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200部分

闯三关-第200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昆志的长相与“笑佛”恰有几分相似,两人在一起的时侯,不少的人竟也把谢昆志当作“笑佛”来叫了,
当谢昆志向“笑佛”说明了来意后,“笑佛”大喜,认为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伟大事业。对于谢昆志的要求满口应承,并要求告诉李局长;让他亲自来一趟;因为大家都想见一见他。
‘笑佛’说:“李局长的威名,早已如雷贯耳,只是无缘相见。大家早就想与他认识;很想和他交个朋友。听说李局长五官端正;相貌堂堂,素有江洲美男子之称;不假吧?
谢昆志笑了笑;说:“不假!说句老实话;李局也真算得上是世间美男子,且是个福将。身高1。78米,国字脸,狮眉大眼,眼珠子乌黑明亮,天庭饱满;鼻如悬胆,丰隆圆润,唇红齿白;举手投足均有大将风度。最难得是他待人忠诚,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在工作上始终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些,在江洲市有口皆碑。我与他共事才几天;就已经深深的体会了这一点。”
“笑佛”听了谢昆志的介绍;深有感触地说:“您说的这些;我们早有所闻;都打心里高兴。大家都认为:能摊上李福权当教育局长是江洲人的福气。所以,同乡会的老板知道他当局长,个个都十兴奋。至于建设“教育城”的事情,同乡会的人早已是盼星星盼月亮般的了。只要李局长亲自来一趟,我敢打保票,一定让他满意十分。”
谢昆志听了“笑佛”的说话;心里十分高兴;连忙电话告诉李福权,要他明天晌午赶到深圳,晚上参加同乡会专门为他准备的酒会,争取在后天早上在同乡会的会馆与江洲市在‘珠三角都市经济圈’创业的老板见面。
李福权大喜,依照谢昆志的要求,与杨光宗副市长,市政协主席苏爱英,带着几个同志依时来到了深圳。
是晚;张一彪在深圳大酒店热情的接待了李福权一行。
第二天早上八点三十分;珠三角同乡会的会馆里座无虚席。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珠三角都市经济圈中的江洲市的同乡会的代表。共计有500人之多。
江洲市在珠三角都市经济圈中开厂办企业获取创业成功的老板有十万之多,农民工有40多万人。他们这班人在很多年之前就在张一彪的提议下;在深圳成立同乡会,其它各市县成立分会,为在珠三角这个都市经济圈中创业的江洲人排忧解难。以使在珠三角这个都市经济圈中创业的江洲人有一个家的感觉。
这500多人都是江洲市在珠三角都市经济圈中同乡会的主要成员。
昨天晚上;李福权来到深圳后,觉得此行如果仅仅是筹集“教育城资金”是不足取的;如果不能使人们生发出一种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不忘回报社会之情感,也不能筹集到资金。这不同于做报告,必须随机应变,在相谈之中不知不觉的让人们感受于一种知恩图报的氛围中;从而生发出一种捐资兴教助学的行为。
于是连夜和杨副市长、苏主席、谢昆志定下了“一石射三鸟之计”。
这“一石”是什么呢?大家一致认为是:一个“情”字。
这个“情”字所饱含着的是什么呢?一是江洲人对党和国家无比忠诚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民族大义之情;二是江洲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支持家乡建设的赤子之情;三是江洲人企望国家繁荣富强;后继有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中华民族优秀品德之情。
至于“射三鸟”呢?这就是再明白不过的了。一是为“教育城”筹集建设资金;二是使江洲人更加了解江洲市委市政府这几年为江洲人民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多少值得人民敬佩的实事、好事;三是彰显党和国家的各级政府增强公仆意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富民政策,
会议开始前,“笑佛”首先绍大家与李福权、杨副市长、苏主席、谢昆志等同志相识。
大家寒暄了一番后,会议马上进入了主题。
首先由“笑佛”做了个简单的开场白。
接着是杨副市长和苏主席分别代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作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然后;李福权代表教育局作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先生们,女士们:
您们好!
