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野史 >

第835部分

中华野史-第835部分

小说: 中华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奈何以臣伐君?”答曰“应天顺人。”又问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岂是顺人?”父不能对。年二十三,为京兆府参军,卒。 

董和,究天地阴阳历律之学,著《通乾论》十五卷成。至荆南,节度裴胄之问,董生言曰“日常右转,星常左转,大凡不满三万年,日行周二十八舍三百六十五度。然必有差,约八十年差一度。自汉文三年甲子冬至日,在斗二十二度,至唐兴元元年甲子冬至日,在斗九度,九百六十一年,差十三度矣。” 

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 

楚僧灵,律行高洁,而能为文。吴僧皎然,亦名昼,盛工篇什,著《诗评》三卷,及卒,德宗降使取其遗文。近代文僧,二人首出。 

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坐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以还,各得其风韵。 

李益,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好事者画为图障。又有云“同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天下亦唱为乐曲。 

沈既济撰《枕中记》,庄生寓言之类。韩愈撰《毛颖传》,其文尤高,不下史迁。二篇真良史才也。 

张登,长于小贼,气宏而密,间不容发,有织成隐起,往往蹙金之状。 

近代有造谤而著书,《鸡眼》、《苗登》二文。有传蚁穴而称,李公佐南柯太守;有乐妓而工篇什者,成都薛涛;有家僮而善章句者,郭氏奴。皆文之妖也。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争名常切,而为俗亦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将试各相保任,谓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大宴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籍而入选,谓之“春闱”。不捷而醉饱,谓之“打”。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而出,谓之“夏课”。挟藏入试,谓之“书策”。此是大略也。其风俗系于先达,其制置存于有司。虽然,贤士得其大者,故位极人臣,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十有六七,而张睢阳、元鲁山有焉,刘辟、元翛有焉。 

开元二十四年,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天宝中,则有刘长卿、袁成用分为朋头,是时常重东府西监。至贞元八年,李观、欧阳詹犹以广文生登第,自后乃群奔于京兆矣。 

贞元十二年,驸马王士平与义阳公主反目,蔡南史、独孤申叔播为乐曲,号“义阳子”。有《团雪散云》之歌。德宗闻之怒,欲废科举,后但流斥南史、申叔而止。 

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绯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 

宋济,老于文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乃抚膺曰“宋五又坦率矣!”由是大著名。后礼部上甲乙名,德宗先问曰“宋五免坦率否?” 

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草,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大抵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也。 

建中初,金吾将军裴冀曰“若使礼部先时颁天下,曰“某年试题取某经,某年试题取某史,至期果然。亦劝学之一术也。” 

崔元翰为杨崖州所知,欲拜补阙,恳曰“愿得进士,由此独步场中。”然亦不晓呈试,故先求题目为地。崔敖知之,旭日都堂始开,敖盛气白侍郎曰“若试《白云起封中赋》,傲请退。”侍郎为其所中,愕然换其题。是岁二崔俱捷。 

熊执易通于《易》理,会建中四年试《易》、《知险阻》论,执易端坐剖析,倾动瑒中,乃一举而捷。 

李直方,尝第果实名,如贡士之目者,以绿李为首,楞梨为副,樱桃为三,甘子为四,蒲桃为五。或荐荔枝,曰“寄举之首。”又问“栗如之何?”曰“取其实事,不出八九。”始范晔以诸香品时辈,后侯朱虚撰《百官本草》,皆此类也。其升降义趣,直方多则而效之。 

韩愈引致后进,为求科第,多有投书请益者,时人谓之“韩门弟子”。愈后官高,不复为也。 

宋沆为太乐令,知音,近代无比。太常久亡徵调,沆乃考钟律而得之。 

李汧公,雅好琴,常断桐,又取漆桶为之,多至数百张,求者与之。有绝代者,一名响泉,一名韵磬,自宝于家。京师人以樊氏、路氏琴为第一,路氏琴有房太尉石枕,损处惜之不理。 

