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王朝1449 >

第65部分

大明王朝1449-第65部分

小说: 大明王朝144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吉祥:万岁爷,瞧瞧,飞得还真高呢。 
景帝笑嘻嘻地朝朱见济招招手:皇儿,过来。 
朱见济拖着风筝跑过来,气喘吁吁地:父皇,孩儿把纸鹞儿放起来了。 
景帝:唔,皇儿不简单哪,有出息。 
朱见济:父皇,你跟我一块放嘛。 
景帝:来,父皇先教你念一个曲儿,喜欢听吗? 
朱见济眨着大眼睛:喜欢。 
景帝:哦,这支曲儿是这么念的,听好了:一月鹞,二月鹞,三月小狗拖着鹞儿跑。哈哈。现今都是秋天了,这只拖着鹞儿跑的小狗是谁啊? 
朱见济:父皇,你怎么骂我是小狗呢?不对,不对,我不干! 
景帝:那你是什么呀? 
朱见济神气地:我是父皇的儿子,我是王子! 
景帝大乐:好,好,那朕再问你,你以后长大了干什么呀? 
朱见济想了一想,大声地:我要像父皇一样,长大了当皇帝! 
汪皇后脸色大变:皇儿,不可胡说! 
景帝也是一愣,随即点头而笑:唔,好,好,皇儿好志气,哈哈,好志气。 
朱见济得到景帝的夸奖,扯着风筝,兴奋得跳来跳去:呵,当皇帝喽,当皇帝喽―― 
朱见济拖着风筝跑走了。 
汪皇后大急:嗨,皇儿,别喊,别喊啦! 
可朱见济根本就不听,继续大喊着跑远了:当皇帝喽,当皇帝喽―― 
汪皇后:这孩子,就是不听话! 
景帝看着朱见济的背影,笑而不答,在微微点头。 
汪皇后对景帝刚才的话还心有余悸,便抱怨地:皇上,你也真是的,怎么能给孩子说这种话? 
景帝颇为不悦:怎么?不能说吗? 
汪皇后:当今皇太子是太上皇的儿子朱见深,皇上说这种话,要是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见济对皇位有…… 
景帝顿时拉下脸来:够了,此事岂容你多嘴,朕心里明白得很,哼! 
汪皇后见景帝如此声色俱厉,只得唯唯诺诺:是是,臣妾多虑了。 
停了一停,汪皇后还是忍不住补了一句:可皇上啊,见济虽不是臣妾亲生,臣妾待他也是视若己出,希望他日后有所出息,只是臣妾万万不敢奢望那种事,请皇上三思。 
景帝的脸色更是难看,气呼呼地又哼了一声。 
朱见济将风筝放得高高的,他开心地拍着手,不料一用劲,绳子突然断了,风筝呼啦一声,从天上掉了下来。 
景帝见了,为之色变。 
朱见济哭起来:鹞儿,我的鹞儿―― 
景帝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叹息一声:不祥之兆,不祥之兆啊! 
汪皇后浑身一震,抬起头来,看了看远处的朱见济,有点不知所措。 
朱见济还在哭闹:我的鹞儿,我的鹞儿,你们快去给我找我的鹞儿! 
景帝的目光变得若有所思了…… 
下雪了,华盖殿外银白一片。 
众大臣早朝。 
景帝:于爱卿,你先说说,今日都有何事要奏啊? 
于谦:启禀皇上,自新法推行以来,已初见成效,朝纲得以整肃,民风得以 
匡正,腐败奢靡得以惩戒,百业复兴,我大明重现生机,百姓们莫不拍手称快,都说皇上干了件大好事呢。 
景帝:哎,于爱卿啊,这可是你的功劳呵。当日大旱来临之际,人心惶惶,是你坚持推行新法,毫不动摇,才有今日成果,哈哈,朕为天下百姓高兴啊! 
