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曾仕强-透视灵魂看人生 >

第16部分

曾仕强-透视灵魂看人生-第16部分

小说: 曾仕强-透视灵魂看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先生,大善和大恶的人,都不受命运的拘束。了凡先生二十年来的命运,都被孔老先生算定,一点也没有改变,证明他是一个标准的凡夫。他说明定数里有变数,是了凡先生从来不知道的事情。孔老先生给了凡先生算的,不过是定数。要照着去走,全力加以配合,当然十分精准。但是变数掌握在了凡先生自己的手中,只要有意改变,是能够变动的。了凡先生是一位老实人,刚开始老老实实地听孔老先生的话,后来又老老实实的遵照云谷禅师的敦诲。这种至诚的态度,才是了凡先生不论听谁的话,都能够心想事成的根本因素。我们可以说,孔老先生和云谷禅师这两位高明人士,对了凡先生的影响是一样的。因为无论如何,了凡先生都完成他道一生的任务,那就是:诚心城意,命定论也好,创造论也好,都可以获得心地清净,没有妄想的效果。变或不变,实际上对了凡先生都是好的。我们曾经说过,了凡先生这种


4.改变命运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人一生下来,便把命带出来。由于受到产道的挤压,新生婴儿,已经把先天的人生规划,忘记得快光了。还剩下一些零碎部分,能量界为了安全起见,使婴儿生下来的时候,有口难言。有嘴巴也有舌头,就是说不出话来。以免天真无邪的婴儿,把这一生的人生规划吐露出来,造成自己和家人的莫大苦恼。譬如有一婴儿,刚生出来,便开口说话。那时候还隐约记得,自己的人生规划,是要当大官的。很可能造成家人的偏差教养,反而增加很多仕途的阻碍。获得大人的支持,或不受大人的欢迎。对初生婴儿来说,都是很大的赌注,风险很大。

通常等到幼儿会说话的时候,根本记不得什么先天人生规划。这样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启蒙教育十分重要,必须透过摸索,尝试和不断的启发,才能够找到此生的住务,到底是什么?有些人甚至到了三十岁,还立不了自己应该遵守的原则。便是没有人生规创,或者所做的计划,并不合乎先天的需求。因此三十而立,都很困难。

不知道计划是什么,怎样断定改或不改呢?有时候没有改变,才能够达成预期的目标,改了半天,反而越改越远离原先的规划。有时候改变又改变,根本就是回归先天的途径。到底改才是命的要求,还是不改才是命中所注定,可能谁也没有办法确切加以论定。

按照「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一句话,人生的变动,结果有百分之八十的事情,演变得不如意。可见变动的风险性,实在很高。很多事情,不改变还好一些,一改变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因此遵守常规,一切听命令,也未尝不可。诚如云谷禅师所说,虽不成大善,至少不会成大恶。了凡先生早期坚信进退有命,因此每天静坐,什么都不想,心也安定下来。就算终其一生,不遇见云谷禅师,不企求改造命运,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万一云谷禅师的智慧,还不足以了解改变命运的真谛。只知道要改要改,却说不出怎么改才正确有效?了凡先生已经定下来的心,岂不是又要被搅乱了?就算云谷禅师不说,以了凡先生的禅定功夫,很容易突破时空的限制,将过去、现在、未来打成一片,全都看得到。那时候他不必推算,可以亲眼看到命中可能的变数,同样能够达成改变命运的境界。幸好云谷禅师不但知道命运可以改变,而且知道改变的正确方法。加以了凡先生的诚心诚意,以致改变命运的风险性,都降低了。

改变命运有风险性,不改变呢?同样有很大的风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做的选择,究竟对不对?依据算命先生的批示,谁知道是可靠的,还是猜测的?就算大家都说可靠,准确度如何?万一被误导,岂不是十分冤枉?明明有改变的可能,却由于自己的愚昧,放弃了做得更好的机会,当然很不值得。

最好的办法,便是不可不变,而又不可乱变。变有百分之八十是不好的,反过来说,变也有百分之二十是好的。我们要变得合理,控制在百分之二十的范围内,应该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方式。有所不变,是遵守常理,重视常数。有所变,则是合理应变,符合做的更好的改善要则,而不至乱变。


5.改变命运的三大要则

云谷禅师最了不起的地方,并不是教人要改变命运。他的改变命运三大要则,才是最为宝贵的至理名言。了凡先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诚心诚意地贯彻实践,这才获益而无所损失。兹将三大要则,分别说明如下:

(1)求在我

命运可以改,但是只能自己改,别人无法帮得上忙。倘若有人说可以帮忙改命,请千万提高警觉,不是为了骗财骗色,便是信口开河,随便说说而已,不要相信比较安全。从内心求,向自己求,才有效。外面的功名富贵,不过是生活上的享受,有固然好,没有也求不到。如果有办法求得到,别人也先求去了,怎么会留下来给我们求呢?内心的道德仁义,真正是德行的修养,有可以再求精进,没有也能够藉由自己的培养而获得。一般人不反省,不向自己的内心求觉悟,不喜欢提升自己的仁义道德,一味动脑筋向外求。纵然有方法、有手段、有计谋,还是得不到。有时候好像得到了,却不能持久,很快就没有了,反而增加很多苦恼,比没有还要痛苦。这样的改变命运,实际上并没有好处,很不值得。

(2)要自省

觉得自己的命运很好,大概不会有改变的念头。凡是想要加以改变的,大多是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或者还不够好。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便是反省。为什么不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好?先把自己的毛病,逐一认真检讨出来,再修改自己的毛病。不知道自己的毛病,或者知道毛病却不能改过的人,根本没有办法改变命运。云谷禅师指出了凡先生应考成绩欠佳、无子女、而且寿命不很长的原因,在于先天累积下来的毛病很多。这些先天带来的罪过和缺失,是可以改变的。要改变命运,唯一的办法,其实就是修善积德。除此之外,是没有作用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终生不犯错,我们找不到一生都行善,并没有半点恶的人。所以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有善也有恶的。居于自作自受的规律,我们的命运,总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必须赶快积极地反省,找出自己的过失,才是自求多福的途径。

(3)能坚持

云谷禅师询问了凡先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相信吗?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相信,哪里能够改变命运呢?了凡先生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改变命运,主要的关键,即在于他听到云谷禅师的善言,能够深信不疑,而且坚持到底,贯彻实践。有很多人相信这个道理,却经常怀疑: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善事,命运还是未见改善?便动摇起来,表示信心不够坚强,诚心不足,当然没有什么成效。只要用心再用心,努力再努力,力道足的时候,效果自然显现。力道不足以改变常数,仍然照常数的宿命进行,力道超越了常数,趋吉避凶的功效就出来了。

了凡先生改变命运,获得很好的具体成果。即在他能够求在我、敢自省,而又能坚持。大多数人不敢自省,深怕碰触自己的弱点短处。请记取朱子家训所说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毛病不改变,终久累积成大恶。


6,命和运的关系

人人都有DNA,表示人人都有命。各人的DNA排列组合  并不相同,表示各人的命不一样。但是,人与人之间的DNA  排列组合,虽然不相同,却都相差无几。可见每一个人的命,其实都差不多。人人各有一条命,不过活那么几十年,能差到那里去?命即是我们的性格,孔子说「性相近也」,已经说明大家的命相去不远。

蛋白质的种类非常多,每一个人又依据各不相同的DNA密码,产生不同蛋白质的组合。造成各人的运,有相当大的不同。孔子说「习相远也」,习惯便是我们的运,彼此的差异性很大,证明各人的运差得很远。

DNA一经选定,就很难改变。一切有定数,原本依据这个灵魂的累世老帐,总结而成。命很不容易改变,从一个人的性格,可以看得出来。江出易改,本性难移。已经说得十分明白:要改命,相当困难。命由自己安排,而且有原则,必须遵守,改它做什么?

了凡先生的命,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他的先天人生规划,不是直线型的,就是孔老先生所表述的那一条路。而是多重型的,除了孔老先生所说的那—条路之外,还有其它的选择。云谷禅师指出命不是纯粹的是非题,看我们要不要接受?命是多重组合的选择题,要我们慎重地自行选择。由于大多数人都秉持一分法或二分法的思维法则,前者完全相信或完全不相信,后者经过思虑,再决定相信或不相信,以致选择性大幅度降低,连带选择的能力也逐渐减弱。了凡先生对孔老先生的批示,以一分法的思维全盘接受,等于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完全配合孔老先生的命令,走上那唯一的路途。明明可以自主的,主动的,却变成孔老先生的奴隶,被动地遵守孔老先生的命令。这是了凡先生的自作自受,并不能责怪孔老先生。后来了凡先生又以二分法的思维法则,经过云谷禅师的一番开导,他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判断云谷禅师的话是对的,因此完全推翻孔老先生的流年表,深深相信云谷禅师的道理,改走命中原本也有的另外一条路径,怎么可以看成改命呢?DNA属于先天的遗传,除了突变之外,几乎不会改变。然而命中安排,活多久也有弹性。短有短的安排,长有长的作为,任凭选择。我们可以说命有选择的弹性,却没有改变的余地。

