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24部分

超级科技强国-第24部分

小说: 超级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民团士兵们当场吐了出来。

    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况下,一些土匪头目已经被逼疯了,挥舞着手中的毛瑟手枪,眼看骑兵失败了,还想拼着一股凶厉之气硬冲过来。

    可惜,即便只有四挺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也不是他们可以冲破的,何况,张蜀生已经下了开炮的命令。

    “三发射击!开炮!”

    在大炮面前,土匪们最后一丁点冲破阻扰的侥幸心理已经没了,这时候,山谷外响起了一阵喇叭声。

    “投降不杀,顽抗死罪!”

    喊了几次后,很多人扔掉枪,整个人如同死里逃生一般趴在地上,动都不动。

    面对一场极为不对称的战斗,张蜀生没有喜悦,反而心情复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虽然是世道逼的,但他们不应该朝同是苦难之辈的贫民下手。他们已经不再是良善之辈,而是真正的凶手。

    不过,他对这些死难者没有太多同情,想想那些无辜死去的村民,甚至以前更多的不为所知的死难者,再想想如果不是何安来报信,说不定自己的区区几百人就真被这两千土匪给伏击了。

    看着那些面如死灰,吓得没有了人色的土匪们被一个个缴械,张蜀生下令道:“打扫战场,搜捕樊麻子和汪德才。”( 键盘同时按下Ctrl+D可以收藏!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duduwo。 )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战后总结

    王场村战斗的统计结果第二天就放在了张蜀生的办公桌上,看着这份战损比非常喜人的报告,他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民团士兵阵亡13人,受伤28人,王场村死亡村民共计189人。

    来犯的两千余土匪,除了极少数土匪在二连重机枪扫射的时候就趁乱钻进崖缝逃脱外,共歼灭土匪1875人,死亡338人,包括滚下山坡导致的受伤人数575人。目前关押在战俘营的俘虏自匪首樊麻子以下共计1537人。

    经过最后统计,轻伤或者手脚完好,能够参加劳动改造的土匪不过1200多人,剩下的还有300多伤势较重的土匪。

    至于缴获方面,500多支各式破旧步枪,1000余支鸟枪火铳,还有好几百把大刀长枪。在最后赶来的二营部分战士的协助围堵下,缴获还算不错,但却都是些破破烂烂。

    “都说说看,这些东西怎么处理!”

    办公室里,一营营长吴铁军,二营营长铁三乾和指导员诸葛生,蜀生公司商业特别调查科科长孙长庆几人都在。

    对于没能参加这次战斗,吴铁军感到浑身都不舒服,尤其是看到战果如此巨大后,心里更是有些失落,“团长,死伤的士兵按照民团军人伤亡善后条例处理就行。破旧步枪和火铳,是不是可以发给各村即将建立的村民护卫队。大刀长枪不如直接回炉成铁。至于那些土匪,手脚完好或者轻伤的,自然是劳动改造,那些受伤的,本来都是罪有应得,是不是按重罪处置。”

    缴获物资的处置,众人都没什么意见,关键是这些俘虏。

    “处置是少不了的,不过,我想应该让别人来处置。”铁三乾照例不多言不多语,诸葛生发话了,对于二营能在这次战斗中赶上最后一刻,他心里是很高兴的,至少经过这次战斗后,张蜀生和其他民团中高级军官不会再对匪军改编的二营心存芥蒂。“这三百多土匪,个个受伤不轻,如果只是让我们来处置,首先医疗费用方面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如果不救治,全部枪毙掉,又会给人留下太残暴的印象,影响太坏了一点。我看不如将他们送给小青山镇公所,让他们把土匪拿去邀功求赏。至于他们救不救治那些土匪,或者如何处置,都和我们没关系……”

    这倒是一个绝好的办法,把三百多土匪交上去,既是功劳一件,也能讨好下层官僚,证明民团存在的必要Xing。最关键的是,推掉了很多麻烦。

    张蜀生点点头,倒不是他出不起钱,一来这些恶贯满盈的土匪是罪有应得,自己不枪毙他们已经是好事了,如果再按照后世所谓的仁义道德来救治他们,肯定难以服众。

    “把300土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伤员凑点手脚完好的交给小青山镇公所,另外一部分移交给会远县政府。至于上呈昆明军政府的战斗报告,就说川滇交界处,匪情复杂,民团血战近千悍匪,损失异常惨重,请求军饷补给,以防土匪卷土重来。”

    土匪的处置只能这样,而士兵的伤亡善后处置,才是他最关心的,“孙科长,对于这一部分民团伤亡士兵,公费医治好后能进工厂的,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而对于所有的死伤士兵家属,以蜀生公司的名义,再派专人上门发放一份额外的抚恤金。具体数额从优考虑,你让来喜确认数字后报给我复核就行。”

    “是,经理放心吧。”孙长庆点点头,虽然他是蜀生公司出名的吝啬鬼,但大事上从不含糊。

    公司和民团决定了这次战后处理办法后,民团基层官兵也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战后总结。

    “在这次战斗中,我们二连负责的是赶匪下山。可是战斗中,面对着仅仅一百米外的敌人,不少人却连开数枪都没中。有的比女人都不如,扔个手榴弹,只差没砸到自己的脚。你们对得起公司,对得起民团,对得起这份饷,对得起团长吗?”

