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雪中烈焰之朝鲜1951 >

第57部分

雪中烈焰之朝鲜1951-第57部分

小说: 雪中烈焰之朝鲜195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扎哈罗夫仍然坚持己见。不久,斯大林来电称,为避免国际上对中国的责难,建议由志愿军控制三八线以北及其两侧海岸,而朝鲜人民军可以继续南进追击。毛主席随即将此电转发彭德怀。人民军当然无力单独作战,苏联顾问和朝鲜方面不得不听从彭德怀的意见,同意部队转入休整。斯大林得知中朝之间在军事指挥上的争论后,曾在一封电报中说,“中国志愿军的领导是正确的”,“毫无疑义,真理在彭德怀同志手里”,称赞彭以那样劣势的装备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斯大林还批评苏联驻朝大使不懂军事,不准他再干扰彭德怀的指挥。
(大顺备注,上文中的关于在朝鲜战争中苏中之争是历史史实,上述的很多电文是苏联解体以后公开的秘密,国内的资料见沈志华的学术报告。另外邓华副司令员回忆:在志司的苏联军事顾问团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情况,可指定人专门与他们联系,只谈敌我战场情况,其他与我无关的事就不要说了。另据彭德怀的作战参谋王亚志回忆,于1951年10月到志愿军总部的苏联顾问都是搞情报工作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定期向莫斯科传递战局发展的情况。这些顾问在司令部只听不说,从不发表不同意见。正是由于苏联顾问在朝鲜作用不大,1953年1月17日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和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向斯大林请示,召回在志愿军总部的顾问组,因为彭德怀已经回国,与志愿军司令部的联系可以由在华军事总顾问负责,而有关朝鲜前线形势的情报,则继续由驻朝鲜大使拉祖瓦耶夫和在华军事总顾问负责。于是,这些苏联顾问在3月斯大林去世后全部回国。
从整体上看,志愿军的作战部署和指挥方面基本上不受苏联顾问的影响。)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014。北京议事2
更新时间2010…12…4 2:25:51  字数:2245

