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瑶梦飘香曲 >

第1部分

瑶梦飘香曲-第1部分

小说: 瑶梦飘香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瑶梦飘香曲》
作者:潇湘水月
作品相关
开篇之语
        在写本书之前,小弟曾把这本书的构思跟一位朋友稍微地说了一下。他对我说,你的构思是好的,但里面的东西实在是他虚幻了。   小弟当然知道我那朋友的前半句话只是过过场面,而重点却着落在后面那半句话之中。他说小弟这本书中那最令他不敢苟同的就是天丰之与其儿子天琼风的那种毫无拘束的关系,相互之间嬉笑怒骂,没有任何的顾忌,天琼风好象很少将天丰之当成是他的爸爸,而天丰之也似乎并不总惦记着琼风是他的儿子,他们之间若说是父子,还不如说是朋友来得恰当。对于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我那朋友并不是很赞同。 
  但小弟这样写,就是看中其虚幻的一面,现实当中像这样如父如友、亦父亦友的关系实在是太少了,我等既不能在生活当中见到这样的情景,何不于书中尽情享受一番,与书中任人物共享其情其乐,那么现实当中的无奈或许便会在自己心里变地淡了。当然此书描写的是好是坏则又可另当别论了。 
  再说上一句的是,作品相关当中“无元世纪”和“武盛之因”里面的内容各位可以看看,其它的几个小篇章纯属一些资料,有兴趣可以将它作为消遣,不感兴趣的则完全可以对它忽略不计,甚而是视而不见的。 
  另外小弟水平不高,欢迎各位大侠对此书提出宝贵意见。
天人之境
         宇宙天地之间存在的是无所不在的气,一片混沌的气,天是气,地是气,人亦是气。 
  天道与人道本是相通的,而其相通之基础便在于那无所不在之气。正因为天地人都由气所组成,所以人才有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可能。 
  古语所云之“天人合一”,其意即指天人之镜的极至。人存在于天地宇宙之间,便与宇宙之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人通过修炼便可将大量的宇宙之灵气精华纳入体内,将体内之浊气导向天地之中,转化为洁净清新之气,如此一来,便可使天地之间一片清阳。长此以往,人体亦可达至自然之境,天地人三者合一。 
  既与自然合而为一,那此时出现在你身边的就并非都是污浊,而是随时都可以感受到的鸟语花香、涓涓流水、清净溪谷和绿草丛林等,昔年彭祖若非达此融合自然的天人之境,又岂能独自一人在彭蒙山脉生活数百年的时间。否则的话,即使他的功力修为再莫测高深,就算不老死,也会被无聊给活活闷死的。 
  声明:上面之话都是小弟胡编乱造的,切不可以为真达到此种境界,便可以与天地同寿,万木同青了,呵呵…… 
  