    和其他连队一样,陈军和指导员李俊明也在开展战后总结,和倒霉的一连、三连、二营不同,二连是参加了实际战斗的,所以二连虽然暴露的问题最多,但得到的收获也是最大。

    站在整个连队前,一身戎装的陈军,正在训斥二连。经过一次实战后,二连上下都开始佩服这位年轻的连长,平时亲自带队训练,战场上处事不乱,勇猛过人,别的不说,就凭他冒着土匪的子弹,亲自操作重机枪扫射,就让士兵们打心里服了。

    而二连连长李俊明,虽然没有陈军亲自上阵杀敌那样威猛,但却充当了这次灭匪战斗的参谋角色,比起陈军的怒斥,他的训话就是夸奖了,“陈连长说的是问题,我就提提大家的表现。这次战斗,大家的表现还是有目共睹的。两个参战连队,我们比预备役一连的伤亡少得多。至于陈连长所说的打枪打不准,手榴弹扔不远,我认为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初次参加战斗,经验和准备不足。后面冲锋的时候,也就没有人害怕了嘛!”

    连队长官发言褒贬过后,也就进入了战士发言阶段。

    “大家都说说看,这次战斗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说出来让书记员记好了,好的意见和建议可是要给团长过目的。”李俊明开了个头。

    士兵们也不交头接耳,一会儿过后有一个矮小的士兵怯生生地发言了,“报告指导员,我有建议!”

    “站起来说!”整个连队的注视,让这位士兵面红耳赤。

    “报告连长,报告指导员。我太矮,但是眼神好打枪打得准,所以是我们班的狙击手。但我发现加装了瞄准镜的毛瑟步枪,弹仓的位置和狙击镜的位置有冲突,只能打一次压入一颗子弹,战斗的时候,换弹速度太慢了。”

    “很好,记下来。其他还有吗?有意见都提出来,这可是关系着你们日后生死存亡的。”陈军严厉地说道,越来越多的士兵也就开始提起了意见。

    “报告,手榴弹是不是太重了,一次只能带几枚……几下就扔完了。”

    “趴在山上的时候,一,一条蜈蚣钻进了我衣服里面……”

    ……

    一边听着连队士兵总结,陈军一边走到角落里一名士兵旁边,这名士兵和其他人不同,怀抱着一支毛瑟步枪不放手。

    “何安,这几天过得怎么样……”陈军蹲下身,低声问道。

    “连长。挺好的!”何安淡淡地应道,眼神里还带着丝丝血红。

    “嗯,一切都过去了,既然你自己执意要求,以后就好好待在民团。”陈军拍拍他的肩膀,这个冷得吓人的何安,执意要加入民团,“总结大会完了后,你来下我的办公室。”

    一些看似小问题,实则是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迅速地从实战连队总结出来,包括预备役一连也总结了不少战斗经验和教训。

    最后拿到民团总结报告的张蜀生,也是头痛不已,科技基础太薄弱,许多自己明明知道的事情也做不到,比如手榴弹的杀伤效果还是偏低,炸药威力不足,预制铸铁弹壳难以做到最完美分裂。没有近距支援神器迫击炮,缺乏真正的狙击手,重机枪的帆布供弹弹链效率太低,火炮数量太少……

    “唉,科技啊科技,人才啊人才,归根结底都是教育跟不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举的遗祸还没完全消除,很多地方连饭都吃不上,又让我上哪里去找那么多人才。”

    合上了报告,张蜀生觉得眼前一堆事情需要解决,而基本目前难以解决的事情又绕回了教育这件最基本的事情上面。

    足足写了半个小时,才将一份计划书写好,拿起直通电话,张蜀生叫通了孙来喜的电话,说道:“来喜,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孙来喜很快来了,张蜀生把计划书递给他,“来喜,这次有个任务,需要你亲自去一趟上海。”

