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野史 >

第886部分

中华野史-第886部分

小说: 中华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钣阎彼妫幕实鄄稌m斩之,即以其时举兵,立授友直为北平布政司参议。寻升刑部侍郎、尚书,以至工部尚书,至正统间,始殁于位。二张死节,同官同时,今惟昺之名见于史,而显宗忠义,后人无能名之者。革除义士,其湮没者多矣!又他书纪显宗为状元,不止叶文庄一人,又《练子宁别传》,云登张显宗榜进士第二人。 

【吴康斋父】吴康斋以布衣荐起,英宗召见,特授左春坊谕德,不赴而归。今上有言官议,将同陈白沙、王新建,崇祀两庑,偶议者不同、中止,然天下犹以为缺典。而不知康斋之有父溥也;溥字德润,洪武时为太学生,即奉诏使云南宣谕,再使福建阅士伍,其馈遗一无所受;登建文二年庚辰科会试第一名,廷试第二甲第一名,授翰林编修,与修《高皇实录》,书成升修撰;又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寻用祭酒胡俨荐,升司业,在词林国学二十余年。其科名既敻,遭际亦奇,而人无称之者,并不知本朝有此会元也。康斋以徒步位宫寮,而生被宠遇,没亭俎豆,荣名万世,信乎人贵自立哉!康斋名梦祥,字与弼,以字行。洪武间,吾邑嘉兴,有王嘉会者,字原礼,元末累举不第,入我明,以明经应聘至京,授翰林检讨;洪武十五年,升国子右司业,与祭酒宋讷、左司业龚学,严立楷范;三人俱春秋高,须眉皓然,太学数千人,肃而畏之;以老疾乞归,特赐致仕,未行而卒于官舍,时年八十余。上命礼部应天府给舟车还葬,发引之日,又诏沿途有司祭之,而吾乡人已无能名之者。且国初国子司业,有左右二员,则虽博洽耆夙,亦不及知矣。 

【前甲申会元】钱文肃(习礼)作刘子钦墓志云刘以《 

书经》中永乐癸未江西乡试第一,明年甲申,礼部会试仍第一,登会棨榜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坐累,戍广西南丹卫。 

仁宗登极,以会棨荐,起为江西新淦县训导,岁满请致仕归,以大耋终。余与公生同邑,学同志,少而往还相好,壮而相继登朝,老而先后谢事,所述刘生平甚详。盖钱以洪武壬子生,刘以洪武戊申生,长于钱四岁。刘先举解元,钱以永乐戊子继登江西乡试第一,相去仅隔一科,皆吉水人,又同在词林。子钦年八十卒于家,又六年而钱亦残,年八十九。其生平交情最昵,出处又同时,断无误谬之理。而历代纪述相传,俱云是科会元为杨相,江西泰和县人,又何也?子钦名敬,以字行,本朝南宫榜首,宦途不振,未有其比。钱乡会亦联捷,己丑会试第十,辛卯廷试,亦起家庶常,官至少宗伯,谥文肃。弇州所纪,六典文衡者,即此公也,与刘荣枯迥异如此,《天顺日录》云“子钦甲申会元。”时去永乐未远,且李文达亦不应妄言也。陆文裕《玉堂漫笔》亦云然。而弇州直驳其误盖未考李公《日录》及钱文肃所作志耳。 

【现任大臣子弟登第】弇州云“大臣在事,而子弟登第者,成化以前俱无之。此又大谬不然。”永乐二年甲申,会元又馆元杨相,为辅臣士奇侄;宣德二年丁未,进士金昭伯,为次揆金幼孜之侄;正统元年丙辰,二甲进士章瑾,为礼部左侍郎张敞之子,试时竟不引例回避,瑾后亦至礼部右侍郎;正统十年乙丑,进士刘琏,为户部左侍郎刘中敏之子;正统十三年戊辰,二甲第二名曹鼎,为首揆文忠公鼐之嫡弟,文忠读卷不回避,又选为庶吉士;景泰二年辛未,二甲进士陈僎,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鉴之嫡侄;三甲进士曹景,为南京吏部尚书义之嫡侄;景泰五年甲戌,三甲进士孟淮,为户部左侍郎鉴之子;耿裕为刑部右侍郎九畴之子;罗淮为太子少保右都御史通之嫡侄;二甲进士何乔新,父文渊为太子太保礼书,甫去任半年;天顺元年丁丑,二甲进士许起,为次揆许彬之子;二甲进士石浚,为忠国公石享嫡侄;进士沈瑶,为南京户部尚书翼之子;天顺四年庚辰,三甲进士周经,为刑部左侍郎瑄之子,俱现在大臣。 

