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王朝1449 >

第50部分

大明王朝1449-第50部分

小说: 大明王朝144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文:千真万确,太上皇将这把宝刀赐给武清侯,却被小偷撞见,偷了此刀,那小偷都已招供在此。 
景帝的表情异常复杂:太上皇无缘无故赐刀给武清侯干什么? 
王文:皇上,这就是微臣所担忧的,武清侯兵权在握,非同小可,太上皇此举是…… 
景帝摆摆手,不让王文说下去:朕知道了。 
王文:皇上,这里面大有文章啊! 
景帝却转开了话题:哦,对了,那小偷呢?现在何处? 
王文:微臣将他秘密押在牢中,待皇上御审。 
景帝的内心显然经历了一场复杂的斗争,终于,他做出了决定:王文听旨! 
王文赶忙跪下:是。 
景帝:太上皇深居南宫,不问朝政,岂会暗中与朝中大臣来往,定是这小偷胡言乱言,诽谤忠良…… 
王文大惊失色:皇上,你这是…… 
景帝不动声色地:朕令你即刻将那小偷处斩,不得有误! 
王文还呆在那儿,似乎不明白景帝是什么意思。 
景帝厉声地:王爱卿,朕的口谕听明白了吗? 
王文见景帝如此决断,不敢分辨:微臣遵旨。 
景帝:去吧,这件事不许让任何人知道! 
王文:臣明白。 
王文走后,景帝这才坐不住了,霍地站了起来。 
他在椅子边走了几步,又停下了。 
他感觉到了一种极为严重的事态,腮上的肌肉在抽搐着,目光闪烁。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这笑意中,透出一股逼人的寒气…… 
3、南宫英宗寝宫 
英宗正在跟一个侍女调笑,在侍女身上动手动脚。 
侍女躲闪着:太上皇,别,别…… 
英宗脸色变得难看了:怎么?朕碰你不得吗? 
侍女吓慌了,赶紧往英宗身上靠了一靠:太上皇恩宠,奴婢岂敢推辞。 
英宗冷笑:哼,谅你也不敢!上去! 
侍女战战兢兢坐到床上。 
英宗又喝了一声:躺下! 
侍女颤抖着躺倒在床上。 
英宗狞笑着凑过来,手上突然多了根马鞭:朕让你看着,如何侍奉太上皇,哈哈哈哈。 
侍女缩在床脚,吓得花容失色。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一声吆喝:皇上驾到! 
英宗一惊,赶忙放下马鞭。   
十四 幽禁英宗(2)   
大门打开了,景帝走了进来。 
英宗已若无其事地迎上来:恭候皇上圣驾。 
那个侍女还哆哆嗦嗦躲在床上,不知所措。 
景帝淡淡地看了侍女一眼,一笑:看样子朕来的不是时候,打扰了太上皇好事。 
英宗尴尬地:朕不知皇上驾到,得罪了。 
英宗说着,向那侍女喝了一声:还不下去! 
侍女如蒙大赦,匆匆下床而去。 
英宗恭敬地:皇上,请。 
4、南宫大殿 
景帝和英宗面对面坐下。 
景帝笑吟吟地看着英宗:太上皇一向可好? 
英宗有点摸不着头脑,含糊地:甚好,甚好。 
景帝:朕忙于国事,少来南宫走动,就怕太上皇有什么不如意之处,还望告诉朕。 
英宗装出感激的样子:皇上为国操劳,心系天下,仍时时刻刻记挂着朕,朕不胜感激。 
景帝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哦? 
景帝的目光有意在英宗的腰上打量着,似乎大有深意,却欲言又止。 
英宗被他看得慌起来,也低头看了看腰上,疑惑地:皇上莫非觉得朕这身上有何不妥? 
景帝仍然是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太上皇你说呐? 
英宗一愣:朕……朕也不知,请皇上明示。 
景帝:太上皇身上好像少了样东西。 
英宗继续装着糊涂:少了样东西?没有啊。 
景帝:果真没有? 
