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139部分

全官途1-第139部分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寻找其他的支持者。而且,他很清楚,一个人要在官场上走下去,多么需要后台和背景。那么,在这事中,有人要他站出来,而要他站出来的人又比他李向东还强大的时候,他会做出什么选择?其实,他不必昧着良心说话,只要说出他李向东和绮红、小姨子的关系,这能很轻易地得到新主人的青睐。

    叛徒!

    这是一个叛徒的角色,李向东想到这里,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他想,小刘极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李向东再想到市委书记。这是一个让他无法挑剔的人。他要怎么做,他都无可厚非的。他对他的器重,对他寄予的厚望是所有人都看得明明白白的,所以,他在办什么事的时候,很多人或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却都敢怒不敢言。但是,他李向东也很清楚,他只是他手下的一个角色,一个干活的角色。他要找一个干活的人,能干活的人不是没有,只是他找到了他李向东,如果,他不找他李向东,找别人,别人虽然干的不是他李向东的事,但也可以从另一条道上杀出来,干出一系列让人瞩目的成绩。所以说,李向东被他器重、寄予厚望完全取决于他。就像他先是器重小刘,后又不器重小刘一样。

    他在对待这事时,抱的是一种气愤呢,还是一种心痛?至少,李向东想,对他是没多少好处的。他要他做事,当然不想他有问题,但上级找上门来了,他能说自己没问题吗?他毕竟只知道他干了什么,却不能保证他没干什么。所以,当组织上找到他的时候,他便表明了他的态度。他的态度是很清楚的,查,一定要查下去,查清楚查出结果。

    最后,李向东想到的是不喜欢他的人,或者说,是有可能污陷他的人。

VIP章节 第二六三章 乡下人煮鱼的方法

    那时候,太阳挂在山上了,变得鲜红了,大地还散发着烤晒了一天的热,天更没有黑下来的意思,风倒是些清凉了。李向东已把草帽摘下来了。

    对于老常,他是无话可说的。他并没有得罪他,只是老常觉得他不给他面子,为难他那个小外甥,革了他那个小外甥的城郊区委书记。觉得他李向东要和他较高低,借着曼莉处长是同学,要和他比能力,拿下了迟迟未到位的拨款,当做全市人的面落他的脸,仗着市委书记给他撑腰,处处和他做对。

    老常能咽下这口气吗?

    他还是忍住了,不与他争一时得失。他在寻找机会,寻找一个能致李向东于死地的机会。于是,他抓住了这次办办证大楼,李向东损害了许多部门单位利益的机会,狠狠出击。

    李向东不得不承认,他是得逞的,至少,他让地级市重视这件事,让地级市做出隔离他李向东的决定。他想,他到底向地级市提出了什么充分的理由呢?他不认为老常与老高会有某种勾结。老高不是那种能被人左右的人,一定是老常想出了什么让老高信服的理由。

    他想了好久,也没能想明白老常拿什么诬告他。后来,他就不想了。他觉得,想也没有用。倒是觉得,与老常的这种关系对自己很不利,即使这次,他李向东能平安无事,也不可能不平安无事。但谁又知道,什么时候,老常又会给他来一手阴的。毕竟,这总是很烦人的。

    现在对领导干部**总是敏感的,各级都有一种尺惊弓之鸟的感觉,稍有人弄个投诉信,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李向东想,这次出去以后,能不能找到机会,与老常解除误会呢?对于别人来说,对老常这么待自己定是刻骨铭心的,定也会寻找机会让老常吃不了兜着走,然而,李向东不是这样的人。

    怨怨相报何时了?

    他总觉得,一切起因,一起恩怨都起源以误会,如果消除误会,即便不能消敌为友,也还是可以消除这种致对方死于地而后生的仇恨。

    机会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李向东想,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想办法与老常化除彼此的误会恩怨。

    这时候,飘浮在水面上一点动静也没有的浮标却抖动了,李向东的思路转移到了那浮标上,继而,那浮标便沉入水里。他猛地一扯鱼杆,先是感到沉甸,就见一条鱼的影儿在水里串,鱼杆便成了一支弯曲的弓。

    好大的鱼啊!李向东心里想。

    那在一旁看的士官也发现这边的动静了,连连喊:“上钩了,钓到了。”

    李向东不敢硬把那鱼扯上水面,只是慢慢地与它周旋,让它在水面转圈子,不慌不忙地把那鱼往岸上引。直到那鱼的劲使得差不多了,才一用力,把它甩了上来。

    士官已经跑过来了,看着鱼儿在岸上蹦,看着那鱼嘴儿一张一合,高兴得像上自己钓上来似地,忙把鱼按住了,把钩儿解了,然后,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水桶里。

