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152部分

闯三关-第152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垄断性的技术;巨大的市场;让产品推出前夕的巨龙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景:只等这所大学的研发最后完成;销售人员就可以拿着产品到所有医院换取滚滚财源。
研发进入了最后的测试阶段,巨龙科技为了加快产品开发进程;再一次注入400万元资金。
产品研发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养精蓄锐的巨龙销售人员兴冲冲飞赴全国;满怀信心地将产品交给医院试用。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种在实验室里的数百次实验中表现不凡的石墨与高分子材料契合分析膜,因为医院多数不具备实验室的完备条件;试用结果非常不理想。而且这种产品有效期短;对存放环境要求很高;外部环境稍有变化;高分子膜发生变异;分析数据会与真实结果产生很大差异。市场亮起红灯。
铩羽而归的销售人员;在领完当月的工资后即被告知;巨人科技关门了。
我们就此进行了讨论,受益颇深:企业相信高科技;利用高科技提高效益;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是正确的;但不能迷信。必须弄清楚什么叫“相信高科技”,什么叫“迷信高科技”。
相信高科技――也就是说企业对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研理论和科研成果持相信的态度。但不认为是万能;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结合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中去;结合到市场经济效益发展中去,经过实践检验;确实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生产出来的高科技产品确实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才予以开发、使用。
迷信高科技――也就是说企业对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研理论和科研成果持完全相信的态度;认为是万能;不经实践检验,不作市场调查,不作市场风险分析,就依样画葫芦;大量开发生产;投放市场;结果害人害己!反映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就是:干部、农民,认为高科技是万能;高科技产品就是好;农业、养殖业走高科技发展的道路,就是把科技部门的高科技产品购进;依照产品使用说明做就成了。岂不知;农作物在使用高科技产品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气候条件;使用的方法和效果都不同;必须理论实践相结合;密切地注意使用了高科技产品后的变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才能使高科技产生效益;否则;也会使人惨败!刘善良使用高科技产品保果;结果不但保不了果;反而鸡飞蛋打;落果50;;这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比如你当初改良果场劣质品种;开发果王;使用的也是高科技理论研发成果。如果不成功;就意味着你将一无所有。
所以;动手之前;你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查阅科技资料;弄清楚利用“高中低位嫁接”的科学技术;可以把劣质品种改良为优质品种这种新的科学技术的可靠性、真实性;现实性;实地走访专家学者的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地产生的成果;大量地通读他们记录下来的经验和总结,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劣可以改优”这种专家教授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
第二、历尽艰辛;寻觅到了天下绝无仅有的珍品。要知道;这不是天下每一个人都这样幸运的!你寻觅到了;就意味着别人都没有机会了。
第三,接着走访专家学者,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多方面论证,确定是否亲和。要知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棋;一“子”输;满“盘”输。所以;你找到了在这方面最有权威的专家、教授论证;取得完全正确的结论。
第三;在此基础上;你又找到专门从事嫁接果树的“高手”,培育健壮芽条;选择最佳时间动手。
所以;你取得了成功。
林福鹏说到这里;用非常认真的语气继续重复着开始那一句话:“刚才我说了那么多,但归结起来,都是离不开‘人的问题’这四个字”。
李居安听了这一番分解,才真正完全明白了中国有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溃败、短命的原因。
他想起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1〉
李居安深深地体会到:林福鹏反复论证的这个“人的问题”所饱含着的一种谁也不可以否定的哲理:
中国民营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成,也是人;败,也是人;以人为本、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首先是企业家必须遵循的原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李居安刚听到有人骂他要创建的公司也逃脱不了短命的命运时,心中凉了半截;背上冷汗直冒。
听了林福鹏的说话;才松了一口气。
他相信林福鹏,知道他能道出中国有的民营企业短命的真正原因,也一定有出奇取胜的法宝。正如诸葛亮,能道出刘备惨败的原因,就一定能提出“联吴抗曹、西图巴蜀;三分天下;最后一统山河的妙计”。
李居安这样一想;心中吊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心中充满着信心。
但是;他必须知道怎样才能实现企业“长命”的法宝。
于是,真诚地对林福鹏说:“先生,你的分析;使我茅塞顿开,但是;你还没有告诉我怎样才能实现公司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方法。”
林福鹏迟疑了一下,认真地考虑了一会,才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对李居安说:“要实现你的战略目标;仍然是四个字。”
“又是四个字?”李居安感到诧异。
“对!”林福鹏直截了当地说,“以人为本。”
“此话怎讲?”李居安不解。林福鹏胸有成竹地说:“毛泽东同志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1〉
所以说‘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完全有道理的。
“你这样说太抽象了。”
“我和你说具体的。”林福鹏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作为一个企业创业者,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势必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于是,打足十二分精神;向李居安提出了一个可以影响李居安一生必须遵循的实现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公司;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战略发展思路:
第一、给企业定位。
也就是说;你决定要把江洲市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个概念由谁来定呢?肯定是集团公司里的全体股东;是董事长您本人。所以;我说‘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完全正确的。
这个定位很重要。定对了;企业就能生存;就能发展;就能壮大,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单单是开发荔枝果业生产的发展;这个定位很简单,把公司定为一个带中介性质的企业就行了。
如果是加上开发“中国凉亭土鸡”这个项目;就不同了。
单是开发荔枝果业生产,企业的定位是:
〈1〉、企业充当果农学技术;不断提高科技综合素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生产出合格的优质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平台”。企业没有风险;产品分布在千家万户手里,生产成本、人工投入、科技投资,都与公司无关,公司只收中介费。
