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

第15部分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第15部分

小说: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后,就会在选举日去把票投了。民主党人却有三不投:下雨天不投,没理发不投,晚起床了不投。”所以,仅仅说服了选民是不够的,一定要保证他们确实在选举日去投票了,为此,我们可以打电话、发Email提醒,并且应当主动提供交通条件。 
选区活动人员需要挨家挨户地访问,但分析选民的基本策略还是必须的。柯林说:“背景相似的人,相对比较容易被对方接受。比如,如果需要到黑人区去访问,我们会找个黑人去;要到高收入(upper class)区去,我们就雇这种人家的孩子。”这时,听众都笑了,让我倒有点莫名其妙,也许是笑他们没有钱,只能雇孩子,没法让高收入人群自己的一员来工作吧。 
柯林继续举例说:“不要小看这里的学问,准备工作一定要做仔细了。我在佛罗里达州的时候,那里有很多西班牙裔人,在我们看来,他们都是一样的。可是有一次,我们派一个西班牙裔的义工去他们的社区,却很不受欢迎。原来,这个义工是波多黎各人,而那个社区里大部分是多米尼加人!反过来,如果你派个多米尼加义工到波多黎各社区去,估计也得给赶出来。” 
我想,可不是么,西方人也分不清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在他们看来,不都是亚裔么,可你要是派个日本人到中国移民社区去,弄不好反倒激起逆反心理来,投票给你的对手了。 
除了对选民的生活背景需要调查外,对他们的政治态度也应当事先弄清楚。如果一个地方太偏向共和党,那就根本没必要去了,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容不得我们冲进共和党人的既有阵地,淹没在他们的人民战争中。我们还是应该去那些民主党稍占优势的社区,说服他们去投票,这才是最有效的选区活动。 
柯林说:“自由派总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可以说服的。很不幸,现实不是这样。事实上,人们的投票经常会很莫名其妙。”比如说,他自己在佛罗里达的老板,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出来参加竞选,却半途就退出了,因为虽然说起来好像所有的人都反战,可一到选举中,只有他老板这么一个候选人正面提出反战,而且由于没有选民的支持,被迫提前放弃。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2)   
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进入下一个主题:“让年轻人去投票。”我早就注意到,这次来参加训练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后来在和他们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纽约州青年民主党人”、“宾州大学生民主党联合会”这样的组织,无怪乎都那么年轻。相比较而言,我们APAP就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有了,一下子置身于年轻人的天地中,感觉还真不错。 
这次的主题由两位女士和一位男士共同主讲。一位女士类似于主持,在串场的同时,强调要寓政于乐,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活动应当开展得有趣,千万不可开成忆苦思甜大会或者战前动员、英模报告。她说,美国年轻人参与政治,最早是社区服务形式,我想那大概是很久以前的纯真年代,如童子军之类。后来,年轻人参与政治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当然,其中抗议活动占绝大多数,尤以上世纪60—70年代为烈。到了近年来,年轻人对抗议活动也失去兴趣了,一股脑儿地全hip…hop(一种音乐形式,曾译作说唱乐,港台也叫嘻哈音乐)去了,这时,年轻人在政治中主要的能量就体现在助选了。可是,要把他们拉到助选活动中来,或者说服他们为民主党候选人投票,就必须想出有趣的创意。我想,这个说法有道理,现在的年轻人,啥没见过,再走以前童子军的高尚路线、60年代的知青路线,肯定都会被认为笨蛋,喻之以义、动之以情都没有用,只有诱之以趣了。 
这位女士还说到做到,先后和我们做了两个游戏:一个是写下各种名字和歌曲,然后分析这都代表些什么;另一个是在纸上画只猪,然后通过图画的样子来分析自己的性格。这两个游戏我以前都玩过,不过在座的美国年轻人倒一个个都玩得很起劲,虽然我没有想明白这和助选有什么关系。 
另一位女士只简短地讲了三点:第一、组织活动,要事先定下基调,能够吸引到别人的注意;第二、有趣,不仅仅是要让别人觉得有趣,自己也应该享受其中的趣味,而不是仅仅作为自己的政治手段;第三、思路要开阔,比如筹款晚会可以不叫筹款晚会,直接说要开派对,才会吸引到更多的人。 
那位男士是个非洲裔,不用说是活力四射了。他本人是一所大学的民主党政治顾问,这次主要讲怎么在校园里组织政治活动。他先点了两位听众,都是金发女孩,问她们叫什么,是从哪里来的,什么专业等等,和大家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会议室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说,大学政治活动里,最重要的是GOTV:让人们去投票。因为大学里的年轻人中,一般自由派都是占压倒性的优势,年轻人从来都是民主党的天然支持者,所以不需要我们费太多口舌,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年轻人对政治不感兴趣,宁愿在宿舍里睡大觉,也懒得去投票。所以,每次选举日那天,他都会很忙,到处打电话,催促人们去投票,甚至有一次,他开了辆装喇叭的大车,在校园里招摇过市,广而告之:今天是选举日,大家快去投票! 