此皆成化以前之事也。乃成化以后,弇州所纪亦未详如成化二年第一甲第二名程敏政,为首揆少师李文达(贤)之婿;而庶吉士商良臣,则故相商文毅(辂)之子,文毅即以是年冬出山再相矣;庶吉士李瑢,为礼部侍郎绍之子;成化五年己丑,庶吉士尹龙,为吏部左侍郎旻之子;成化十一年乙未,二甲进士王沂,为南癸酒玙之子;三甲进士章元应,为南礼部左侍郎纶之子;成化十四年戊戌,三甲进士庶吉士杨时畅,为户部尚书鼎之子;三甲进士周纮,为南刑部尚书瑄次子;成化二十年甲辰二甲进士黎民表,为吏部右侍郎淳之子;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庶吉士万宏璧,为首揆少师安之孙,兵部右侍郎翼(一作翚之子;二甲进士倪阜,为礼部右侍郎岳之嫡弟,岳会试不回避,且为廷试提调;弘治六年癸丑,二甲进士王承裕,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端毅(恕)之子,端毅不读卷;弘治九年丙辰,二甲进士刘东,为次辅健之子,健不辞读卷;又南左都御史翟瑄子铨,南礼部侍郎董越子天锡,俱举进士,时越考绩在京,又进士许赞为右副都御史进之次子;弘治十二年己未,二甲进士谢迪,为次揆谢文正(迁)之嫡弟;三甲进士许诰,礼部左左字原缺,据写本补,侍郎进之长子;弘治十八年乙丑,第一甲二名谢丕又为迁之子,以出后其叔选,不书本生父文正公名,文正虽亦引嫌,竟充读卷官;进士金达,为南兵部侍郎宪之子;正德三年戊辰,传升检讨,又升侍讲焦黄中,为次揆芳之子;传升编修刘仁,为兵部尚书,宇之子;庶吉士韩守愚,为户部右侍郎鼎之子;进士刘寉年,为礼部尚书春之侄,春辞提调;正德六年辛未,状元杨慎,为次揆杨文忠(廷和)之子;庶吉士费寀,为礼部尚书费文宪(宏)弟;正德九年甲戌科,庶吉士余承勋,为首揆杨廷和之婿;十二年丁丑科三甲进士李惠,为佥都御史钺之子;庶吉士叶桂章,为首揆杨廷和之婿;正德十六年辛巳,第一甲三名费懋中,又为文宪之侄;嘉靖二年癸未,状元姚涞,为新任工部左侍郎姚镆子;二甲进士杨惇,为首揆少师杨文忠(廷和)次子,仍充读卷官;二甲进士崔允,为驸马都尉京山侯元嫡弟;嘉靖五年丙戌,庶吉士费懋贤,又为首揆费文宪之子;庶吉士毛渠,为次辅毛文简(纪)之子;又先一年乙酉解元,二甲进士王汝孝,为兵部尚书宪之子;嘉靖八年己丑,三甲进士吴子孝,为南京吏部尚书一鹏之子;嘉靖十一年壬辰,三甲进士刘灿为副都天和之子。此后数科未之见。至嘉靖二十三年甲辰,而翟诸城当国,长子涌现论,以试中书舍人;次子汝孝,以国子生登第,为臣科王交等所劾,致父子削夺。然是科二甲进士,亦试中书舍人,为故锦衣帅陆松次子,现任锦衣帅陆炳嫡弟,独无一人指及。盖是昱陆焰已炽,非翟石门比,故言官求多于宰辅,而缄口于权幸也。二十六年丁未,二甲进士陈以寉,为兵部尚书陈经之子;二十九年庚戌,三甲进士王正国,为吏部左侍郎邦瑞之子;嘉靖三十二年癸丑,二甲进士孙铤,为礼部左侍郎升之子,南宫试亦不回避,仍充廷试提调;三十五年丙辰,二甲进士孙鑨,又吏部右侍郎升之子;三十八年己未,吏部尚书吴鹏子绍,登二甲进士,则倩人入试,途人皆知,而言路无敢言者,乃父太宰亦不辞读卷也;至四十一年壬戌,少保兵部尚书杨襄毅(博)子俊民、左都御史潘恭定(恩)子允端登第,两公辞读卷不许,二字俱二甲进士;南京兵部尚书李遂子材,亦以是科得隽;至四十四年乙丑,遂次子试,又举进士,时乃父尚在位云。降庆以后,耳目所及不必记矣。李文达,河南之南阳人;程篁墩、南直之休宁人,何以数千里外结姻?且程举鼎甲,年已二十有二,乃父信现任兵部侍郎,何以聘而未娶?且妇翁为读卷首臣,竟置前列,当时亦无异议,均不可解。 