 014。北京议事2
总参谋长聂总说道:“苏联同志还是不了解我们一线的作战情况呀,彭总上周在电报里提到过,现在朝鲜一线一些部队不要说是弹药粮食的补给,甚至是鞋子都穿不上,这个仗怎么个打法嘛,还把敌人赶入大海!这种速胜论我们要坚决抵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一边说,聂总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他拉动地图,从墙上垂下一另一幅朝鲜地图,中间画着一些符号,转头对着大家,聂总说道,
主席,大家看,这就是我们总参谋部根据混成支队周勇同志报告的情况,绘制出来的朝鲜停战时的态势图,这是是在未来2年以后,1953年7月形成的。
说到这,聂总稍稍停顿了一下,他目光看过周围的人,大家都很平静的在看着他讲话,脸上并没有流露出惊讶之情。座在前排的主席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于是聂总转头对着地图说道。
在1953年7月形成停火线以后,朝鲜的这种局势最终一直延续了60年,而且没有衰落失利的迹像,南朝鲜成为一个独立国家——韩国,我国甚至在后来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出,南朝鲜在以后作为一个极端亲美的国家出现以后。一方面,美军将正式自由出入于仁川军港,对我黄海以及山东半岛,淅江,上海等构成直接威胁。另一方面,南朝鲜于南面的台湾蒋军南北呼应,加上日本,对我形成东南半包围圈。还有就是,南朝鲜能保留几十万军队,与北朝鲜对峙60年,但,同时,也会对我们造成压力。
而从目前朝鲜的形势来看,我们的现有战线维持在水原至江陵一线,比图上这个1953年7月战争最终形成的停火线向南推进了60-9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历史照着原来的轨迹运转,我们就需要在以后的2年多时间里,全线后退60-90公里,而按周勇的说法,在今年4月底我军所发动的第五次战役中,将会面临失利,损失大批人员,尤其是大批人员被俘,对战争的下一步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因素。
朝鲜现阶段战况是,第一批参战的6个军还在一线苦撑,但顶住了美军的全线攻势,迫使美军转入防御中,另外3兵团和19兵团正在加紧入朝,如果战线能稳定到4月中旬左右,我们就能在一线集结7个新锐军,替换下第一批参战的6个军,构成新的防线,那样的话,敌人就很难重回38线和汉城。
聂总说到这里,主席插了一句:“那以后呢?稳住战线以后呢?”
聂总注视着主席,点了点头说道:“总参和志司交换了意见,根据现在的战况,第一我们现在要争取稳定战线,直至2线兵团到达朝鲜一线阵地。第二就是保住现有的战线,以有利的态势迫敌谈判。”
这时,周EN来总理站起来走上前说道:“只要是我们保住了现有战线,再进入了谈判,那形势对我们就非常有利,谈判的上上策是美军在得不到38线和汉城的情况下,迫于国内国际、政府军界的舆论压力撤出朝鲜。下下策则是我们和美军在现有战线上通过谈判,继续以此线分割南北朝鲜,但即便是这样形成的南北朝鲜也比原来所形成的要对我们更为有利。”
东北局书记高#岗也接上话说道:“是啊,这个问题我也仔细想过,敌人现在迫切想回到汉城和38线,如果他们得不到,进攻不利,事实上现在他们已经攻击不利而转入防御,那么以后在我军的军事压力上,是很有可能撤出朝鲜的,到那时,我们才真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听完大家的讲话,主席一言不发,只是抽着烟,脸上的表情显得很严肃,林总抬起头,以低沉的口气说了自己的观点:“听了大家的意见,我有个想法,说了大家可不要介意,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我们想法去揣摩敌人的想法呢?”
“对!”听到林总的话,主席突然说道:“我只相信一点,扫帚不到,那灰是不会自己跑掉的,关于以战迫敌退出朝鲜的想法,只能是一个预想,现阶段,我们要树立起信心,要有在朝鲜大打,全面打,打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战争的准备,要让美国人流血。这样美国人彻底退出朝鲜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听到主席的话,聂总和总理对视了一下,却没说话。
主席转头对他们说:“我了解你们的意思,周勇先说到的第五次战役会失利,让你们大家掉进一个圈子里,认为历史就会这样发展,我们就只有在战线上转入防御,和敌人打防守战然后谈判结束战争。你们要知道,就算历史是这样,但那是过去的框架,我们要打碎这个框架,我们的思维和计划都要跳出这个框架,去创造新的,更为伟大的历史。”
打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战争的准备!
主席的这句话在场的几个老帅们在默默念着,这其中林总对这句话的印像尤为深刻,他慢慢想起来,在东北辽沈战役开始以前,正是主席的一封电报“确立攻战锦州、山海关一线的决心、确定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时,敢于同他们作战。”
现在主席的口吻和2年多以前是如此相像,而当年正是这封电报最终确定了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的决心,并最终取得胜利。
周总理看着主席,缓缓说道:“主席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要确立起攻取整个朝鲜半岛的决心。”
“是的,那个周勇不是说过,南朝鲜在以后会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麻烦,那我们何不趁此彻底扫平它们,难道留下遗害60年的祸根?”
听到这话,在场所有人为之一振,聂总大步走上前,说道:“既然我们已经在第四次战役中扭转了战局,改写了历史,那么,经过我们的努力,也能够改变最终的历史!”
是的,主席站起身,渡着步子,转头对聂总说:“我说三个要点,一,要电令志司,要求他们一定要不惜代价守往现有战线;二,现在朝鲜的后勤工作由原来让东北局管理转为全国负责管理,国内的准备工作直接由恩来同志牵头负责;三,要抓紧工兵、铁道兵、汽车兵入朝作战;”
聂总迅速在笔记本记下,抬头对主席说道,好的,我们马上组织人员对这些要点进行可行性研究,马上形成具体行动计划。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015。猛虎蛰伏
更新时间2010…12…5 1:20:00  字数:2081

