缓颊之议,未识何如。省城附部教堂二日前均焚,洋人死十余。臬司近奉廷寄,□□。 

◇又(九月初十日) 

宪台钧鉴内趣合肥入觐,发国书于俄英日修好。董军已发津,初五日以后未战,留张春发,陈泽霖,会同直臬剿□□□□□□□。藩司初九奉旨来京陛见,臬司兼署藩篆。 

◇袁中丞致驻烟美领事电(西历六月二十号) 

贵领事鉴顷接京信,知西历本月十一号各处依旧平安,惟乱兵意在杀教,故仍力攻东城。 

◇某省派驻保定坐探委员电(华历六月十二日) 

初八日未接战,因两军兵士均劳苦之故。现在马军十三营驻河东,练军驻马家口,每夜彼此遥击,未分胜负。团民三万余,衙署庙宇公所悉被占据,询其何日出仗,佥称时未至,不轻举。□□□谭文焕,徐国祥为心腹,良言难入。近闻有不肖巡道拜团首为师生。京城各宅大半为董军所劫,前门内外死人数万。英使馆环击两旬,坚不可破,现已深沟高垒以困之。 

◇英公使致驻津英领事书(西历六月二十日)昨日下午四点钟,各公使接到总署公文,内开“北洋大臣接到驻申领袖领事官来文,称明晨二点钟之前如不将大沽炮台让出,洋兵定必攻取等因。据此显见各国果有瓜分中国之意,为此奉函,照请贵公使等限于二十四点钟内一律离京,逾期恐为匪徒所伤,敝政府实难保护”云云。细阅来文,华人之欲戕害外人,其意已在言外。但不知领袖领事究竟有无发此公文? 

如果属实,则责任甚重,各使馆应宜早为预备。今日更决意先令妇稚等数百人来署避匿,并议定各使署如至万难支持之际,亦均来此躲避。随后,各公使公覆总署云“来文所称各节,本大臣等均无从索解。即开战一节,亦只据贵署所言,谅各领事万不能有此举动。一切务请端庆两邸面议为祷。”此文去后,并无回文。遂由德公使带同参赞(此处阙文)亦受重伤。彼时逆料四点钟后华兵必来攻击,因此即将英国大旗高悬。刻尚不知有无救兵来京,即有,亦不知刻在何处。信到时,即望发给投书人洋一百元。 

◇鄂督张致盛京堂电(七月初一日) 

鄂境一律平静,营勇均听约束,武汉并无猜忌洋人之事。 

前月汉口洋人曾有炮对汉口之谣,妄诞可笑,旋邀英领事过江面与解说,现在均已释然。祈告各领事,嘱将西报更正,并以后切弗刊刻无稽谣传为祷。 

◇又(七月初三日发) 

近日洋人自汉回沪者,多系山陕河南教士矿师,路过此间,皆云一入鄂境深蒙地方官保护周妥。于帅自北方事起之时,以安靖地方,慎重保护,通饬属员。裕帅于过境洋人,皆派马队护送,可见并非不认真保护。近来南阳市教,或因边远,猝不及防,然各洋人早已由豫回汉,当不致伤损。至湘省初闻津郡讹传,人心不免摇动,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