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野史 >

第146部分

中华野史-第146部分

小说: 中华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始三年,宣帝召拜颍川太守赵广汉为京兆尹,乃调延寿为颍川太守。颖川地方号称难治,每遇太守缺出,朝廷常选名望素著之人前往充任。自从赵广汉到任,因虑吏民结党,遂设计离间,使之自相告讦,由此富家大族往往结仇。 

韩延寿接任之后,欲改革此种风气,又恐人民积怨已深,不肯听从。乃访得本地绅士耆老为乡里所信服者约有数十人,一律请到郡署饮酒,席间逐人问以地方风俗利弊,众人自然说出彼此不和之事。延寿遂趁势劝导众人,令其设法调停,消灭嫌隙,重修和好,众人皆以为是。延寿又与之议定,嫁娶丧祭仪节物品,约略依照古礼,不得过度,于是人民皆遵其教。延寿在任数年,宣帝又调为东郡太守,却值黄霸前来接任,照着延寿成法行去,颖川于是教化大行,论起延寿创始之功,也就不可埋没。 

延寿本由文学出身,性重礼义,喜用教化,所至礼聘贤士,广纳忠谏,旌表孝悌,修治学校,吏民无不敬服。其接待属吏恩礼尤至,且与明白约誓,不得相负。一日有某县尉,违背延寿教令,在外营私舞弊,事为延寿所知,不责县尉,却责自己道“莫非我有甚事对他不住,以致如此。”县尉闻言,不觉良心发现,深自愧悔,便引刀自刺而死。又有门下一个掾史,也因此事拔剑自刎,却被旁人赶救,咽喉未断,幸得不死,但因此竟变成哑子,不能言语。延寿得报,亲往看视,对着掾史流涕,遣医调治,厚待其家,因此属吏俱各感激,不敢犯法。 

又一日延寿有事出行,随从人等早已备齐车马等候,及延寿走到外边,瞥见面前少了一个骑吏。原来汉时制度,自公卿至二千石出行时,皆有骑吏四名,骑着马前后拥护。此次延寿出门,骑吏理应先到伺候,谁知直至延寿临欲上车,骑吏闻信始行赶来。延寿遂命功曹将此骑吏议罚,骑吏自知有过,不敢申辩。 

及延寿事毕,回到府门,忽有一个门卒行到车前,对着延寿口称有言上陈。延寿便命停车,问道何事。门卒说道“今日明府出门,从人车马一切齐备,久候未出,适值骑吏之父来看其子,行至府门,见此情形不敢入内。吏骑闻说其父到来,连忙走出相见,却遇明府出外登车,见其不在,便命议罚。骑吏因敬父而被罚,未免有伤风化。”延寿听罢,即由车中拱手谢道“若非汝言,太守不自知其过。”立命功曹免议。延寿回署,即召门卒入见。读者欲知门卒是何等人?原来他本儒生,闻说延寿甚贤,却恨无人介绍,因想得一法,替人充当门卒,借着骑卒之事,显他才能。延寿相见之后,竟拔用为属吏。 

延寿在东郡三年,令行禁止,词讼稀少,天下称最。宣帝召拜左冯翊。延寿到了冯翊之任,年余未曾出巡属县,遂有郡丞掾史等时时进劝道“明府宜巡行郡中,观览民俗,考察吏治。”延寿道“现在各县皆有贤令长督邮,善恶分明,不须考察,出行恐无益处,反多烦扰。”郡丞等又说道“时方春月,似宜一出劝课农桑。”延寿因众人力请,不得已命驾出外,一路巡行,到了高陵县。正在行走之际,对面来有二人,手中各执呈词怒气冲冲,到了延寿车前一齐跪下。左右接了呈词,递上延寿。延寿将二人呈词看了一遍,方知二人乃是兄弟,只因争执田产,起此诉讼。延寿大为感伤,口中说道“吾幸得为二千石,乃一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以致人民骨肉之间竟起争讼,既伤风化,又连累贤县令啬夫三老孝弟等一同受其耻辱,是皆冯翊之罪,应先告退。”遂即日称病,不理公务,入到馆舍中歇息,闭上阁门,自思己过。此事一时传遍高陵,高陵县令县丞啬夫三老等皆自行系狱待罪。谁知延寿小小举动,居然惊天动地,弄得一县人民不知所为。便有许多邻里宗族,对着争讼兄弟二人痛加责备,说他俩不该如此,害得地方长官不安其职。二人被众口交责,自己觉悟,深自悔过,遂剃去头发,解衣肉袒,俯伏谢罪,并愿将田产互相让与,不再争讼。 

