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231部分

闯三关-第231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财神”笑了笑;说:“哪能有啥事出?我们是为安排1000辆轿车5000个老板和父老乡亲护送您到A省上任耽搁了时间;迟到了。”
李劲松听了;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
李居安说:“这有什么使不得?这是大家对您的一份情,一份爱!”
李劲松一愣;责备李居安说:“‘活菩萨’;你是党员;怎么连这一点都不明白?”
李劲松这时更加严肃认真地说:“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万万使不得。今天;你们能来送我;临别时见上一面;我已经很知足了。我是一个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干事的人。你们那样做,是为我好;让我有面子。但是;A省的干部群众会怎么看我?他们会说我这是搞个人崇拜;贪天之功为己功;摆架子;显个人英雄主义。如果大家还把我当朋友的话,就不要这样为难我!”
“小财神”听了;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遭到批评后;不服气;翘起了嘴巴。
李居安则不同;向来都严格地按照共产党员的准则要求自己,当李劲松提醒后;马上知道这是错了,这是与党的原则格格不入的。于是说:“李书记;既然是这样;我们也就不勉强了。大恩不言谢,我们会一辈子记住你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一定会按照您的要求;把江州人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干好,不获全胜;誓不罢休!”
李劲松听了;对李居安说:“你这样说又错了;我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人;都应该听党的,听从党中央集体领导的决定。”
李居安和站在李劲松身边的新任江州市委书记彭益民以及他的战友们都为李劲松这种坚强的党性原则所感动。
广场上、中兴大道上的人们听了麦克风送出来的李劲松和“小财神”、李居安的一番话语,心里都更坚定着一个任何时候都不会再忘记的信念:共产党为的啥?是为了人民打天下,是为了人民谋幸福,是为了中国更伟大、富强、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这时,李劲松不忍心耽误大家的时间,双手抱拳,向广场上的人们拱了拱,无限深情地说:“同志们,父老乡亲们!我会永远想念大家,我会永远记住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回去吧!不要因为我而耽误宝贵的工作时间;我们就此告别!咱们后会有期。再见!”
李劲松说完;在彭益民和李居安他们的簇拥下;走出广场,踏上中兴大道,慢慢地朝着城外走去……
一路上;中兴大道两边的人群;一边嘴里不停地喊着:“再见,再见!”一边手里不断挥舞着鲜花。
那些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慢慢地变成一条长龙;紧紧地跟在李劲松的身后向城外延伸、延伸……
此情此景;在李劲松和他的战友们的心里激起了深情的浪花。大家的眼里都充满了泪水。
李劲松一边走一边朝大家挥手致意;任凭那感激的泪儿顺着面颊往下流。
当离开收费亭走到高速路边的时候,李劲松远远地见到了钟大炮和几个超过百岁的老人;其中有一个还是在卧龙岗祭祀李新民时差点要打他耳光的老人。
李劲松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富民果业集团公司成立那天五个老人给公司捐款的情景,更不会忘记在卧龙岗与那个老人相遇的情景。
只见他一个箭步冲到钟大炮他们面前,紧紧地握着几位老人的手;无比激动地说:“老人家,我李劲松何德何能,劳你们如此相待?”
钟大炮还是那个老脾气;高声说:“我还是那句话,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李书记您对江州人民有恩,我们哪能不送您一程?”
一位老人说:“是啊!我们经历了三个朝代,共产党是最好的;我们能活到今天,全是托了共产党的福!说句心里话;在江城工作过的县级一把手;我们见到过很多,像您这样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的除了李新民外就是您了。现在您荣升了;那是上级有眼光;是共产党的福气。但是;我们不来送您,心里怎能过意?”
李劲松听了;心里十分不安,说:“老人家,你们这样说,真是使我无地自容。扪心自问;我为江州人民所做的一切;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差很远。”
老人们一听李劲松这样说;都发火了。
钟大炮十分生气地说:“李书记;这就是您的不是了!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有的人调走时;老百姓不但不会送他,还会按农村送瘟神的习俗,在家门前用杂草燃起一堆火。今天,您要离开江城;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为什么会有数十万人放下手上的活儿来送您,那是因为老百姓感谢您的恩、思念您的德。我们送您有两个目的:一是表明江城人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二是警示您,希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要做得比在江城更好!”
