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42部分

闯三关-第42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王一鸣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我们还有一个建议,要实现‘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拓展市场的五大战略方针,还必须取得三个人的相助。”
“哪三个人?”李劲松问道。
“就是李居安的侄儿李鹏程与副手李国兴、张大山。这三个人,是江州市专门从事荔枝果子长途贩运的高手,号称‘江州三杰’,你李书记没听说过?李居安担任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后,总经理的位置非他莫属。”
“哦?”李劲松这下可糊涂了,怎么没听李居安讲过?“这个问题你们放心,既然是这等说法,我李劲松当然是求之不得。”
王一鸣四人欲留李劲松吃了晚饭再走,但李劲松说什么也不同意,说:“吃饭是小事,路上打个快餐就解决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开好今晚的市委会议。”王一鸣知道拗不过李劲松,只好作罢,心中对李劲松的敬仰之情,更加深了一层。
王一鸣觉得已完成李居安的重托,决定去他的果场开开眼界,他要推出经销李居安的“果王”的业务。他认为,1000多家超级商场,同一天展开销售“果王”的广告大战,吊足消费者的胃口,绝对能大赚一笔。但不知道李居安的管理手段能否达到无公害绿色产品的标准。他要去亲眼看一看。
王一鸣将自己的想法一说,大家齐声赞成。于是马上电话与李居安联系,恰好李居安在果园检查工作。于是大家马上离开厢房,朝停车场走去。
列位看官,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李居安有点奸猾。其实,你们也不要怪他,他这种奸猾是可爱的奸猾。
其实,李居安在李劲松的支持帮助下,已经大功告成。集团公司真可谓是人才济济。果业生产这条“巨龙”距离腾飞的时候不会太远了。
李劲松告别了王一鸣他们后,一路急着往市里赶。突然,他想起了李锋副书记,不知道李锋负责的工作做得怎样了,于是叫小刘接通了李锋的电话。
李劲松不听李锋的电话也就罢了,这一听,又引出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来。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部曲长篇小说《闯三关》
第一部《心声》第十七章
张剑锋力荐苏正德
倔李锋义释林达成
前面讲到李劲松叫小刘接通市委副书记李锋的电话,引出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
李劲松听后嗟叹不已。
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故事,竟然令李劲松嗟叹不已?在这里有必要与大家一叙:
话说李锋接受协助李居安组建果业集团公司的工作后,一直奔走于方方面面之中。
这天下午,他回到家里收拾行装,正准备出门的时候,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
李锋放下行李,拿起话筒一听,里面传出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三郎!听说市里让您分管今年荔枝营销工作是吗?我有一个专门从事农产品贩运的挚友,刚好路过江州市,住在三宝大酒店308号房,他神通广大,说不定能帮上大忙呢!”
李锋一听,分外高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正愁找不到这方面的人才,现在送上门来,哪有不见的道理?”
李锋说完,马上放下东西,驱车前往。
你说,是谁使李锋这样急着要和他们见面呢?
原来,来电话的,是李锋当年在张家镇同甘共苦,战天斗地的好战友张剑锋。
张剑锋何许人也?
