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征途[更新至 241章大舅哥的烦恼]作者:非戒. >

第150部分

宦海征途[更新至 241章大舅哥的烦恼]作者:非戒.-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招是一幢五层楼,风格和吴越小时候见过的招待所一个样,水泥墙面,木制的大门和昏暗的灯光,服务台的服务员永远一副扑克脸,就像是人家欠了她钱一般。

    县招对外也营业,只是生意实在凄凉,县城里小旅馆多得是,花少的钱却能享受更好的服务,只有傻子才到县招住宿。

    当然县领导面前,服务员的脸就时刻生动了。

    吴越他们的房间在底楼,四楼往上的楼梯被一个铁门挡住了,孔立按了一下门铃,拿起对讲话筒说了几句,大铁门“哐当”开了。

    两个保安,一个四十多岁,另一个二十出头,恭恭敬敬立在铁门边。

    十一月滨海的深夜很是有些寒意,保安穿着秋装,明显被冻得打颤。

    吴越经过保安身边时,停了停,从公文包里摸出两包烟,一人给了一包,“师傅们,辛苦了,呵呵,会议开的晚,劳累你们久等了。”

    吴越的动作是自然的,话语也很亲切,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施舍意味。

    “这位领导,我们做的都是本职工作。”中年保安一脸意外和惊讶,他在这儿工作有四五年了,天天看着领导们出出进进,只是很少有领导能注意到他的存在,打个招呼或许有,那也是匆匆一声,而且对方也不在意他的回应。没有那个领导会特意停下来和他攀谈,更被说送上一包烟了。

    孔立见吴越停下了,也从楼梯上退下来,指着中年保安,笑道:“老牛,这是咱们县新任县委书记吴书记。”

    喔唷,这个一把手年轻呀,老牛暗叹了一声,一边更恭敬道:“吴书记,你好。”

    “拿着,拿着。一个楼层住,我还得叫你一声老哥。”见老牛不接香烟,吴越就往他手里一放,拍拍他的肩膀,“夜里冷了,要换冬装。”

    “吴书记,冬装发了,可领导说,披着大衣懒懒散散的不像样子。”年轻保安插了一句,又自觉语失,赶紧捂上嘴,惶恐的看着吴越。

    “实用第一,我批准你们夜里穿冬装。”吴越把烟塞进年轻保安的口袋,“你们也休息吧,有事会通知你们的。”

    上到五楼,就有一个服务台,里面一位姑娘就着台灯正在看书,听到吴越几个的脚步声,赶紧合起书,慌忙站了起来。

    “小丽,下几碗面条来。”孔立一面吩咐,一面问吴越,“吴书记,会议不会就结束了?”

    “老孔你厉害。”吴越举着手点点,“节流会上说了,开源咱们再合议合议。”无意中看到服务台里面放着的几本自学考试的书,“哦,小丽不错啊,准备自学考试?”

    “吴书记,我就是没事的时候看看。”小丽慌乱起来,一面胡乱的把书塞进抽屉里。

    “追求上进是好事。你在这儿上班,空余时间看看书,我看很好嘛。”吴越取下插在上衣口袋的钢笔,“这支笔虽然旧了,可是书写还是很流利的,我送给你,预祝你考试成功。”

    如果按照吴越的身价,他这支派克金笔不算贵,才五千块而已,可毫不犹豫就送出去,倒让姜文清肉痛了一下,他清楚金笔价格的,当初拿来用时,标签还没撕呢。

    趁吴越进房间梳洗,姜文清又去找了小丽姑娘,他当然不可能去问小丽讨,但是他要让小丽明白这支笔的价值。

    “姜主任,这么贵重啊。我不能要。”小丽把笔往姜文清面前一送。

    姜文清呵呵笑道:“吴书记给的,你就收下,好好复习考试吧。”

    等到姜文清一走,两位保安也凑到服务台前,刚才姜文清说的,他们全听在了耳朵里。

    “小丽,这支笔真要五千?”中年保安好奇道。

    “那还有假,姜主任说的,当时吴书记买这支笔他在场。”小丽小心翼翼的拧开笔帽,又赶紧拧上,用手绢抱着放进了口袋。

    “老牛,这吴书记我怎么看怎么不像县委书记。”年轻保安摸出口袋的中华烟,啧啧嘴,“楼道我也站了大半年了,一支半子的烟还难得接到,这下就一整包,还是软中华。”

    “你小子懂啥?”老牛用手背敲敲年轻保安的额头,一副饱经世故的口吻,“咱们滨海碰到了好官了。”

    “给咱烟就是好官?”年轻保安有些不服气。

    “你呀,空了就是看电视,也不去外面转转。”老牛神神秘秘道:“我可听说了,吴书记开了豪车来上任的,说是奔驰,要好几百万呢。刚才又给了小丽五千块的钢笔,这说明啥,吴书记有钱咱们滨海穷,来个有钱的书记,他会看得上滨海那点东西?要是来个一心刮地皮的穷鬼,咱们老百姓就有苦头受喽。”

