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137部分

闯三关-第137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也真管用。”
“可是,你这个假记者也当得太差了,采访的话语没头没脑的。要不是我为你解围;早就露馅了。”
“是呀!”高大河双手向刘新风拱了拱,说:“如有不当请指正;小生这厢有礼了。”
看到高大河这滑稽的样子;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待笑声平静下来后,大家决定再访问几家有实力的厂家。
他们坚信,这次私访福绵;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定能够彻底弄清楚这个“世界裤子之都”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并实现冲出玉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定能够彻底地弄清楚福绵人民是怎样在这个中国最大的“服装王国”的建设中实现“鸟枪换大炮”的整个转换过程的。
中午,高大河带他们到桃花村酒店品尝了“聚宝盆”。
下午,他们回到了酒店,郭向明、胡军;终于把吊在心上的一块大石头放了下来。
其实,他们能说什么呢,只要首长能平安的回来就是最万幸的了。
周建国决定回江洲再进“天下第一园”;复会李居安这个“活菩萨”。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四十一章“天下第一庄”
    广西玉林福绵之行,周建国与刘新风感受颇深,尤其是“福绵精神”。
下午三点半;当车子回到江州市城郊的时候,刘新风和周建国耳语了几句,转过身子对郭向明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模式有很多种,‘一池带五小,五小带一楼’的模式是适合于那些至今还是住瓦房的边远山区贫困农户来说的,有的大型村庄就不可以,他们几百年来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三进式或者五进式,十座九拖廊的密集型村庄,近年来,有很多人另觅新址建房,结果旧的村庄就成了空心屋,空心村。如果在这些村落也来这样的模式,地方是不够的。原来的上等宅基地就无疑的变成了无人屋,这是造成极大的浪费土地资源,所以对这样的村庄,我们就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
刘新风说到这里,沉吟了一下,又看了看天色,离天黑还有三个小时左右,于是说:“听说你市中龙村拆除旧屋,建设新村很有气派,也非常有特色,号称‘华夏堂馆结构第一庄’,是吗?”
“是的!”郭向明去过很多次,的确很有气派,也颇具特色,于是向大家描绘了一番。
周建国听了十分感兴趣,想要知道的详细一点,就说:“你去那么多次了,再仔细的介绍一下吧。”
“好!”郭向明认真地作了一番描绘:
这个村叫中龙村,是名震江湖的商贾“四大奇才”之首的王一鸣的家乡,他是改革开放后,从中龙村走出去,挖到第一桶金的商界巨子。
中龙村是一个自然村,也是一个古老而有名气的村庄,全村56户人家,集居在一座“五座九拖廊”的大宅院里,叫做“黄家庄”。
黄家庄的首富黄一平,外号叫王一鸣,是庄里第一个走出去创业的人,江州市委书记李劲松当初受李居安之托,寻找他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因为隐去了他的真名。
他致富后,不忘家乡建设,响应市委建设新农村的号召,花巨资带头拆除旧屋,按原址建设了一个新村庄,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
现在“黄家庄”不比昔日,气派十分,钢筋水泥结构,五座九拖廊,每座五层,共计286间房,单体结构可以说是华夏第一家……”
没等郭向明说完,周建国就打断了,急着说:“老刘,咱们马上驱车前去看看如何?”
刘新风见周建国急成这样,笑着问:“真要去?”
“那还有假的?”
