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

第35部分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第35部分

小说: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尉紧握操纵杆在潜艇上空盘旋,并命令报务员向设在普利茅斯的司令部报告情况。6架飞机很快赶到了现场。詹森空军中尉驾驶〃哈利法克斯〃式飞机首先进行攻击。他的飞机上带着3枚600磅的新式反潜深水炸弹,这种炸弹威力巨大,弹体呈流线型,适于高空投掷。飞机在1600英尺的高度准备投弹,但潜艇炮手技术娴熟,他迅速开炮击中了这架飞机。炸弹投偏了,飞机由于受伤向东北方向退出战斗。另1架由亨索空军中尉驾驶的〃哈利法克斯〃式飞机紧接着从3000英尺的高度对潜艇进行了3次准确的投弹,每次投下1枚600磅的深水炸弹,其中1枚炸弹落到了U-462潜水油船附近,潜艇受了重伤,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完全停了下来。这时,担任主攻的飞机飞了过来。两架〃解放者〃式首先进行攻击,但德国炮手集中火力抗击,击中了它们。此时,因速度稍慢而被甩在后面的〃桑德兰〃式飞机趁乱向潜艇猛扑过去。直到最后一分钟,U-461的炮手才将炮口转向这架飞机,但飞机的前炮手已经进入了射击距离,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准确射击,打哑了德国潜艇的机关炮。混乱中,飞行员对准潜艇投下了7枚深水炸弹。U-461如一根筷子被一折两半,旋即沉没。U-504潜艇的路易斯海军上尉看到同伴沉没,便决定深潜。而此时,1架〃卡塔林纳〃式飞机在其他飞机混战的时候用无线电召来了在附近巡逻的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部队。编队司令官下达了全体追击的命令,很快就看到了两艘潜艇和在其上盘旋攻击的飞机。所有军舰同时用4英寸火炮向U-462潜水油船射击,很快便将其击沉。U-504此时已下潜,军舰用声纳很快就发现了它,旋即用大定深深水炸弹将其击沉。 
8月2日,邓尼茨在英军猛烈的空袭面前屈服了。他命令已在湾外的潜艇群分散行动,在夜间浮出水面充电。至此,比斯开湾的战斗高潮过去了。                     
轰炸敌巢   
——英美空军空袭德国汉堡  
德国的汉堡——易北河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名城。早在公元808年至811年间,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为抵御斯拉夫人,在此地林间驻军,建筑要塞。这里草茂林丰,因此取名Hamme,按撒克逊语意为〃广袤的森林地区〃,后建立城镇,遂叫汉堡。它是德国最大的城市和重要港口,城中的居民勤劳、善良。然而,只因本世纪30年代,德国奸雄希特勒穷兵黩武,悍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使汉堡遭受了一场极为悲惨的劫难。 
风云骤起,祸从天降 
本世纪20年代初,意大利人朱里奥·杜黑的《制空权》一书问世以后,其关于使用轰炸机对敌国中心城市进行轰炸以迫使敌国屈服的思想,引起了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空军于1940年8、9月间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使伦敦市区遭到很大破坏。在这之后,英美即以此为借口,开始着手准备对德国本土城市进行所谓〃报复性〃轰炸。 
1942年2月,哈里斯中将接任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司令官。这位将军是杜黑理论的积极倡导者,极力主张对德国的大城市实施彻底的、大面积的轰炸,以挫败德国的民心和士气,迫使德国屈服。他的主张得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赞赏。于是,上任伊始,哈里斯一面大力发展重型轰炸机,一面着手研究新战术。过去,皇家空军空袭德国,采取的方法多是分成多批,以小编队出击。哈里斯认为,采取这种方法,炸弹散布面太大,削弱了轰炸效果。根据这个教训,哈里斯提出了一种密集轰炸战术,即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炸弹集中投到目标区。哈里斯认为,采用这种新战术可成倍地提高轰炸效果。同时,英国人还汲取了以往作战的经验教训,抓紧研制出3种电子设备来提高面积轰炸的精度:一种电子设备的代号叫〃骏马〃,它能使领航员利用无线电座标方格精确判定自身所处的空中位置;一种设备的代号叫〃双簧管〃,用以引导轰炸或指示地面目标;第三种电子设备是HS2系统,它能为飞行员提供飞机下方地面的雷达图象。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和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从1942年3月开始,哈里斯连续组织了对德国的3次大规模轰炸。 
