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182部分

闯三关-第182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工作本领,一方面又要增强广大干部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一方面要保持开拓进取、克难攻坚的勇气锐气,一方面又要坚持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一方面要进一步抓好形成所领导的地方“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整体合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方面又要进一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推动所领导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这样,才配作一个合格的干部。
张德智这样一想;更觉得自己应借此机会向林福鹏学习。尽管他早已十分清楚地知道了关于‘中国三个经济圈’的划分和发展趋势;还是装做不懂的样子,虚心地说道:“林主任,关于‘中国三个经济圈’之说,本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能否具体的与我说一说?”
林福鹏是个何等乖觉之人!他知道面前之人绝不是等闲之辈。况且李中刚才也将他的估测和他做了交待。他认定张德智是在考他。于是也就干脆将计就计;在他面前露一手。让他知道凉亭企业的厉害。
只见林福鹏拿起茶杯轻轻的呷了一口茶;然后轻轻的清了清嗓子;很认真的说道:
关于‘中国三个经济圈’的划分;我也是向经济学家请教知道的。从地图上看可知:
珠江三角洲是以香港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是由香港、深圳、广州、佛山等城市组成;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历史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长江三角洲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由上海、苏州、南通、无锡、南京等城市组成,。
环渤海经济圈是以北京、天津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 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珠三角经济圈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区位、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信息优势以及华侨众多的人文优势,敢闯实干,开拓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早在2001年,珠三角经济年平均增速达16。7;,大大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9。5;)和广东省平均水平(13。7;)。其经济高速增长,为珠江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经集聚了较为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全国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在整体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上占有很多优势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向该地区转移,三分之二的全球50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圈和中国经济的中心,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早在2003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就以中国2.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中国22.1%的GDP,24.5%的税收,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近年来,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崛起,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辐射力,形成了与珠三角竞争、合作并存的格局。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腹地、工资成本等方面,长江三角洲都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如今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优势:
一、地理区位十分优越。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三、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是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四、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对国际资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五、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骨干城市群。环渤海地区,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
林福鹏说到这里;斜睨了一下张德智;发觉他的眼神里并没有惊奇之感;知道自己已是班门弄斧。于是话锋一转:“关于中国三个经济圈之说,也许先生比我知之甚多,可否教我?”
张德智听了林福鹏的说话;马上察觉了自己的错误;连忙说:“恕不敢当。只是不知凉亭企业在珠三角有了张国梁、陈军红的公司做总经销后,为何再在佛山打主意?”
“其实这亦是赛诸葛之谋。”林福鹏见张德智一定要自己唱主角,于是心生一计;假借‘赛诸葛’之口;认真地说道:
“赛诸葛在公司董事会上分析说:
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55万人。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30多万人,其中港澳同胞60多万人。凉亭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再选佛山作为凉亭企业系列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突破口,逐鹿中南;冲出国门;决战世界;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的!棋高一着。占尽了地利、天时、人和。
在地利上;佛山有10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佛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原名季华乡为“佛山”,又称“禅城”。它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同处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素有“广佛经济圈”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能够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南沙港、广州火车站)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
〈2〉佛山在唐宋年间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
佛山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又是“南国陶都”,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4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荣获“中国陶瓷名都”称号。
〈3〉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
佛山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4〉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
佛山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其产品种类齐全,大约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备的中成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5〉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
佛山宋代时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6〉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
佛山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2005年底,佛山参与申报的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等6个项目,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
〈7〉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
佛山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8〉佛山围绕建设文化名城目标,推动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相互融合,塑造开放、兼容和创新的佛山文化形象,正在全力打造“文化名城”品牌。
佛山成功承办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第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等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的文艺活动。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均处于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多层次配套发展的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和广东粤剧博物馆落户佛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落户顺德。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佛山市孔雀廊影音电器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禅城区石湾镇街道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三水区大旗头村、顺德区碧江社区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9〉佛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专类园。还有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可让游客领略独特的岭南文化。目前,佛山以历史文化、南国武术、商务会展、产业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美食、美化家居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10〉佛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珠三角“美食之乡”。
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广东,师出佛山”的美誉。一直以来,佛山以其民间食谱丰富、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2004年,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为弘扬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间举办的“佛山美食欢乐节”,已成为集美食、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旅游节庆活动。
在天时方面有19大最光辉的亮点:
〈1〉、佛山是全国先进城市。
佛山改革开放以来,以先行一步、敢为人先的气魄,充分发挥邻近港澳的人缘、地缘等有利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地级市前列。1978…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2。6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