蛋白质的组合,随时都在改变。好比后天的环境,往昔安土重迁的时代,不肯轻易迁移,环境还单纯一些。现代交通便捷,各种物资迅速交流,加上人心求新求变,环境十分复杂,运气也跟着多变起来。

改变习惯,是改运的最佳策略。习惯一改变,运气就跟着不一样。了凡先生深切反省,自己具有不能积功累行、不肯修福、性情急躁、不能容人,爱使性子、说话随便、不负责任、一点脏东西都不能忍受,常常发脾气、待人刻薄、喜欢论人是非,饮酒过度等等一大堆坏习惯,所以不能担任高级职务,也不适宜生育子女。然后诚心诚意地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当然很快就改变运气。看出自己命中的另一条路径,兴起进学读书的念头。加上彻底改变不良的习惯,多多积善,自然另有一番新气象!


7.能量的命都是一样的

绝对宇宙的能量,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而又无所不能。但是在—切圆满的绝对环境中,这些特质始终无法展现、无从检验,也无缘证实。因此决定把相对宇宙,当作它的实验室。随时释出某些能量,下坠到相对宇宙,从事各式各样的实验。总目标只有—个:尝试从各种不同的缺陷情境中,寻找恢复圆满的有效途径。

能量的绝对状态,来到相对宇宙,分别表现出各有缺陷的相对状态。从这个总目标来看,能量依各自的意愿,设计不同的情境。扮演不一样的角色,不论是石头、树木、花草,矿石、鸟兽或动物,这些算都算不清的宇宙万物,都具有同等的实验价值,并无贵贱的分别。

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证明缺陷可以修造,逐渐获得圆满。能量完成实验的任务,可以按照各自的意愿,再度或多次扮演同样的角色,或者改扮不同的角色,以累积不同的经验。通常生生世世,扮演同样角色的能量,而且按照老路子把实验完成,为数最多。达尔文( Charles Darwin,1809…1882)的适者生存,便是针对这一事实而建立的理论。我们看动植矿物,长久以来,生存的方式基本上都维持不变,也可以推知去了再来,来了又去的往复循环,持续地进行。

只有人类比较特殊,我们的实验,特别加上自由意志和创造能力这两项因素。配合自作自受的限制,使人类担负起赞天地之化育的崇高使命。但是所有人类,与其它动植矿物一样,都是在前述总目标的主导之下,不能例外。刚开始的时候,人类尚能遵守自然规律,也就是宇宙实验场的守则。后来自主性和创造力逐渐发扬,造成很多破坏自然的事实。能量界依据自作自受的法则,规定人类必须按照累世的业绩表现,做为选择角色扮演的限制。于是有些人类,不得不选择动植矿物的角色。当然也有尝试过人类各种生活方式之后,自愿尝试动植矿物的角色。总是搅乱了动植矿物的原来情况,使得原本相对单纯的动植矿物界,也复杂起来,逐渐纳入累世业绩总量管制的范围,增加很多角色扮演的手续。

我们从戏剧演员身上,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况。大多数演员,都喜欢演老角色,台词记得牢,动作也很熟练,演起来方便省力,何乐不为?但是不能犯错,几次小缺失。或者一次较为重大的错误,就要被撤换,或者改演其它角色。许多人想当主角,然而名额有限,所以列出很多条件,合乎资格的,才被列入考虑,参与甄选。

人生舞台上,需要各式各样的角色。各人的演出内容,并不相同。但是演出的总目标只有一个:把戏演好。每一个角色,都应该克服所有的缺陷,做出最精彩的演出。演员的角色不一样,大家的命都相同。主角经常挨揍,配角比较有机会把整碗面吃完,不过是台上的表现,属于暂时性、可以改变的习惯,也就是运的不同。基本上每一个演员,都要用心背诵台词,配合整体的需要,逼真的演出。这才是演员的命,个个都相同。

我们在身分、地位、财富、名声各方面,彼此不相同。根本的人生目标,全都是由自己的缺陷出发,走向圆满。这种人生使命,人人都一样,并无不同。


8.圆满是一种精神状态
绝对宇宙为什么圆满?因为没有分别、不必限制、一切共享。所有相对的观念,都融合在整体的绝对之中。种种对待关系,全部包容在绝对的和谐之内。诚如老子所说,它的本体是空虚的,作用却无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