3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这一夜,哈里斯集中191架轰炸机轰炸了卢卑克旧城,投下300吨炸弹,其中一半是燃烧弹。哈里斯之所以选择卢卑克,是因为这座旧城的房屋大都是古典式木板结构,很容易燃烧,而且此地的防空部署尚未完成。轰炸过后,大火整整燃烧了32个小时,整个旧城化为一片灰烬。 
第2次是轰炸罗斯托克。从4月24日到27日,哈里斯出动468架轰炸机,分4批进袭,使该城60%的建筑物起火。 
第3次是5月30日夜。在丘吉尔的明确支持下,哈里斯集中手中所有的轰炸机,对科隆进行了一次〃千机大轰炸〃。飞机在一个半小时里,一批接一批地飞来,共投下1455吨炸弹。 
哈里斯精心组织的这3次空袭,虽然给这3座城市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轰炸结果却远不如哈里斯所预料的那样理想,一些反对哈里斯的人也借此大造舆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挽回面子,哈里斯挖空心思,寻找机会。1943年7月,哈里斯终于把目光投向了另一座德国城市——汉堡。 
哈里斯想通过对汉堡发动一次空前规模的空袭,给这座拥有750年历史的名城以重创,狠狠打击德国人的士气,同时也给反对自己的人以有力的回击。哈里斯把这次空袭取名为〃蛾摩拉战役〃(又称〃罪恶城作战〃)。 
为了加强空袭力度,经协商,驻在英国的美国第8航空队也加入了空袭的行列。不过,在空袭目标和空袭时间上,英美空军之间存在着很大分歧。哈里斯仍坚持在夜间采用他那所谓的〃面积轰炸〃战术,而美国第8航空队司令埃克将军却不赞同,他认为这种打法太〃浪费兵力〃,主张有选择地打击德国的重要军事工业,并且坚持要在昼间实施空袭,认为这样可提高命中精度。双方互不相让,各持己见,始终达不成一致意见。最后,哈里斯决定英空军单独对汉堡实施夜间〃面积轰炸〃,而让美国第8航空队对汉堡实施昼间轰炸。 
〃骗子〃逞威 
1943年7月24日,夜幕渐渐降下,虽然此时盟军的地面部队还远离德国本土,然而盟国空军对德国城市不分昼夜,不分目标,规模越来越大的战略空袭,已使德国人的恐惧感与日俱增。这一夜,灾难终于落在汉堡人的头上。 
时近午夜,忙碌了一天的汉堡人渐渐地进入了梦乡。然而,在易北河下游城市施塔德的德国空军第2航空师司令部里,却是一频繁忙景象。 
作战指挥大厅里坐满了人,观看席上不时传出压低嗓门嘁嘁喳喳的谈话声。人们的眼睛都盯着那块占满整个墙壁的巨大毛玻璃板。毛玻璃板上画着一幅德国地图,上面标着各防空战斗部队负责的防区。当有敌机来袭时,就把瞬息万变的战斗情况用幻灯投影到这块毛玻璃板上。 
玻璃板的对面坐着一些女标图员。她们收拾好办公桌,一边调试幻灯机,一边等候着战斗警报和有关敌情通报。她们每人手边都有一部直通雷达站的电话。海岸警戒雷达一旦发现有敌机入侵,就立即发出通知,女标图员们则熟练地把雷达站提供的有关数据用两部幻灯机投影到毛玻璃板上。 
在玻璃板的前面,整整齐平地坐着一排战斗引导军官。在他们背后稍高一点的地方,坐着通讯军官,负责与师长、各战斗机部队、夜战基地和雷达站取得联系。在更高的顶层座位上,还有一些标图员负责把己方战斗机的位置投影到玻璃板上。 
指挥所内虽然忙碌,但秩序井然。一条条敌情通报和作战命令不时从指挥所发出。各种颜色的信号在玻璃板上移动着,光点在地图上不断出现。 
在德国空军中,除第2战斗航空师外,德林中将指挥的第1战斗航空师、容克少将指挥的第3战斗航空师、胡特少将指挥的第4战斗航空师和哈里·冯·比洛上校指挥的第5战斗航空师,也都设有这种大型指挥所。它们在以往的德国本土防空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1943年7月24日这一夜,却发生了一桩怪事。午夜时分,驻在慕尼黑近郊施莱斯海姆的德空军第5战斗航空师的地下指挥所收到了有关英机入侵的报告。这时毛玻璃板上开始有光点向北海上空移动,这表明英轰炸机编队在沿德国海岸线向东飞进。 
第3夜战航空团的Me-110式战斗机立即从施塔德、韦赫特、维特蒙德哈芬、温斯托夫、吕内堡和卡斯特鲁普等基地起飞,在雷达的引导下,迅速向英轰炸机群靠近。然而,对英轰炸机群的最终空袭目标,德空军却一时判断不出。 
正当地面雷达紧紧地跟踪英轰炸机编队,不断为夜间战斗机提供准确的方位和高度数据之时,突然,设在施塔德的德空军第2战斗航空师的地下指挥所里发生了一阵骚乱,不知为什么玻璃板上的光点有好几分钟停止未动。通讯军官立即抓起电话要通雷达站: 
〃怎么回事?〃 
〃受到干扰,雷达失灵!〃 
真奇怪,竟会有这种事? 
