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214部分

闯三关-第214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安国听了;心里凉了半截;知道此次栽跟头了。于是向知情人禀明自己的情况,恳求他帮忙。
知情人和市场管理处的一个领导是同乡,经不起胡安国的死磨硬缠,找到他,声称胡安国是自己的表弟;有一车时令蔬菜;已运来省城;现停在外面;不知道怎样处理。请他帮忙。
这位领导看在同乡的面上;出面安排胡安国批发完了这车菜。
胡安国批发完菜后;再和知情人亲往这位领导家中拜谢他。临别时;这位领导告诉他:贩菜的勾当很难做,不如到郊区租地搞个蔬菜生产基地,这样的项目;时下很兴,政府支持;我们市场也可以优惠一个批发摊位予你;可进可退;自己生产不够,也可到外地收购;岂不强似你如今百倍?
胡安国听了;如梦初醒;心里想道:这样做很好;现在资金不足;可以先上小规模;只要有了摊位;一切就好办了;一边种菜一边贩菜;且又获得政府支持;何乐而不为?立时与这位领导商定:三个月后;安排摊位予他。
胡安国从省城回来的第二天;马上走东家进西家的想尽一切办法,筹集了100万资金;在省城的郊外租到了地方;干起了一个当时A省郊区还没有出现过的科技型大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说起建设这个基地的事情,胡安国又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话说胡安国从市场管理处那位领导的提示中,深刻地明白了要闯市场经济必须寻找靠山;这个靠山不是一个人,必须是一级级的政府;没有政府保驾护航;休想立足。于是;他先把自己扮成一个大商人模样;到省郊区的一个区政府去联系;要求为其租地,搞100个大棚种菜供应省城农贸批发市场。
时值新上任的省委书记正在狠抓“菜篮子”工程,一听到胡安国要租地搞大棚种植;生产无公害菜的消息;马上批示:全力支持。
当时负责这个区的张区长岂敢怠慢?把胡安国待为上宾;每天安排人为胡安国跑上跑下;从土地的选择、租用,到大棚的建设;农民工的挑选都不用胡安国操心,张区长把胡安国这个大棚蔬菜基地的筹建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还从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抽调了几个技术员专门负责支持胡安国推行科技种菜新技术。当基地后期建设资金无法解决时;又出面担保胡安国向区农村信用社贷款50万元,保证基地蔬菜按时在省城正式亮相上市。
上市那天;省委书记亲自剪彩;为胡安国打气。
打哪以后;胡安国声名大震;不可一世,被世人称为“南国菜王”。他在搞好基地建设的同时,借助基地在市场的威望和便利,派出一批精英到外地采购各种基地无法生产的时令蔬菜和特色农产品回市场批发。为省委省政府抓好省城“菜篮子”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胡安国成为A省第一个外来农民成功创业劳动模范;获得A省“五一劳动奖章”。不到十年功夫;胡安国就创下了千万家业。
而支持胡安国建设大棚无公害蔬菜基地;引领郊区农民实行农业产业化建设,成功地解决城市“菜篮子”工程的省委书记也因此提升到更高的岗位上工作,张区长也由一个郊区的区长直线上升;不几年;就被任命为省委副书记。
2001年秋季;胡安国的大棚蔬菜基地已经到了再次翻新加固的阶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蔬菜行业也发生了变化,蔬菜消费己逐步转向多元化发展,口味向自然化发展,对天然野生型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比如荠菜、山芋、竹笋等品种,在菜市上将要成为主要“角色”;保健型的蔬菜开始流行,比如:芦笋能安心养神,百合能消肿,南瓜能消炎止痛等等;还有香料型的蔬菜也日益增多,如麦芽、茴香、蚕豆等,蔬菜产业的品种结构,必须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蔬菜行业必须向加工化发展,实行净菜上市,只有净菜上市才能适应居民快节奏、高效率的需求,保证安全消费,杜绝含农药超标的现象;速冻菜,真空保鲜菜便于贮藏和运输,出口创汇附加值很高,本地卖5角钱一公斤的大白菜运到日本可卖13元。
胡安国觉得:如果再在这个基地进行生产;已是小打小闹;且不能带动家乡人民致富。
他想到了家乡——江洲市张家镇。他觉得该为家乡干点事情了。
胡安国认为:南江地区的蔬菜行业刚起步;自己回乡创业也许更适合。随着中央农业部制定的农副产品必须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工作体系推进,建立市场准入制,实现安全消费的措施不断落实的情况下,蔬菜种植必须实行环保化。蔬菜产业的品种结构,必须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在生产上必须向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这样,家乡的农产品就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消费,就不能发挥天然的优势。
于是;他把大棚和基地低价转让给了当地一个种菜大户。