【壬辰会元】本朝开科以来,南宫壬辰凡四见矣。初为永乐十年,则林志居首;再为成化八年,则吴宽居首。林以解元会元登榜眼,吴以经魁会元登状元,俱掇巍科,居翰苑。至嘉靖十一年,则会元林春,万历二十年,则会元吴默,俱二甲进士,俱不得入词林,且两科又考庶常,而两公竟失之。是四公者,二林皆福建之福州人,二吴皆直隶之苏州人,同姓、同郡、同单名,前则同入鳌甲,后则同拜郎署,并馆选见遗,造物播弄,奇巧极矣! 

【马铎李骐同母】马铎者,举永乐壬辰状元;李骐者,举永乐戊戌状元,俱福建之长乐人。世传其母先嫁马氏生铎,再嫁李氏生子,即带马姓以为名,至文皇临轩胪唱,御笔改马为骐。二人固同母异父兄弟也。此说自幼闻之,弇州记奇事,亦以为诚然。及考二人志铭,则殊不尔。铎之母为卓氏,骐之嫡母为叶氏先亡继母黄氏,俱封安人,未几黄氏亦卒,骐寻下世。 

然则二人,本不同母,何以世有此说?或因一时并贵,因讳而易其姓耶,是不可考矣。 

【征叛王废乡试】宣德元年丙午科,顺天当乡试,以上亲征汉王高煦,不及开闱,此亦创见事也。又九十四年,为正德十四年己卯科,江西当乡试,会宁王宸濠反,亦废试事不举,时武宗亦自北率兵亲征。然江西省至嘉靖元年壬午科,上命并取一百九十人,以补前度之缺,而宣德己酉,顺天之补否,不可考矣。 

【典史再举乡试】曹文忠(鼐)以典史中殿元,以辅臣死土木,人皆知之,又但知其以乡举弃校官改县尉耳。初鼐已中乡试,为山西代州教职,负才不屑卑冗,欲弃官再就试,为吏部驳奏,遂改授江西泰和典史;宣德七年解部匠至京,值京师大比,乞入试,大学士杨士奇怜而许之,遂再中顺天第二人,因连捷,遂魁天下。事见国史甚明。今世徒以典史会试巍科为奇,而再登贤书,抑奇之奇矣!其他坐斥去,而再入彀者,另记。 

【举人充吏会试】先朝中式举人,会试不到者,降充吏。 

如四川马湖府王有学等,后以展辨得免吏役,复入会场,已会纪其事矣。乃更有可异,正统三年,行在锦衣卫司吏莫焕等奏“臣等俱中宣德七年乡举,以疾病会试逾期,礼部授例责充吏役,不敢辞避,第求仍许会试,以图进取。”上从其请。夫摈贤书为功曹,固为苛政,然祖制不可违。若已列胥吏,复入南宫,不几辱宾兴盛礼欤?何不引王有学等例,还其故物而就试欤?因思后日弘治间,唐寅、徐经等,亦以罣误充吏,亦可如莫焕等,望格外之恩矣。此等事真是异典。进士以杂流起家者,如驿丞、吏员、承差、书算之属,皆同诸生乡试也,既登解籍,则为乡贡士,非复杂流矣。今既降充吏役,此后仅可列仕版耳,仍歌鹿鸣而来,则稀有之事也。 