尽管指挥官们对这个报告将信将疑,但又无可奈何。 
失去引导的夜间战斗机这下可抓了瞎,只好自己在黑暗的夜空中四处探索。然而,无际的天空此刻漆黑一片,英机群到底在哪儿呢? 
雷达失灵了,只好靠全国各地的监视哨作耳目。 
不久,在梅耳多夫附近的迪特马尔赛地区的监视哨报告: 
〃发现一道黄色的光流从天而降,一望无际。肯定是英国飞机投下了干扰物,然后转弯飞走了。〃 
接着又接到报告:〃敌机编队转向西南方向,正以密集队形顺着易北河飞往汉堡。〃 
直到这时,德空军指挥官才如梦初醒:英机这是要空袭汉堡! 
指挥官急忙下令仍在空中巡游的夜间战斗机飞赴汉堡,截击英轰炸机群,但为时已晚。 
失去了战斗机这道屏障,汉堡的命运全都寄托到地面防空部队的身上。应该说,此时部署在汉堡周围的德军地面防空兵力还是相当强的——54个重型高炮中队,26个轻型高炮中队,22个探照灯中队和3个烟幕施放中队正严阵以待。英国轰炸机群要闯过这道防空火网,确非易事。 
接到敌情报告后,部署在汉堡的几百门德军大炮一起向西北方向扬起炮口。不过,可悲的是,这些高炮也是靠雷达提供数据的,而此时几乎所有地面雷达同时受到干扰,全部失灵。 
这样,不仅夜间战斗机,就连高炮也成了〃瞎子〃。高炮指挥官只好命令所有高炮一起对空进行拦阻射击,他觉得这样做,即使打不着,也可以吓一吓英军飞行员。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减轻汉堡的灾难。 
不一会儿,汉堡市区响起重磅炸弹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这是英国轰炸机群在进行〃地毯式〃轰炸。这次轰炸,英国共出动了791架飞机,其中〃兰开斯特〃式轰炸机347架,〃哈利法克斯〃式轰炸机246架,〃斯提林〃式轰炸机125架。这些都是4发动机重型轰炸机。此外,还有73架〃威灵顿〃式双发轰炸机。 
791架轰炸机中有728架穿过德军防空网到达汉堡上空。电子干扰机每隔1分钟就从飞机上撒下几千个成束的银箔条,它们在空中飘散开来,形成一朵朵能反射电波的彩云,随风飘散,缓缓落向地面。 
德军雷达突然失灵,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作的怪。这些银箔条,英国人把它叫作〃反射体〃,而德国人则把它叫做〃骗子〃。这种银箔条的长度约为德国雷达发射波长的一半。它可以把德军夜间战斗机及其引导系统发出的搜索电波完全反射回去,在雷达荧光起上出现几百万个微小回波,科鹄聪?一大群〃乱飞的昆虫〃,根本分辨不出真正的目标。 
其实,早在1年多以前,英国就已发现用银箔条可以欺骗德军的雷达。然而,在是否采用这种方法对德国进行空袭问题上,却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派赞成使用,另一派则担心如果被德国人知道这个秘密,会反过来对付英国,对英国本土实施更猛烈的报复性轰炸。英皇家空军总参谋部在经过反复论证,权衡了利弊之后,得出结论:使用银箔条干扰雷达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轰炸机的损失。英国首相丘吉尔采纳了这个意见,最后英空军终于在保密达18个月之久以后,将银箔条用于对汉堡的空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42年春,德国的一位名叫罗森施泰因的工程师曾在不引人注意的波罗的海海岸进行过一系列实验,并得出了与英国人相同的结论,即雷达的功能可以用〃骗子〃抵消,一种反雷达武器问世了。 
然而,德空军统帅戈林得到这个消息后,却下令严禁在这方面继续研究,要求保守秘密,绝不能让英方知道。于是,德空军通讯兵部部长沃尔夫冈·马蒂尼将军便受命把有关〃骗子〃的秘密文件全部锁进了保险柜。在以后一段时间,甚至当有人提到〃骗子〃这个词也要受到惩罚。德空军首脑就像驼鸟一样,以为只要把脑袋钻进沙堆里就可以万事大吉,结果,对这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既没加以利用,也没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从而使英军从中大受裨益,也使汉堡遭受了一场空前的劫难。 
汉 堡 大 火 
汉堡市区。 
英国轰炸机1架接1架,咆哮着俯冲轰炸,高爆弹、燃烧弹像雨点似地落在汉堡市内的大小建筑物上,顷刻间一团团夹着浓烟的火球冲天而起,一座座建筑物在燃烧,一个个街区被毁掉。 
整个空袭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英轰炸机编队共投弹2396吨,其中大部分是燃烧弹。燃烧弹爆炸后迅速引起大火,火势形成炽热气柱,高达4000米,直径2400米,汉堡市区变成一片火海,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汉堡大火〃。 
这一夜,突进汉堡市区的728架英军轰炸机中,只有12架没有返回。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