显然,他也是一个做事喜欢别出心裁的人。他强调说,在这个时代,我们进行政治活动需要一些非传统方式。为此,他问听众:“你们进行过什么非传统的活动吗?” 
有人举手说:“我们为布什举办过提前退休派对。” 
还有人说:“我们以支持布什的名义卖各种礼品,然后把钱寄给克里。”顿时引起了哄堂大笑。我想,这个够狠。我曾经听说,由于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将在纽约召开,有些纽约的年轻人就报名去做志愿者,但到时候却不出现,准备用这个办法给共和党制造些麻烦。想出这两个点子的人真可谓一时瑜亮,令我的佩服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他们三人讲完后,我们又休息了一阵,柯林重新上阵,继续讲选区活动的组织。他说,他已经做了六年的选区组织者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比选区组织更难的事情了。我经常会对天祈祷:上帝啊,你为什么要这么惩罚我?——可是,这件事必须要有人做。” 
为了强调选区活动的重要性,柯林又开始损筹款和宣传组了。他说,筹款组筹集来的钱,绝大部分都是用到电视宣传里去了。但是,那些最重要的拿不定主意的选民,改变主意比换内衣还频繁,很少会被电视广告影响观点;再者,由于双方阵营都大放广告赞扬自己、攻击对方,最后的结果就是互相抵消。所以,到底选举结果鹿死谁手,还是要靠拼选区活动。人们对于电视里的东西,总会本能地半信半疑,选区活动却是派出人来进行一对一接触,一个人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她/他的话就可信得多,而且也有的放矢得多,不像电视广告,经常花了几百万美元,说出来一堆假大空。 
他还举了这次民主党预选的例子。迪恩一开始呼声极高,为什么会在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连折两阵,从此一蹶不振呢?柯林说,这是由于迪恩看起来声势浩大,把全国各地的支持者都带到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去了,这些人当然也努力工作,可是他们不是当地人,和选民接触时缺乏共同语言,难以真正地沟通;而克里的选区组织者就很聪明,他们找来当地广受尊重的人士,请他们去为克里助选,这些人能够和选民就当地的情况,讨论当地最受关心的议题,选民更容易被他们打动。因此克里在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一举翻身,拔得头筹,很顺利地便取得了党内提名。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3)   
上午的讲座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去餐厅吃饭。提供的当然都是美式食品,餐厅里却没有桌椅,工作人员叫我们都去大会堂,原来那里会有讲话。我刚刚在会议室里认识了一个APAP的朋友杨蕙,便和她一起到大会堂吃饭。她来自“纽约州青年民主党人”,和大家一起坐大巴士从纽约开来的,在香港出生,学过中文,但不会说普通话,我也不会说粤语,因此只能用英语聊天,后来聊到一些人名,实在无法沟通,只好在餐巾纸上写下“金庸”、“鲁迅”之类。 
大概下午1点钟的时候,大家的午饭都差不多吃完了,大会堂里也已经坐满了人,一位女士上台讲话了。她来自加州,风度气质酷似特蕾莎·亨氏·克里,可惜我没有记下她的名字。她讲话的主题是:“以做一个自由派为荣”,因为近年来美国社会愈趋保守,“自由派”都快成为一个贬义词了,政治人物都避之不及。然后,她介绍了中午的演讲者:新泽西州州务卿雷吉纳·托马斯(Regena Thomas)。至于她的演讲,并无出众之处,我也没留下什么印象。 
演讲之后,大家正要各自作鸟兽散,组织者又宣布说,由于受雷雨天气的影响,下午的好几个主讲者无法及时赶到,因此我们被迫跳过某些议题,而且每两个会议室的人合并到一起,以照顾那些主讲者没有来的听众,反正议题都是一样的,也不会有影响。 
我倒还是在上午的那个房间。早上由于去晚了,座位都已坐满,我只好坐在窗户边上,这次我便及早进场,占了个靠前的座位。 
下午的主题是“筹款”。虽然上午柯林刚刚奚落了“筹款”一把,但我对它还是很感兴趣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我是蒙郡自由党的会计,我必须也学会些筹款的技巧,不然也太尸位素餐了。 
首先开讲的是一位西班牙裔男士,他先通报了个好消息:目前民主党在21个“摇摆州”的开支都已经超过了共和党,这还是历史上头一遭,因为传统上总是共和党比民主党有钱的。接着他回答了一个经常被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建议克里不要在这次民主党全国大会上接受提名? 
