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王朝1449 >

第71部分

大明王朝1449-第71部分

小说: 大明王朝144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帝自语着,又取过朱笔,紧紧捏住,往奏折上于冕和女贞的名字上画了两个大红圈。 
然后,景帝砰一声将朱笔抛在地上。 
朱笔上朱红色的颜料顿时飞溅开来,如同人的鲜血,洒在地上……   
二十 刑场诀别(1)   
1、死牢 
一夜之间憔悴了许多的于谦来牢房探视女贞,两人隔着栅栏,默默相对。 
良久,于谦才慢慢开口:我是来求你原谅的,女贞。 
女贞淡淡一笑:我做的事情,我不后悔,更不会怪你,你就不要内疚了,更 
不用请我原谅。 
于谦:可我心里就是放不下,你对我情真意切,我不但无以回报,还将你送上了绝路。 
女贞:我早想明白了,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我女贞命该如此! 
于谦痛苦之极:不,是我的错,我害了你,要是你不遇上我,何至今日? 
女贞:要是没遇上你,我女贞是有可能免去今日这飞来横祸,可即便是活着,又有何意义? 
于谦听了微微一震,心里在既疼又爱,百感交集。 
女贞深情地看着于谦:说起来,我还得感激你,这些年,我觉得自己好幸运,上天让我跟你在一起,那是上天厚待了我,就为这个,明日死了,我也觉得值! 
于谦一阵冲动,握住女贞的手:女贞―― 
女贞抚摸着于谦的手:从今往后,我再也不能陪伴在你身边了,你……你可得保重啊! 
于谦大为感动泪水夺眶而出:女贞,我实在不忍心让你离开啊! 
女贞也哭了:于大人,我也舍不得离开你,没有我在你身边,这往后的日子,谁来照顾你,你……你孤单了,谁来劝慰你?我就是死了,也永不瞑目啊! 
于谦:女贞,好姑娘,你对我的心意我都领了,我…… 
女贞听着于谦的表白,突然抹抹眼泪,含泪笑了:于大人,有你这句话,女贞就是死了,也心满意足了。 
于谦点点头,哽咽地:女贞,你还有什么话,就尽管对我说吧,啊? 
女贞想了一想,慢慢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捧到于谦眼前。 
于谦浑身一震。 
女贞手上捧着的,正是兰心送给女贞的那副耳环。 
女贞凝视着于谦:我别无他求,就想在临死前,让你…… 
于谦完全明白了女贞的意思,点点头:好,我替你戴上。 
于谦说着,哆哆嗦嗦取过耳环。 
女贞凑过脸来。 
于谦隔着栅栏,替女贞将耳环戴好。 
女贞摸摸耳环,突然含泪笑了:好看吗? 
于谦看着女贞含泪的笑脸,用力点了点头:好看,真……真好看! 
一言未了,他的眼泪终于毫无顾忌地流了下来。 
2、刑场 
于冕、女贞被押赴刑场。 
京城的百姓们围了好几圈,都心事重重地看着于冕、女贞。 
廖大人端坐在台子上,前面一个竹筒里插着一支竹签,上面写着鲜红的“斩” 
字。 
两个刽子手提刀杀气腾腾地站在于冕、女贞身边。 
于冕和女贞的脸色都非常平静。 
静默中是一种异常紧张的气氛。 
廖大人看看天空,朝刽子手示意:时辰快到了,准备吧。 
刽子手一声断喝:拿酒来! 
