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14部分

闯三关-第14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没意见的话,我打算现在去一趟张家镇,找李居安合计一下。”李劲松理解刘军的心情,风雨十载,生死与共,要他一下子从这悲痛的情景中平静下来是不行的。
“好!”刘军一边回答李劲松的问话,一边似乎想起一件事,“什么时候把夫人和孩子接过来?”
“暂时不予考虑。”
“为什么?”
“要办理很多手续,再说,小高也丢不下她那班的学生,再过两个多月就要高考了。”
“这怎么行呢?身边没个人照顾,怪不方便的。”
“习惯了就好了。”
“这不是个习惯不习惯的问题,你这样做,人们会以为你是来‘镀金’的,不是真心来江州市工作的。”
“这个,我可没有想过。”李劲松乍一听,以为刘军说得正确,细一想,才知道这是为他寻找借口,心中不免感激起来。
刘军见李劲松不做声,以为答应了:“工作调动的事情,我给你安排。”
“此事我做不了主,得听小高的。”李劲松想了想,“现在工作这么多,这事还是先按下为好。”
“也罢。”刘军想想,觉得也是。于是探头朝窗外看了一下天色,知道天快黑了,“我和你一起去见李居安吧!”
“不!晚上你有一个电视讲话,很重要的。”
“噢!你不提起,差点忘了。”刘军一拍脑袋,“你看我这记性,也该整治整治了。”
李劲松知道这不关脑子的问题,是为李新民伤心太过了,“那我走了。”
“好!你放心,我永远站在你这边!”刘军洪钟般的声音在空中回响,使李劲松更感到有力量。
刘军看了看茶几上的功夫茶,发现李劲松并未动过,心里责怪自己:你这个人也真是,哪有这个样子对待客人的?
刘军本来以为李劲松是带有“尚方宝剑”来找他的,现在却只字不提就走了,可见这小子也较成熟了,他是怕我认为他是以上压人。看来这是个好搭档,我应全力支持他。
刘军这样一想,心中自觉开朗了许多,于是匆匆去准备他晚上向全市发布的电视讲话。
第七章
    第七章高大全怒发“月满楼”张国生“一戏”李劲松
李劲松到张家镇找到李居安后,认真地就当前的情况进行了探讨,终于达成了共识。
回到市里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2点了。
他草草地洗了个热水澡,设好闹钟,只睡三个小时。
他十分清楚,这个时候的自己,既要懂得休息,又要懂得工作,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病倒了。
凌晨四点三十分,李劲松依时起床,并将台历翻到了4月15日。
今天,是他到任的第五天。
他迅速地洗漱完毕,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来,为《江州日报》撰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重新认识自我把握时代脉搏再上新台阶》。
李劲松认为:必须号召全市的共产党员、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重新认识自我,寻找到一条适合江州市百万农民奔小康的成功路子。
7点30分,李劲松写完最后一个字,搁下笔,打电话叫高志扬开车过来,他打算到几个镇去看看,能收获点有用的东西。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想去会一会朱国亮。可是,这个朱国亮不知怎么想的,总是躲着不见。难怪张国梁说:“你能做得通朱国亮的思想工作吗?”
李劲松和高志扬刚走到门口,手机响了起来,一看是工商局长李晓峰的,“李局长,你有事要找我吗?”
“是的!吃早餐了吗?如果没有,我们一起到‘月满楼’酒家饮早茶,顺便谈一下工作吧!”