    “招人?”孙来喜翻开计划书,原来是一份小青山招人计划书。

    张蜀生简单地给了讲了一下,最后总结道:“你和赫尔曼一起去,让他做你的技术评委,按照我在计划书里写明的要求,尽量招到最合适的人才。当然,你记住这次任务的侧重点除了上海滩的洋人人才外,还有江南制造局那一批人,不要怕花钱,真正的人才,你只管给我挖来。经费我让你爹配合你,管够。”

    “放心吧,经理,呵呵,我还没去过上海呢。一定把事情给公司办好。”孙来喜高兴地说道。

    送走了孙来喜,张蜀生沉思良久,最后才决定去昆明一趟,就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才,目前各方面都紧缺人才,上海太远,不适合自己亲自去。昆明和四川的成渝两重镇将会是自己可能亲自去的两三个地方。

    至于最先去昆明,他倒是怀了点私心,算算时间,那位何家的小丫头,也在昆明待了几个月了,去看看也好。( 键盘同时按下Ctrl+D可以收藏!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duduwo。 )

正文 第三十七章 袁嘉谷

    九月刚到,参加完小青山小学校,小青山初级中学校以及小青山初级技术学校三所学校的开学典礼后,张蜀生动身前往昆明,顺路前往会泽县城接管了诸葛生移交过来的马帮。

    原有人员和构成不变,加大了对马帮成员的补助力度,确定了正式的编制和薪金制度,马帮总部迁往梨树坪,隶属于民团特别情报部管理,暂时由蜀生公司商业特别调查科科长孙长庆和民团赵子云共同分管,赵子云因为个人原因不再任三连指导员,改任民团特别情报部第一科副科长。三连由民团老人,正在读夜校的马文武任指导员。

    民团特别情报部的框架还只是雏形,由张蜀生亲自担任部长,下设第一科与第二科。第一科主要负责对内,目前工作重心集中于西南情报事务,负责人暂时只设副科长一职。更为神秘的第二科,则连调查部一科包括赵子云在内的十几个科员都不知道内情。

    会泽到昆明的200余公里路,只有一半是能通汽车的简易公路,这也是为什么张蜀生很早就想买汽车,但迟迟没有行动,现在就算买回来一堆零件组装,也得有路跑才行。

    听说张蜀生要去昆明,何方炯很不要脸地让张蜀生帮忙捎些东西给他闺女。

    坐了半路马车,再换乘何家自己使用的停在半路寻甸县的汽车,这才速度快了些。

    坐在简易的汽车里,忍受着那股废气味,张蜀生却想起出发前和罗峰的密谈。

    在八月底,罗峰终于带着四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孤儿,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梨树坪,这些孤儿也被安置到了蜀生公司孤儿院。

    第一任院长不是别人,而是由张蜀生亲自兼任,那一夜和罗峰的谈话,已经决定了太多人的命运。

    “罗峰,从现在起,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它会使你暂时离开民团军营,离开一营指导员的位置。”对于这个不苟言笑的罗峰,张蜀生还是很欣赏的,测谎仪也测试过,此人心Xing冷僻一些,办事极为严谨,而且忠诚度没问题。

    罗峰和民团、蜀生公司的大多数人一样,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一方面是因为胸中的雄心壮志,都是打定主意要跟着张蜀生好好混一场富贵的。

    “罗峰坚决服从团长的安排。”这一次外出搜寻孤儿,接触到A计划让罗峰猜到了不少东西,知道团长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收留几千里外的孤儿。

    张蜀生满意地点点头,把A计划的第二部分扔给他,“你看看吧!”

    “请团长放心,属下一定全力办好这件事情。”看完两页计划书,罗峰只觉得一股豪气从脚而窜到头顶,噌地一下站起来,敬了个礼。

    “嗯,从现在起,你就是秘编民团特别调查部第二科科长。自今以后,军职待遇与吴铁军同级。孤儿院的保密计划暂时由警卫排抽调一个精锐战斗小组负责,由你指挥。”

    “是!属下一定在十天内将孤儿院的事情初步处理好,等团长回来后进行典礼!”从这份更详细一些的A计划书中他感觉到了太多东西,里面甚至连今后孤儿院的管理原则都确定了,虽然心里极度震撼团长这种思想,但隐隐的,他觉得这样的团长才更像是做大事的人。也只有这样的庞大计划,才能帮助团长成大事。

    一个庞大的A计划,罗峰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一些人的牺牲与奉献将会是注定的,为了华夏民族今后的长治久安,整个A计划容不得张蜀生怀有任何仁慈。

    不只是这些中国的孤儿,还有更深远的计划部分,都将绝对地执行下去。

    一路想着事情,又经过几小时的颠簸过后,昆明城已经在望了。此时的昆明,季候更是四季宜人,九月天的气候只是略微有些燥热而已。

    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