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175部分

闯三关-第175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嘛!”李中假作不好意思的推辞了一下后;顺着张德智的意思往下说道:“在学术研究上;不分职务高低;照直说啦!”
“是呀!”张德智笑了笑;接着故意说道,“我也不是什么领导;有什么就说什么;千万不要拘束于谁之见;是金子是石头自有实践检验。”
对张德智说的这两句深不可测的话语;李中并不想去深究;认真地说道:“您刚才对‘一个凸显四个变化’的论述很有领导的风范、哲学家的文采;受益颇深。但是;我觉得这样说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说得好听罢了。如果是开大会给下属作报告,也许是说到了点子上;如果是说给农民听的;就不可能知道您说的实惠是什么,属于富人阶层还是工薪一族?属于官员还是老百姓?如果不分清楚这种理念;还会增加部分百姓的怨气。现在;百姓中尤其是有的农民工对城里人尤其是率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心存不满;把乡村环境污染;生态不平衡;治安混乱等统归于他们;特别是对一部分富裕阶层人士与腐败官员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产生愤慨的敌视的情绪;以至出现富人被敲榨勒索的事件,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很多不利因素。如果作为干部;不抓住这些,使百姓在懂得实惠的同时再懂得同在蓝天下,为什么人家上去了;自己却还是原地踏步的因由;使百姓懂得在建设前所未有的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一些这样的现象不足为怪,进而懂得人生必然是要经历大浪淘沙式的洗涤;是金子是泥沙则要看自己是否有真本事。要不,谈何发展?”
李中说到这里;斜睨了一下张德智,发现他脸上深深沉沉的;有点不自在。
李中心里想道:管他呢!如果他真是大领导;正好借此机会促一促。于是继续说道,“我个人认为:农民要求看到的实惠是: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吃饱饭,与城里人一样具有平等的政治、文化、社会福利保障等待遇。因此;党的干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转变作风,启民智,谋民富,保民安;把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富民政策落实到实处;让老百姓听得明白;看得清楚,获得实惠。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得到全民支持;全民奋斗。”
张德智听了李中的说话;起初是接受不了的;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还是说到了实处,李中这是实话实说。老百姓是不喜欢这样的说教的。党和政府的干部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具有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发带来发展的成果、让全国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尤其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和创业者真正的懂得:要富裕、要发展,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创业智慧,懂得闯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关,闯过为经济成果建设中国驰名品牌关,闯过将经济成果进入市场竞争转化为资本关。党的干部在总结宣传这些成果的时候;必须多讲实际的东西;群众看得到的东西;至于理论上的东西;他们是不会喜欢的。现在不是常发生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建新居的笑话吗?他们不知道新农村建设首先是抓生产发展;生产没有发展;农民连最起码的穿衣食饭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又怎么有钱建新居呢?
张德智这样一想;怨气全消。于是真诚的说道:“李教授;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
李中听了;觉得自己是有点过份了;于是趁机找了这个台阶下:“其实,您不说,我也有几个问题想要和您探讨一下。”
“是吗?那太好了。”张德智巴不得他这样说,于是马上接住他的话茬说,“有的地方仍有人认为:只有国家投资办的企业,办的工厂才是社会主义,才是正确的。但在江洲市;却看不到这种情况,这是为啥?”
“这个问题与领导干部的执政智慧和领导艺术有关。”李中说到这里;想起了李新民有一个故事正是回答张德智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于是认真地说,“李新民生前曾用3万元向号称天下第一‘点子大王’诸葛灵买过一条可以令到江洲市加速发展的点子,您听说过吗?”
“没有!”
“您以为李新民此举对吗?”
