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46部分

闯三关-第46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怎讲?”
江华清解释说:“市委在农业、种养业问题上,花这么大的气力,对于老百姓来讲,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国家来说,不一定有多大的收益。他们的依据是:按照现在的政策,若干年后,国家将会对农民实行零赋税。如果是这样,政府下这么大的气力抓农业、种养业,到头来,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担心公司没有多长的生命力,担心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办不下去。但也有很多人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他们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立国之本。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职责所在。‘三个代表’的第一个代表,说的就是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市委这样做,正是真正地实践了‘三个代表’,如果这样的好事都办不下去,那不是违背了‘三个代表’的行动准则?”
江华清的解释,使李劲松感到当前仍有一种思潮,阻碍着经济向前发展。
他觉得现在必须花力气教育干部群众,重新认识自我,认清形势,认清对手,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时代的责任感。不然的话,比人家落后了一大截,也不知道。
就说朱国亮吧,他总认为自己是江州市中部荔枝果品交易市场的霸主,每年足不出户,就可以坐收中介费数百万元。他根本就不会想到,这种经营方式快要过时了,不适应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加入世贸后,国家要保证农产品质量达到与国际农产品质量的标准,铺平中国八亿农民进军国际市场的道路,就必定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按正确的方向发展。
实行产地追踪,建立生产管理的全程监控,推行市场准入制,就是确保农产品安全消费的措施之一。
那种听由客商、果农、中介人士自由成交的经营方式,是行不通的了,客商通过这样的方式收购到的农产品,是不能取得进入市场销售的资格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产品必须保证安全消费的意识,越来越引起各级党和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农业部关于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在全国推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建设,将促使中国农产品的生产结构、生产技术、经营体制、经营模式发生质的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工农业产品的经营模式将出现新的组合,新的优化。
谁在这新的组合、新的优化中取得新的突破,占领新的制高点,谁就是胜利者。
李劲松想到这里,抬头看了看天色,觉得尚早,决定到果园办公室去看一看整个果园的果树生长情况。
李劲松在办公室里,仔细浏览了一遍整个果园的情况,感到很满意。
他觉得,电子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应用于果业生产后,将对实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的备案,实行生产管理全程监控,起到了十分便利的作用。
李劲松站起来,认真地对李居安道:“如果说江州市的果业生产是一条巨龙,那公司就是龙头,李居安同志,你就是扛着龙头的舞龙人,这条‘巨龙’能不能舞得起来,就靠你了!”
“李书记,你此言差矣!”李居安感慨万千,“你忘记了最关键的一条,共产党才是这条‘巨龙’腾飞的关键。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市委的、市政府的支持,我李居安不要说舞得动这条‘巨龙’,就是寸步也难行。离开了党,离开了政府,老百姓就等于是没有娘的孩子,就像一根草。”
李居安的肺腑之言,李劲松深有同感。心里觉得:如果离开了党,我们这些人还能做什么呢?
当前,有的人靠党的好政策,发了点财,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大骂共产党无能,政府无能。
这种人与李居安相比,是多么的可悲!
他们富而不思源,富而不思进不算,还回过头来,讥笑、指责党和政府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由于经验不足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
他们不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也”的道理。
李劲松想到这里,又想起了一件事,对江华清说:“李居安对我说,集团公司开业后,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助一臂之力,安排人与国内、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联系,办理有关备案、全程生产监控的手续,公司则组织一个车队奔赴各地寻找总经销商,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你觉得如何?”