英宗更紧张了,隐约感觉出了什么事:是没有啊,朕自己也不知道少了何物嘛,嘿嘿。 
景帝:朕可记得清清楚楚,太上皇有一把七星宝刀,从不离身,太上皇怎么忘了? 
英宗的脑袋嗡的一声,知道东窗事发了,他竭力镇定着:哦,皇上说的是那把刀,朕是……是有把刀。 
景帝步步紧逼:太上皇今日怎么不带在身上啊? 
英宗又是一愣:这个…… 
景帝目不转睛地看着英宗。 
英宗在慌乱中没了退路,便以攻为守,干笑几声:嘿嘿,皇上倒把朕问糊涂了,怎么?皇上现今到喜欢起刀来了?朕可记得,皇上以前可是最讨厌这刀啊棍啊的。 
景帝含笑不言。 
英宗:皇上要是喜欢,何不让天下的能工巧匠替皇上…… 
景帝突然摆摆手:太上皇,朕没说朕喜欢刀,朕说的是太上皇你那把刀。 
英宗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哦,皇上原来是喜欢朕的这把刀。 
景帝:它现在不见了,对吧? 
英宗脸色大变:朕听不明白,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景帝一笑,不慌不忙掏出样东西:太上皇请看。 
英宗接过来,打开一看,惊得脸色煞白,那正是他赐给石亨的七星宝刀:这……不知皇上从何得来? 
景帝不动声色地:莫非太上皇自己也不知晓吗? 
英宗的冷汗都快流下来了:朕……朕…… 
景帝把英宗的表情全看在眼里,平淡地:原来太上皇自己也不知情,这就难怪太上皇了。唉,事情是这样,有人在当铺里典当这把宝刀,恰好被吏部侍郎王文撞见,连人带刀一并拿下…… 
英宗:有……有这等事? 
景帝:王文已审理明白,这人是个小偷,前些天,他悄悄潜入南宫,想来是乘着太上皇没留意,盗走了这把宝刀。 
英宗丧魂落魄中慢慢回过神来,装出十分生气的样子:原来是小偷,好……好大的胆子! 
景帝:是啊,这小偷真吃了豹子胆了,竟敢到南宫偷盗太上皇的宝物。 
英宗:皇上务必严惩,务必严惩! 
景帝旁敲侧击地:太上皇啊,你身上的宝物给小偷偷去也就罢了,朕最担心的是,要是这把刀落到哪个大臣手里,一不小心,给传扬出去,说是太上皇笼络大臣,这…… 
英宗大为惊慌:皇上明鉴,朕岂……岂会做这等事。 
景帝仍然不慌不忙地:太上皇有所不知,这世上就是有一些爱生是非之人,口无遮拦,惟恐天下不乱,他们胡说八道不要紧,可太上皇的名声不是给糟蹋了吗?知道太上皇为人的人也许心里明白,可不知道的呢,还真以为太上皇暗中笼络朝中大臣,有什么图谋呢! 
英宗的冷汗又流出来了。 
景帝偏偏又紧追一句:太上皇是个聪明人,朕这番话,太上皇不会不明白吧? 
英宗至此完全明白了景帝的用意,他的图谋是被景帝识破了,景帝是在警告他。 
英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好半天,才咬咬牙,唯唯诺诺地:是是,朕明白。 
景帝笑了:明白就好,朕也是为太上皇你着想啊,太上皇,你说呐? 
英宗:皇上忠告,朕心领了! 
景帝站起来,拱拱手:那好,朕也放心了。 
英宗瘫在椅子上,好半天起不来,他满头冷汗地扶着椅子,总算站住身子:皇上慢走,朕……朕就不送皇上了…… 
景帝也不答话,缓缓离开。 
大门关上了,英宗一下子又瘫倒在椅子上,做声不得。 
忽然,门又嘎的一声开了,从外面进来一个太监,正是张永。 
英宗还在发呆,等他抬起头来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头剥了皮的血淋淋的全羊。   
十四 幽禁英宗(3)   
英宗如见鬼魅,吓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张永阴森森地笑了一声。 
英宗极为恐惧地:你……你…… 
张永:太上皇,奴才伺候你来了。 
英宗竭力镇定:张公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永不阴不阳地笑了一下:皇上闻知太上皇在塞北入乡随俗,喜食生羊肉,今儿个特地为太上皇准备了一只,请太上皇享用。 
英宗浑身颤抖着:朕不要,快……快给朕拿开! 