左右报知延寿,延寿见说大喜,即命开了阀门,传二人入见,分付备下酒饭,亲与对食。又用言语劝勉一番,打发他俩去了。 

延寿方始出外如常视事,并遣人辞谢县令县丞等,一律引入相见,遍加慰劳。一郡传闻此事,人人心服,彼此互相教戒,不敢轻犯。于是延寿恩信竞周遍于二十四县,更无人前来诉讼,吏民见延寿至诚相待,也就不忍欺骗。读者试想,延寿有如此德化,也可算是一个循吏了!谁知末路却遇萧望之与之作对,以致做了第二之赵广汉,不得其死,未免可惜。未知望之何故作对,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四八回 诬大臣延寿被 诛轻丞相望之失宠 



话说萧望之字长倩,本东海兰陵人,迁居杜陵,世代种田为生。到了望之却自少好学,被选送入太常受业,学问精博,儒生都甚拜服。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丙吉为大将军长史,素与望之相得,遂向霍光举荐望之及王仲翁等数人,并是儒生。 
霍光传令一同入见。望之与仲翁等闻命俱到大将军府中,早有吏人走上前来,便欲动手搜检。原来霍光自因上官桀、盖长公主谋反发觉之后,心中常恐被人暗算,出入皆随带军队,严加防备。每遇吏民进见,先须除去刀剑,解脱衣服,一旁一个吏人左右挟住,将浑身上下一律搜查,确无他物,方准入内相见。 

当日萧望之同着王仲翁等数人不知此种规矩,见吏人如此举动,心中不解,问其原因,吏人一一告知。王仲翁等既到此间,无可奈何,只得强忍羞耻,当着众人赤身露体,任他搜索。只有萧望之听说,不觉怒气冲天,厉声道“若要如此,我实不愿入见。”说罢将袖一拂,便欲转身走出,吏人见了,却不肯让他出外,随后赶上一把拖祝萧望之执意要去,吏人一定不放,彼此争执起来,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却好霍光在内,闻得外面喧嚷之声,问知原由,便遣人传语望之免搜,令其随同众人入见。望之一见霍光便说道“将军积功累德,辅佐幼主,将欲宣布大化,致天下于太平,是以天下之士无不仰慕,争图效力,今来见者皆先挟持搜索,恐非周公吐哺握发敬礼贤士之意。”霍光听了默然不悦,及众人退去,霍光尽补王仲翁等为大将军史,独望之一人不得任用。 