蜀中雷氏斫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螺蚌之徽。 

张相弘靖,少时夜会名客,观郑宥调二琴至切。各置一榻,动宫则宫应,动商则商应,稍不切,乃不应。宥师董庭兰,尤善泛声、祝声。 

韩会与名辈号为“四夔”,会为夔头,而善歌妙绝。 

李舟好事,尝得村舍烟竹,截以为笛,坚如铁石,以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寥亮逸发,上彻云表。俄有客独立于岸,呼船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壮,山河可裂。牟平生未尝见。及入破,呼吸盘擗,其笛应声粉碎,客散不知所之。舟著记,疑其蛟龙也。 

李牟,秋夜吹笛于瓜洲,舟楫甚隘。初发调,群动皆息。及数奏,微风飒然而至。又俄顷,舟人贾客,皆有怨叹悲泣之声。 

赵璧,弹五弦,人问其术,答曰“吾之于五弦也,始则心驱之,中则神遇之,终则天随之。吾方浩然,眼知耳,目如鼻,不知五弦之为璧,璧之为五弦也。” 

李衮善歌,初于江外,而名动京师。崔昭入朝,密载而至,乃邀宾客,请第一部乐,及京邑之名倡,以为盛会。绐言表弟,请登末坐,令衮弊衣以出,合坐嗤笑。顷命酒,昭曰“欲请表弟歌。”坐中又笑。及啭喉一发,乐人皆大惊曰“此必李八郎也。”遂罗拜阶下。 

于頔司空,尝令客弹琴。其嫂知音,听于帘下,曰“三分中,一分筝声,二分琵琶声,绝无琴韵。” 

于司空頔,因韦太尉奉圣乐,亦撰《顺圣乐》以进,每宴必使奏之。其曲将半,行缀皆伏,独一卒舞于其中。幕客韦绶笑曰“何用穷兵独舞。”言虽诙谐,一时亦有谓也。頔又令女妓为六佾舞,声态壮妙,号《孙武顺圣乐》。 

于司空以乐曲有《想夫怜》,其名不雅,将改之⊥有笑者曰“南朝相府曾有瑞莲,故歌《相府莲》,自是后人语讹,相承不改耳。” 

旧说董仲舒墓门,人过皆下马,故谓之“下马陵”,后人语讹为“虾蟆陵”。今荆襄人呼“提”为“堤”,晋绛人呼“梭”为“”,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涩、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沉,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 

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薄萄,岭南之灵谿、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谓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 

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蒲之白蒲、重抄,临川之滑薄。又宋亳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又有茧纸。 

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邱白瓮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初,诙谐自贺知章,轻薄自祖咏,诨语自贺兰广、郑涉。近代咏字有萧昕,寓言有李纡,隐语有张著,有警有李舟,张彧,歇后姚岘、叔孙羽,讹语影带有李直方、独孤申叔,题目人有曹著。 

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奕,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各有所蔽也。 

古之饮酒,有杯盘狼籍、杨觯绝缨之说。甚则甚矣,然未有言其法者。国朝麟德中,璧州刺史邓弘庆,始创平、索、看、精四字令,至李梢云而大备。自上及下,以为宜然。大抵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盖工于举场,而盛于使幕、衣冠。有男女杂履舄者,有长幼同灯烛者,外府则立将校而坐妇人,其弊如此。又有击球、畋猪之乐,皆溺人者也。 

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天后梦双陆而不胜,召狄梁公说之。梁公对曰“宫中无子之象是也。”后人新意,长行出焉。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然无如长行也。鉴险易者,喻时事焉;适变通者,方《易》象焉。王公大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乃博徒是强名争胜。谓之“撩零”,假借分画谓之“囊家”,囊家什一而取,谓之“乞头”。有通宵而战者,有破产而输者,其工者近有浑镐、崔师本首出。围棋次于长行,其工者近有韦延祐、杨芄首出。如弹棋之戏甚古,法虽设,鲜有为之;其工者,近有吉逵、高越首出焉。 