 015。猛虎蛰伏
“主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只混成支队的战场使用的问题,现在志司已经下令让他们在砥平里一线准备下一步作战,我们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感觉这只混成支队已经接近于一只战略力量,考虑到很多因素,我们想下一步在朝鲜的战事稍稍平息时,把他们调回国内来。”聂总抬起头对主席说道。
主席渡着步子,然后回头对聂总说道:“这一点,还是应该尊重前线指挥官的意见嘛,你们说是不是,我们国内在大战略上给他们指导意见,但志司他们在一线指挥作战,最了解情况,还是让他们决定这只混成支队去留的好啦。”
志司关于混成支队的调遣使用问题上,先后向中央发过3封电报,主要原因还在于2点,一方面在砥平里一线,美军陆战1师转入反攻后,志司想用混成支队在这一线形成一只装甲突击力量,以备敌人突破39军116师防御阵地。另一方面,志司也提到了如果战事平息下来,想把混成支队调至元山一线的海岸线上作海岸防御工作。
去作海岸防御工作这个也曾和周勇说过,志司的考虑主要是非常担心混成支队的人员和装备在战场上出现遗失,被敌人获取,或者是作战时间长以后,出现不必要的伤亡等。元山一线的海岸线距现在前线有150多公里,处于大后方,基本上除了美军突袭以外,没有什么大的危险性可言。而另一方面,志司也确实非常担心美军在元山一线有两栖登陆的企图。
麦克阿瑟善于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这一点已经是路人皆知,更不谈他已经朝鲜组织了2次两栖登陆作战,随着志愿军在朝鲜的战线越来越向南推进,朝鲜这个长条形的岛,被美军在后方登陆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去年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以后,几乎全歼正处于大胜之中的北朝鲜人民军,这一深刻血淋淋的教训无时不在提醒着志愿军的指挥官们。
在经过志司各方面参谋和司令员们的反复讨论研究后,他们一至认为美军如果要进行两栖登陆作战,那么在元山、文川、通山这一线的可能性最大,这里是北朝鲜的蜂腰部,港口、水流都适于登陆作战。更致命的是,志愿军已经发现美军在元山一线正在加紧进行空中侦察以及地面特工侦察。
要知道,一旦美军在这一线登陆作战成功,前线的几十万志愿军相当于被装进了口袋里。在混成支队这只部队出现后,志司马上就联想到以混成支队的机动作战能力,是非常适合去作海岸防御作战的,而且又保证了他们的相对安全,真是一举两得。
事实上,志司最一开始,当邓华面见了周勇彻底弄清混成支队的来由时,志司内部在讨论中,彭总等人就有意马上将混成支队从一线撤下来,避免继续美军发生面对面的作战。
但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在目前朝鲜一线,志愿军一线可动用兵力兵器实在是太匮乏了,不用说重武器,就是步兵手里的轻武器都供应不足,一线的步兵部队也是疲惫不堪而且编制不齐,在元山一线,根本没有什么防御兵力尤其是可以抗登陆的重火器可以调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邓华想出把混成支队作为一只“救火队”来使用的办法,这个办法得到了志司上下的认可,并马上上报到中央。
主席在看到这些电报以后,基本上认可了志司的作法,但强调应该尽快把混成支队撤出一线阵地,不要与正面前线与美军多作近距作战。
周EN来总理笑着对聂总说道:“志司现在是想把混成支队当机动救火队在用呀,在今年8月以前,我们大规模机械化兵力入朝前,混成支队将会是我们在战线是重要的一把钢刀。”
钢刀,聂总看上去忧心忡忡,他低声说道:“这是一把钢刀,也是一把玻璃制成的利刃,锋利而又脆弱。”
******************************************
周勇当然不知道在离他几千公里外还有很多人在替他和他的混成支队的调度在思考,现在,周勇可是有太多的事情要操心了。
在2月21日送走混成支队的防空连以后,当夜混成支队就迅速转移,武军带领后勤分队以及自行榴弹炮连、侦察分队等一大摊子退到39军在后方重新设立的一个宿营地,周勇带着坦克连以及一部分维护分队的人员形成一只精悍的突击分队。满油满弹以后,悄悄向南移动。砥平里之战中老搭档,志愿军39军115师杨波带领的一个营600余人跟随周勇行动。
本来应该叫步兵搭载坦克行动,不过,21日到22日,周勇带着坦克连在向南山间的窄路上艰难前行,行进的速度和步兵步行的速度也没什么区别了。这些路就是轮式车辆的噩梦,几辆油罐车一路上几乎就是由坦克走走停停的用钢丝绳拉着走的。
参谋黄平调来的补充人员在21日晚就到达,一共有60多人,包括坦克车组人员、维修人员,这些人来时还带来3辆苏制坦克维修车,这种维修车既可以当吊车也可以当牵引车,车内备有大量工具。当然,以周勇的眼光一看,这些人就是经验老到的老兵。后来,黄平说到,这些人员都是从解放军几个新建坦克师中抽出的技术骨干,全部是党员干部,人员非常可靠。
于是,混成支队马上组建了一个美式坦克连,包括7辆M4坦克,1辆M4喷火坦克以及几辆美式自行高炮。让周勇惊异的是,这些补充来的志愿军跳进美军装备里,马上开着就跑,好像轻车熟路一样。晚上无事时,志愿军坦克兵还教会了混成支队的侦察兵们使用缴获的美式火焰喷射器和重迫击炮的技巧。
就这样,混成支队有了一个美式自行榴弹炮连和一个美式坦克连,用武军的话来说,就是越打越肥了。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