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175部分

超级科技强国-第175部分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3年1月1日,蒋介石电令张学良,下令张学良留下‘足够力量之防线守军’后,回师津京,给胶着的战场注入一支援军。

    然而,蒋介石的电令居然被张学良亲自回绝,并与1932年1月第二次改旗易帜,脱离国民党,毅然打出了西南军黄金龙旗的旗号,并电请西南早日派员整编东北军。

    在那一天,蔓延数地的宁锦防线一片欢腾,对西南早就充满了无限向往的东北军无不欢呼沸腾,要知道,东北军向国民党屈服的时间并不长,各级将领大多都还忠于张学良,对于大力支援东北军抗战的西南军好感多多,对于南京却缺乏忠诚,改旗易帜虽然非常突然,但却受到了广大东北官兵的支持。

    张学良在改旗易帜的通告中这样说道:“……旨在建立平等、自由、富强、廉洁、公正之强大中国,而不是屈服于腐朽政权之统治,特改旗易帜,服从西南命令。望诸公……”

    通电一出,天下震惊,在南京国民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时,西南最高领导人张蜀生亲自紧跟着通电天下,命令张学良为西南军东北抗日总指挥,任命霍卫国为东北抗日副总指挥,并表示愿意以诚相待二十万东北军,并承担起东北军之抚恤、补给等问题。

    同时,西南宣布将加大对东北军之补给力度,对于张学良电请整编一事,则回以‘战时特殊,可容随后再行整编’。

    这也算是给东北军上下一个交代,并没有打蛇沿棍上,急着对东北军指手画脚,反而给予了张学良全权指挥特权,只是以霍卫国辅助,协同指挥抗战事宜。

    东北哗变,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打击犹如是推倒了一座山后,又撞塌了另外几座山,恶劣至极的连锁反应,让蒋介石不得不亲自发表斥电。

    在电文中,蒋委员长斥责张学良不遵中央,与西南图谋多时,逆行反叛之事必将受到严厉之惩戒云云。

    东北第二次改旗易帜事件,影响极其广泛,似乎给其他的**部队树立了一面旗帜。

    1933年,1月15日,在西南军大军围堵近半月后,老奸巨猾的阎锡山终于成了东北易帜后第二个屈从的**大鳄。阎锡山在太原宣布逮捕忠于南京的两个师长,同时接受西南军整编。

    而与之对应的,西南宣布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长,同时,西南军在完成对山西军队的甄别工作,清除了一批人民公敌一般的害群之马后,将山西军队暂编在列,等候战后统一整编。

    山西过后,在陈调元部彻底败走湖北后,湖南全省宣布加入西南联治政府。

    1933年2月1日,福建、江西两省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同时以‘民意不可违,应顺应民心’为由,宣布加入西南联治政府。

    西南也同时发布公告,对这些投诚的省份表示欢迎,并且表示在日后的政府重组时,将给予原国民党各级官员同样待遇之考核机会,只要通过严格考核,西南绝不排斥国民党官员加入新政府。

    1933年2月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月份,整个北伐战场上,共有15个师的师长带着部队向西南投降,其中甚至有华中战区的**副司令徐永昌,江浙东南战区15军军长薛岳,另外又有湖北宣布加入西南联合自治政府。

    1933年3月,韩复渠、宋哲元联合率部反蒋,突然调转枪口对准汤恩伯,两人共计8个乙等师的部队,转瞬就成了西南军。而性格直爽,为人正气的张自忠更是怒斥汤恩伯,言明国民党大势已去,让其看清形势,早日结束内战。

    在韩复渠二人反国民党后,津京战场方面,国民党的形势开始急转直下,甚至东北张学良也派了四个师的援军南下,支援津京战场。

    1933年3月15日,被西南沟通许久的傅作义终于被民族大义所动,率部投诚,并出奇兵俘虏汤恩伯及其以下之仇视西南之党国官员近百人,指挥中心被端了后,津京战场形势大逆转,十几万**最终全部投降,改旗易帜,归属西南。

    津京战场事毕后,傅作义部留驻天津,宋哲元率部坐镇河北,韩复渠则回到山东,宣布山东易帜。完成准备后,解除了后顾之忧后,陈军率领四个师近六万精锐大军离开天津,开始沿津浦线向南进攻。