于谦:皇上过奖了。新法虽初见成效,可臣以为,还有待由表及里,进一步实施下去。 
景帝:唔,于爱卿只管放手去做,朕无有不允。 
于谦:谢皇上信任。不过,臣还有一要事请奏。   
十八 追查私钱(5)   
景帝:哦?于爱卿接着说。 
于谦脸色郑重地:眼下财政秩序混乱,国库依然空虚,究其原由,乃是有人私铸铜钱,巧取豪夺,鱼肉百姓。 
景帝吃了一惊:私铸铜钱? 
众大臣也都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于谦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递了上去:皇上请看。 
曹吉祥捧着只托盘,将那把铜钱端到景帝面前。 
景帝看了一眼,脸色大变,只见那把铜钱铸造粗糙,厚薄不匀,大小不一。 
景帝哼了一声,怒容满面:胆大妄为! 
于谦:这批私铸的铜钱,已在各地市面上出现,大有在全国泛滥成灾之势! 
众大臣们见状,都低声议论起来:难怪现在的钱不顶用了,原来是有人私铸铜钱,这……这还了得! 
景帝扫视着众大臣,对曹吉祥:曹公公,给列位爱卿看看,让他们也开开眼界。 
曹吉祥:是,万岁爷。 
曹吉祥端着托盘,依次在众大臣面前转了一圈。 
众大臣更是议论纷纷了: 
――这些铜钱又薄又轻,分明是坑害百姓嘛! 
――乖乖,又是一桩祸害,祸害啊! 
于谦:私钱猖獗,势必坏我国法,扰乱市场,直接危害百姓利益,皇上,如不严加惩处,倒真是一场天大的灾祸了! 
景帝严厉地:户部呢?为何不向朕禀报? 
陈循战战兢兢地:皇上,臣也是刚刚得知,正……正准备派人前去调查,等弄清了情况,再……再向皇上…… 
景帝大怒:陈爱卿,你们这是干什么吃的?啊?于爱卿都收集了这些证物在手,而你,你却刚刚得知,你这个户部尚书,还想不想当下去啊? 
陈循吓得跪在地上:皇上,臣马上去办,马上去办。 
于谦:等等。 
景帝:于爱卿,你有何主意? 
于谦:此事关系到国计民生,负责全国钱银的户部竟然一无所知,是为严重失职,臣建议,对户部先行整顿。至于查访私铸铜钱一案,不妨由吏部新任尚书王文王大人来主持。 
景帝微微点头。 
于谦:此次私铸铜钱一案,规模数量惊人,以臣看来,必是上下勾结,组织严密,实是非同小可。王大人年轻有为,公正廉明,又是新官上任,由他主持调查此案,最是合适。 
景帝想了一想,点点头:好,就朕依你所奏。王大人,追查私钱一案就交给你了,不管牵涉到谁,定要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王文郑重地:皇上放心,臣一定一查到底,向皇上复命,也向天下百姓有个交待! 
石亨见状,有点惊慌了。 
徐珵把石亨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在盘算着什么,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阴险的笑容。 
15、石府书房 
石彪又从边关溜回来了,正恭恭敬敬地站在石亨跟前,听他问话。 
石亨:石彪,我问你,你这次回来,是要向我禀报…… 
石彪:伯父放心,侄儿那边一切正常。 
石彪说着,拿出一叠银票:我已把现钱都换成银票了,伯父,这里是五十万两,你收好了。 
石亨接过银票,却沉思起来。 
石彪:伯父,你别担心,侄儿把这事办得滴水不漏,万无一失。 
石亨感叹地:不不,伯父不是说这个。伯父在想,我们要干一番大事情,没有这些银子还真不行! 
石彪:侄儿明白。 
石亨:明白了就跟着伯父好好干,我也是为了你的将来。你那边的事情,千万不可出纰漏,要不,伯父跟你都得完蛋! 
