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再创大汉 >

第87部分

再创大汉-第87部分

小说: 再创大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项买卖,很明显是对邱家商会很有利。长浪军在江东和扬州的战利品中,有银子和黄金四千万两,大小土地万多处,市价大约是八千万两左右。先前贸易战,何定南和官府积压了大量货物,以北海价钱计算,大概也是八千万两。
    邱家拥有梅香城三分之二经营权,而三分之一代表,一年大概可得三千万两,邱家商会一年从贩卖海盐中,有一千多万两盈利。
    正常来说,这项交易必定没有结果,但是在北海的所有人,竟然全部都表示赞成,并大力在民论会和商联会呼吁,希望长浪军同意这项买卖。
    对于北海的人来说,那些江东扬州的土地,他们除了知道那儿的地名外,所有东西对他们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完全没有从中取得任何利益。至于货物,长浪军的正常做法,也是交给邱家商会作买卖,两者之间再分帐罢了。现在只是直接将货物送给了邱家,对于北海的人来说,根本没有分别。
    邱家商会交回三分之一梅香城经营权,令长浪军的收入每年暴增三千万两,这样自然令北海的人直接受惠。交回制盐业的专营权,更令所有人可以自行贩售,不用经过邱家这个中间人,利润自然更高。至于四千万两银子,一年就赚回来了。这些都是北海的人实质得到的利益,同时可以收回梅香城的控制权,令邱家不再是梅香城的主事人,令不少商人感到满意。
    为了促成这项买卖,有些人更以大肆宣传邱家在这场战争的功劳。
    “邱家商会在战前捐赠了六千万两给长浪军,自然应该分得一些好处。若果没有这六千万两增强实力,谁胜谁负还是未知之数……”
    于是在商联会和民论会同意下,程林和其他主要官员接受了这笔买卖。浪思因为是清梅丈夫的关系,为了避嫌而没有作出任何意见。程林想到邱家商会,过去为军队付出了很多银子,就算是投桃报李吧,反正那些都是战利品。另一位负责北海财务的杨文,更是万二分同意,长浪军在北海多了钱,自然有钱拨给他去用在老百姓身上了。在和海琳商量后,海琳也同意了这项交易。
    顺利交易后,清梅便着手开始新的经营模式,那就是以生产货物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北海目前只出产海盐,其他东西全是从各地运来的,民生用品,也是各地运来原料后再加工的。珠宝首饰算是北海的特产,只是它的重要性,没有那些民生用品重要,而且又不能大量生产。
    清梅提出交易,是看中了江东扬州的生产工场。这几个新占领的城市中,有极多原来是何定南的的私人产业,或属于官府的工场。先前江东的律法中,海盐是由官府制作和贩卖。同时,何定南和他的家族,拥有大量的丝绸制作工场,或茶叶种植地等等,这些全部都落入了清梅的手中。
    贸易战中,因为大量的货物积压卖不出去,很多工人失业,令这些工场陷入停产状态。随后战乱频频,梁锡又没有理会这些赚钱的工具,导致大部份地方都荒废了。原料在官府还有很多,制作丝绸和海盐的工人,及种植茶叶的农民,全部都被邱家商会重新雇用,务求尽快维持原状。江东扬州本来就根基深厚,两地生产力经过几个月的复产,很多工场都已经从新踏上轨道了。
    另外,江东扬州处于黄金地段的商铺,客栈,饭馆等,不少是属于何定南及他家族的,在何定南死后就没有人来打理了,战火洗礼后,很多地方暂时关门大吉。有见及此,清梅从北海运来大批大批的货物,令所有店铺恢复营业。先前清梅在贸易战吃下很多物资,现在可以运来这儿销售了。原本邱家商会,在梅香城的人,全都到来协助经营,令江东扬州两地,原来混乱的商业秩序,逐渐恢复过来。
    那些邱家商会新酿制的梅花酒,全部搬过来在这些地方制造。北海工人的工资,实在太高了,并不适合作为生产梅花酒的基地,地价也较贵。江东扬州有很多没有工作的人,要找工人是极容易的事,而且邱家商会在交易后,在两地拥有很多土地,建立酿酒工场的成本低得多。
    至于和张超的交易,呵呵,清梅不大赚一笔,怎可以称得上是帝国第一大奸商?确实,清梅从张超那位运来原料后,制作了二十万桶梅花酒,留下十万桶梅花酒后,其余全部按照买卖合约,全部运到邺城交给张超。张超不相信清梅没有动手脚,他亲自前去验货,试酒,却找不出有任何问题。
