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211部分

闯三关-第211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书记说:“您只要答应就行了;剩下的工作我来做。我亲自用车送您回公司与老总商量。”
李书记这样说;我没有话说了。
其实;我还有什么好说呢?毕竟受过党的十几年培养教育,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第二天,李书记和司机高志扬亲自到家来接我们回公司。
公司老总听了李劲松的说话;心里直后悔,不该准我们的假。好端端的失去了个人才。
然而;老总也是个有爱心的人;他认为:公司需要我,但天堂村更需要我。他不能不给李书记这个面子。他认为:一个市委书记来求他;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他说他对“士为知己者死”这句格言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他慷慨地说:“李书记;您亲自来向我要人,我不能不给!我这个位置给小芳空着;您什么时候人才够用了;就把人送回来给我!”
就这样;我回到了天堂村工作;担任天堂村天然净菜绿色产品发展有限公司职业管理人,行使总经理的权利。我成了一个领双份工资的特殊干部;加起来;也有3800多元。
这倒没什么;只是硬生生的把我们夫妻的恩爱情感分开了。少不了韦先进每个月都要上“银河”来会一会我。”
“去你的;别说得这么生离死别的!就不怕我笑话你?”李东梅和林小芳开了个玩笑。
“真的!”林小芳叹息地说,“说句心里话;开始那十几天;真是很难过。”
李东梅笑着说:“何不也把韦先进要回来?”
“不行!”林小芳认真地说,“古有训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年;我俩都受过老总的恩惠,如今老总这样器重他,我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李东梅觉得也是;于是叉开话题:“后来你是怎样把公司搞成今天这个规模的?”
“这个嘛!”林小芳拉长了声音说,“这还得从李书记说起。”
林小芳说到这里;沉吟了半响;才说:
“我担任公司职业管理人后;第一把火就是网罗人才。
一天;李书记来了;我向他诉苦:缺少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
李书记听了我的诉苦;笑了笑,认真地说:“小芳同志,怎么说没有人才呢?你就是杰出的人才。江洲市自从有了科技特派员队伍后,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加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特色优势产业明显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资源节约取得显著成效。建设了20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农民接受培训率达到了80;;你要什么人才没有?如果不够用;还可以到大学里去招。”
我说:“大学生当种菜村姑种菜郎?”
李书记说:“这有什么奇怪?你就是其中一个。”
李书记这么一说;我没有话说了。
于是;我向李书记作了工作汇报,并提出要组织有关人员出外考察,取经。
李书记十分赞成。
临别时;李书记对我说:“小芳同志,我送您13个字;胜过十万精兵;可保你百战百胜!”
我高兴的说:“好呀!”
李劲松拉长声音;一字一顿地高声说:“把科技扎根于天堂村的泥土里!”
李书记说完就走了。
我望看李书记远去的车子;心里不停的默念着那13个字,过了好一会;才明白了它的深刻含意。知道了这13个字的确是胜过十万雄兵!
于是,我真的到省农学院招了几个大学生来专门负责基地的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我还组织村里的科技骨干出外考案,取经;看看人家是怎样把科技扎根于土地中的。
时年,李书记在全市狠抓大蒜生产,培育出了抗病、高产、优质的大蒜新品种“南江1号”,并在全市推行标准化种植;天堂村有的干部提出:是否也种大蒜?。
我考察回来后;进行了分析:
天堂村的独特土地资源决定了天堂村蔬菜的种植走向,天堂村不能种大蒜,大蒜生长期长。
天堂村的资源条件注定了她的出路是生产各种时令蔬菜供应市场;因为;天堂村的土地与众不同;生产出来的菜蔬是全省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相比的;同样一个品种;在天堂村种出来的;其风味可口的程度就有相当大的差别;比别人的好;比别人的靓;价格也卖得高。
这是因为天堂村的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是其它地方没法相比的,有三大优势:
一、土地;所含的矿物质、维生素等;与众不同;
二、水、肥,更是天下绝无仅有,浇灌蔬菜的是含各种丰富矿物质的优质矿泉水,肥;全是无菌无毒无污染的有机肥沼液;
三、生长环境,也是无可桃剔,这里是源头,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方圆30里无工厂污染。
一度以来,人们对从市场购回的蔬菜不放心,以至流行一种对蔬菜实行‘久洗、久浸、久煮’的食法,其意图是洗脱和降解残留农药,但必须知道:经过“三久”处理的蔬菜不仅损失大部分营养价值,还要耗费宝贵的时间、水和燃料。而天堂村有这“三大优势”,就有了决胜的本钱。天堂村要快速地创造利润;就必须选择短、快、捷的方式;生产时令蔬菜;只要天堂村把“三大优势”发挥好;把天下绝无仅有的独特的天然条件进行广告宣传好;胜利就有了七分保障。如果把李书记送给我的13个字也做到了;那天堂村的蔬菜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就天下无敌了。
村干部和全体村民对我的分析十分赞赏。一致同意我的策划。
但是;怎样才能“把科技扎根于天堂村的泥土里”呢?这个问题就真的很有挑战性了。
我心里想道:李书记是一个实干、勤恳、为民的汉子,他的这13个字,是他多年农村经济工作的经验总结。我到过很多地方;发现干部说的最多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放了多少份科技资料、手册,举办了多少科技知识讲座,组织他们到外地进行了多少次考察等等,在考察中只是听到领导干部不断的要求下属力求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把科技扎根于农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要把科技扎根于农村的泥土里之说。这个要求并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得到的。如果没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的人;决不能做得到,因为;把科技扎根于农村的泥土里这句话的本身就已经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范围锁定在泥土里;科技工作者工作的好与差,就看他们扎根的地方出了多少成果。比如我现在扎根于天堂村;天堂村必须出成果;生产顶呱呱;如果没有出成果,你算扎根了吗?
我这样一想;心里就更加佩服李书记的务实作风。在他手下做事;你想偷懒都不行。象我这样,送给你13个字;如果你把这13个字的精神实质悟透了;还敢偷懒吗?
我觉得在天堂村;我已经没有了退路。于是,我花了三天三夜;策划出了一个利用天堂村的天下绝无仅有的资源,把天堂村建成全国最有实力的天然净菜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的计划。
我把计划带到市委交给李劲松书记。
李书记当着我的面迅速地看了一遍。然后对我说:“小芳同志,你的计划作得不错,但对于把科技扎根于农村的泥土里的措施尚不够完美。作为计划,这种策划是无懈可击,但作为生产管理上的细节、科学技术的具体转化过程以及产生效益,适应市场、支撑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要认真斟酌了。比如:逆向种菜法,是一种很能赚钱的途径;这里牵涉到观念更新;也牵涉到科学技术支撑;没有这种理念,就没有这方面的惊人收益。反过来说;有了逆向种菜法这种理念,没有把科技扎根到泥土里;能出成果吗?。”
李东梅觉得李劲松这个人确实与众不同;这些菜农的种菜技巧他也懂得。于是对小芳说:“什么叫逆向种菜法?”
小芳说:“逆向种菜法;就是今年种去年烂市的蔬菜品种。”
李东梅似懂非懂;复问道:“运用这种方法种菜,很多非常平常的大路货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卖出好价钱。但天堂村生产的蔬菜不同于其它地方;它的优势在于天然、绿色、有机。”
林小芳听了李东梅的说话;觉得她对市场信息和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认识不足。有心点化一下她。于是说:“聪明的企业家都知道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坚持生产围绕市场转;产品销售围绕消费者走。尽管天堂村的蔬菜具有三大优势;但在品种结构上除了种一些价钱好的“名、特、新”品种外,也不能不考虑逆向种菜法。”
李东梅觉得有道理;于是又问道:“后来呢?李书记还和你说出什么决胜的法宝吗?”
林小芳笑了笑;说:“法宝倒说不上;但对后来基地的生产发展却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东梅说:“这么说就对了,这不是法宝是什么?”