他是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陈明是同乡,都是出身于农村中普通的人家。高中毕业后,一块儿应征入伍,张剑锋当的是炮兵,陈明当的是后勤兵。
张剑锋在炮兵部队里练就了一身铜头铁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解放军班长,具有相当高的组织领导才能,退伍后,很快就被村民们推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民改天换地,创造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业绩,被上级任命为张家镇党委书记。
陈明呢?当的是解放军部队里的后勤兵,当时部队里开办有一个兽药厂,由于他能说会道,军工厂经常派他出差,联系购销业务。三年下来,他不仅对兽药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工作比较熟悉,而且在供销方面总结出了不少经验,认识了众多的客户。退伍后,他组织了十几个铁杆朋友,分成几个精干的小组,扛着军工厂的招牌,为军工厂推销了数不清的产品,建立了一个巨大的销售网络,同时也获得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他和他的铁杆兄弟朋友们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实行市场经济后,陈明和他的战友们斥巨资买下一间由于管理不善,濒临破产的“三宝工艺制品厂”的四权。
何谓“三宝工艺制品”?即宝石、玉石、花岗石产品。
江州市北部除了拥有丰富的石灰岩、花岗石外,还有一个镇盛产玉石。
所谓玉石即是绿色的石头,也叫南玉。因为它石质细嫩,晶莹如玉,用它加工出来的玉器制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中国南方的一大瑰宝。
花岗石,也可以加工成各种建材产品,用于酒楼、宾馆、办公楼等设施的装修。
由于市委、市政府为广大客商营造了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北方的汉白玉、碧玉、宝石商家,相继南下。
三宝工艺制品厂,如雨后春笋,到处可见。
在江州市和周边的几个县市形成了一个加工、生产、销售三宝工艺制品的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宝石、玉石、花岗石这三宝工艺制品,成为了江州市一道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亮丽的风景线,铸造了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拼搏,勇于创新,忠心为国的光辉形象。
陈明深深地懂得,要搞好一间工厂、一个公司,必须要有一个能文能武的厂长、总经理。
他和战友们都一致认为搞产品销售不成问题,搞好一间工厂的生产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是一间工厂的生命,产品质量上不去,其他一切都是空话。
于是,他们想到了张剑锋。他们召开股东大会,一致决定,以月薪壹万元,外加占有公司1%股份的报酬,请张剑锋出任厂长。
张剑锋经过权衡,认为出任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厂厂长,可能会更能发挥自己的才智。于是他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毅然辞去了镇党委书记的职务,走马上任。
张剑锋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在工厂的生产管理、工艺制作、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采用主动出击和电子商务网络双管齐下的手段,全面拓展市场的五大战略实施,工厂呈现勃勃生机,发展势头迅猛,产值成倍增长。
两年后,兼并了江州市和周边几个县市的十几家三宝工艺制品厂,成立了“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张剑锋在市委的支持下,说服了全体股东,在公司建立了党委会,各个分厂建立了党支部,各个车间建立了党小组,他自己担任党委书记。这样的组织机构在民营企业中,是罕见的。
张剑锋依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万多名员工的集宝石、玉石、花岗石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养殖业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
陈明成了东南亚一带著名的“中国珠宝大王”。
后来,李新民书记要求陈明牵头成立“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业主+总经销商的运行模式,把全市几千家从事三宝工艺制品加工的中小工厂、家庭作坊联合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把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做强做大,直闯国内、国际市场,使这一个项目成为江州市经济建设的最大支柱产业。
陈明应允。集团公司成立后,张剑锋在陈明的支持下,制定了“立足江州,瞄准国内各大市场,放眼世界,左拥东亚,右抱欧美,三年内占领国内、国际三宝工艺制品市场发展的制高点,成为国内、国际三宝工艺制品交易市场霸主”的战略方针。
张剑锋在陈明的支持下,策划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实施以公司为龙头,对分散在各地的几千家加盟公司的业主、三万多员工的生产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请江州三大电脑技术开发高手高大全、李少忠、谢平安为公司设计了一套电子计算机管理生产、营销网络的软件,建立江宝信息网,通过网站,精确指挥集团公司三万多员工的生产,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使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指挥生产,管理一个分散在千家万户的三万多员工的家庭作坊式的精细工艺制品加工业的先例。
张剑锋在陈明的支持下,根据公司的生产特点,组建了一支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攻关队伍,专门负责经过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设计、论证过的能够领导珠宝界流行潮流的款式的生产工艺的流水线生产示范操作,并用数码技术,将这些精细的加工生产的程序和具体的生产操作过程录拍下来,配以文字讲解,制成网页,发送给分散在各地的公司加盟业主;并通过电脑,再输送到生产车间的大屏幕彩电,指导工人按示范的程序进行生产,保证业主和工人足不出户,就掌握了各种设计款式不同的宝石、玉石、花岗石产品的流水线生产技术,完全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预定的标准。