值此新春之际,我很荣幸在深圳与大家欢聚一起。首先恭祝大家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古有云:世间多少喜庆事;不如他乡遇故知。我们能在这一年一度的佳节中欢聚一堂,实乃荣幸之极,我衷心地感谢大家的热情接待!衷心地感谢大家能给我向您们汇报江洲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这个机会。
我深深地地知道:江洲市不仅仅是我的家乡;也是在座各位先生们、女士们的故乡。我深深地知道您们对家乡的事业发展充满了无比关爱的深情厚意。
江洲市现有中小学校344所,其中,有小学291所,初中43所,高中10所,全市现有公办教职工8565人,市代课教师3173人;有在校中小学生22952人,其中,在校小学生150266人,初中生65404人,高中生17530人。全市10所高中中,有4所被评为自治区一级学校,有2所被评为自治区二级学校,江洲高中去年的年底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方面,不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小学的检测,这几年都是一年一大步,历年位居南江地级市所属各市县的前列。高考一年上一个新台阶,2005年上重点线为421人,上二本线以上1693人,上三本线以上2732人,本科上线率排在全省所属县(市)区的第10位,其中江洲高中二本以上上线率为86。58;,在全省591所高中中排第23位。最令人振奋的是江洲高中学生林先以675分、陈权以669分高考分数居南江市理科第一、二名,双双被清华大学录取。中考方面,连续6年名列南江市第一。
我深深地地知道:江洲教育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成绩斐然,但也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在硬件上还十分落后。尤其是高中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延误了江洲“教育城”的建设,致使我们的高中教育还很落后,每年初中毕业生能够进入高中读书的只能是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的学生失去深造的机会。每当想及到此事;市里乃至省里的领导都十分不安。
今年的大年初六,市委书记李劲松在省委书记刘新风等领导同志面前立下重誓:以一年为期把原江洲市委书记李新民牺牲前就已经规划好了的“江洲教育城”建成。若不如期建成;将自动革职为民。
市委、市政府为了“教育城”的建设;果断地对市教育局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以竞选的方式在全市23个镇委书记中竞选出一位同志担任教育局长,由新局长组阁;完成“教育城”建设。
我十分感谢党给了我为江洲人民教育事业出力的机会,光荣地被任命为江洲市教育局局长。
建设江洲“教育城”是一件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伟大事业。必须投入资金5。8亿元。江洲“教育城”的建成;可以实现江洲市人民的子弟享受高中义务教育。
但是;按江洲市现在的财政能力还不能一下子拿出5。8亿元。而省里的要求是一年建成,且李书记也立下重誓。我本人担此重任;也甘愿卖掉房子;省吃俭用;倾尽所囊;尽力如期建成教育城,然杯水车薪;谈何容易?左思右想,不得其法;三日之中,添白发数百根。
我真后悔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一展平生之志。
我常常想:李劲松书记是外地人,尚能如此;难道我一个堂堂江洲子弟竟如此无能?如果不能如期建成“教育城”而累及李劲松书记革职为民,将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都说江洲市有数十万子弟在珠三角创业成功,他们都是江洲市的精英,何不到他们那儿去拜访一下;与他们共商大计?兴许他们会有奇招;助你出奇制胜呢?
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向大家请教来了。诚望各位积极出谋献策,为如期建成“教育城”出力。
谢谢大家!
再祝
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宏发!
李福权的话音一落;会场一片哗然。
人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嚷了起来:
有的说“李局长;您这么一说;着实吓了我们一跳!原来我们的高中教育还是这么落后。”
有的说:“惭愧啊!我做梦也不会想到家乡的办学条件会是这样一种状况:每年初中毕业生能够进入高中读书的只能是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的学生失去深造的机会。”
有的则说:“这有什么奇怪?人民教育人民办。说句心里话;我们当中;又有谁来关心过这些呢?”
还有的说“这也怪不得大家!说句心里话,谁又不是整天的忙于发财?哪有心思顾及这些呢?”
再有的说:“要怪,就要怪市委市政府。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教育好后一代;培养好接班人;是全社会的事;江洲子弟每年有四分之三的初中毕业的学生失去深造的机会;心疼呀!不管怎么说;当干部的不能说没有责任!听说五年前李新民书记就规划好了建设用地,绘好了宏伟的蓝图,为什么至今才想到要做?李劲松是书记;为什么不向我们通报?”