张永抽出一把匕首,插在血淋淋的全羊上,血水顿时冒了出来:太上皇,皇上恩赐,不吃可不行啊! 
英宗已受不了了,歇斯底里叫起来:拿开,快拿开! 
张永把脸一沉:太上皇,你想抗旨不成? 
不等英宗回答,张永已把全羊抱起来,送到英宗面前:太上皇,别磨蹭了,快请吧。 
英宗抖得越来越厉害,终于,他一下瘫倒在地,口吐白沫,全身抽搐起来。 
张永:太上皇,请啊! 
英宗翻着白眼,已昏厥过去了…… 
5、华盖殿 
众大臣早朝。 
景帝一反常态,脸色十分威严,似乎含着怒意:天下重归太平,百废待兴,当下朝廷又推行新法,百姓莫不欢欣鼓舞,可就在这朝野上下重振大明,励精图治之时,这宫里头,却偏偏出了件大事! 
众大臣都被景帝的话震住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面面相觑。 
景帝:就在前些天,有人偷偷进了南宫! 
景帝说到这儿,顿了一顿,留意着众大臣的反应。 
众大臣都是云里雾里,脸上一片茫然。 
景帝:这人要是在座的哪位爱卿倒也罢了,拜见太上皇,叙叙旧情,也是人之常情,可这人却是个盗贼! 
众大臣大惊,有人叫了出来:盗贼? 
于谦一愣,忙上前:皇上,太上皇没出什么事吧? 
景帝:于爱卿别忙,且听朕说下去。 
于谦:是。 
景帝:这盗贼进了南宫,乘太上皇不留意,盗走了太上皇从不离身的七星宝刀! 
景帝说着,瞟了石亨一眼。 
石亨闻言,大惊失色,见景帝盯着自己,更是胆战心惊。 
景帝:这盗贼得了宝刀,就到当铺典当,刚巧被吏部侍郎王大人撞见,人赃俱获。朕因这盗贼所犯之事极为恶劣,威胁宫中安危,已传旨将这盗贼就地正法。 
胡滢:好险哪,这盗贼就偷了把刀? 
景帝:幸好太上皇只受了点惊吓,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胡滢:那是,那是,上天保佑,太上皇平安。 
景帝突然瞪着石亨:武清侯。 
石亨慌乱地:臣在。 
景帝:武清侯,你乃京城总兵,负有保卫京城和皇宫重任,现今竟有人闯入南宫,差点惹出大祸,你如何向朕交代啊? 
石亨吓得扑通跪下:臣失职,请皇上治罪。 
景帝:武清侯,朕问你,你可知这七星宝刀是太上皇从不离身之物? 
石亨满头大汗:臣……臣略有所知。 
景帝:哼哼,太上皇从不离身之物,不翼而飞,要是流落在外,又不知到了谁手里,生出众多的是是非非,这事该如何了结啊? 
石亨这时已完全听出了景帝的话外之音,矛头所向,是直指他这个武清侯的,不由大为惊恐,拚命叩头:臣疏于防备,罪不容赦,请皇上降罪。 
景帝微微一笑:你既已知错,降罪倒不必了,常言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朕望你不要一错再错了! 
石亨听明白景帝不过是先警告他,并不愿事态扩大,暗暗松了口气:皇上隆恩,臣感激涕零,臣定遵皇上旨意,不敢有忘。 
景帝淡淡地:哼,起来吧。 
石亨站起来:谢皇上。 
王直一直留意着石亨的表情,若有所思。 
景帝扫视着众大臣:太上皇在塞外受尽磨难,如今回朝,当享太平日子,这也是列位爱卿的职责,可没想今儿个出了这等事情,太上皇受了惊吓之后,他的身体…… 
景帝故意欲言又止。 
于谦大急:听皇上的口气,太上皇难道病了? 