原来,美国法律规定,两大党候选人在接受本党提名,正式成为总统候选人后,就不能再接受任何捐款了。由于民主党全国大会在7月底召开,共和党大会要到8月底才开,因此共和党会多出一个月的筹款时间。共和党的资金本来就比民主党充裕,如今再多出一个月的宝贵时间,两党的差距就更大了。所以,在去年迪恩气势最猛的时候,他阵营里的谋士觉得候选人资格已是囊中之物,便开始未雨绸缪,提出一条计策:迪恩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先不接受提名,这样可以再筹上一段时间的款,然后再宣布接受提名不迟。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后来迪恩在预选中败北,这个策略又被克里阵营的人接过去,炒作了一阵子,后来被否决了。大概克里觉得这对他的光辉形像有碍吧,他已经被共和党牢牢地描了个“机会主义者”的脸谱了,再这么做就更证实了对方的指控。 
这位主讲者由于是西班牙裔,讲了些如何在少数民族中筹款的经历。他说,少数民族对筹款的看法和主流社会是不同的。主流社会一般把捐款看成是人生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生意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你在这个社会里不是孤立的,你捐款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这也是游戏的规则。但少数民族就更谨慎些,他们会退后一步,仔细观察这个来要捐款的家伙,是否真的能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正面的影响,然后再做决定。所以,在少数民族里筹款,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的。 
这个说法大获我心。我也早就观察到华裔社群对捐款的态度,比大部分美国人要冷漠得多。当然,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少数民族的生计一般都比主流社会中的人艰难——不过他说的文化差异也确实存在。 
他也讲了一些开展筹款活动的原则,比如,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支票上,应当把筹款活动看成是一个建立关系网的机会,哪怕别人不捐款,只要他们来参加你的活动,就说明他们感兴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后再向他们筹款也是一样的。又如,不要一开始就向别人要求大数目的捐款,可以把这个捐款分成若干个小数字,类似于分期付款,在每次快到期时,发个友好的提醒,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另外,他也提到,互联网是个强大的筹款工具,迪恩的竞选就是个明例,但应该注意,给别人发Email时,要发给他个人,不要用群体发信,这会让别人感觉比较舒服。 
在他之后,是一位叫克里斯汀的女士来讲。她似乎是一位职业筹款者,上来居然就问:“你们是为克里筹款的吗?”看来不像别人那样是民主党的支持者,而是GAIN请来做经验介绍的。 
她首先要大家打消对筹款的负面印象。这倒也有理,比如我,如果要我去做选区组织之类的体力活,那肯定没问题,可如果是要我去做筹款,要求别人捐款,那我就要踌躇了,总觉得那比较难开口。 
克里斯汀让大家来说筹款的不好之处,最后总结出四大类:首先当然就是脸皮问题,看来大部分美国年轻人也和我一样,觉得筹款比较难以开口。克里斯汀说,这需要我们不把筹款看成是个人的事,而是你为之筹款的组织的事,这样呢,如果别人捐了款,你并不欠她人情,如果别人不捐,她也不是对着你来的。我想,她这样解释当然容易,不过实际施行起来,我们还是很难扮演机器人或者出纳员的角色,总还是要把个人感情带进去的。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4)   
第二类困难,是难以面对别人的拒绝。牵涉到钱的问题,说起来总有些尴尬,被拒绝的可能性也比选区活动大得多。失败的次数多了,难免会感到特别沮丧。克里斯汀说,我们要这么看筹款活动:这里没有失败,只有收获,因为我们从空白的账号开始,慢慢地筹到了越来越多的钱,这都是收获,别人的拒绝,并没有减少我们的账号于分毫,所以不必沮丧,要用积极的态度来看待。 
大家担心的第三点是媒体。长久以来,关于筹款活动的负面报道几乎在媒体上从来没有断过,比如贪污、账目不清。你为竞选活动募到了多少钱,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