石彪装了装胆子,有点不以为然地:伯父,不就是查一查吗?私铸铜钱已泛滥成灾,又没什么线索,侄儿谅他们也查不出什么。 
石亨:你懂什么,这个王文新官上任,巴结得很呢,又跟于谦同穿一条裤子,不是轻易好对付的。再说,于谦今日在朝廷上的一番话,显然是有备而来,我担心,说不定他已得到什么线索了。 
石彪一愣:不会吧,侄儿已是千小心万小心了,并没落下蛛丝马迹。 
石亨连连摇头:我更担心的是,上次我们搞掉了王直,这次于谦却再次与吏部联手,他们莫非对我已有所警觉了? 
石彪:伯父的担心倒有几分道理,那依伯父之见,我们该如何应付? 
石亨:唉,我也是六神无主哪,这件事搞不好,伯父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石彪灵机一动:要不,我们再找徐大人出出主意? 
石亨还没回答,有仆人进来禀报:老爷,徐大人求见。 
石亨不由一笑:嗨,正说到他,他倒来了。快请。 
16、石府厅堂 
徐有贞和石亨、石彪分宾主坐下。 
徐有贞看着石亨和石彪的脸色:两位是不是又有什么疑难之事,要跟在下商议啊? 
石彪急不可耐地:是,是,徐大人神机妙算,武清候是有一桩事要和徐大人…… 
石亨突然咳了一声,用眼色制止住石彪。 
石彪一愣,讪讪地:哦,我多嘴了。徐大人,先请用茶。 
徐有贞却淡淡地打量着石亨:今日早朝,于谦在廷上提议追查私钱,武清候多有不安,卑职可是尽看在眼里啊! 
石亨:笑话,我跟私钱有何干系?徐大人说话可得……   
十八 追查私钱(6)   
徐有贞冷笑起来:武清候啊,你跟在下早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蚱蜢了,在下是为你好,你又何必对在下隐瞒再三呢? 
石亨一愣。 
徐有贞:不瞒两位说,卑职留意私钱已有多日,对其中的来龙去脉也略有所知。 
石彪跳起来:你……你都知道什么? 
徐有贞依然是不紧不慢的腔调:石将军稍安勿燥,听在下慢慢道来。如卑职猜得没错的话,有个私铸铜钱的秘密场所,好像就在石将军所在的边关,武清侯,卑职说的可属实? 
石亨默然无语。 
石彪:哼,那又怎么样? 
徐珵:没怎么样啊,此事乃石将军亲手所办,石将军还不清楚吗?前段时间,石将军向兵部奏请铸造兵器,向江南一带购进大批铜材,这些铜材,恐怕有大半办了别的事情吧?嘿嘿。 
石亨和石彪相视了一眼,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徐有贞:两位放心,在下既然敢跟两位把事情说出来,就绝不会出卖两位,何况武清候还是在下的恩人,在下能不为武清候着想吗? 
石亨:有徐大人这句话,你这个兄弟,我认了! 
徐有贞大笑:好好,武清候看得起在下,在下更要为武清候效力了。 
石彪已耐不住了:徐大人,那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应付? 
徐有贞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两位别忙,这件事虽非同小可,可真要追查起来,倒没那么容易,两位尽管定下心,从容应对。 
石亨:那徐大人的意思…… 
徐有贞:王文有勇无谋,不足为虑,何况两位不是早留了一手,王文和于谦真穷追不舍,只怕到时惹上麻烦的是他们自己了。 
石亨这才转忧为喜:有徐大人这番话,我心里可踏实不少啊,哈哈哈哈。 
17、女贞卧房 
窗外下着绵绵春雨。 
于谦在细细打量着女贞的卧房,似乎这房间里的每一件东西都让他触景生情。 
那面女贞用过的镜子还扣在桌面上。 
于谦轻轻拿起来,仔细拭去灰尘,然后反了个面,将镜子搁在梳妆台边上。 
他久久地看着镜子,一时都入神了。 
于康出现在门口:老爷,该吃饭了。 
于谦这才回过神来:哦,知道了。 
于康:老爷又在想念女贞姑娘了? 