    “莫非,林夫人转了性,变得老实起来?”张超和王平心里不住的问。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张超将梅花酒公开销售,把定价放在每桶六十两银子。不出所料,高官及皇亲国戚,商人和平民尝到这种一品好酒后,全部大赞不绝,立刻买货的人不少。单单头十天,就售出了五千桶。而且只是在邺城,华北其他地方的商人,酒馆,富有的人,收到梅花酒的消息,已经从各地涌过来,向张超抢购这种极优秀的梅花酒。看情形,大概半年就可以将十万桶梅花酒卖光了。
    张超也想不到,那位冷血杀手也有慷慨的时候,至少到现在,张超已经是稳赚不赔了,赚钱顺利的程度,连张超都有点不相信。不过他一面赚钱,一面越加疑惑,究竟清梅在弄什么鬼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正常来说,和清梅作买卖,绝对没有可能这么顺利的,不被敲诈已经很幸运了。于是,他派人到邱家商会,和江东的梅花酒销售据点,打听一下消息。果然,在他收到情报后,不禁一阵气结。
    在江东,从邱家商会得知,邱家酒庄也是只得十万桶梅花酒,定价也是在每桶六十两,没有违反和张超的协议。不过同时,邱家酒庄却出产了另一种酒,名叫菊花酒。全个酒庄大概有五十万桶。这种酒比较便宜,每桶定价十五两银子,而且每桶菊花酒比梅花酒的容量大得多,一桶梅花酒可装十五瓶,一桶菊花酒则可装五十瓶酒,计算下来,绝大部份平民百姓都负担得起。华北的商人,也向扬州江东邱家酒庄进货,到华北来销售。
    有人特地买来菊花酒,给张超尝尝。张超王平尝了后,已经知道被清梅怎样利用了。这种菊花酒,张超王平喝得出,也是从那两种主要材料制作出来,只是数量少得多,酿制时间短得多,少了几样配料,令菊花酒的质素比起梅花酒差了一大截。不是喝酒的大行家,绝对分不出来。同时菊花酒顾名思义,张超王平感受到菊花的气息,就像真的是另一种酒而已。
    梅花酒太好喝了,菊花酒虽然和它相差很远,但也是中上之选。以梅花酒的价钱,只适合商人、富人,或家境较好的人负担。菊花酒却十分大众化,比起较贵的梅花酒,菊花酒的销路更好。其实两者并没有抵触,梅花酒适合高消费人仕,菊花酒适合平民百姓,各有各的市场。
    张超王平终于明白,制作二十万桶梅花酒,远远用不了二百万两材料,清梅就是在这儿动了手脚。清梅用上剩余的材料,制作另一种菊花酒卖钱。而且按消息称,不计算张超那价值两百万两材料,整个酿酒成本,大概是三百万两银子。若果邱家酒庄将十万桶梅花酒和五十万桶菊花酒全数卖光,计算下来赚了超过一千万两,比起张超的四百万两利润,这个算盘实在不错。
    张超王平佩服清梅之余,也不禁放下心头大石。他以为清梅是敲诈他一笔的,原来只是赚钱赚得比他较多而已。张超不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事实上,他确实赚到了他想像中的利润。和冷血杀手作交易,这个结果,已经比他想像中好的太多了。
    本来何定南将江东扬州发展得不错,只是在先前贸易战中,失去了大部份商人的心,连江东商人对他也很失望。其后梁锡更横征暴俭,令商人损失惨重,加上战乱,这些商人失去了作生意的机会,令他们很不满。
    江东的商人,几年来和北海没有多少瓜葛,很多时到北海都受到冷淡对待。先前在贸易战中被邱家商会和各地封杀,损失不少,后来更被长浪军侵占了他们的家园,按常理,他们都不应该喜欢这班侵略者的。不过事情恰恰相反,江东的商人,比以前更加活跃,而且时常北海商人经常打交道。
    邱家商会虽然封杀过他们,但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何定南一手造成的。长浪军税率较低,法制清廉,商人们可以申诉他们的意愿,提供一个很好的营商环境。最主要的是,他们已经是长浪军领地的人了,这个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商人比较看重利益,先前是对长浪军有些不满,只是他们也要吃饭,也要作生意,也要养妻活儿的。
    邱家商会带起了江东的经济,让他们知道,在长浪军统治下,会比起何定南更好。邱家商会比起以前,更愿意和他们结交,合作,令他们开始放开怀抱,忘记了他们是曾经敌对过,去干他们的老本行了。
    清梅和邱家商会在江东和扬州的活动,无形中重新建立两地的商业秩序。清梅把缴来的钱,全数用作聘请工人,收购原料,制造工具等等,令本来死气沉沉的经济,重新注入活力。邱家运来的货物,令两地的的物资开始增多。同时,由于江东和扬州已经是长浪军领地,和北海的贸易次数频繁,也带起了两地的物资上的流通。