“好!”其实,刘新风也只在电视上看过,早已心痒痒了,现在周建国说要去,正中下怀。
于是,车子绕道直往江宝公路驰去。
话分两头。
且说王一鸣今天早上因为惦念着黄家庄的装修配套工程还没有处理好,不到10点就回到了黄家庄。
王一鸣站在黄家庄门前的草坪上,看着整个庄园的气派,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少年时代见到的黄家庄的脏乱差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当年由于屋沟,小天井,地坪等地方没有水泥硬化,猪鸡狗栏,粪坑均建在宅院内,一到阴雨季节,积水遍地,污水横流,臭气冲天,苍蝇,蚊子满天飞,没有来过的客人根本不知道把脚往那里抬。
现在可好了,全部使用钢筋水泥建设,“五座九拖廊”的样式不变,高度均由一层变为五层,原先57间房变为现在的286间房,每户均建有洁白干净的卫生间,厨房。
整个大宅院给人一种庄严,豪华,气派,敬仰的感觉,令到全庄的人出入于四方都有一种充满自信和成功的感觉,还被各媒体称为“华夏第一庄”。
王一鸣仔细盘算了一下,要把整个庄园装修好,须超过1000多万元,他还计划在大宅院前面建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大牌坊,使“黄家庄”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庄”。
他觉得,黄家庄的这一辈子孙能有今天的成就,真可以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后代子孙了。
王一鸣并没有忘记,这一切的得来如果没有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他们这一辈人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
王一鸣想起了自己的创业漫漫路:
读高中的时候,他给自己起了个化名,叫王一鸣,其意思是祈望自己有朝一日要成为“黄家庄”的人中之王,要创造惊人成就,伟大的事业来,一鸣惊人,为“黄家庄”人争光。
高中毕业后,他以过人的胆识,率先购买汽车干起运输致富的事业,乃后,又改为做客车,干起客车营运来。
1996年,又以卓越的“产业洞察力”,洞察先机大胆打破原先的创业模式,经营理念,将几台客车全部卖掉,又向农村信用社寻求支持,共筹到现金500多万元,成立中南日用百货有限公司,在南江市最繁华的地段租下商铺,进行豪华的装修,创建了南江第一家豪华超级商场。这期间,他又给自己起了一个外号,叫王富贵,意思是说他要自己成为“黄家庄”最富有的“黄家庄之王”。
一年后,他又以过人的胆色,在南江市东南西北的四个繁华地段租铺,进行装修。
开业前,采用“时空间断法”进行广告大战,制造了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氛围。
结果,在开业的第一天,各超市的营业额均超过10万元,并持续了一个星期。
此举在南江市引起了空前的震动,王一鸣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焦点人物。
人们争相仿效,纷纷投资超市。
之后,他又以“滚雪球”的战略,创建连锁超市,在全省各大城市,县城进行投资,创建了1000多家连锁超市。
看到这里的人,都有一个疑问?他哪里来的这么多资金?
其实,这也是南江人关注的焦点。
许多人都说:同在蓝天下,他为何能利滚利的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是天生的?是命中注定的?
不是,王一鸣坚信: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幸福生活,就必须要学会卓越的“产业洞察力”,敢于挑战人生,敢于打破旧的产业模式,创建自己的甚至别人不理解的世上没有过的产业模式来创造幸福的生活。
从这里可以看到:王一鸣,是以一辆不值30000元的半新旧的汽车起家,如今成为全省超级商场霸主,拥有亿万家财,他靠的是什么?就是胆色+卓越的产业洞察力+灵活机动的商战谋略。
他用很少的钱干出了如此令人难以相信的大事业,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说他是“空手套白狼”,可许多人却又用之不通。
说到这里,人们也许要问:王一鸣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和计谋?
说出来了就是那么一回事,大家可能都会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王一鸣的经营策略是这样的:
王一鸣创建中南日用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后,在全省八大地级市最繁华的地段,建立了四十个大型超级商场,在各个县级市的东、西、南、北、中最繁华的地段,也建立了超级商场,各个县市的乡镇,也建立了超级商场,中南日用百货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网点已经覆盖了全省镇级以上的市场。确切地说,已经占领了全省日用百货市场经济的制高点。
他何来这么多资金?原来;公司已经取得了拥有中国驰名品牌的全国二百多个厂家的产品在全省八大地级市的总经销权,也就是说:全省八千多万人口要消费这二百多个厂家的产品,都必须到他们的超市那里去购买或到八大批发部批发,
实现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后,王一鸣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对所有的网点的供求信息全部建立电子档案,输入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公司产品样本、供求信息、营销点、市场动态全部向公司属下零售商公开,全部推行网上调阅产品质量、成色、市场行情,网上订货,网上汇款,款到发货,保证手下所有的零售商,足不出户;一台电脑,一台电话;财源广进。
1000千家连销超市中:县级以上的,属于他们经营,县级以下的;公司属下零售商经营;零售商的货物,地级市批发部供应,物流配送中心发送。
另外,还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也就是说:总经销这些厂家的产品,原则上是先交押金取得地方总经销权后,厂家直接发货给他们经销,货款是:边销售,边付款,县级以上的超市,二百多个厂家都实行厂家与顾客零距离接触的商战策略,直接派推销员协助销售。
这样一来,王一鸣做的基本上是无本生意,连工人的工资开支都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有时,他们还可以利用手下零售商-—即县以下各镇的连销店的货款,调节资金的周转。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厂家送到批发部的货,是一个月结一次账的,而零售商要货,是先打开电脑;网上调阅选定后;将款汇到公司;再由物流配送中心统一发货。试想一下,将近700家镇级连销超市,每月的经营总额是多少?以10万元计,将有7000万元,这就意味着“四大奇才”每月可以利用厂家至少5000万元资金周转。
在商战中,天时、地利、人谋,三者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一个企业,一家公司,一间工厂,一个人,不论干什么,要实现创业成功,都要善于把握战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看;把眼光看远一点,紧紧的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运筹帷幄;适时而动,才能决胜千里。
王一鸣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谋:
天时:就是党和政府为他们营造了一个优良的平安的创业环境;
地利:就是他们占尽了全省各个城市的最有利的经商地域。也就是说,在全省每一个县级以上的城市的东、南、西、北、中,五大最繁华的地段,都有他们的超市;全省镇级以上的最繁华的市场地段都有他们的销售网点。
人谋:就是他的经营模式、经营结构、经商策略、经营理念;也就是卓越的产业洞察力。
可见:在中国乃至世界,谁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业成功,都必须借鉴王一鸣的经营手段,经营结构,经营模式,经营策略!