江华清听了,认为此计大妙,但又担心营销上去了,产品质量上不去会损害公司的声誉,故不放心地提出:“如果是这样干,一个月下来,江州市十大名优荔枝的美名就会传遍各地,这样,无形中就对广大果农和干部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我担心,我们的产品质量能不能达到要求。”
“这个你放心。根据这几天的情况表明,广大果农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如果解决了销售的问题,他们的劳动热情一定会出现空前的高涨。要知道,这次营销大战,将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营销大战的成功,将是全市人民工作热情的动力。”
李劲松说到这里,想了想,说:“我准备从市电视台、市日报社抽调记者随车队行动,车队每一天的情况,都要在电视台的新闻里播出,在江州日报登出,在江州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发布,在江州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你说,这样一来,整个江州市,还有谁不关注这件事呢?还有谁不去下工夫护理呢?我相信人民的觉悟。要知道,我们打的是一场高新科技战,别具一格的营销大会战。我估计,从车队出发的那一天起,江州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将成为全市人民每天必看的节目;《江州日报》将成为全市人民每天必看的报纸;江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必将是全市人民每天必听的节目。”
听了李劲松的解释,江华清仿佛看到了胜利的前景,他觉得李居安这一招确实高明。于是高兴地说:“如果市里再组织举行擂台,进行产品质量大比拼,分别选出市、镇、村的冠、亚军,给予重奖,那就更稳操胜券了。”
“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你现在提出来更证明了我们是……”
“英雄所见略同!”李居安从旁插了一句。
“不能这么说。”李劲松深有感慨地说,“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说了半天,你们设计的这一招,原来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江华清觉得李劲松、李居安能够将兵法用于指导生产,心里佩服极了。
“是呀!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我们只用一计就可以了。这样做,使很多事情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劲松说到这里,笑了笑,“不过,这样一来,可就忙坏了科技特派员,他们每天为广大果农排忧解难的工作,就会成倍的增加,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要节省了。”
这时门外传进来一声洪亮的声音:“我保证这支科技特派员是一支打不烂、摧不垮的队伍,只要能解决营销的问题,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不用猜,大家都知道这是李新成的声音。
李新成的突然出现,使江华清吃了一惊:“你这小子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刚从兴隆镇赶来。知道你和李书记都在这里,想找你们汇报一下我的想法。”李新成拍去身上的灰尘,认真地说。
“那里有什么新情况吗?”李劲松知道李新成一定有事情告诉他。
“一切都比较正常,全市第二次保果及除虫灭病的工作都进展得比较顺利,果农们现在有几个担心。”
“担心什么?”李劲松问道。
“第一个担心是,实行高新科学技术管理后,成本增加,到时果子如果价贱,得不偿失。
第二个担心是,怕买到科技含量不高的产品或假冒伪劣商品,不但保不了果,反而造成大量落果。
第三个担心是,怕病虫害测报时间不准确。”
李劲松沉吟了半晌,说:“我有几个建议:
第一,关于高科技的产品和农药,公司直接同厂家联系,直接采购回来,按厂价发给果农。
第二,从科技特派员中挑选几个精兵强将,专门负责病虫害测报工作,测报出病虫害发生的准确时间,制定除虫灭病的具体措施。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可与省农科院联系,争取得到专家教授的支持。”
“这两个办法都很好!”李新成朝李居安努努嘴,“这要看我们的李大董事长了。”
“这个嘛!”李居安皱了皱眉头,“公司刚成立,去哪弄这么多钱来经营这一摊子事呢?光张家镇,没有问题,全市我就无能为力了。”
“我有一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江华清说,“可以与厂家达成这样的协议,延迟一个星期付款,为什么呢?因为全市每一次保果、除虫灭病进行的时间都是比较集中的,都是在三天的时间里就要完成,如果提前三天取到货,果农在三天内购完,那我们不就可以将钱付给厂方了吗?问题是困难户那部分的资金,就要另外想办法了。”
“这个不成问题。”李居安胸有成竹地说,“当前,在全市真正连农药、肥料也买不起的,毕竟是极少数。估计每次的款项不会超过三万元。现在距离收获的用药,还有三次,有9万元~10万元就行了,这个,我想办法解决。”
“好!就这样办!”李劲松站起来,拍了拍李居安的肩膀,“好样的,全市要是有更多像你这样的企业家就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李劲松说到这里,对李新成说:“关于你提出的三个问题,就按刚才提出的办法解决。这件事就交给你协助李居安完成,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及时通知我。”
“李书记,听说你的孩子重病住院了,现在一切都已经按预定的目标顺利进行了,你不回去看看吗?”江华清提醒李劲松。
“是呀!几天了,也该回去看看了。”李新成与李居安异口同声地说。
“不行啊!”李劲松平静地说,“孩子有小高就行了。这个时候我怎么能离开呢?”