“这个嘛;我不知道其具体的来龙去脉;不具体的与我一说;何以让我发表意见?”张德智觉得此事确实有点荒唐;很急于知道真相。
李中看到张德智这么一副着急的样子;心里也觉着好笑。本想再吊一下他的胃口,一看时钟;已将近11点了;心里想道:今天晚上看来又不能有好觉睡了。
这样的事情;李中碰过多了。但他从来没有拒绝过。
他认为:这也是自己报效国家的一种方式。
他知道:真正认识或晓得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大领导时;不会敢说什么。但对于自己不认识的领导;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务必点上一两条奇招;以企抛砖引玉。
现在他碰到张德智这样的大人物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当然他还是在心里估计着张德智是一个大人物。
他早就盼望着有这么一个机会。
他深深地知道:现在在基层农村要想见到一个局长以上的官员都很难;交通现代化后,他们大都是轿车代步;有时虽然也下乡检查工作;但除了基层干部能见一面外;谁有机会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就算有;也是特意安排。
所以;李中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他决定借题发挥,为老百姓代言,于是连忙摆开了一个说书的架式,绘声绘色地把李新民用自己的3万元钱与点子大王诸葛灵买一个点子的一段轰动南国的故事讲了起来:
话说李新民素来对夸夸其谈的所谓“点子大王”毫无兴趣的。一直认为这些人大都是虚有其名。
自从有了盲目推广农民种荔枝的失误后,吸取了教训,开始对一些“点子大王”的言论进行研究,觉得他们有时候是在夸夸其谈,好讲大话,好大喜功,大有当今天下英雄,舍我其谁之气。但细细品味之,也觉得他们有时候的点子也值得借鉴使用。
一天,江州市政府来了一位自称走遍天下无敌手的“点子大王”,来人自称来自中原南阳,姓诸葛,字灵,大有诸葛孔明再生之灵。
他提出:3万元的报酬,指出江州市当前存在的缺陷和改进的秘诀。
李新民看到来人那种油腔滑舌的样子,一直想笑,可还是忍住了。
但看诸葛灵生得高大威武,器宇轩昂,不说话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博学多才,令人肃然起敬。但一说话,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地地道道一副江湖中人的圆滑、狡诈,油腔滑舌的样子。
他与李新民寒暄了一番后,便开始了高谈阔论。
他说:“我在江州城住了一个多月,我对江州市的工农业生产发展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了,江州市的工农业生产发展路子走来走去老是差1公里走不到终点。”
李新民听了一愣,转而细细一想,觉得有几分道理。
于是,接住他的话茬说:“这1公里具体地说,代表的是什么?”
诸葛灵以退为进,说:“这个嘛,具体地说,就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物质成果这段路程。”
诸葛灵这一说,李新民明白了这“一公里”的含义,觉得他确有先见之明,并不同于其它的“点子大王”,他这“一公里”的说法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于是认真地对他说:“我同意你的观点,下一步该怎样走完这1公里呢。”
“那报酬呢?”诸葛灵眼珠子盯着李新民。
“当然不会少你一分钱!”李新民觉得当今世界真怪,什么样的行业都有,比比皆是,唯独“点子”行业最上档次。“一语点醒梦中人”,有时候确是“雪中送炭”。
诸葛灵怕李新民不明白,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幼时家境贫寒,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建设银行。1992年,自筹资金,注册公司,他把中国大专院校和中科研究院的大量科研成果作为生财之道。他认为,大专院校和中科院所那些经过论证和鉴定之后就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埋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于是采取‘拼缝’的办法,先一家一家企业进行访问,将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名单及所需技术记录在案,然后再到大专院校、院所,各研究机构,把相关的科研成果买断下来,再卖给需要这些成果的企业。有了资本后,就自己选一个技术项目进行开发,把科研成果转化经济成果。比如“小黑麦”技术项目,他与有关部门联系,以有偿服务的形式向农民大面积推广,实行产业化经营。结果,仅半年,他就获利200多万,到现在为止,八年奋斗,估计他的资产总值超过了30亿人民币。”
李新民对袁宝的发迹史,也略知一二,在中国目前的现实中,具有现实意义,可供所有的创业者参考、借鉴,亦可应用于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交流。关键是要掌握信息。
其实,江州市目前的工业发展情况,也不正是这样吗,只是在农业、养殖业方面,没有做好罢了。
诸葛灵见李新民默想,以为不明白他这“一公里”。于是又补充说:“比如‘轻型农业栽培技术’这个科研成果,专家论证了,但农民呢,并不相信,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政府来推广,成功了,老百姓就接受了。
就拿‘水稻抛秧’这门技术成果来说吧,专家教授科研单位论证了,但江州市的老百姓开始接受吗?没有,但政府推广试验后,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江州农民种田全部改用了抛秧新技术,农民高兴地说,抛秧解放了妇女,不再头朝黄土背朝天;免耕技术解放了男人,不用再耕田了。”