    其实清梅在江东建立生产工场,并不是没有困难的。资金是最大的困扰,邱家商会在贸易战中元气大伤,很多时都是靠银号来周转。纵使得到战利品四千万两银子,但还不足够她大规模的扩张,所以她只能一步一步来。投资在生产货物,早期回报通常比较慢,除了邱家酒庄外,丝绸,海盐,茶叶等,出产的数量比她预期差。清梅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将赚到的钱,再投资进去,慢慢建立起生产能力。
    只是这个经营的模式,却比做转口买卖稳定得多,也不怕受到其他人的制肘。邱家商会在知识学院吸纳了不少商业人材,他们可以发挥所学的东西,管理着这个生产巨轮,令整个商会的生产能力逐步上升。只要有时间慢慢发展,一定比做转口生意更有前景。
    北海大部分人没有理会邱家商会这个改变,在他们看来,在江南,西北,华北等地买货,运到梅香城卖给其他商人,比起要买地,开设工场,招揽工人,生产货物等赚钱快得多了。可是也有少量的人,从北海来到江东扬州两地,干着和清梅一模一样的事。生产力需要大笔的投资,同时早期回报较慢,令其他北海商人取笑他们。不过他们却这样的反驳。
    “你见过林夫人做过亏本生意吗?跟着林夫人干,必定有赚无赔的。”看来,清梅成为别人的赚钱的路标和明灯呢。
    在几个月内,清梅使出浑身解数,在江东扬州两地,建立起大大小小生产工场,丝绸,茶叶,酒,再加上本来一直生产着的海盐,令邱家商会开始拥有自己的货物,慢慢脱离依靠转口的收入。由自己的工场生产,自己的船队运输,到最后贩售,利润自然比起以前多很多。贩售这些货物之余,同时吸纳着其他势力的资金,令属于全个长浪军人民的财富有实质性的增长。再加上江东扬州人民找到工作,令社会从战乱后稳定下来,投入邱家商会这个生产巨轮当中。
    清梅同时着手处理,在城市中心的土地。那些在土地处于黄金地段,在贩售货物给平民百姓的主要渠道。土地的价值,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土地价值提高,主要是看人流。若果那个地方人流多,土地租金提高,土地便会随之而升值。清梅现在算得上是扬州江东的大地主,土地升值对她是百利而无一害。要建设工场,也有千多处好选择,不用为买地而发愁。所以她想到一个好方法,来提升地价……。
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效应
    “慧慧,梅姐有件事想拜托你的。”
    “咦,梅姐有什么事呢?慧慧一定替梅姐做到的。”
    “这个嘛,梅姐想赎回那些战争债权。”
    杜慧听了后,又诧异,又开心。为了那些战争债权,杜慧有得忙了。她曾经承诺过会替有战争债权的人,献唱一天,加上四处走动,未来三年都没有空。若果赎回战争债权,令她可以减少外出献唱,她倒是很乐意的。
    只是……
    “梅姐,慧慧又没有那么多钱,怎样帮你呢?”
    “这个嘛……自然要委屈一下你了。”奸商的笑容,再次浮在清梅的面上。
    很快,建业城就贴出了宣传告示。
    “金花蝶舞会副会主程夫人带着七千人,十天后到建业城,作一个月大规模水陆混合演出。请大家多多捧场。”这道消息,比起长浪军蓝鲛军团歼灭江东水军时,在建业城做成更大的轰动。
    “什么?程夫人离开北海到建业献唱?太阳从西边升起来吗?程夫人从来不离开北海的。”
    “哗,有七千人一起来表演啦,快点去买票……”
    “舞会平时很少来建业城的,怎么突然来搞过大型表演?”
    “我还没有听到程夫人的歌声呢,真的有那么好听吗……”
    清梅用了建业城的将军府,换来杜慧到建业城演出一个月。对于杜慧这点没有什么,她为清梅做事也不用这些报酬的。要不,杜慧不会为了战争债权,而承诺四处献唱了。只是清梅说那座将军府,是何定南以前的住所,面积很大,适合改建成歌舞厅,那位奸商心中还有个鬼主意,便拿它作个交换吧。
    舞会先前是很少到江东来,而且有七千人离开北海,这次还是头一遭。杜慧也是第一次离开北海献唱,自然成为这次表演的压轴。很快,一个月的门票,已经被卖光了。
    一时间,建业城人头涌涌,很多人对七千人水陆混合的表演和杜慧的大驾光临,显得很热情。杜慧这位灼手可热的歌星,引来无数人捧场,而且门票不贵,老百姓也负担得起。这个月来,建业城充斥着江东各地涌过来的人,江南扬州那些没有到过北海的人,也慕名而来。
    邱家商会没有分到门票收益,不过光是这么多人,邱家商会的客栈,饭馆,买卖的商号,酒庄等等,就客似云来,生意蒸蒸日上。当然这些只是附带的收益,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