    他说:“真有你的。”

    李向东说:“一条太少了,根本不够吃。”

    话音未落,又有鱼咬钓了,士官说,快,快!他抢在李向东前面,抓起那鱼杆就往上扯,结果,只见水面一条鱼儿翻了一下,便脱钩跑了。

    李向东说:“你太急了。再等一会,要等它把鱼铒吞进去了再起杆。”

    那士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李向东只好把两条鱼杆弄好了,都抛进水里。他对士官说,这时候,鱼儿开始出动了,开始咬钩了。士官不相信,问,那你怎么这么早来呢?这不是白白晒手机看了几个小时的太阳吗?李向东笑笑没答。他是呆在那屋里闷得慌,要到这空旷的地方来理顺理顺自己的思路。

    那士官叫了起来,说:“又咬钩了。”

    李向东说:“不要急。”

    他以为那士官又会来抢那杆儿,但那士官只是说,却没动,于是,李向东握住了杆,看那浮杆抖动,看那浮杆狠往下沉的一刹那,才起杆,一条鱼便又在小里翻腾了。

    那士官不禁赞道:“你还挺在行的。”

    李向东说:“小时候,常对外婆家,经常在在乡下的河里钓鱼。那河里的鱼比这水塘的鱼精多了。这的鱼咬了钩就不放了。”

    说着话,他便把鱼提出了水面。又是一条大鱼!

    似乎真像李向东说的那样,黄昏的鱼儿出动了,咬钓了,不一会儿的工夫,李向东就钓上来了五、六条两三斤重的鱼。

    他说:“够了。”

    那士官觉得还不过瘾,说:“再钓一会。”

    李向东说:“够吃就好,明天才继续。”

    这天的晚餐吃的比平时要晚,天虽然还没晚下来,但兵们吃饭的时间总是很准时的。本来,李向东和那士官提了鱼回来,饭已经做好了。但兵们见那一水桶的鱼,都眼馋了。

    李向东说:“等鱼做好了再吃。”

    兵们当然愿意,也不等那士官下命令,就拿着碗围着那桶鱼转。李向东说,今天,我亲自下厨,让你们尝尝我们下乡是怎么做鱼的。他说,既快又好吃。他叫厨师把鱼杀了,每条鱼斩三截,再备好姜蒜。

    他指挥几个兵们用石头在操场边上垒灶,然后,又叫兵们把锅弄出来,安放好,点火热锅,就见他挽起衣袖,往热锅里倒油,油烧得冒烟了,就放姜蒜,爆得姜蒜散发出诱人的香时,再把切成一截截的鱼放进锅里。

    先是煎,也没见要煎得焦黄,就放盐,喷些儿酒,就倒了水煮,煮得有六成熟了,他就说,好了。可以吃了。也不撤火,也不往上装,就叫大家直接从锅里夹着吃。他说,能夹上不来的肉就熟了,夹不上来的肉再在锅里煮,一边吃了熟的,一边再煮那生的。他说,这样,那鱼总是嫩的滑的鲜甜的。他说,如果让鱼彻底熟了,那表面这一层肉就过火了老了,吃进嘴里就涩而无味。

    兵们盛了饭,扒一口饭,吃一口锅里的鱼,真就觉得那鱼比任何一种做法都好吃。有人要夹鱼头时,李向东说,还没熟呢,先吃肉。

    小楼屋的人,也包括李向东和小李都转成团或蹲或站着吃那大锅鱼,一边吃一边赞叹好吃,一边说从还没听说也这种吃法,有点像打边炉。

    兵们第一次这么吃饭,几乎有点无组织无纪律了,但是,那场面甚是热闹。

    老高远远就看到这场景了。

    他坐在面包车上,正向小楼屋驶来。自从,这小楼屋派上这用场后,他来过无数次,却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从没见过兵们与客人交融得不分彼此的。

    这成什么体统了?一点警惕性都没有了。

    面包车驶到小楼屋前,他看到李向东竟与士官站在一起,竟一起笑呵呵地看着他从车上下来。

    老高的那张脸,阴得比快要黑下来的天还要沉。

    士官马上意识到了,他忙向老高敬礼,手指间却还夹着筷子,那敬礼就显得很有些滑稽。

    他说:“我们正在吃饭。”

    老高说:“有这么吃饭的吗?”