有人递上了酒。 
两个刽子手接过酒,喝了一口,然后呸一声,把剩下的酒全喷到亮晃晃的鬼头刀上。 
围观的人群吃了一惊,有的把头低了下去。 
两个刽子手又举起衣袖,将刀刃擦拭干净。鬼头刀光可照人。 
两个刽子手提着刀,分别架到了于冕、女贞的脖子上。 
于冕、女贞闭上眼睛,准备领死。 
正在这时,人群一阵骚动,有人小声地:于大人,于大人。 
廖大人见人群骚动,脸色一变,正要呵斥,抬头一看,见于谦出现在人群外,倒微微一惊。 
人群主动让开一条道,让于谦慢慢走进来。 
人群的议论声:于大人,于大人来了。 
于冕先轻轻睁开眼睛,出现在他眼前的情景完全叫他惊呆了―― 
于谦满头飞雪,一夜之间白发苍苍,脸上的皱纹如刀刻一般,整个人看上去老了不少。 
此时女贞也睁开眼,看见了于谦一夜白头的景象,心如刀割。 
于冕极为震惊:爹―― 
于谦扑上来,抱住于冕:冕儿―― 
于冕颤抖着手指,想摸于谦的白发:爹,你这头发,你这头发是怎么回事?全……全都白了啊? 
于谦:冕儿,爹想你啊! 
于冕潸然泪下:为儿不孝,害爹一夜折寿,爹,孩儿对不起你啊! 
于谦:冕儿啊,为父恨不能代我儿受刑,为父的这心里痛啊! 
于冕擦去眼泪:爹,有你这样的好父亲,孩儿死又何憾! 
于谦不由热泪盈眶,轻轻抚摸着于冕的脸:冕儿,来,让爹好好看看你。 
女贞也含泪地:少爷,让你爹好好看看你,啊? 
于冕抬起脸来,让于谦轻轻抚摸着:爹! 
于谦:不怨爹吗?冕儿。 
于冕:不怨,爹。 
于谦:好孩子,爹没白养你。 
于冕:爹,我死之后,你把我埋在娘的身边,我要守着我娘。爹,你答应我吗? 
于谦:爹答应你。 
于冕:如果有来生,孩儿还要做爹的儿子,为爹分忧,好好孝敬爹,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铸下大错,抛下爹,让爹一个人孤零零留在世上。   
二十 刑场诀别(2)   
于谦:冕儿,你这不是让爹的心都碎了吗? 
于冕扑通跪下:孩儿不孝,请爹受孩儿一拜。 
于冕庄重地叩头,砰然有声。 
女贞见了,也流下泪来。 
于谦热泪横流,哽咽地:冕儿,起来,起来。 
于谦一阵心痛,眼前一黑,晃了一晃。 
女贞大惊:于大人―― 
于冕已将于谦扶住:爹,你可要挺住啊! 
于谦沉痛地:白发人送黑发人,爹心里的伤痛,莫过于此了! 
于冕反而平静下来:爹,别难过,你的身体要紧,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孩儿九泉之下也难瞑目啊! 
于谦:冕儿,爹不劳你记挂,爹能挺住。 
围观的百姓见了,莫不流下泪来。 
廖大人也动了恻隐之心,叹着气轻轻摇头。 
于冕:孩儿事到如今,都想明白了,还请爹多保重了。 
于谦颤颤巍巍地:为父的记住你这句话了,啊? 
女贞:少爷,今日是于大人送别我们的日子,振作点,别让于大人为我们难过了。 
于冕点点头:好,爹,孩儿要高高兴兴跟爹话别。 
于谦:说吧,冕儿。 
于冕:记得当年孩儿赴桃源县为官,爹曾送给孩儿两件东西,爹,你还记得吗? 
于谦:爹记得。 
于冕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这是女贞姑娘的父亲桃源王遗书,这里面还有爹从桃源县带回的一把麦穗,爹把这些交给孩儿,是要孩儿记住,这天下大事,最紧要的是“民为重”三个字。 
于谦点点头:没错,冕儿可明白这三个字的分量了? 
于冕:明白了,孩儿一叶障目,只知眼前百姓利益,却不知天下百姓疾苦,悔之晚矣! 
于谦柔声地:冕儿,为了这三个字,一个人的生命又何足惜! 
女贞热泪盈眶地:所以,它得用鲜血和生命来写啊! 