关于本书
         其实小弟这本书以前在起点也曾经发过,可是写到后来,小弟自己也发觉这本书写得实在是太差了,于是小弟不得不把它刷了下来。这次小弟经过一番修改之后,又把把它重新发了上来。虽很难说比以前有多少进步,但至少有很多地方比以前要耐看了许多,有写烦琐的地方都被放到了作品相关里面。这样一来,正问字数虽比以前要少了许多,但就其内容而言,却要 比以前简洁了不少。   以前有一位朋友说小弟这书前后跨越了数千年,有些地方很难衔接得上。 
  首先,小弟十分感谢这位朋友为小弟提出的这个问题。而小弟也发现了文中有这么一个毛病存在。所以小弟现在一直努力地将故事的情节往数千年前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推展过去。当然小弟绝对不会搞什么时光倒流,重返回远古之类的东西。 
  其次,小弟这本书写的也是异界风云,说实话,如今写异界的小说也很多,但小弟也一定尽量不会让其落于俗套的。 
  另外,小弟诚挚地欢迎各位兄弟朋友为小弟这本书出谋划策。谢谢!
无元世纪
        文明的脚步是不会因为任何东西而停止的,人类的科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速度可谓一日千里,人间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自公元二千七百年的那第十一次科技革命之后,人类的文明可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那次科技革命最大的贡献就是促使了整个人间界的统一,人间界首次出现了一个一体的联邦,史称无元世纪。   无元世纪的人间界按照地域划分为四大区域:炎黄区、印林区、梦列斯区、美拿区,原来的各自为政的国家都成为联邦的一个地区。但它们除了一些特大的事情需由联邦内各个区域的代表们进行共同协商外,各地的政务基本上还是由原先的政府管理。 
  无元世纪的出现不仅是国度上的融合,也是人类意识领域里的交融。这种交融使得人间界几乎每一日都有重大的发展。这些发展除了在尖端科技领域方面的巨大作用之外,其另一个重要作用还在于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这种快速的发展,使人间界内居民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距那次科技革命已将近三百年了。这时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可见到高耸入云的幢幢摩天楼房,鳞次栉比的商店。几百米乃至数千米的空中,各式各样的飞行器飞速的穿梭往来,像一条正在不停流动的彩色银河,还有那些各司其职的机器人忙忙碌碌的身影,这一切都充分展现了无元世纪这个新时代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和可喜景象。
武盛之因
         由于科技十分发达,它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的同时,也滋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人们过分依赖于机器。因为无论是什么事情,都有机器给办得好好的,甚至有许多事情比人们亲自动手做得还要好。这个情况导致了很多人无所事事,整天颓唐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他们没有一个可以追求的积极的人生目标,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一大批的浪子,日日在街上打架闹事,严重扰乱社会安定。   后来,鉴于这种情况的严重性,联邦成立后便在人间界建立了许多的武学院,将那些无事可做的浪子全部送入武院培训,同时还发布了一条新的规定:凡人间界七岁以上(包括七岁在内)的孩童都必须进入当地的武学院受教(特殊情况例外!)。这条规定后来很快的便被列入了联邦法典,成了人间界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果然,自这条规定以后,社会上平静了不少。那些无所事事的青年进入武学院之后,将打架斗殴的兴趣转化为习武的热情,有很多人从武学院出来以后都成了联邦军队中的高级将领,而且他们的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那些靠世袭或者其它途径进入军队的军官。毕竟从武学院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有一身超强的武艺不说,还有十分不错的文学素养,这种文武兼备的人才当然不是那些只通武艺的莽夫或者是不识功夫的文弱书生可比。 
  习武不仅可以进入军界,还能强身健体,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当然最要紧的就是习武还能延长寿命。科技发展了几千年,要想将自己的寿命延长个几百年本来不是个大问题,而且联邦之前的许多国家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找到了延长生命的有效方法。可这个方法实施后,才发现这个方法的弊端很多,因为世界上出现了一大堆几百岁的老人,若是长此以往,那人间界岂不成了老人世界了。联邦成立之后,立即将这个违反自然发展规律的研究给禁止,直到近百年来才又逐渐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习武可以延长寿命,也不是空口乱说的。据某条极为可靠的小道消息说,在习武法律颁布之初,曾有几位研究生命奥秘的权威人士宣称,习武的确可以将人类的寿命延长至三四百岁,而不是现在的一百多岁。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生命科学家从一堆布满灰尘,旧得发黄的故纸堆中找出了几个确实可信的例子。稍微看了几行资料,就将那位老科学家惊得双手发抖,因为那张旧纸上明文写着:据后世可靠资料确证,数千年前,东方古国华夏族有一仙人名曰广成子,寿至千岁而依旧容颜不老;伏羲氏寿八百有余;黄帝轩辕氏寿至三百而御女三千;另有一彭祖亦寿至八百无疾而终……(后面还有一大串长寿之人,寿命最短的也有两百来岁)。 
  据说那老科学家看了这些资料,几年之后仍自嘘唏不已,虽不望能活个七八百岁,最起码使自己身体再强健一些,娶个老婆之后也不至于生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之虞,这样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嘛!后来他这希望不知怎地传了出去,成了同行们的一大笑料,也成了这位一生治学严谨的老科学家的一大糗事。不过我们这位老科学家倒也可爱,犹自搬出一句据说在东方那个古老国家流传了几千年的至理名言,红着脸据理力争:“食色,性也!” 
  习武既然有着这么多的好处,所以那条法规一出台后,就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欢迎。顿时,各种武学院犹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不到几年的功夫,武学院就遍布了整个人间界,这其中有联邦出资兴办的,但更多的则是私人出资建起来的,因为办武学院还是有利可图的。当然这武学院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办的,院长还需有一定实力才成。有了那么多的武学院,武学教师一时成了最供不应求的职业,许多武学院都到东方去挖掘武道高手,毕竟东方乃是武学的故乡嘛! 
  几百年来,武学的发展速度,丝毫不亚于科技的发展。很快武学研究便与科技研究并驾齐驱,成了人间界的另一大主流。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人间界形成了几个声誉卓著,实力雄厚的武学院。其中有是两个位于炎黄区域的麒麟武院和蓬莱武院,这两个武院一西一东,是炎黄武院的最高学府。另外还有几个,一个是印林区域的蒙盟,一个是梦列斯区域的梦东来武院,还有一个是美拿区域的塞微武院。这五个武院一直以来都是习武之人做梦都想进去的,特别是位于武术之源炎黄区域的麒麟武院和蓬莱武院!
关于“太极秘境”
         声明:下面的这几小段文字纯属资料性质,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不用看的!   本书楔子中所写之“天然太极”确有其处,它位于四川省彭山县的仙女山一带,这个小弟也是在前几天偶然看到一本旧书才知道的。本来想将这“太极秘境”随意安插在中国的某一个地方,但既然它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小弟也只好将它安在仙女山了。 
  仙女山一带的地貌山势从高空看去,就像是一个极大的圆,而中间却被一条“S”形的凹陷低谷所分隔为二。被分隔开的那两条山脉一条上行,一条下行,那上行之山恰似太极图中之阳鱼,而那下行之山则为太极图中的那条阴鱼,所以两山一合,就很像一个天然的太极。 
  由于此山的独特地形,所以那山中便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气场。 每当云雾缭绕或者风吹树摇之时,登上此山,便很快就会产生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另外,此山还是修炼气功的绝佳之地。自唐代以来。这里就成为佛、道二家建筑寺观的圣地,而且还有许多古人练功留下的痕迹。有不少当今国内外的气功大师和易学专家,一到此山,便对它赞不绝口。 
  小弟书中所写虽然有些夸大了“太极秘境”之功用,但玄幻之书,本为虚幻,小弟姑妄写之,各位朋友也就姑妄看之吧! 
  