李劲松听了;半晌做声不得。
少顷;钟大炮从一个后生手中拿过一包用红布包着的东西,放到李劲松的手上;真诚地说:“我们几个老人昨天傍晚知道您要走的消息后;让后生们开车载着;分别从江州市的南部、中部、北部取回一抔土;用红布包着,现在送给您;以作纪念。我们知道我们不能那么自私,除了江州人民需要您外;中国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您,国家更需要您。但愿我们送给您的这包曾经孕育了江州人民创业致富的泥土;伴随着您为中国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劲松双手接过;紧紧地贴在胸前,对着老人们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然后深情地说道:“我要用最珍贵的玻璃瓶子把它盛起来;放在我的卧室里、客厅里、办公室里,让战斗在江州大地上的无数英雄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的生命不息、闯关不止的创业精神伴随着我;鼓励我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李劲松说完,走上人们临时为他准备的一辆汽车顶上,对着眼前黑压压的为他送行的数十万干部群众,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然后高声喊道:“同志们,父老乡亲们!我会永远想念大家,我会永远记住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李劲松说完跳下车;与彭益民和他的战友以及李居安、朱国亮、刘兴信、胡安国等人握了一下手,正准备坐进车子,张国梁的儿子张正雄朝他大声喊道:“李伯伯!”
张正雄说完;挣脱陈军红的手;跌跌撞撞地竟直朝李劲松冲去。
李劲松生怕张正雄跌倒了,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抱起张正雄,用胡子扎了一下他的小嘴。
张正雄用两只稚嫩的小手抱着李劲松的脖子说:“李伯伯,我也要跟您到A省去当书记!”
陈军红上前从李劲松怀里抱过张正雄;说:“李书记;很抱歉;正雄太不懂事了。”
李劲松高兴地大声说:“孩童无戏语!张正雄身上流着老师长一家三代人的无限忠于党、无限忠于国家、无限忠于人民的血。我深信我们的党和国家一定后继有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是的,李劲松的话犹如一声巨雷,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人们坚信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会更加繁荣富强!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欲知后事请看《闯三关》续集《东方明珠》
后记
    和王荣华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关村附近的一个餐馆。叫我没想到,当时乌泱泱来了好几个人。落座后经小蒲介绍,才知道他们都是作者的老乡,有的在京工作,有的在京上学,他们是来帮助作者审查我的资信的。幸好我带了名片。
王荣华个子不高,不胖,天庭饱满,大眼睛,略有凹陷。因为我的大嫂是广西人,壮族,所以一见到王荣华我就说,你的长相是典型的广西人。我没有去过广西,但对广西人我却有一个感觉:他们不懒惰,坚韧、干练。见到王荣华就更印证了我的感觉没错。
《闯三关》是一部长达1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我见到作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够能写的。他很自信,但却谦虚地说,第一次写作,请编辑多提意见。
我知道作者的辛苦,尤其是当今,哪儿不能挣着钱,非得靠写作,干这苦不堪言的活儿。这个广西的小个子就干了,一干就是十年。如果要我来评价王荣华的小说,我想说,因为时间紧,有很多遗憾。但是,我却对北京所有看到过这本书稿的人说:一个外地的作者能把稿子拿到北京来出版不容易;一个农民作家能够坚持写作十年为一本书也不容易;一个普通公民真情实感地写出当地人们致富的经验,用以激发那些还没有找到致富方法的人去致富,这种“以世界革命为己任”的认真劲儿,着实让我钦佩。
这本书里,我能看到一个作者深入生活多年写出来的东西,和那些长期生活在城市,带着任务去写作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有很大的不同。王荣华的文笔虽不如专业作家,但是他对家乡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由衷的欣悦,是有激情的写作。他说我是歌颂党和政府的,在“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精神指引下,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一个好的领头人,普通的个体农民要想形成规模,发展壮大是根本不可能的。我相信他说的。
《闯三关》讲的是过去一个原始的农作物,几辈子人都是小农式的自产自销,拿到集市上卖出去就很满足了。现在不是了,要让当地农民知道,你吃不完的东西,还有很多人想吃吃不着呢。要卖到外面去。怎么卖,闯三关!小说里讲的就是如何闯关如何致富。我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感谢王荣华,一是他让我认识了广西生气勃勃的北流市;二是让我认识了那里丰富的物产;三是让我认识了那儿还有这么多可敬的人,他们是值得歌颂值得赞美的。第四点最重要,我跟王荣华讲,你的小说给现在题材匮乏的电视剧提供了很好的主旋律的故事。这个电视剧一旦问世,它的影响远比小说要大。
总之,《闯三关》出版了,对王荣华是件好事,对北流市也是,对全国人民也是。因为,能凭着勤劳智慧致富,是老实人所向往的,在这本书里,北流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本书责任编辑詹之燕