这个话题一挑起,人们的心都按捺不住了,哄的一声,整个会场噪动了起来。人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了起来:
“废话!你以为你是谁?你也不撒泡尿照一照自己?他李劲松是市委书记;做什么;怎么做;他有权决定,干吗要向你通报?不知羞耻!”
“这位兄弟;你这么说就没道理了。建设教育城,是一个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伟大事业;这不是李劲松个人的事业。”
“这位兄弟说得对!李劲松算啥?充其量也只是个市委书记。市委书记又怎么样?也只是个公仆,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如果把建设教育城这个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伟大事业也当作是他个人的政绩;不向人民通报;不让人民知道;就是他的错。”
“我同意这位兄弟的说法。我觉得李劲松也没有什么能耐!三年前就在李新民咽气前立下重誓:您放心!不完成您未竟的事业,誓不为人!三年后;如果不是省委刘书记下死命令予他;也不见得他真的想今年把教育城建成。”
听了他们的说话;李福权想道:刚才人们的说话真有点冤枉了李劲松;这怎么行呢?再又一想,如果不对人们加以引导;这次同乡会的目的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怎么行呢?李福权这样一想;灵机一动。于是让“笑佛”把大家静下来,说:“先生们,女士们!关于教育城的建设,市委李书记并不是不想早点建成。”
李福权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深情地说道:
“李劲松书记上任以后;对江洲市的经济发展不能不说是呕心沥血的。
他清楚地知道:江洲市的新农村建设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综合科技素质不高,“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凸显,
随着国家农业部推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以后,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能不能尽快地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科学技术素质,能不能闯过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成果关,如果不想法解决,全市百万农民的出路就不敢想象,农民按常规生产出来的大量的农产品不要说能产生经济效益;恐怕连进入市场的机会都没有。
正是由于李劲松书记有了这种认识,他上任后;时值江洲荔枝遇到百年不见有过的好收成,于是,马上策划了“三步棋”,
第一步棋,借鉴福建省一个县的成功经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300多名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转变干部作风,送科技下乡;
第二步棋,说服、动员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战线上的三大巨头李居安、朱国亮、刘兴信联合起来,成立江州市果业集团公司,建立南、中、北三大培训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总经销商的运行模式。吸引广大果农加盟,营造好两个有利于广大果农学习科学的荔枝树种植技术和产品营销的‘平台’,走完科技成果向物质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路程;
第三步棋,支持、帮助集团公司策划为江州市十大名优荔枝正名,申请注册商标,打造出江州市十大名优荔枝的中国驰名品牌;闯国内外市场。
为了这“三步棋”的实施;李劲松五天召开四次市委扩大会议;商量决策;这在江洲市是没有先例的。
为了这“三步棋”的实施;李劲松把妻子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十几万元钱捐献给科技特派员购买数码相机;以更好的为果农服务。
为了这三步棋的实施;李劲松三进冰荔山庄,求小财神出山相助未果,兼受冰荔山庄庄主朱国亮军师张国生三次戏弄,后来小财神又设奇计;出难题,‘三难’李劲松;李劲松历尽艰辛,忍辱负重;智答‘小财神’,舌战群英,终于感动了小财神朱国亮和他的手下十大谋士、五虎十八将;同意按照市委的‘三步棋’实施战略展开。
为了这三步棋的实施,李劲松花了三天时间,微服私访;跑遍江洲的村村镇镇,寻取江洲商界“四大奇才”;共商大计;振兴农村经济。
为了这三步棋的实施,李劲松所付出的艰辛和真情;感动了多士有识之士?以至在江洲市富民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成立那天;收到了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公司发展的捐资3999万元。
打胜了这一仗后,李劲松又促使李居安成立“江洲市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凉亭土鸡,建立中国最大的中国凉亭鸡生产基地,凉亭企业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就实现了跨越式、跳跃式的发展,直接带动中南数省千万农民养殖“中国凉亭鸡”致富,人均增收8000多元,企业发展成为一家集家禽良种繁育、禽畜养殖、饲料生产、畜禽产品深加工、科研、贸易于一体的“科技十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一跃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令到中国经济理论界许多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并把凉亭公司的飞速发展史冠之为“凉亭现象”进行研究;以弄清楚凉亭企业凭什么如此稳健发展。
此外,李劲松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以工业化的理念办农业;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基础建设,组织全市人民开发第二、三产业;以建设天堂村天然净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