在王一鸣的这种卓越“产业洞察力”引领下,黄家庄人纷纷走出去创业,开公司办企业,到目前为止,黄家庄共计外出办企业,办厂的有十几家,有十一个董事长。
可想而知,在一个只有56户的大宅院里,能够产生11个公司,11个董事长,没有卓越的“产业洞察力”,能出现这样的奇迹吗?
肯定不可能!
王一鸣回想起自己这一生走过的历程,深深地体会到:人生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关键是能不能成功。自己办超市,如果没有党和政府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安的环境,他敢这样做生意吗?
所以,他致富不忘党和国家,不忘报效祖国和人民,对公益事业非常关心,而且对新企业的发展也很关心,富民果业集团公司成立时,他就捐了100万元。他现在想筹划向珠宝行进军,他调查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宝行业必将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于是计划先在省城开一家珠宝商行。
王一鸣把挂心的事情安排停当后,看一下时间,觉得该回公司去看看了。
这时,手机响起来了,一听,原来是南江市委书记郭向明的电话。
原来郭书记和省委刘书记,中央农业部长周建国要来看“黄家庄”。
王一鸣心里高兴极了,于是指挥人员打扫卫生。
他认为:农业部的领导和省委书记,南江市委书记这样的大人物光临他们“黄家庄”,真正是天大的喜事,无尽的荣耀啊。
记得当初要建“黄家庄”的时候,曾请教过郭书记,郭书记认为很好!
他还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很多模式,有商集镇式,生态家园式,大厦农庄式,馆堂庄园式,异地统一别墅式,一句话就是要实现人畜分离,粪屋与厨房远离,沼气池与畜棚分离,干净,卫生。你们黄家庄这种馆堂式五座九拖廊的大宅,世间少有,如果按原来的建筑模式与格局建成五层钢筋楼房的大宅院,将会是华夏馆堂结构中的第一家,如果再建一个牌坊,上书黄家庄三个大字,配上文体活动设施于大宅院前,那在中国可以说得上是‘天下第一庄’了。”
正是得益于郭向明这一提示,王一鸣牵头,大胆的作出了这样一个构想,经过一年的建设,终于建成现在这个样子。
虽然还没有完全装修好,但已经是惊动了世间,每天来参观的人已经是络绎不绝了,很多乡邻打算拆除旧屋,学黄家庄,建设不同格局和样式的李家庄,王家庄,张家庄,赵家庄等等,相信不用多久,大地上将会出现很多各具特色的大宅院。
大约过了一小时光景,首长的车子来到了黄家庄的大广场。王一鸣高兴地上前和领导一一握手,致谢。
周建国,刘新风等一行人在王一鸣的带领下,走遍了五座九拖廊的主要房间和廊道,最后登上楼顶,放眼四望,极目远眺,尽管已经是黄昏,周围的山色,随风起舞的稻浪,却仍是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领导们个个赞叹不已。
周建国高兴地说:“王一鸣同志,非常感谢你为中国人建起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中的第一庄,这是我们国家的荣耀啊,希望以后继续努力。”
“谢谢首长夸奖!”
刘新风很高兴的对大家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真诚地为老百姓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建起更多这样的豪华大宅来,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