贞元中,董叔儒进博一局,并《经》一卷,颇有新意,不行于时。 

洛阳令崔师本,又好为古之摴蒱。其法三分其子,三百六十,限以二关,人执六马,其骰五枚,分上为黑,下为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全黑者为卢,其采十六;二雉三黑为雉,其采十四;二犊三白为犊,其采十;全白为白,其采八。四者贵采也—为十二,塞为十一,塔为五,秃为四,撅为三,枭为二。六者杂采也。贵采得连掷,得打马,得过关,余采则否。新加进九退六两采。 

凡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转运使岁运米二百万石输关中,皆自通济渠入河而至也。江淮篙工不能入黄河。蜀之三峡、河之三门、南越之恶谿、南康之赣石,皆险绝之所,自有本处人为篙工。大抵峡路峻急,故曰“朝发白帝,暮彻江陵”。四月、五月为尤险时,故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瞿塘不可触。”扬子、钱塘二江者,则乘两潮发棹,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编蒲为帆,大者或数十幅,自白沙沂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潮信。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暴风之候,有抛车云,舟人必祭婆官而事僧伽。江湖语云“水不载万。”言大船不过八九千石。然则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此则不啻载万也。洪鄂之水居颇多,与屋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奏商声乐,众婢仆,以据舵楼之下,其间大隐,亦可知矣。 

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阗。有蕃长为主领,市舶使籍其名物,纳舶脚,禁珍异,蕃商有以欺诈入牢狱者。舶发之后,海路必养白鸽为信。舶没,则鸽虽数千里,亦能归也。 

舟人言鼠亦有灵,舟中群鼠散走,旬日必有覆溺之患。 

海上居人,时见飞楼如缔构之状,甚壮丽者;太原以北,晨行则烟霭之中,睹城阙状,如女墙、雉堞者,皆《天官书》所说气也。 

南海人言海风四面而至,名曰“飓风”。飓风将至,则多虹霓,名曰“飓母”。然三五十年始一见。 

或曰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冬则伏地中,人取而食之,其状类彘。又与黄鱼同食者,人皆震死。亦有收得雷斧、雷墨者,以为禁药。 

龙门人皆言善游于悬水,接水上下如神。然寒食拜必于河滨,终为水溺死也。 

近代杜邠公自西川除江陵,五月下峡,官舟千艘,不损一只。旧语曰“五月下峡,死而不吊。”此特邠公之洪福,自古未之有也。 

旧言春水时至,鱼登龙门,有化龙者。今汾晋山穴间,龙蜕骨角甚多,人采以为药,有五色者。 

剑南元无蝎,尝有人任主簿,将蝎之任,而有之,今呼为“主簿虫”也。 

江东有蚊母鸟,亦谓之吐蚊鸟,夏则夜鸣,吐蚊于丛苇间,湖州尤甚。南中又有蚊子树,实类楷杷,熟则自裂,蚊尽出而空壳矣。 

剑南人之采猓犭然者,获一猓犭然则数十猓犭然可尽得矣。何哉其猓犭然性仁,不忍伤类,见被获者,聚族而啼,虽杀之,终不去也。噫,此乃兽之状,人之心也。乐羊食其子,史牟杀其甥,则人之状,兽之心也。 

猩猩者好酒与屐,人有取之者,置二物以诱之。猩猩始见,必大骂曰“诱我也!”乃绝走远去,久而复来,稍稍相劝,俄顷俱醉,其足皆绊于屐,因遂获之。或有其图而赞曰“尔形惟猿,尔画惟人,言不忝面,智不周身。淮阴佐汉,李斯相泰。何如箕山,高卧养真。” 

罗浮甘子,开元中方有,山僧种于南楼寺,其后常资进贡。幸蜀奉天之岁,皆不结实。 

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或至六七十炼则已,易破难成,往往有自鸣者。 

苏州进藕,其最上者名曰“伤荷藕”,或云“叶甘为虫所伤。”又云“欲长其根,则故伤其叶。”近多重台荷花,花上复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