2008年1月12日于北京
后记二后记二
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常常对同学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人民的靠山!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干部是国家的栋梁,党不能没有他们,人民不能没有他们!我听了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长大后;我当了人民教师;也是这样与学生们说的。
后来;我下海创业;经过二十多年的人生拼搏,商海沉浮;更加坚定了孩提时老师的教诲:中国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国家靠人民振兴,人民靠国家生存!有党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一个人只有把人民装在心里,才能面对国家;只有把国家装在心里,才能面对普天下。
创业有成后,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念头:把知道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干部和英雄的人民,同心同德,挑战新世纪,勇闯“三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可歌可泣的创业故事记载下来,以助国人更坚实地走创业之路。
于是;我开始积累素材;经过十年准备,两年写作,十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断增强执政智慧;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闯三关;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闯三关》分为三部,第一部《心声》,第二部《奋起》,第三部《雨果》。每部50万字左右;全书共计150余万字。在坊间流传时曾被人们视为是一部创业揭秘造福人类的著作;一曲震撼心灵、催人奋进的赞歌。
后来;在中国各大型小说网站连载时;人们把《闯三关》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部曲”。
三部曲最难把握书中人物、个性、思想、生活、道德的定位,虽然他们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活生生的现代人的创业故事;但要真正成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书中关于创业者要创业成功;必须闯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关,闯过为经济成果建设中国驰名品牌关,闯过将经济成果进入市场贸易转化为资本关的理念也是经过反复探索、实践得出来的。
不可否认,书中塑造的人物;不管是干什么的;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真实;都是表达老百姓心中的企望。
不少人对我说:“你为什么会想到创作《闯三关》?”
我说:“天机不可泄漏!”
其实,这个“天机”有什么不可泄漏呢?
往往回答过后,自己也觉得好笑。
实际上,我所说的这个“天机”,就是在三部书中反复演绎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以卓越的产业洞察力;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智慧和创业经验。
我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农民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能干什么呢?对于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路该怎么走的问题也不是我考虑的。然而我又觉得自己也是共产党员;在党旗面前举起过右手;宣读过誓言;总不能无所作为吧。那样子岂不是给党丢脸?但是;自己又能干什么呢?于是,想到了写小说。我觉得写小说,为人类社会提供精神食粮也可以算得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如果能够把人类社会中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创业的人和事记载下来,流传于世;可能会对意欲创一番大事业或者解决温饱的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使意欲建功立业者从中感悟到一点有益的东西;从而奋起创业;走好人生必然要走的漫漫之路,以不枉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如果能让读者因此而懂得自己即使不能成为民族英雄,却也不能忘记一个中国人绝对不能忘记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如果能让读者因此而明白同在蓝天下;人家前进了;自己为什么还在原地踏步的因由,进而奋起创业;塑造自己美丽的人生。那么我就可以自豪地向祖国说声:今生无悔了。
我以为国人要闯过“三关”,必须学会用科学的发展观把握人生;掌握卓越的产业洞察力;选择一种有利于发展的创业模式;敢于选择前人没有走过的但是经过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路”。
于是,我把《闯三关》第一部、第二部、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