后来,胡安国回南江做了详尽的考案,依前法泡制,在当地政府的支特下,在南江市郊的高新技术开发农业园租地1000亩,建设100个大棚,创建‘中国南江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专门向南江市和周边几个区县市的净菜超市供货,直接带动和辐射南江地区推进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解决城市“菜篮子”工程问题。
后来;又与中国江洲市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中国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国南江优质大蒜繁育中心”,以公司+基地+农户+总经销商的经营模式,在南江二区五市县建立分公司,为了杜绝恶性竞争,胡安国根据各地的天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确定生产项目,实行区域性布局,一体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胡安国还定下了“立足南江,纵横八市,瞄准中国各大市场,放眼世界,争取用三至五年的功夫,创建中国天然净菜驰名商标,占领中国天然净菜超级市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净菜超级市场的霸主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胡安国投巨资建设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中心,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检测仪器,能检测所有进口国已经明确提出的检测项目,就连欧盟刚刚提出的“氟草烟”检测也不例外。对加盟公司的农户实行生产、肥水、科学管理全程监控。促使农户自觉提高综合文化技术素质,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胡安国认为:公司没有先进的检测设备时时督促;是不能保证农户能生产出合格的农特产出口国外的。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此外,胡安国还建立了“中国南江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网站”,组建一支高新科技攻关队伍,将生产“三无”天然净菜的整个生产管理技术过程制成网页,向加盟公司的农户发布,指导生产,建立从生产管理到采收、加工、检验、检疫的全程监控,并传输到互联网发布,大打不花钱的广告战,让全国、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南江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然净菜是“三无”产品,食得放心。
另外,胡安国和中国江洲市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一支近10万人的营销大军,在中国的主要大城市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和物流配送中心,利用现代化的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网络管理技术,对国内外天然净菜超级市场总经销商,实行网上预览货源,网上定货,款到配送一条龙服务,确保各地总经销商,足不出户,一部电话,一台电脑就能做成生意,财源滚滚。其它的不说,光是大蒜生产这个项目;胡安国属下的加盟公司和农户每年收入也不少于10亿元,
张德智有点纳闷;心里直嘀咕:胡安国过去从没有对别人说起过他的这样的带有传奇性色彩的经历。今天为何这样喜吹自我标谤?
大家听了胡安国这一段创业故事;心里都很不平静。
正如江浩心中所想:胡安国;貌不惊人;才不压众;凭什么如此的如渔得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东成西就、万事如意呢?说句心里话;不光是江浩不服气!很多人都不服气。可是;不服气有什么用?有胆色的何不也来试一试?人家胡安国开始时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而现在的年轻人;一切都已经有现成的模式了;且还有龙头公司领着干;如果干不了;就再也不能怨天怨地了。
大家都不得不认为胡安国高明,他回南江创业后;一反常态,利用南江100个大棚做基地,创建中国南江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作龙头企业,创建“中国南江”牌天然净菜驰名商标,建立营销网络,吸引广大农户与其加盟,按照公司的指令和技术,有计划生产出合格的天然净菜产品,交给公司加工包装成净菜,投放国内外市场,既无风险,又能创汇。公司与农户风险共担,合格的无风险,不合格的农户自行在市场销售,皆大欢喜,大家都觉得:胡安国,名不虚传,确有安国之才。
佟青过去只知道李劲松“五求胡安国”的故事,却不知道胡安国的详细创业经历,现在听了;也十分佩服;她对于胡安国要人造“天堂村”的举动很惊讶!
佟青心里想道:这个胡安国;也真让人猜不透。在南江市郊人造一个具有天堂村“三大优势”资源的蔬菜生产基地尽管对天堂村没有影响,但此举却会震撼很多人的心;到时也会有很多人跟着这么干,一定会引起恶性竞争。
其实;佟青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南江地区,;除了胡安国,谁有这个条件?