    “老牛叔,你这是啥理论?我不听你瞎掰。”小丽抿嘴笑了,又指着椅子,“你们先坐着,我去下面条,吴书记说了,给你们也下一碗。”





    第二卷 弄潮平亭 218章 畅想发展~219章 清退风波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1…8…1 1:22:11 本章字数:8694

    218章畅想发展~219章清退风波

    一碗热乎乎的面条下肚,人也立马精神多了。

    碗筷撤去,小丽送了一瓶热水来。

    “小丽,你回去吧,我们要开个会。”吴越自己动手倒了一杯茶,把水瓶递给孔立。

    书记、县长的房间是楼层的最东、最西面两间,房门开在阳台上,比其他房间大了几个平米,可以多出一个小会客室。

    小会客室两张单人沙发,一张双人沙发,中间放了一张四方的茶几。

    吴越把烟放在茶几上,示意大家自便,“老孔,时间不早了,咱们就长话短说吧。”

    “吴书记,我早有准备喽。”孔立翻开笔记本摊在膝盖上。

    “好好。”吴越点点头,“按照滨海的现状,如果全盘复制江南的模式,有点不现实。集体经济、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十分薄弱,所以我总的思路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现代化农业,使滨海由传统的农业大县转变为农业强县。老孔,农业这一块,你和分管副县长去找农业局的同志谈一谈,去省农林厅、省农科院多跑跑,看看有什么适宜引进的经济作物。引进以后,每个乡镇搞一个新农业示范园,以点带面慢慢扩展到全县。”

    “吴书记,我来插个话?”孔立举了举手。

    吴越笑着点头,“老孔,你说吧。”

    “新型农业包括海洋、滩涂养殖,我个人举双手赞成。但是制约发展的还是资金问题。”孔立叹着气摇头,“上级拨款杯水车薪。指望银行也不现实,县里的几家银行合起来估计还拿不出五百万,市里的银行对咱滨海不屑一顾。”

    “老孔,资金问题你不要太担心,先找准好项目,投资方我来解决。咱们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公司出一部分钱,农户出土地、劳力,产品公司包收包销。”吴越点了一支烟,“养殖业也可以移用这个模式。”

    “吴书记,要是真能如此就好喽。农户、养殖户安心搞生产,就像产业工人一样。”孔立不太相信。

    “老孔,只要你找到好的项目,有实力的投资人我负责把他请来滨海和你见面。”

    “吴书记,一言为定?”

    “老孔,姜主任、陈书记都在,我要是完不成任务,他们站出来指正好了。”吴越开起了玩笑。

    姜文清、陈勇也跟着笑起来。

    孔立摇摇手,“失言,失言,我心急了。”

    “心急才好,说明老孔心里装着全县的老百姓。”吴越指了指斜对面的姜文清,“姜主任,你先去海洋研究所一趟,要有三顾茅庐的精神,老教授脾气不好你要作好思想准备。”

    “吴书记,我别的本事没有,耐心却是有的。”姜文清笑了笑。

    “嗯。要把他请到滨海来,实地调查,实地研究。养殖业投入高、产出高,可风险也高。”吴越考虑了一会,“姜主任,你去跟教授说,咱们县里给他出钱造一个实验室。”

    姜文清小声提醒道:“吴书记,一个实验室没有几百万拿不下的。”

    “这点钱要舍得出。”吴越手一挥,“滨海的海洋养殖、滩涂养殖全搞起来的话,那是多大的投资?几百万与之相比不过是个零头,咱们花几百万请了个权威专家长期蹲守,一有问题就可以及时解决,再说实验室要出了新成果,咱们马上就可以把成果转化为产业。”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陈勇拍拍身边的姜文清,转过脸问吴越,“吴书记,孔县长、姜主任都有大事干了,就我当个旁观者?”

    “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哪里来良好的投资环境?陈书记,你的任务最重,滨海要有发展,首先要靠你扫平一切牛鬼蛇神。”吴越知道陈勇眼热,看着陈勇:“你好好挖掘那个叫鲁灵山的,彻底清查这个流氓团伙的劣迹。等出了成绩,我为你请功。”

    “农业、养殖业谈过了,我再来谈一谈工业。”吴越弹弹烟灰,“我说过,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咱们滨海欢迎投资办厂,但是滨海不是垃圾场,污染大的、能耗高的,我不管他投资多高,产出多大,一律不欢迎。我今天就接到平亭好几个老板的电话,说是想来滨海办厂,有的我当面就拒绝了,开玩笑嘛,化工企业不上环保设备就往滨海搬?”