于冕轻轻一笑:爹,孩儿受之有愧,现今把它交还给你了。 
于谦颤巍巍地接过桃源王的遗书,慢慢打开,里面的麦穗金光闪烁,他久久凝视着,眼前又突然出现了麦浪四起,丰收在望的幻觉。 
于冕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还有一件东西,就是爹送给我的诗了,那年我十三岁,爹特意给我写了一首《示冕》。 
于谦从幻觉中回过神来:是啊,那年我正在塞北巡视边防,这首诗是随家信一块寄回。 
于冕:我还记得爹的这首诗,这会儿再念给爹听听。 
于谦:唔,爹听着呢。 
于冕念诗: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好亲灯火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于谦和女贞也动情地接着念起来: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梦江南…… 
于冕大声地:还有最后两句: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于谦:好,好,冕儿,看样子,你是把爹的希望一直记在心头,爹的诗没白写啊! 
于冕:爹的教诲孩儿是历历在目,一想起这首诗,就惭愧得很,爹,孩儿辜负了你的期望了。莫负青春取自惭,孩儿现在连自惭都来不及了。 
于谦:冕儿,有你这句话,也算没辜负为父的一片心意。 
于冕:对了,爹,以前都是你给我写诗,孩儿今日与爹生离死别,就让孩儿为爹吟上一句吧,聊表孩儿心中的感念之情。 
于谦:好,爹听着。 
于冕一字一顿地:可惜孩儿只想了一句:生平未报恩…… 
于谦喃喃念着:生平未报恩…… 
于冕:还有一句,就请女贞姑娘续上吧。 
女贞想了一想,郑重地:好,我就续上这一句: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于谦热泪盈眶地重复着: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于冕:爹,这两句就算是孩儿和女贞姑娘这一生的绝句吧。 
于谦再也忍不住了,哽咽地:冕儿,女贞…… 
这时,斩首的时辰到了。 
有人吆喝:午时三刻到! 
廖大人抽起竹筒里的竹签,高举到手上。 
于谦泪眼朦胧地朝于冕、女贞点点头,踉踉跄跄退下。 
于冕、女贞平静地昂首而立。 
围观的人群一阵涌动,随即心惊胆战地盯着于冕、女贞。 
廖大人大声吆喝:午时三刻到,开斩―― 
随着廖大人的喊声,他手上的竹签飞出去,落在了地上。 
两个刽子手同时高高举起了鬼头刀。 
眼看鬼头刀就要砍到于冕、女贞的脖子上,突然响起一声惊呼:刀下留人! 
众人都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兴安赶到了。 
兴安:皇上驾到―― 
兴安话音刚落,景帝已从轿子里出来。 
廖大人吓得惊慌失措,一时竟呆住了。 
于谦、于冕、女贞也惊呆了。 
兴安:廖大人,皇上驾到,为何还不前来接驾? 
廖大人这才如梦初醒,赶忙战战兢兢地迎上去,跪倒在地:皇上驾到,臣有失迎候,请皇上恕罪。 
景帝却不理廖大人,径直走上台去,在椅子上坐下,他看着刑场上的于冕、女贞,慢悠悠地:你俩就是于冕、女贞? 
于冕、女贞跪地:于冕、女贞叩见皇上。   
二十 刑场诀别(3)   
景帝点点头:唔,都起来吧。 
于冕、女贞:谢皇上。 
景帝扫视了一下众人,慢吞吞地:于冕、女贞私开铜矿,触犯国法,罪当斩首,然朕念其为官清正,本意乃造福百姓,且在任期间,颇有政绩,似不可枉杀。还有一条,于冕之父于谦,乃我朝栋梁,有重振大明之功,朕实不愿于爱卿忠心耿耿一辈子,到头来却断了香火,让天下的忠臣良将们寒心哪! 