    同时,西南军在陶谦的指挥下,成为进展最迅速的一方,早在3月初就拿下了杭州,兵临上海滩。

    面对着已经近在咫尺的西南军,国民党集中了近三十万大军,构筑了号称铁桶一般的淞沪防线。

    1933年3月20日,西南军一部乘船登陆上海,从长江口上岸,沿着宝山方向对日军的淞沪防线侧翼发起猛攻。同时,西南军主力则从正面发起猛攻,在飞机和坦克的协同下,战线被补充到了8个师的东南集群一鼓作气地攻破,历时一周时间,彻底解决了战斗。战斗的结果是,大部分**投降,其余大多逃窜回乡,真正被打死打伤的反而不多。

    与此同时,吴铁军负责的西南集群从山西出发,半个月时间拿下了河南,和陈军的津京军团呈几乎并行的趋势,经安徽,直逼南京而去。

    和东南军团,西南军团,津京军团相比,华中军团虽然人数并不多,只有六个师,但以西南部队之精锐,装备优良,面对二十万**的围堵,也同样突破迅速,在俘虏甚重的情况下,击溃了不少以师为单位的**。在其他三路大军进军南京的时候,华中集群也沿合肥方向,向南京进发。

    四路大军,补充到30多个西南师组成的庞大进攻力量,在加入了一些投诚的**开明师长所带领的部队后,整个进攻力量达到了四十个师。四十个师的西南武装终于在南京附近遇到了国民党最后也是最顽强的抵抗力量。

    在整合了败退到南京的部队后,国民党集中了五十多个师的部队,由蒋介石亲自担任战区司令,防御西南的进攻。虽然**同样人多势众,但西南却走的是精兵路线,战力非凡,尤其是航母舰队提供的空中支援,更是将**绝对的比了下去。

    1933年3月30日,在北伐战争发起五个月后,西南与南京终于在南京附近展开了决战。西南通电南京政府,劝告对方大势已去,放下武器投降才是唯一出路。而南京方面则表示将战斗到底。

    这将是一场血流成河的战斗,和之前的战斗不同,大多是被西南军强势突破包围后,解决了战斗,这次战斗很可能会死伤惨重。就在张蜀生准备忍痛下达总攻命令时,南京却突然传来兵变的消息。

    第29军军长佟麟阁将军,率部连夜包围了总统府和政要官邸,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将几乎整个国民党军政要员阶层一网打尽。

    在佟麟阁将军的‘正确规劝’下,蒋介石发布告国民电,通电下野前言称内战须早日结束,下令南京附近之**放下武器,向西南投降云云。

    见势不妙的蒋介石,在最后关头选择了接受兵谏,宣布下野,毕竟,只要不是疯狂的人,都能看出如今‘党国’大势已去。

    1933年,4月1日,西南人民军进入南京,放下了总统府上面飘扬的国民党青天白日旗,此举正式宣布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大地上的统治结束。

    同日,张蜀生在西南发表《告全体国民书》,通过广播讲话,向海内外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在上下五千年之文明长河中,无数史实已经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凡的、百折不饶、可歌可颂的、创作过许许多多奇迹的伟大民族。然而,百年来,分裂、内乱无不阻扰着民族的崛起与复兴……从今天起,中华民族将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我向全体国民保证,我向四万万同胞保证,我向亿万海内外同胞保证,西南将秉承一贯之作风,尽快解决战争之阵痛,组建新的全国人民政府,从而为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问题打好基础。

    西南将坚持以科技立国,经济强国,法制建国,教育兴国,礼仪传国的施政方针,保证一切为公,一切为民,一切为我中华民族之复兴图强而努力……”

    

    原本计划写的不少东西,精炼了再精炼,草草略过,算是给了读者兄弟们一个交代。不过,之后的情节,小鱼会‘步步尽心’地写好,不会再轻易答应加快情节进度,望见谅。

    感谢兄弟们一路以来的支持,尤其特别感谢盟主展飞云、准盟主宝酒造两位兄弟的支持。没有广大兄弟们的支持,小鱼肯定没信心写到现在。正是你的订阅,你们的打赏,你们的月票、推荐票,给了小鱼巨大信心。说爱你们太虚伪了,真地感谢大家。

    在第三卷中华龙腾 即将开始前,小鱼再次呼吁一下订阅。前两天去了下百度贴吧,盗版遍地,见有兄弟说只订阅某某大神的书,小鱼这本就看盗版算了。当时苦笑莫名,大神虽然书好看,但小鱼也在认真写。不多说,小鱼泪求大家订阅支持,以我的更新速度,一个月不到3块钱,真的已经很少了,小鱼这收入,和民工比也不强多少,码字还没码砖头赚钱。就3块钱,兄弟们几支烟的价格,买一两根黄瓜的价格,吃两根雪糕的价格,小鱼却要在工作之余,熬夜更新一个月。如果成绩很好,小鱼如果是大神,也不求这几个订阅,但实际情况却是,订阅惨淡,不下脸求,汤都没的喝了。