〈2〉、企业充当把果农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进行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管理;实施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认证中心对生产基地进行备案、建立生产管理全程监控,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经销铺平道路。充当果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为物质成果建设中国驰名品牌;带领果农闯市场;把大量的物质成果进入市场竞争转化为资本以再投入生产的“平台”。
公司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市委市政府组建的科技特派员;“农技110”报警中心;公司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三大培训基地,八大硬件建设,十大科技攻关小组。
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建起了一个公司+基地+农户+总经销商+物流配送中心的网络后,只要果农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万事胜意。
公司对于加盟农户方面:果农不用对谁负责,你要把产品卖出去;变为资本,就必须学技术;产品不合格;自己承担;自己处理;与公司无关。
集团公司在责任方面:对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安全认证中心负责,对总经销商负责,对物流配送中心负责。所有的费用都是来自于总经销商。不合格的产品;农户负责,公司不用担负任何责任。
如果加上开发“中国凉亭土鸡”这个项目;企业的定位就发生了变化。
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运行模式同果业公司大同小异;都是按科技十“公司+基地+农户+总经销商”的模式操作;实行产业化经营。但是,开发这个项目;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较多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员工;必须建立一个精干的完全摒弃刚才提到民营企业难以跨过“三道门槛”的具有世界先进管理理念的职业管理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保证能够生产出合格的质量完全经得起检验检疫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为总经销商送货,建立一个高科技的产品深加工中心,建立一个高效的高科技的严把质量关的产品回收中心、生产资料、产品发放中心等等。
这样一来,;集团公司就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单独成立一个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单独建立董事会;物色德才兼备的职业管理人担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主管一切业务;确保公司的一切业务、行政管理严格地按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运行;而不是由您或果业公司的109个股东的任何一个担当职业管理人。
第二、建立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这个核心理念是什么呢?就是:
〈1〉、脚踏实地;立足江州,面向全国,勇闯三关;打造全球知名品牌;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左拥东亚;右抱欧美;奋战五年,把凉亭公司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国凉亭土鸡”品牌保护生产基地!,公司的全体股东必须始终明确:国内市场是凉亭企业生存的基础;国外市场是凉亭企业做强做大的催化剂。“中国凉亭鸡”面对的市场首先是国内;其次是国际市场。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企业围绕市场转,产品围绕消费者走的战略方针,全面实施“中国凉亭鸡”批发市场主批,肉食超市主流,餐饮市场主导的“三主”营销战略,依靠高新科学技术;用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狠抓质量生产;全力展开品牌攻坚战,不断拉长禽业发展产业链。占领国内国际肉鸡市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称雄世界!”
〈2〉、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市场在变,需求在变,目标在变,客户在变,对手在变,生产成本在变,产销量在变,价格在变,员工在变,合作伙伴在变,计划在变;一切都在变,企业必须在千变万化中反应快,决策快,动作快,不断创新;不断变革;以变应变,以动制动,百战百胜!
第三、推倒中国部分民营企业迈不过去的‘三道门槛’。
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这里不用再多说。一句话;一切阻碍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东西;都要摒弃;决不姑息,迁就。
第四、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在变动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证明:人是活的,战术是死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一切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战术都将过时。
企业在商机稍纵即逝的市场经营和竞争中,抢先一步就是胜利,落后半步就可能失败。如果死守着一个经营管理模式,不根据实际情况中外因和内因的变化去及时调整作战方略;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就只有以“短命”告终。
达尔文说过一句格言:应变力也是战斗力;而且是重要的战斗力。
企业的应变能力大多表现在两个方面:
〈1〉、内部变化――企业管理者为适应市场变化,及时对内部人员进行岗位调整;职责调整;培训提高员工适应外部变化的挑战。
〈2〉、外部变化――企业管理者不断调整经营管理方式和方向,以适应外部市场、竞争对手、环境、技术的变化的挑战。
此外,集团公司的全体股东必须明白:企业要真正掌握自身生存、发展、壮大的命运,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提高市场适应力、灵敏的应变力,把企业打造成“应变型组织”;只有适应变化;迎接变化;寻找变化;才能真正找到生存的切入点。
举个例子:三星电子集团首席执行官李健熙说过:
“要具备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就必须勇于改变,除妻子和儿子以外,其它什么都要变。”
1997年;在席卷亚州的金融危机中;三星电子陷入困境,负债170亿美元;但是;三星没有放弃;积极变革,调整结构,借此完成从家电型企业向电子型企业的变革。对全球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监督机制、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客户管理、变革管理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并取得巨大的成绩;正是这个变革,三星彻底扭亏增盈。1999年到2001年;仅三年功夫;由欠债170亿美元到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还赢利110亿美元;今年已发展成全球最大内存芯片、纯平显示器彩电制造商;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在全球47个国家中设立89个分支机构;并对外宣布要在2010年前成为“数字整合革命的主导者”,跻身全球三强之列。
三星电子的应变能力所带来的辉煌成可以证明:
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在变动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的观念是企业生存的切入点;是完全正确的。
就拿董事长的创业史来说吧;也是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取得创业成功的典范。
1992年全市推广种黑叶荔枝时;市场上黑叶荔枝果每斤能卖20元;于是您投资开发果园;当时你觉得黑叶高产;易管理;于是选种黑叶。谁知5年后;降到每斤一元不值,年收入不到3万元。市场的这一变;不知殃及了多少投资果园的老板。
1997年7月;你吸取教训;以变应变,又把它变革;应用高科技将普通的黑叶荔枝改良为天下仅有的荔枝王;一举成功,每斤果子由一元不值增至30元;改革成功后,认为果园收入没有连续性,而市场需求又将向安全质量消费转变;于是又变;成立公司;搞电子信息化网络系统指挥生产,建饲料厂;寻求研发科学配方;开发凉亭土鸡、养瘦肉型猪,建沼气池,养蜜蜂,大搞生态果园建设,结果收入增加百倍、千倍;四年收入超千万;且带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