张德智认为自己是看透了胡安国的心儿。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胡安国一生最痛恨那些在大庭广众中把农民二字当作愚昧无知的代名词的人。今次人造“天堂村”,其实,旨在向世人显示:农民,这两个字;是聪明和智慧的代名词。
张德智这样一想,心里也直觉好笑。觉得胡安国这样做多少也有点儿在与人赌气。可又一想,也不见得是。
张德智认真的回想了一下自己和胡安国交往中的过程;再细致的分析了一下他这样作的前景,才觉得胡安国今次人造“天堂村”隐藏着很深的机谋。
张德智认为胡安国这次人造“天堂村”是在行使“借梯上楼”之计,意在通过与对手对比;达到宣传自己公司的目的。这是一种软招数。瞒得了天堂村人,却瞒不了张德智。
张德智认为:
众所周知:天堂村天然净菜由于其具有天下独无仅有的三大优势而誉满省城;誉满中国;是中国驰名品牌菜,多少人想品尝它也未能如愿。胡安国决意人造“天堂村”,意在人们心中制造一个概念:天堂村天然净菜第一,胡安国的人造“天堂村”天然净菜第二。
胡安国这样做,既避开了与天堂村企业的正面交锋,又借天堂村企业的声名来扬了自己的名。这样一来;胡安国就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如果胡安国再对外宣称使用“华山泉”种菜,就更加绝了。好在天堂村还是居于正统的地位;这是任何时候都改变不了的。要不!张德智一定戳穿胡安国的阴谋。
张德智这样一想,把胡安国叫到一边,轻声说:“你小子也太狠了。直欺天堂村无能人!”
胡安国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张德智见胡安国这样,反倒纳闷起来了。
胡安国认真地对张德智说:“我就知道:人造‘天堂村’之计,瞒得了别人;怎么会瞒得了张老板?其实,您对我的意图只猜对了一半。我这是和天堂村人联手打造“中国南江”天然净菜这个属于南江1000万人民共有的天然净菜区域品牌”。我和萧洒他们早已策划好:以‘中国江洲市天堂村天然净菜绿色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然净菜第一,‘中国南江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然净菜第二,这个声名来作为载体,联合社会精英,由他们牵头,创建公司,建设农产品生产、深加工基地;以‘科技十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吸引农户加盟;全面推进南江地区天然净菜尤其是大蒜产业向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产业化发展,打造“中国南江”天然净菜全球知名品牌,进而称雄国内外市场,突破南江地区年天然净菜系列产品销售收入超二百亿大关。”
张德智听了胡安国的解释;方觉得是自己错估了胡安国的人格。
张德智细心地想了一下胡安国的说话;回想起来这几天在江洲市了解到的情况;觉得胡安国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只要稍加努力;即可实现。于是高兴地说:“胡老板;你这是‘借梯上楼’,高招!你的胃口越来越大。千万小心;别撑破了肚子!”
“那能呢?”胡安国说完;仰天大笑起来……
第二十章
    第十九章张德智天堂逢挚友胡安国计借梯上楼
话分两头。
且说,张德智和大家分手后;决定由佟青和江浩作伴前往半山腰中那个山泉走一趟。
卢花和杨维民则各有打算;分头去看心中想看的东西。
他们三个顺着山间小路来到山泉不远处时,发现有二个人正在围着泉水下的十几个不锈钢水塔转,还不时的停下来左量右量的。
张德智心里感到很纳闷:这里是基地的重地,何以让他们在此乱转?可又一想:自己又不是这样?于是也估测到此人必也不是等闲之辈,要不,也不会获准特访。
再往前走上三十多步,张德智发现当中有一个人似曾相识,可又想不起来是那一个了。
是胡安国。张德智再走前几步,看清了,于是大踏步奔过去,嘴里大声喊道:“胡安国!”
胡安国抬头一看,愣了一下,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身子一挺,也大踏步朝张德智冲来。
张德智伸出大手,一把握住胡安国的双手,使劲地摇了摇,说:“胡猴子!十年不见,发福了许多,跑到这里干什么?”
胡安国憨厚的笑了一笑,说:“张……”
张德智未等胡安国把书记二字说出,就朝他使了个眼色,止住了他的说话。
胡安国从张德智的眼色中明白他是微服私访,连忙改口说:“张老板!什么风把您吹到这里?”
张德智朝从后面赶来的佟青望了一下。算是回答了胡安国的问话。
胡安国立时明白了张德智是参加了江洲市的“七日游”。
“胡总!什么风把您吹到了这里?”
“佟大社长!这么巧,我们又见面了。”
佟青和胡安国寒暄了几句后向大家介绍说:“这个胡总就是那个名震南江的中南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胡安国。他身边这个就是天堂村的大干部萧洒同志。”
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