过了三年,望之方以射策甲科得为郎官,补小苑东门候。 

此时王仲翁得霍光提拔,官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比起望之,贵贱如同霄壤。一日王仲翁行至小苑东门下车,有许多苍头庐儿,簇拥着仲翁入得门来,但听得前后传呼之声甚是热闹。望之正在看守此门,见仲翁到了,也并不以为意。仲翁无心中偶然看见望之,便回顾一眼说道“汝不肯碌碌随众,何故反来守门?”望之答道“各从其志而已。”后御史大夫魏相补望之为属官,调大行治礼丞。其时霍光已死,霍禹复为大司马,其兄子霍山领尚书事,亲属皆为宿卫内侍。适地节三年夏日,京师大雹,望之上疏,愿得进见,口陈灾异。宣帝在民间久闻望之之名,至是见疏,因说道“此是东海萧生耶。”乃命少府宋畸面加询问,望之对言“天降大雹,阴阳不和,乃是大臣专政之害。”宣帝心忌霍氏,闻奏正合其意,即拜望之为谒者,迁谏大夫。及霍氏谋反族诛,望之愈见信任,遂得署理少府。宣帝见望之明于经术,生性持重,议论通达,可任宰相,意欲试以政事,遂拜为左冯翊。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依当时官制,亦得与九卿并列,但论起官阶,终在九卿之下。望之已为少府,位列九卿,今忽出为左冯翊,不啻降官,望之心疑自己不合帝意,于是称病辞职。宣帝闻知,即遣侍中金安上传语望之,告以己意,望之闻命,即出视事。望之为左冯翊三年,颇得称誉,宣帝召拜大鸿胪。到了神爵三年,丞相魏相身死,丙吉为相,望之遂代丙吉为御史大夫。正当此时,韩延寿由东郡太守移为左冯翊。 

韩延寿为左冯翊三年,深得民心,名誉大著。他平日与望之本无仇隙,只因二人先后同为左冯翊,延寿在望之之后,名誉反驾其上,望之相形见绌,未免心生忌妒。偏又有一常侍谒者,来向望之告说“延寿前在东郡,糜费官钱千余万。”望之见说甚喜,便想借此治倒延寿,遂来见丞相丙吉,告知此事,意欲遣人究问。丙吉平日待人宽恕,又见延寿乃是有名能吏,尤宜加意保全,因答道“此事已经大赦,不须究问。”望之仍不肯放手,恰值有御史将往东郡查访案件,望之便嘱御史一并查明。事为延寿所闻,心中愤恨。却因望之曾为左冯翊,也想搜寻望之过失,以为抵制,便分遣属吏查检望之在任时旧案。 

果然查出禀牺官钱亏空百余万,延寿便将廪牺吏拿问,用刑拷打,迫令供认与望之通同作弊。廪牺吏受不起刑法,只得自认与望之同谋侵吞。延寿得供,便想先发制人,遂劾奏萧望之侵吞官款,一面移文殿门禁止望之入宫。望之大怒,自向宣帝奏称,臣职总领天下,闻有事故,不敢不问,今被延寿诬告,意存挟制。宣帝见奏,觉得延寿无理,但彼此互讦,谁是谁非,必须查明。遂饬有司,各就所劾之事,彻底究办。 

有司奉了宣帝之命,将延寿劾奏望之案件,提讯明白,望之并无亏空官钱之事,有司遂据实奏闻宣帝。又值望之遣往东郡御史事毕回京,查明延寿前在东郡任内,校阅马兵僭用种种仪仗服饰,又私取宫中钱帛,借与充当徭役吏民,并修造车马甲仗,计款三百万以上。望之得了此种凭据,遂劾奏延寿奢僭不道。并自称前被延寿劾奏,今复举发延寿之罪,天下臣民必以臣为怀有不正之心,冤屈延寿,请将此事交与丞相中二千石博士议之。宣帝依奏令公卿会议,众人皆言延寿前既不法,后又诬奏掌法大臣,欲图解免己罪,狡猾不道,罪应斩首。宣帝平日办事认真,最恶欺诈,见奏大怒,立即批准。到了行刑之日,延寿身坐囚车,官吏等押送前往渭城。原来汉时向例杀戮大臣,多在渭城行刑,早有左冯翊所辖吏民数千人闻知延寿被戮,都来相送,各人手中携着酒肴簇拥而至,押送官吏阻止不祝大众奔上前来,围住车边两旁,争先献上酒肴,劝延寿饮食。延寿却不过众人情面,便每人饮他一杯酒,合计起来已饮了一石余,遂使一班属吏向着众人谢道“有劳诸君辛苦远送,延寿虽死,亦无所恨。”大众闻说,皆为流涕。延寿有三子皆为郎吏,延寿临刑之际,唤到三子近前说道“汝等当以我为戒,勿为官吏。”三子果遵父命,竟辞去官职,终身不仕。 