    李向东却笑着说:“你也尝尝吧,我做的鱼绝对一流。”

    他笑里有一种挑衅。

    他太清楚老高为什么脸色那么难看。他就是要让他知道,他已经取得了兵们的信任,取得了兵们的喜欢,与兵们打成了一片。也即是说,他李向东已经让兵们感觉到他这个所谓的客人是真真正正的客人了,是一个好人了。

VIP章节 第二六四章 我要写篇论文

    老高先向小李了解李向东这几天来的情况,小李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说他倒是来休假的,什么事地没去想,一天地“哈哈”笑,把兵们都给感染了,都快成兵们的偶像了。老高就问,你呢?你好像对他也放之任之吧?小李为难地说,我又能怎样呢?他想到上了李向东的圈套,竟让他握了兵们的枪。他说,我觉得,他有点不像以前那些住进小楼屋的客人。那些人,一个个都像热锅里的蚂蚱,但他一点事也没有似的。

    老高说:“你听听,你都说了什么?你也把他当好人了!”

    他的脸越发地阴沉。

    老高就是这么阴沉着脸和李向东进行交谈的。

    他问:“这几天,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向东笑着说,应该考虑得差不多了。

    他又问:“什么时候,我们可以长谈一次?”

    李向东说:“现在就可以。”

    他们这是在小楼屋东边的房间里。那是一个类似于接待室的房间,本来,老高是想把这房间布置得像审讯室一样的,当中摆一张桌,他就坐在桌子后面,让所谓的客人坐在离桌子一米远的椅子上。他说,这样可以起到一种震慑的作用。然而,领导却不同意这么布置,他们说,到这里来的所谓客人还没有定性,还是我们的同志,不能搞得像罪犯一样。他们说,我们不能把“双规”看成是一个贬意词,它应该是一个中性词。他们说,规定的时间,在规定的地点,说清楚自己的问题,本来就中性的,并没有说那问题一定就是违法乱纪的。所以,大家平等的,促膝谈心似的。

    因此,现在,老高和李向东虽然面对面坐着,中间却隔着一个茶几。小李倒是坐在一张桌子前,面前铺了纸和笔做记录。

    老高先喝了一口茶,眉头皱了皱,问:“这是什么茶?”

    李向东说:“兵们买回来的,只是一种很普通的茶,几十块钱一斤吧,只有苦涩味儿。”

    老高就从他随身带的黑提包里拿出一包包装得很精美的盒子,对小李说,先把茶换了吧。李向东一看就知道那茶叶的档次,说,老高喝茶也挺讲究的。老高说,这不是我的。是有人叫我送给你的。李向东问,这时候,谁还这么关心我。老高说,我不知道,反正有人叫我送,我就送了。

    泡上新的茶叶,那茶香就在房屋里飘散开来。李向东没喝就笑了,说,这人还挺了解我的,知道我喜欢那一类茶。他想到了黄,想黄毕竟是多年的好朋友。当然,他也想到了小刘,但是,他很快就否认了。他不希望这茶叶是小刘经过一番苦心,通过各种渠道转送到老高手里。

    老高说:“你不要认为,我乐意帮你转送这茶叶过来,对你就会改变看法。”

    李向东说:“不会,不会。我知道,你是一个很执着的人,送包茶叶只能说明,你还不是那种铁石心肠的人。”

    老高说:“我只是认为,你还是一个可以挽救的干部。”

    李向东尴尬地笑了笑。

    老高说:“可以开始了吧?”

    李向东沉默了一会,说:“我想,你是会失望的。”

    他说,本来,我多少还有一种想戏弄你的意思,但是,见你愿意帮我把这茶叶带过来,心里却不想那么做了。

    他说,其实,我想清楚的东西,并不是你需要的。你需要我说的那些,我根本就没法说。因为,我没有做。

    老高似乎早预料了,说:“你怎么就知道我想要你说什么呢?我只想知道,这几天,你都在想什么,你把你想的都说出来就行了。”

    他希望多听听李向东的。他并不奢望这次谈话能从李向东嘴里听到有价值的东西,即使,再谈几次话,他也不可能会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在他的谈话中,他可以推测他的心理变化,捕捉某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细节,而往往这个细节有可能就是攻破对方心理防线的一个小缺口。

    李向东说:“既然,你愿意听,我也就不客气了。”

    他说,我们如何才能当个好官呢?这几天,我都在想这个问题。

    老高很感兴趣地说:“有什么新见解呢?”

    李向东笑了笑,说:“有时间的话,我想写一篇论文。”

    他说,大纲我已经想好了。一个人,要当好官,他得要让领导满意,让同僚满意,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如果能做到这三个满意,他肯定是一个好官。一直以来,我就是努力这么做的。效果怎么样呢?似乎并不好!

    他说,要各个方面都照顾到,往往是不可能的,当领导满意时,同僚的利益受了损害怎么处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受了损害怎么处理?这时候,总要舍弃某一方,甚至是某两方,到底舍弃那一方?

    他说,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