百姓们闻听此言,窃窃私语,皆露出了惊喜之色。 
景帝:朕这就免去于冕、女贞死罪。于冕削职为民,遣返回乡;女贞仍留在于府,侍奉于爱卿。 
于冕、女贞再次跪倒在地:于冕、女贞叩谢皇上隆恩。 
百姓们感动得大呼起来: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景帝得意地笑了,站起身,走下台去。 
于谦突然上前,跪在景帝的跟前,他的表情是惊喜又矛盾的,似乎显得有些六神无主:皇上隆恩,臣无以回报啊! 
景帝看着于谦,淡淡地:于爱卿请勿多言,今日之事,朕无需你回报! 
说完,景帝就转身离开。 
于谦泪眼朦胧地看着景帝的背影,好久没回过神来。 
3、于府厅堂 
于冕和女贞被赦以后,冷清了多日的于府终于又有了生机。 
女贞欢天喜地地为于冕整理行装:少爷,你这次回老家,可别忘了常回来看看你爹呵。 
于冕:那当然,我现在是无官一身轻,以后有的是时间,就怕没地方消磨呢。 
女贞: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看你啊,就等着享福吧。 
于冕:哎,你不也一样? 
女贞一笑:这么说,我们都是有福之人喽? 
于冕感慨地:要我说啊,这死里逃生的感觉就是与众不同,好多事情我都一下子想通了,真的。 
女贞:哦,你倒说来听听,都想通了什么? 
于冕感叹地:还是爹说得对,荣辱毁誉,对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又算得了什么! 
女贞顽皮地对于谦一笑:于大人,你是这么说的吗? 
于谦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正在忧心忡忡地想心事,听到女贞的发问,她却突然冒出一句:皇上为何又不杀你们了呢? 
女贞:这有什么奇怪,你不是都看见了吗?是兴安公公带皇上到刑场来的,此事定是太后出面干预,皇上不得不答应了。 
于谦认真地:女贞,我问你,太后有没有跟你说过,皇上他果真没提别的条件? 
女贞:哎呀,于大人,我都说了几遍了。你放心,皇上什么要求都没有。 
于谦却仍然忧心忡忡:那……我怎么心里就不踏实呢? 
女贞:你啊,杞人忧天惯了,什么事都翻来覆去想老半天,累不累啊! 
于谦却轻轻摇着头,叹了口气:但愿我这次是真的杞人忧天,要不,麻烦可就大了! 
女贞和于冕都吃了一惊,探询地望着于谦。 
于谦的忧虑像刀一样刻在脸上,眼神里是难言的隐忧…… 
4、乾清宫书房 
杭贵妃在气呼呼地埋怨景帝:皇上,你怎么又把于冕、女贞给放了呢?你这 
是打的什么算盘?让臣妾看不懂啊! 
景帝不耐烦地皱着眉头,却没回答。 
杭贵妃越发唠叨个没完了:你都跟于大人挑明了,就是拿他儿子的性命来交换,他也不肯拥立咱们的见济为皇太子,于大人这分明是不把你这个皇上放在眼里,你又何必买他的好?倒像是你这个皇帝低声下气求他似的。 
景帝:哎呀,你还有完没完? 
杭贵妃哭了:臣妾就是没完!皇上,臣妾可得提醒你,你别万事都依着于大人,任着他把持朝政。臣妾且问你,这大明的天下,到底是你的,还是他于大人的? 
景帝恼火地:够了,你这是说的哪门子话?啊?于爱卿对朕的忠心,那是天日可鉴,你怎么倒怀疑起这个来了? 
杭贵妃:臣妾就怕于大人位高权重,威震其主啊!就算他没有野心,可在文武大臣们看来,这大明的当家人,还是他于大人,而不是皇上你! 
景帝:别说了,朕心里明白,朕要重振大明,干出一番功业,不靠于爱卿可不行啊! 
杭贵妃冷冷地:你这样靠他,废立皇太子这么重大的事,他怎么不帮你呐?哼! 
景帝:爱妃,这就是你不懂了,朕正因为知道废立皇太子太重大了,所以千方百计要对于爱卿表示诚意。你想想,朕的这件心事,背地里也没少暗示过几位心腹大臣,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