景帝装出痛心的样子:唉,这件事,朕本是不想当着列位爱卿的面说的,既然于爱卿问起来,朕也就直言相告吧。朕真是心忧得很哪。 
于谦更急:皇上,太上皇他怎么了? 
景帝吞吞吐吐地:太上皇受了惊吓,得了一种怪病,时不时要晕倒在地。 
众大臣都是一惊。 
于谦:听皇上这一说,臣等心里更不安了。皇上,臣等…… 
景帝似乎看透了于谦的心思:呵,于爱卿的意思,莫非是想见见太上皇? 
胡滢赶忙附和:是是,臣等也是这个意思。 
景帝点点头:这样吧,等明日早朝完毕,朕领各位爱卿一块去探望太上皇。太上皇见了列位,说不定一高兴,病就好了,也未可知啊! 
于谦欣慰地:皇上恩典,臣等不胜感激。 
6、乾清宫书房 
景帝在亲自批阅奏章,面有忧色,时不时停下来,想着心事。 
汪皇后见他出神的样子,轻轻叫了他一声:皇上! 
景帝回过神来:唔? 
汪皇后:皇上今日不知有何心事?   
十四 幽禁英宗(4)   
景帝却长长叹了口气:唉―― 
汪皇后温婉地:臣妾冒昧,不知能否为皇上分忧? 
景帝:今日早朝,于爱卿和众大臣都想见见太上皇。 
汪皇后一愣,随即笑了:皇上就为此事烦恼? 
景帝点点头:唔。 
汪皇后:于大人和众大臣记挂太上皇,那是君臣之礼,最自然不过,皇上 
答应一声不就成了? 
景帝脸色肃然:娘娘,你……你真是妇人之见哪! 
汪皇后倒吃了一惊:皇上何出此言?难道臣妾又说错了吗? 
景帝:娘娘有所不知,太上皇自进了南宫,表面上不理朝政,实际上却是另有图谋啊! 
汪皇后:皇上的意思是太上皇也想理政? 
景帝点点头:唔。 
汪皇后天真地:皇上和太上皇共理朝政,这有何不好?以臣妾看来,倒是从古至今未有的美事呢。 
景帝一愣。 
汪皇后继续说下去:本来太上皇就是大明的皇帝,再说,你们又是亲弟兄,年纪也相仿,一同理政,那是顺理成章。 
景帝吃惊地看着汪皇后,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了:没想到你也说这种话,难怪太后和大臣们都有这个心思了! 
汪皇后并未感觉景帝的不悦,劝慰地:皇上心胸开阔,原本就对皇位心存畏惧,如有太上皇一同理政,倒省了许多麻烦。是以臣妾觉得,这倒是件大好事呢! 
景帝不由大为震怒,厉声地:糊涂,你……你怎么就如此糊涂!皇位岂同儿戏?你上去了,能随便下来吗? 
汪皇后一怔,忙争辩着:皇上,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臣妾的意思是…… 
景帝断然地:让朕与太上皇一同理政,那是万万不可! 
汪皇后见景帝发火,赶忙认错:臣妾冒犯圣威,皇上万勿怪罪。 
景帝见汪皇后一副委屈的样子,也感觉到自己的态度太过分了,沉吟了一下,诚恳地:娘娘,不是朕心狠,朕也是迫于无奈啊! 
汪皇后只是看着景帝,不敢再答话了。 
景帝:不瞒娘娘说,自从朕与于爱卿彻夜长谈,听了他的一番振兴大明治国方略,朕是激奋异常。朕已在心里发誓,定要励精图治,富民强国,造福天下百姓。 
汪皇后:皇上有此宏愿,臣妾打心眼替天下百姓高兴,可这跟太上皇…… 
景帝:哼,太上皇这些年做了什么,娘娘难道还不清楚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