关于彭祖
        声明:下面那几小段都属于资料性质,只是给大家参考参考,若不感兴趣,可以不用理会的。   由于本书在后面的章节还会出现彭祖,所以小弟收集了一些有关他的史料与传说,略为介绍一下彭祖。 
  彭祖原名笺铿,是五帝中之高阳帝颛顼的后代。颛顼部落原在今四川西昌地区的雅砻江畔(雅砻江在洪荒时代又被称之为若水),后颛顼顺江而下,从雅砻江到达金沙江,再从金沙江进入岷江,过平羌峡,入彭山。颛顼曾以彭山作为其进军中原的基地,彭山也成为其部族的一个繁衍发展之地。 
  颛顼到彭山不久后便生下老童,老童又生吴回,吴回生陆终,而彭祖便是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彭祖还未出生,其父便已去世,而其母在他三岁左右时也离开了人间。 
  彭祖据说从尧舜时代一直活到了周朝初年,寿长至八百余年。他曾当过殷朝之官吏,受殷王之命攻打徐州,大获全胜,人们都尊称他为“彭伯”。当时的徐州又称邳,所以历史上又有了“彭伯克邳”之记载。 
  彭祖战胜有功被殷王封于邳,而邳也被他改为彭城,又叫做大彭氏国。从此彭城便成了彭祖的采邑。 
  彭祖一生精研医药之术、巫术而传诸于世,但他更加厉害的确是气功。殷王很想从彭祖口中得知他的练功秘诀,彭祖当然不肯将自己的绝技告诉无道的殷王了。但殷王却很不死心,暗地里地派了一个叫采女的女巫接近彭祖。彭祖见采女也算是巫界中人,一时不察,将自己的功夫悉数传给了她。 
  殷王得到了秘诀之后,原形毕露,想要诛杀彭祖,幸得彭祖一家事先闻知,重新遁入彭山一带。彭祖的最后几百年基本是在那里度过的。 
  在晚年的时候,彭祖将其气功之术进行整理修改,而使其更加完善精深。他自身的修炼也达到了返朴归真、万法归宗的空空大道之至高境界。 
  史传彭祖寿至八百无疾而终,但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我们后面自见分晓。 
  小弟也是收集了很久才搞到上面那么一些资料的,其中肯定有许多还不完整,还请大家见谅!
何谓巫术
        下面的都是一些资料,由于后文将会出现相关的东西,所以在这里略为解释一下,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它忽略不计。   巫术在古代又被称为祝由之术,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 
  祝由之术的招式主要有下阴、入魔、念咒和舞作等。这些招式在现代经常被人们认为是迷信,但从气功的观点看来并不全是迷信。所谓的“下阴”只是一种高度入静的表现,而“入魔”则是入静中的观想。许多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