“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了,你不在市里,照样不是能指挥全市的工作吗?你回一趟家用不了几个钟头,你只要不关手机,不是照样能指挥全市的工作吗?更何况还有我们呢!”江华清以为这么一说,李劲松一定会答应回家一趟了。
“这怎么行呢!你们不想想,战斗打响后,一个指挥员从战斗的最前沿撤下来去为个人的事操心,这对他的战士的影响有多大呢?这绝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之所为。”李劲松用十分坚决的口气说。
大家见李劲松的态度这么坚决,觉得也是。心里更增加了对李劲松的敬佩之情。
时间过得真快。江华清找到李劲松的时候,太阳还有两三杆子高,这一会儿的工夫,竟从西边悄悄地隐去了笑脸。
江华清惦记着公司招牌装修的情况,觉得还要去检查一下。
于是,先行离开了果园。
李居安要留李劲松晚饭后再走。
可是,李劲松说什么也不答应:“今天晚上要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各个同志这两天的工作汇报。路上有快餐店,到时,要上几盒不就成了吗?”说完,钻进车子,吩咐高志扬直往市里驶去。
李居安望着他们远去的影子,感慨万千。心里想道:一个市委书记为了工作,连吃饭的时间都计算得这样精确。自己还应该有什么私心杂念放不下吗?
他觉得:根据中国现在的国情,使八亿农民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适应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民在生产技能和农产品的质量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除了走这条路外,别无选择。
李居安知道,按照李劲松的设想,五天后,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和各镇电子科学技术信息馆正式启用,江州市将正式宣布:从这一天起,江州人民向往已久的“足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能学世间技,能做天下事,能赚天下钱”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了。
科技特派员进村展开工作后,全市数十万果农都迅速地行动了起来,精心投入荔枝幼果期的护理工作。
全市百万亩荔枝树的幼果生长发育情况十分喜人。
“集团公司什么时候举行正式成立庆祝大会?”成了全市干部群众最热切关注的话题,在会议上,在工作中,在餐桌上,在田间,在山上,人们只要聚到一起,首先进入话题的第一句话就是:“喂,你知道果业集团公司什么时候正式成立吗?”
好事者每当听到人们打听果业集团公司什么时候正式成立并举行庆祝大会的消息时,他们就嬉皮笑脸地说:“咦!什么时候也开始关心这事了?你们平常不是常说种果没有奔头吗?”
被讥笑的人听了这样的话,不但不生气,还会赔着笑脸说:“此一时,彼一时嘛!过去没人下大气力管销售,怕种好了果子卖不出去,白费工夫不算,连生产成本也收不回。现在可不同了,新来的市委书记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想出了这么一个绝招。我们感到种荔枝一定有奔头了。”
有的人说得更是头头是道:“江州市的情况是山多田少,人均不够五分地,光靠种田,只能解决吃饭的问题,如果不搞种养,能有‘小康’的生活过吗!这荔枝树是‘摇钱树’,只要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有果业集团公司解决科学种植技术和销售的问题,农民何愁不‘小康’呢?”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四大奇才”与李劲松商量拓展市场战略时,一致认为,果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的位置非李鹏程莫属。
这使李劲松感到很纳闷。
古往今来,大凡有正义感的人,都懂得举贤不避亲疏的道理。
李鹏程是李居安的侄儿,按理,李居安应该有这个计划的,为何却不见他提起过李鹏程呢?
他要我请“四大奇才”是一着好棋,而“四大奇才”却又推举李鹏程,这中间会不会隐藏有另外一种目的呢?
李鹏程一个月前就出外办事了,一直没有踪影,叫我到哪里找他呢?
几天来,李劲松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再过五天,集团公司就要举行揭牌庆典了,总经理还没有露面,你说能不急吗?
后来,李劲松想到了李锋副书记。
李锋在张家镇当过镇党委书记,也许对李鹏程更熟悉,何不把这个任务交给他?
在李居安的果园里,他听取了李锋的汇报后,把寻访李鹏程的任务交给了李锋。并要他今天晚上把他接到江州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