这诸葛灵也真行,对江州市的农业生产情况知道得这么清楚。其实在推广这项科研成果方面,干部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磨破了多少嘴皮,李新民想起来直觉得诸葛灵这最后“一公里”的见解非常正确。
他觉得:在江州市农村经济发展中要上新台阶,必须大力引进推广各种科技成果,农业、种养业必须向节本、提质、低耕、减负、无公害、有机食品、创汇的方向发展,有关这方面的科研成果已经大部分问世了,不是秘密了,就是广大农民没有把握住走完最后“一公里”,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
看来,诸葛灵的这个点子,来得正确及时,市委必须在今后的计划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技术信息队伍,推广各式各样的科技成果,让它们在江州市广大农村开花结果。
他非常感谢诸葛灵的点子,同时也真切地体验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今天,产生诸葛灵式的“点子一族”,并不奇怪,也可以说是改革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亦有其存在的价值,毕竟他们是专门吃这“碗饭”,没有真本事就驾驭不了“千里马”。
由于诸葛灵点子的启发。李新民当天晚上主持召开四套班子会议时,把自己花3万元买一个点子的事情提了出来。
市长刘军首先发言:“这个点子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了天机,3万元,值!只是不应由李书记您自己出。”
李新民觉得刘军光这样说不行,于是补充说:“同志们,刘市长说的没错,但是我们还必须弄清楚为什么值,它值在哪里!”
他的话音一落,水果局长李新成站起来说:“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道破了我们在工农业生产战线上存在的最大缺点是没有走好最后‘一公里’。具体地说,就是还没有善于引导、推广、帮助农民把科学家试验、论证过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张家镇镇长王小明站起来接住李新成的话茬说,“这‘一公里’,其实包含着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例如张家镇的李居安,他搞的黑叶荔枝低位嫁接换种,是一项最新科技成果。对于这一项成果要转换成物质成果就必须进行实践,成功了,这段路就走完了。但要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大力推广。可不是吗?李居安改良成功后,现在他的果子由过去一文不值,卖到了30元1斤。所以,我认为这‘一公里’具体到实际的东西就是这么一回事。”
江州日报社长刘明是搞理论的,一开口,自然又离不开哲学。他振振有词地说:“就拿党中央制定的‘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来说吧,它是党中央老一辈革命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哲学理论研究成果,而我们要把这一成果转化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就必须去实践,去干!要不,你天天叫,日日喊‘三个代表’,也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实践‘三个代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成果,一切事物都要完成这个飞跃的进程。具体到实际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干部到底为人民干了多少件好事、实事!”
李新民觉得刘明说得有道理,认真地说:“同志们,大家这样理解,我认为不错,大家现在都来回忆一下,对照江州市的具体工作,试想一想,今后应该怎样干,才是最好的捷径,才能走完这‘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农业、种养业。农副产品走向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这是我们现在最薄弱的环节。”
兴隆镇党委书记龚汉民待李新民的话音一落,马上接着说,“李书记说得对,现在大专院校专家教授论证成功了的科研成果很多,包括理论方面的、物质方面的,这个道理一点我们就明白,关键是我们要知道怎样干。农业不比工业,工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的成果很简单,大部分都由工厂做好了,只要有钱就行了,比如江州市水泥轮窑生产线,是最新科研成果,从工厂买回把它装上去使用就行了,只要有钱。比如冰荔山庄之朱国亮,他为什么会成为江州市中部三十万果农荔枝果品交易市场的霸主?首先,是因为他活学活用了商界理论家、策略家的商家战略研究成果,学会了‘织网’战略,其次是,一开始就选准了对象,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地位,所以他成功了。”
龚汉民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用更加响亮的声音说:“要说走完这最后‘一公里’这句话很容易,但是真正要走好这一段路就很难了。尤其是千家万户都能做得到就更难了!我认为,在江州市,要实现‘科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