【驿丞进士】宣德八年癸丑,曹鼐以泰和典史登状元,以为异事。而不知正统四年己未,第五十九名李郁,江西丰城人,下书“承差习《礼记》”;成化十四年戊戌科,第一百五十三名谭溥,其下直书“山东东阿县田县驿驿丞,习《书》”,此仅见之会录中耳。弇州奇事述及科试考,皆不之载。若正统七年壬戌科,一百二十一名郑温,为直隶松陵驿丞,则弇州已记之矣。 

【乡试遇水火灾】正统三年戊午,顺天乡试,首场毕之夕遇火,士子试卷颇有毁废者。有司惧得罪,但请修葺场屋,以毕两试。时会鹤龄以侍读学士为正考官,独不可曰“非再试无以涤百弊,昭至公,何惜一日之费,不成此盛举哉?”有司以二说奏,上命如鹤禽言,改用十五日为首场,是科更称得士。 

至弘治五年壬子,浙江乡试,首场遇大雨,漂浮号舍,不能坐立,士子哗扰,竞散而出,约束之不能止。监临御史、监察宪臣,俱欲罢试,独左布政刘大夏曰“暴雨必有息时,可令自揣能文者听其愿留,勿随众去。当以留者为准,阅其文登榜。” 

于是存者尚有八百余人,悉命还号舍,雨果止,于是仍如额取足数。比榜出,人谓得人胜他科。按此两番变故,实出意外,曾欲再举以消弊孔,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宾兴俱赖以告成。事若相反,其得体则一也。按天顺七年癸未,会试首场,亦遇火,焚死举人九十余人,则试卷尚未成文。以故改本年八月再试,至次年二月胪唱,虽称天顺八年,而英宗已先一月升遐不及临轩矣。英庙在御,乡会二试,盖两罹郁修云。 

【内官子弟登第】景泰五年甲戌科,二甲进士牛轮,顺天涿州人,登科录书其叔玉为司礼监左监丞。按玉横于天顺之末,成化之初,李文达会面辱之,至今有《学士醉归图》传世,其在景泰时,何以遂登之录?且书叔亦非故事,时高文义、于忠愍俱称正人,为读卷官,何以置不间也?若正统十三年戊辰科,二甲进士李泰,顺天香河县人,登科录书“父永昌,见任司礼太监”。此必生泰后,始自宫入掖庭。然不书母吴氏,而书其祖母王氏,则又非典制矣。又如景泰二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成凯,陕西西安耀州人,书“父敬前翰林院庶吉士”,时敬久从馆中出为晋府王官,坐法腐刑,寻从景帝潜藩入绍,已升御马监太监而不书,仅书前衔,最为得体。且并书母孙氏,称具庆下,则二太监俱见其子成进士,亦幸事矣。李第后,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詹事。牛轮亦选庶常授编修,官至太常少卿,惟成凯因病不得赴馆选,而父敬为景帝所眷笼,特授凯吏科都给事中,寻卒,又二年而敬始殁。弘治三年庚戌科,二甲进士张定,为太监张敏嫡侄,敏即在宪宗朝保护英宗者。定为福建同安县人。弘治至同安县人数句,据写本补,英宗北狩不返,徐埕辈议南迁,于谦等争之不能得,赖永昌力诤于太后而止,则永昌亦贤槪病@钐┖笃蚍猓撇赣啦⒁晕茫ú坏梅獗旧改福敕馄渥娓改浮Z手;蛞善渫写牵鞘狄病!

【进士给假】近来新科进士选期未及者,多以给假省亲省墓为辞,得暂归里。其有力者,则乞解银,及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