    泪求大家订阅支持,尤其是第一章,没订阅的兄弟记得支持下,到时候小鱼还指望靠着订阅拿封推呢。

    9949,闲话不计费。(该小说由读读窝小说网。DuDuWo。 会员收集上传)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图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图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记住“ 网”网址:http:///

正文 第三卷 华夏龙腾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定都汉京

    第三卷华夏龙腾第一百八十八章定都汉京

    忙碌的日子,张蜀生却忽然清闲了下来,西南这架政治火车彻底力后,在爱国与民族这两面大旗帜的飘扬下,整个政府的行政效率空前提高,整个社会的工作热情也空前高涨。吞噬小说

    上到现在整个中国最高权力机构,以原有西南政治框架成立的中国过渡政府,下到贩夫走卒,平头百姓,都卯足了一股劲,都希望在这个百废待兴事待举之际,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凡我中华大地,无分天南地北,皆有建设新中国之重大责任。”

    可以说,凡是赶上了这次时代变迁的中国人,无不欢欣鼓舞,在广大报纸与广播等社会舆论喉舌的引领下,全国都进入了成立新政府的冲刺阶段,所有人都为一个即将正式成立的的强势中央政府而热血沸腾。

    谁愿意被娜倭寇肆意欺凌?

    谁愿意做百年之万国洋奴?

    谁愿意老婆妻儿被人用刺刀挑开胸膛?

    谁愿意祖国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于人?

    谁愿意将民族财富作为战争赔款资敌展?

    谁不愿意挺直了胸膛,告诉天下人,我是龙的传人?

    谁不愿意自由、安全地、不被侵犯地行走在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华大地上?

    谁不愿意祖国昌盛、国力强大、民族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谁不愿意对外用兵,开疆扩土,当那天朝上国子民?

    谁不愿意龙的传人,无论行走世界各地,都会被人谦卑地仰视?

    一个强势中央政府,携半壁中华之十五载科教经济文化基业,对外强势,对内爱民如子,又岂能不受到人民欢迎?

    农民期盼广分田地,减免苛捐杂税,希望像西南一样,得到政府补助,广修水利与道路。希望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有那亩产近乎神话般的新种使用。

    工人期盼新政府如在西南时一样,广办工厂,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期盼受到社会尊重,提高待遇,享受与劳动付出平等之待遇。多一些工钱,少一点血汗压迫。多一些人一样的待遇,少一些狗一样的生活。

    学生期盼祖国强盛,期盼免费教育,期盼更多的会,更多的就业机会。

    商人期盼西南的工商法普及全国,在法律的保护下展私有个体经济,于百废待兴中,南买北卖,广泛经营。

    地主希望得到新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机会,在最大限度保证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从地主阶级安然过渡到中资本家阶级。

    文人希望有更自由的创作环节,希望政府加大教育投入,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保护。

    军人希望政府强势,装备更加先进,军队数量庞大,武运昌盛,早日驱逐东北日寇,完成全国统一。

    ……

    昆明,临时政府政务院,文化部会议室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非正式会议,参加的人员等级却很高,除了文化部部长袁嘉谷外,还有文化部分管文体等方面的副部长何凝女士,文化部分管教育的副部长蔡元培,以及其他几位受邀知名社会贤达。

    而其中两人却有些特别,他们身前有一台钢琴,一人负责演奏,一人负责唱诵。

    “叮叮咚……”

    在得到袁嘉谷的点头示意后,坐在钢琴前的男子,立即进入状态,灵动的手指在琴键上随心舞动,而随之带来的却是一曲极为振奋人心的曲子。

    配合着曲子,旁边那名同样年轻的负责唱诵的青年,口中缓缓吐出了早已烂熟于心的歌词。

    “起来……”

    慷慨激昂的曲子,振奋人心的歌词,整个作品虽然只有短短的46秒,但却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彻底打动。

    那曲子的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回荡着属于这个民族的崛起之音,那歌词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是这个民族崛起时的呐喊,歌与词的完美结合,弹奏者与演唱者的完美配合,给予了在场所有人一次终身难忘的感受。

    表演结束了,所有的人似乎依然沉浸在那慷慨激昂的旋律中。

    “啪啪啪……”袁嘉谷带头鼓起掌来,自内心的鼓励掌声,引得两位表演者频频致意,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与爱国情怀的最好回报。

    “聂耳同志,田汉同志,你们二位合作的这个作品,是此次面向全国的国歌征集活动的唯一胜出者。我代表新政府筹备委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