    “咳咳,吴书记。”孔立咳嗽了几声,“滨海还有挑挑拣拣的资格?呵呵,以往是投资商跑错了路也不会跑到滨海来。”

    “发展——污染——治污,咱们滨海不走这条老路。咱们要走良性发展的路子,GDP不是唯一的东西。”看到孔立一脸遗憾,吴越笑了,“老孔,还有个老板的投资请求我同意了。”

    “吴书记,投资多少?什么产品啊?”书记抓全面,县长抓经济,听说有人来投资,孔立精神头就来了。

    “说起来,他还是我好朋友,姜主任、陈书记也都认识。”

    姜文清插上一句,“吴书记,是元亨方老板?”

    “是啊。”吴越摸了摸下巴,“我这个朋友,总想着来帮衬,不过我说了,互利互惠,不要单方面作贡献。”

    元亨?孔立闭上眼想了想,又睁开眼,“喔,元亨我知道,全省民营企业五十强,生产电线电缆的,产品行销整个华夏,咱们县城里也有他的经销部呢。”

    “哦。”吴越很意外,“老孔也清楚元亨?”

    “嘿嘿,先进典型怎么会记不牢。”孔立从茶几上的烟盒了抽出一支烟,捏在手里,“元亨准备投资多少?”

    “方老板说了,他把华夏分成三个销售区域,咱们算作北方区,每个区域他办一个厂,北方区的厂址就选在滨海。投资分两步,第一步五个亿。老孔,这事具体你去操办吧。”

    “吴书记,这是你的关系,我怎么能接手呢。”五个亿的引资算是大政绩了,孔立心里尽管想,可始终不太好意思。

    “分这么清干嘛。”吴越俯身也从烟盒里抽了一支烟,点上后,把打火机递到孔立面前,孔立用手护着火苗,凑上去点了。

    “老孔,我就希望县里的事你们都干了,我呢,借机偷个懒,到市里去忙忙政法委的事。”吴越身子侧向孔立,“老孔,以前搞招商引资,任务划分给每个乡镇,我看不科学。”

    “是啊,是啊。”孔立接话道:“每个乡镇都增设了招商局,人进了不少,满世界跑,钱花了不少,效果却相当差。”

    “那就撤销乡镇的招商局,有能力的调到县里来,编制外全部清退。”吴越夹着烟,“招商引资的工作,老孔你来抓,姜主任配合。咱们去香港、东南亚开几场推介会。”

    “去香港、东南亚,那要多少开支?万一成效不大的话?”孔立有些担心,劳而无功他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老孔,有些外商,我会提前去洽谈的。推介会当然要出成果,否则不叫推介会,叫出洋相会。”

    “那是,那是。吴书记,你这么一说,我就有信心了。”孔立顿顿头。

    吴越站了起来,走到挂墙上的滨海地形图前,手指划划点点,又招呼孔立,“老孔,你也来看看,哪个地方适合成立工业园区?农业归农业,工业归工业,好多乡镇公路还没通,有些自然村电还没接上,根本不具备兴办企业的基础。”

    “吴书记,条件相对成熟一点嘛,就县城边上吧。”孔立用手指给吴越看,又问:“打算征多少土地?”

    “先征五千亩。”

    “要这么多?”孔立吃了一惊。

    “也许还不够。征地的手续,老孔你跟国土部门的同志去市里、省里跑跑,有困难的话,我再去找人解决。”吴越吐了一口烟,“咱们要两头并进,征地手续和招商引资同时启动。”

    “对了,吴书记。还有一个问题。”孔立理了理头发,“电力是个短板,如果这么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建立起来,用电肯定紧张,哪怕市里再怎么调度也不够。”

    “跟电力部门咱们耗不起。”吴越回到沙发上坐好。“老孔,建造一个专供工业园区企业使用的火力发电厂需要哪些手续,你去征询一下。投资其实不大,几个亿而已,到时集中供电,还能集中供气,其他企业也不需要有锅炉房,这样也可减少能耗和污染。”

    “吴书记,电厂需要先期建造,可没见其他企业进入园区,谁愿意花钱造个电厂?万一以后发了电没出用咋办?”孔立跟着吴越坐下,“可是电力跟不上,投资者来滨海考察,发现缺电,势必会影响投资的决心。”

    “老孔,我跟方老板沟通一下,电厂让他来造。”吴越轻描淡写道。

    你那朋友又不是冤大头,几个亿的钱就这么轻易拿出来投到不知好歹的电厂去?孔立没有附和,只是笑了笑。

    “工业园区成立后,姜主任去兼任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越看了看表,“不早了,大家休息吧。”

    陈勇、姜文清先行离去后,孔立走到了门口,又回头,“吴书记,有些东西还是先开个书记碰头会通过了,再上常委会谈论。”

    “没必要。”吴越摆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