李劲松工作起来连肚子饿了也不会感觉到的,现在听到李晓峰这样说,才想起还没有吃早餐,也真感到肚子饿了,加上他为了集团公司的事儿,有的政策性的东西还要向李晓峰了解一下,这不是撞个正着吗?于是说:“正好!咱们酒家见。”
高志扬对于这个是比较内行的,到了酒家后,找了个僻静的厢房坐了下来。
一会儿,侍者送来了热腾腾的早茶与香烟、瓜子,李劲松趁李晓峰还没有到的当儿,与侍者交谈了起来。
侍者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漂亮女子,瓜子脸,大眼睛,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兴许是职业的需要吧,衣领开得很低,行走间,两个高耸的乳峰,若隐若现,非常性感,惹得男食客直咽口水。
李劲松到过不少的地方,在这种档次的酒家里,这样漂亮的女子,除了张家镇大酒店的服务员王雅琴外,就算是她了。不同的是,这个女子表现得太俗套了,她以为,这个样子可以多吸引食客。
其实,在李劲松眼里,她这种造作是太作践自己了。王雅琴呢,她刻意把自己打扮得高贵,大方,富有才华,至于性感嘛,她并没有这么暴露,照样把食客心里惹得痒痒的,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侍者知道来的是个官儿,未等李劲松开口,就先自我介绍起来:“本姑娘姓张,双名美丽,今年二十岁,人们都喜欢叫我单名,就叫我张丽好了。”
侍者说到这里,弯下腰给他俩斟茶,大概是弯得太低了吧,两个奶子差点蹦了出来。李劲松连忙转过脸去。
侍者发觉,随手往上扯了一下衣领,并无半点害臊。
“你的名字取得很好,人和名都是那么漂亮,怪不得生意这么兴旺。”高志扬话里藏针。
“话不能这么讲,酒店生意凭的是服务周到,价廉物美,公平交易,干净卫生。”张丽觉得高志扬说话轻佻,不甘示弱,“当然,服务员生得靓,打扮性感,服务态度好,文化素质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谁这样牙尖嘴利?”李晓峰人在门外,就把张丽吓了一跳。
“哎呀!李局长,什么风这么早就把您吹到这里来?”张丽一边开门,一边微笑着说,“欢迎李局长大驾光临,本小姐等候多时。”说完响起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李晓峰推门进来,见李劲松已在里面,慌忙上前握着李劲松的手说:“对不起!李书记,让您久等了。”
张丽听到李晓峰称李劲松为书记,知道他的官儿比李晓峰大,想想自己刚才的样子,吓得吐了一下舌头,忙去准备早点了。
片刻,早点上来了,李劲松要了一杯奶茶,一边喝一边问李晓峰:“李局长,鉴于江州市目前的荔枝果业生产以及销售的情况,市委打算说服李居安将他的公司扩大成为全市性的集团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以便实现对全市的荔枝果业生产实行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搞好学习科学技术和产品销售两个‘平台’,彻底解决江州市‘种荔枝难,卖荔枝更难’的局面,你说这与《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有冲突吗?”
“这就要看市委市政府在这个集团公司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来确定是否有冲突了。”李晓峰觉得李劲松提到的这个问题,一时间很难做出准确的答复。
李晓峰喝了一口茶,想了想,说:“《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2)中的第四点是: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这一点中又分三个小点进行反复强调:
第一,各级政府都要与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和中介机构彻底脱钩,把培养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营销方式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政府部门之间要明确分工,避免因职能交叉造成管理上的重复或疏漏,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第二,切实减少行政性审批,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打破地方封锁与行业垄断,进一步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推进政企分开,强化竞争机制,推行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实现规模经营。”
李晓峰说到这里,心里很慌张,生怕说错了。于是用试探的口气问:“如果公司不违背刚才所讲的几点,我以为是正确的。”
“哦!”李劲松听后,觉得这些个分寸较难掌握,认真地说,“集团公司的经营方式,实际上与中介机构有点相似,但是,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的运行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客商。但是,它与一般的公司却不同:
首先,它是一个以培训基地来为农民提供学习科学技术的便利,也就是经济学家常说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科学技术、市场信息传播给农民,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物质成果,把物质成果带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闯关,转化为资本,再投入生产。而在这一切的活动中,公司并没有收取一分钱。它的本身就说明了它是党和政府常说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化体系的一种形式之一,只不过它是群众自发的罢了。
其次,公司在带领果农闯市场经济的时候,也只是对客商收取适当的代收费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它只是为果农的产品能够顺利卖出去提供便利,它在这一切活动中,说它是充当中介的角色嘛,又不全是,因为它并没有对果农收取费用,它只是营造一个销售的平台,它的作用是充当农民学科学,实现‘科技兴农’的平台,充当果农闯市场经济大潮的‘桥梁’、‘避风港’。它所做的这一切又正是党和政府必须要为农民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方式之一,你说不应该支持吗?”
“这个!”李晓峰一时也答不上来。
“还有,张家镇的李居安,他以一个这样的方式,为果农提供便利,做了政府想做又做不了的事,真正是造福一方,难道不应该支持吗?”