工人们说,在这样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中,只要不是白痴,都绝对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合格的产品。
集团公司实现了生产上的一体化管理后,立即为产品注册商标,建设中国驰名品牌,对全市宝石、玉石系列工艺制品进行包装,大打广告战,拓展市场的“五大战略”实施,打造了一个蜚誉全球的“江宝”牌中国驰名商标。江宝牌系列宝石工艺产品,风靡全球,出口创汇成倍增长。
去年,兴建了一幢连停车场在内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的二十层的五星级宾馆、珠宝商场、日用百货超级商场,为来往客商增加了诸多方便。
集团公司实现了多元化经营,经济收入像滚雪球般的越滚越大,每年为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缴税利超过3。8亿元。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李新民、李锋、张剑锋、陈明都是从张家镇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在这里仍有必要再交待一下张家镇的情况。
张家镇,地处两省三县交界,距离市区八十公里,是一个山区大镇。李新民担任张家镇党委书记的时候,李锋是李新民的得力助手。
张家镇有三多,即人多、田多、山地多;一迟即,经济发展起步迟;三难,即交通运输难、农业技术推广难、农民用电难。
李新民抓住了张家镇经济不发达的症结,深入发动群众,做出了适合张家镇发展的战略决策。
李锋,作为李新民手下的战将,首先,带领干部群众向“三难”进军,组织修建乡村公路网络大会战,修筑水库,建设电站,铺设电网;
其次,是针对张家镇山地肥沃,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荔枝的特点,深入发动群众,开发荒山,开展广种荔枝大会战;
再次,是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推广水稻抛秧的最新科学技术,不但使广大农民改变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耕作方式,而且平均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38元。为农业生产向节本、提质、低耕、高效、简捷方向发展的新思维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最后,是根据张家镇人口多的特点,组织精干的建筑工程队伍外出承揽建筑工程,同时千方百计加快镇级规模建设,吸引外商进来投资办厂,解决农业技术革新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使人民群众迅速地走上致富的道路。
李新民喜欢用一个比喻来教育干部。他说:“长期生活在水里的鱼不会感觉到水的存在,只有他离开水的时候,才知道水的重要。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的干部,并不感觉到群众的重要,只有当他脱离群众,变成孤家寡人的时候才知道群众的重要。”
全镇人民经过五年的奋斗,使张家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电灯亮,村村通上四级水泥硬化道路,一幢幢新颖别致的钢筋水泥构造的楼房拔地而起。
当李新民调任江州县委书记的时候,张家镇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万民相送离任干部的动人情景。
人后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对李新民说过的一番沁人肺腑的话语:“共产党,是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只有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员,人民才会永远记住他。”
李新民担任县委书记后,李锋出任张家镇党委书记。三年后,李锋升任县委副书记,张剑锋接替他担任张家镇党委书记。
张剑锋没有辜负老前辈的期望,继续领导张家镇人民进一步投入发展经济建设。
可惜,一年后,张剑锋辞去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出任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厂厂长。幸好上级又给张家镇推荐了合适的人选,使张家镇的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有人问张剑锋:“你辞去了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去出任一个私营企业总经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钱和那个1%的股份吗?”
张剑锋每当有人这样问他的时候,他总是毫不忌讳地说:“首先为钱,其次是为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没有钱,我就无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没有贡献,怎么能体现自身的价值的呢!”
人们虽不敢与他的观念苟同,但事实又使他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有道理。
尽管这种理论曾经风靡一时,然终为有血性的仁人志士、共产党人所抛弃。
什么自身的价值?说到底还是个人的功利主义在作怪。
就是张剑锋在他功成名就后,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所为进行反思。
李新民的牺牲,给了他很大的震动,尤其是读了李新民的日记,更觉得无地自容。
后来,他下决心辞去公司的职务,主动请缨担任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但是,李劲松不答应,认为三宝公司同样重要,三宝公司董事长陈明和全体员工也坚决不同意。
最后,以张剑锋同时兼任果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的决定,达成张剑锋的心愿。
从此以后,张剑锋身兼两个集团公司的重任,全副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果业集团公司成立庆祝大会那天,他将自己的积蓄100万元捐给了公司。
张剑锋与李锋几年来,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