萧望之见韩延寿已死,心中自然得意。此时丙吉为相,宣帝甚加敬重,望之意中却看轻丙吉。照例朝会奏事,御史大夫立处,应比丞相稍后;又丞相有病,御史大夫当往问玻望之每当朝会,常与丙吉并立,遇有议事,意见不合,望之便当面讥讽丙吉道“君侯年纪虽老,安能为我之父?我实不能从命。”丙吉一笑置之,众人却都为丙吉不平。丙吉年老多病,病时望之又不肯前往看视,丙吉亦不计较。旁有丞相司直繁延寿见了大怒,便想劾奏望之,又因望之得宠宣帝,未敢轻动。到了五凤二年春正月,望之向宣帝奏称“现在百姓尚多穷困,盗贼亦未止息,大抵三公不得其人,则三光为之不明。今岁首日月少光,咎在臣等不能称职。”宣帝见奏,心知望之意指丙吉,乃命侍中金安上等诘问望之,望之免冠对答。宣帝由此不悦。 

于是丞相司直繁延寿见望之有隙可乘,并查得望之私使属官料理家事;又其妻出行,望之却令少史头戴法冠,在前引路;且遣属吏买卖货物,私得利益十万余钱。繁延寿打听明白,一并上书举发。宣帝遂将望之降为太子太傅,拜黄霸为御史大夫。 

黄霸自由京兆尹卸事,再任颍川,统计前后已有八年,颍川一郡愈加治理。其时天下无事,各郡国时有报告,说是凤凰神爵来集,颍川地方发见祥瑞尤多。宣帝心想黄霸终是好官,神爵四年夏四月,下调褒扬黄霸治绩,赐爵关内侯。又过一年,宣帝改元为五凤元年,召黄霸入京,拜太子太傅,至是萧望之被劾贬官,黄霸遂代为御史大夫。 

读者试想,黄霸两任颍川官声都是极好,何以不能治理京兆,反让张敞出色。张敞在京兆尹任内九年,宣帝不加升擢,转将黄霸擢为三公。后来班固著《汉书》,黄霸得列《循吏传》内,张敞竟然无分,此是何故?须知黄霸是个循吏,张敞却不过是个能吏,能吏与循吏区别之处,在于居心不同,所以作用各别。为循吏者,惟以爱民为心,从根本上着眼,务在养民教民,移风易俗;能吏则但求地方安静,诸事妥办,专用法令刑罚,使民服从而已,所以遇着民风欺诈政事烦剧地方,欲求速效,能吏反较循吏易于见功,但此种治标方法,不过一时有效,且多流于苛刻,小民不免有受其害者,故能吏若可比循吏,则一班酷吏多有才能,也可算是能吏了。 

闲言少叙,当日黄霸在颍川任内,得受宣帝褒扬,赐爵关内侯。信息传到各处,却惊动邻郡一位太守。此人是个酷吏,闻信之下,心中十分不服。欲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四九回 屠伯酷法治河南 严妪贤名表东海 



话说当日颍川邻郡却有一个酷吏,即河南太守严延年是也。严延年自从前次劾奏霍光专擅废立,又劾田延年,却被有司奉承霍光意思,坐以容纳犯人之罪,延年脱身逃走,藏匿他处,直至本始四年遇赦,始得出头。时韦贤为丞相,魏相为御史大夫,久闻严延年之名,下书召之。两处征书同日到来,延年因御史大夫书先到,遂往御史府为屑吏。一日宣帝见其名字,记得延年前曾劾奏霍光,因此赏识在心,遂拜延年为平陵令。 
延年到任不久,即因妄杀无罪之人,被参免职。后又为丞相属吏,擢好畤令,从征西羌,以军功擢涿郡太守。时涿郡连任太守皆不称职,遂有土豪毕野白等扰乱地方,目无法纪。又有大姓高氏分居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