李晓峰对李劲松提出的问题,一时也难以答复,想了想:“我认为,农业、种养业向企业化发展,是一个新生事物,为这样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给予全力支持是应该的。”
“唔!”李劲松点了点头。
李晓峰见李劲松表示赞同,吊在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下了,于是认真地解释说:“我个人认为,成立集团公司,给十大名优荔枝上品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实行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把江州市建成全国最大的荔枝果业生产基地,将江州市的荔枝销往全国,销往世界的战略目标是十分正确的。按照形势的发展,如果不这样做,江州市就会落在别人的后面。
但是,加盟公司的果农必须是自愿的,公司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不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进入市场,垄断市场,应该始终保证是以一个企业的身份,进入市场,进行公平的竞争,一切经营活动,都要服从国家职能部门的管理,遵守市场秩序,绝对不能搞特殊化。
去年四月二十一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后,一个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的机制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这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市委、市政府在这样一个有利的条件下,策划、说服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人联合起来,成立果业集团公司,带领江州市农民学技术,“闯三关”的战略设想,是合乎民意、顺应朝流的。”
李劲松,听了李晓峰的一番话,对于集团公司的前景和运行模式更加明确了,一个更加成熟的设想,在脑海里完成。
他觉得,剩下的就看李居安的态度了。
可再一想,也有不妥的地方,光靠李居安也不行,江州市南部的几个镇可能信服了李居安。中部的朱国亮和他的手下呢?北部刘兴信和他的七十二弟子呢?他们信服李居安吗?
李劲松想到这里,皱了皱眉头。突然从大厅外传来了三个人的高谈阔论。
一个人说:“兄弟,你平生最敬重的是哪些人?”
另一个人说:“我平生最敬重的是两种人。第一种人是:为朋友两肋插刀,讲义气,守信用!说得出做得到。第二种人是:为官,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老百姓;为人,无愧于天地良心;为父,无愧于妻子儿女;为妻,无愧于丈夫子女;为后辈,无愧于先辈祖先;为前辈,无愧于子孙后代。”
第三个人说:“我生平最敬重的是敢为老百姓流血流汗,敢为老百姓拼命的人。你呢?”
开头挑起话题的声音又飘了进来:“在江州市,我最敬重的人是李新民。他在江州市干了十年书记,为老百姓办了那么多好事,他是一个真正敢为老百姓的利益流血流汗的人,是一个真正敢为老百姓拼命的人。以至于在他临终的时候老天爷都打三声响雷为他送行。”
“真的?那天我出远门了,没有在家,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真的!”
“听说新来的市委书记是李新民临终前当着省委李文华副书记的面点名要的,这个人怎么样?你认识吗?”
“不认识,我觉得这个人未必是个敢为老百姓拼命的好官,来了几天,一点动静都没有,不知为啥,李新民看中了他。”说话的人嗓门很大,听声音,似十分愤怒的样子。
“我也是这样认为,江州市的百万农民好不容易迎来了大丰收,可惜李新民走了,恐怕又是竹篮打水,空欢喜。”
“我不这样认为”,坚持第三种意见的声音传了进来,“昨天晚上不是在电视新闻中播放了刘市长的电视讲话吗?估计会有大动作。”
“我才不信呢!昨天晚上那些全是花架子,装装门面罢了。你们知道吗?李新民这几年走村串户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磨破了多少嘴皮,好不容易说服了农民学技术,搞试验,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大丰收之年,到现在也没能解决问题,他们这样喊喊就解决问题了吗?俗话讲: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不!他上任四天了吧?到今天,是第五天了,还不见有什么大的动作,别说‘三把火’,就是‘一把火’也可能烧不起来。”
李晓峰斜睨了一下李劲松,发现李劲松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看样子真有点想发火了,李晓峰真后悔今天约李劲松来这里饮早茶,平白无故地被人家侮辱了一顿。
李晓峰想走出去教训一下那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可又怕李劲松怪他。他不知道李劲松气量如何,如果换作是他,他可顶不住了。
开始,李劲松也觉得很不是滋味,自己这几天来,根本就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睡过一个好觉。哪一时,哪一刻不是想着把江州市的事情办好?可在群众中的印象却是这样的,真是有点冤枉了。
可又一想,老百姓这样说也没有错呀!直到今天为止,自己的确还没有向老百姓承诺过什么呢。
李劲松想到这里,气渐渐消了,于是吩咐李晓峰说:“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