林小芳觉得也是;于是说:“李书记给我讲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利用时间差《看日子种菜》
发大财的故事:
C市农民范大正,是一个巧打时间差,发家致富的典范;他在市效租了50亩地种时令蔬菜。他将土地划分成24个方块;每个方块的蔬菜品种都是“看了日子”有计划地种下的,也就是说计算好上市的最佳时间。其中一块地种了二亩夏阳白,种时就算好在中秋节前三到四天上市,因为这时市场上还没有“夏阳白”上市;这三天多的时间差,价格的变化差多了;平时一斤卖一两角钱的蔬菜便能卖到一元钱左右,价格高于正式上市时的三到四倍。范大正二亩地的夏阳白;这几天的时间差;就能使他多收入了三千元。至于元旦、国庆、春节等这些全国统一的节日前上市的莱,范大成就更加发财了。蔬菜价格往往是平时的三到五倍。
李东梅觉得这个故事其实也正是李劲松送给林小芳13个字的解说。她认为:如果不把科技扎根到泥土里,让农民学会科学种菜的本事,就是再老谋深算也不能保证种下的菜能按时上市。于是说:“其实这是李书记在提示你;让你过好科技关。”
林小芳深有体会地说:“是呀!‘庭院抓早、大田抓晚’种菜法,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经济成果;需要技术上管理到家,只有把科学的生产管理技术掌握好了;才能把握住蔬菜的最佳上市时间,在这个问题上,科学技术是先决条件。B县王志强,是个蔬菜专家;素有“菜王”之称,家有庭园地2亩;大田也有18亩地,从1998年开始,采用这种方法种菜;发了大财。在庭院种植的青椒,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时;比别人提早半个月种植。方法是:每年到二月末,就采用双膜覆盖的方法;调节气候温差。年年比别人早上市半个多月,每公斤蔬菜可多卖出0。50元。而在18亩大田里种的蔬菜呢,他比别人晚种10多天。这是因为:6、7月间,大田的蔬菜大部份上市,价格自然走低。而他种迟了十几天;再加上又使用高新科学技术对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进行抑制生长,等到8月大田蔬菜下市后,再对蔬菜科学处理,进行“二次发育”,到9月中旬左右上市时,自然就卖上了好价钱。
李东梅说:“我同意你的说法。一句话;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要想种好菜;必须学好技术;老老实实的把科技扎根于农村的泥土里;要想让菜卖到好价钱,还须讲究好方法。报社里有时大家围绕着‘是科技引领农业产业化还是农业产业化引领科技’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听了你的这些感受,我明白了,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
“是呀!”林小芳激动的说,“原本我以为自己是专业研究生,很自负;认为自己要搞好这么一个基地;肯定不成问题,想不到;在李书记面前;我矮了半截;我真佩服他;佩服他什么都懂;什么都瞒不了他。我做梦也想不到他连“逆向种菜法”这样的只有种菜大户才须要懂的知识,也知道得这么清楚,说起来头头是道。”
李东梅说:“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如果他不懂这些,老百姓会叫他做‘三绿书记’吗?”
林小芳听了李东梅的说话,深有体会地说:“是呀!过去我以为现在的市一级领导不同八十年代的领导那样经常要深入到农村去同农民三同了。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干部要做的应是宏观调控;至于生产上的细节;不一定要亲自实践解剖了。可是,我不明白:李书记如果不深入到第一线,又怎么会懂得这些连我每天都在地里忙碌着也还不懂得的东西呢?难道他是神话故事中的神?”
李东梅听了林小芳的说话,深有同感。她觉得李劲松实是不简单,他在江洲市所干的一件件实事,一件件好事,都充满着沉重的压力;每一件实事、好事,都充分彰显着科学的发展观、卓越的产业洞察力;彰显着他坚持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他所干的一切;虽然没有让人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觉,但却让人民感到很实在。让人们在心底里觉得他是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由心底里衷心的爱戴他。林小芳认为他是神话故事中那种无所不能的神,其实;这样认为是不对的。其实;在江洲市真正创造了奇迹的是人民;他李劲松真正做的只是从精神道德上给了人民智慧的胆识和力量。也就是政治理论家所颂扬的宏观调控。
李东梅这么一想;更想知道李劲松是怎样宏观指导林小芳成就天堂村天然净菜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年创利润超千万元的秘诀。于是说:“小芳;你的计划在当时肯定不合李书记的意,但他也决不会当面说破。但他不说破;依你的学识也不会不明白。”
“是呀!”林小芳朝李东梅笑了一下;说,“本小姐是‘千里马’,不用扬鞭自奋蹄,从他给我举的那个‘逆向种植法’的例子里;我就知道了该怎么做了。”
“后来呢?”
“后来我把计划书拿回去做了很认真的修改,加进了很多充实的东西,直到李书记满意为止。”
“你的包里有计划书吗?让我开开眼界好吗?”
“你还是那个老脾气;一点也改不了。”林小芳说完;从挎包里拿出计划书给李东梅。
李东梅如获至宝,忙找个地方坐下;认真地看了起来:
江洲市天堂村天然净菜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生产管理计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将向多元化生产,口味向自然化发展;随着中央农业部制定农副产品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工作体系推进,建立市场准入制,实行安全消费措施的不断落实的情况下,天堂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