于谦默然。 
于康:老爷放心,少爷前些日子不是来信了吗?少爷说他和女贞姑娘这个大钦差一块,正在桃源县干一件大事情呢。 
于谦点点头:但愿如此吧。 
顿了一顿,于谦指指女贞卧房:这间房子里的东西,就这么搁着吧,啊? 
于康:是,老爷,你都说了好几遍了。 
于谦:哦,我是怕你忘了。 
于康:忘不了,老爷,你以后见到女贞姑娘…… 
于谦却突然把眼一瞪。 
于康尴尬地:老爷,我又多嘴了不是? 
于谦:算了,去吃饭吧。 
18、吏部公事房 
一个吏部官员在向王文禀报: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江南一带私钱最为猖獗,至于源头,以卑职推测,浙、皖两省交界的桃源县最为可疑。 
王文一愣:桃源县?莫非就是当年于大人为安抚流民,奏请朝廷设立的那个桃源县? 
吏部官员:没错,这桃源县地处十万大山之中,铜矿最为丰富。 
王文疑惑地:光有铜矿还不能说明问题,你刚才说桃源县可疑,有何证据? 
吏部官员:卑职也是刚刚获知,桃源县私开铜矿,大量铜材去路不明,所以,卑职怀疑…… 
王文断然地:你别说了,这事先到此为止。 
吏部官员愕然:王大人,那这案子…… 
王文:容本官再想想,再予定夺。 
吏部官员:是。 
19、于谦公事房 
王文来见于谦。 
两人坐下后,于谦便焦急地问起来:王大人今日前来,莫非是为了私铸铜钱一案。 
王文:唔。 
于谦:王大人查得怎么样了?可有线索? 
王文吞吞吐吐地:这个……这个案子嘛,是有了点线索,不过…… 
于谦:王大人直说无妨。 
王文却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 
于谦大为奇怪:王大人,你今儿个是怎么啦? 
王文沉吟着:既然于大人相问,这私铸铜钱的线索,像是江南那边的桃源县有点可疑…… 
于谦一惊:桃源县? 
王文:铜材乃私铸铜钱所需的原料,桃源县那边听说有座私自开采的铜矿。 
于谦完全愣住了:非法开采的铜矿?这是真的? 
王文赶忙回避:哦,我也是听说,至于真相如何,还不太清楚。 
于谦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非常严峻。 
20、于府厅堂 
于谦在兰心的灵位前发呆。 
他的耳边回荡着王文的话:铜材乃私铸铜钱所需的原料,桃源县那边听说有 
座私开的铜矿…… 
于谦打了一个激灵:难道此案跟冕儿有关?这私开的铜矿,他知不知情? 
于康悄悄出现在于谦身后:老爷,这么晚了,你又在想什么呀? 
于谦回过神来:哦,我是在想查办私钱的事儿。   
十八 追查私钱(7)   
于康:有线索了吗? 
于谦:王大人跟我说,江南桃源县私开铜矿…… 
于康吃了一惊:桃源县?那不就是少爷为官的地方吗? 
于谦沉默地点点头。 
于康:桃源县地处十万大山中,倒是有不少铜矿,可要说是私自开采,那怎么可能?若真有此事,少爷岂会不向你禀报?他几次来信,也没提这些事嘛。再说,现今女贞姑娘也在那儿…… 
于谦:我也吃不准。我是在想,既然私铸铜钱的源头在江南,就该亲自到江南一带看看,明查暗访一番。 
于康一愣:于大人,你是想亲手查办这件案子? 
于谦:私钱猖獗,关系到国家安危。王大人刚上任,许多事情又脱不开身,朝廷中有关此事,更有不少议论。而且我早就估计到,这件案子大有来头,不简单哪。 
于康:老爷莫非怀疑…… 
于谦在房里踱着步:要是去江南查案,最好先别惊动朝中的任何人…… 
于康期待地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