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341部分

全官途1-第341部分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局长笑了起来,笑弯了腰。

    他说,不是,不是。你们真枉费了人家一番苦心。

    他说,你们是不知道,人家为了这条标语煞费心思了。市委书记是什么?在老华侨的心目中,书记是个什么角色?也就相当于在衙门抄抄写写的文书,这文书算什么?他们搞得那么轰重,就欢迎文书,这不让非市县的华侨笑话?

    他说,因此,他们就用了“第一猛人”代替市委书记。

    李向东和杨晓丽都笑了起来。

    杨晓丽说:“你不说,还真不知道是这个原因。”

    李向东说:“有时候,这文化上的差异,真让人哭笑啼非。”

    (今天三更。鲜花鲜花鲜花!请各位支持一下同组作者影月舞的书《傲世衍天》)

第十八卷 杀猪刀 第六一六章 移民移民

    在这次美加出访中,李向东自然是最受欢迎的。其次,便是杨晓丽。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市长,又长得那么漂亮,站在那里,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亮得有许多华侨以为她是女明星,想这女明星怎么就在这一行人中。当听介绍,说是市县人民政府副市长时,好多人眼睛瞪得更大,更有甚者,就问杨晓丽,不是市县人吧?应该是外地调市县当市长的吧?

    他们想,市县会有那么漂亮的女人吗?不仅漂亮,还长得那么高,早个十年八年,这么出众的女孩子在街上那么一走,还不被那些回市县相亲讨老婆的华侨看中了,还不就娶到国外来了。

    杨晓丽就笑着用市县话说:“我是市县人,纯正的市县人。”

    他们还是不信,说:“你应该是在外地长大的吧?这几年才调回市县工作的吧?”

    杨晓丽说:“你们不觉得我的市县话一点外地口音也没有吗?我在市县生市县长,只是读大学时离开过几年。”

    他们还是摇头说:“不可能,不可能。”

    壮局长就替杨晓丽解围,说,杨市长说的是真话,她是市县土生土长的。他说,以前在电视台当过新闻主持的。这一说,他们更不相信了。那电视台主持可是公众人物,那些回去相亲的华侨还不争不抢?壮局长也有些不理解了,市县好多电视台的女主持刚在电视台露面,就被华侨选中了,就嫁到国外去了。

    他就悄悄问杨晓丽:“你不可能没被回来相亲的华侨看中吧?”

    杨晓丽笑着说:“多了,多得有时候我都不敢准点下班。他们就堵在门口等我。还有的找到我家里来。”

    壮局长问:“你没一个看中的。”

    杨晓丽说:“我根本就不看。”

    壮局长说:“为什么?”

    杨晓丽问:“你真想知道?”

    壮局长说:“真想知道,这太特别了?”

    杨晓丽说:“这有什么特别的?”

    她想起小倩,那小倩比她还特别。她对那些堵在电视台门口的华侨可是破口大骂。她说,你们真要在外面混得好,有必要回来娶老婆吗?外面多好的没有?找个国内的老婆还自己给自己增加负担!她说,我要求高,要过最好的生活,在国内,我也可以说是过最好的生活了,但到国外,你们养不起我?也能给我一种最好的生活吗?她说,你们能融入美国吗?哪一天融入美国了,再来找我。

    小倩的话虽然有些尖酸刻薄,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杨晓丽告诉壮局长,有一定素质的人,到了国外,他们一定能融入美国社会,像这样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遇上的。但是,那些回来相亲的华侨大多数未必能融入美国社会,所以,她从来就没考虑要嫁给那些堵在电视台门口的华侨。

    壮局长说:“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杨晓丽就笑了笑,说:“做每一件事都是很需要勇气的。”

    市县崇洋媚外的思想非常严重,多年来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移居国外,只能过好日子,不管在国外做牛做马,生活也比在家里好,而且,家里那一大帮人,都因为你的移居国外鲜活起来了,先是你能寄些钱回来接济大家,每个月三两百美金对你来说,算什么?但汇回家就是大数目了。而且,别人都那么汇,你不能不那么汇吧?到后来,你出去了一些年份,家里这一大帮也陆续符合移民条件了。

    因此,在市县,便有许多人刻意要移居国外,许多父母更希望女儿嫁给回来相亲的华侨,当然,也有要儿子嫁出去的。因此,那些牵红线的三姑六婆也很热心,只要听到有某华侨回来相亲,便闻风而动,带着女孩子去踏那华侨的门,那华侨就很有一种优越感,定要选美般的挑三选四,最后合眼缘的自然是那些长的漂亮的女孩子了。至于那些漂亮的女孩子是否心甘情愿呢?这里就不叙述了。总之,被华侨相中的女孩子没几个能逃得过这种世俗的束缚。

    因此,在市县,有这么一种说法,凡是漂亮的女孩子都嫁到国外去了。

    还有一种情况,便是兄弟或姐妹随配偶移居国外了。本来移居时,年纪就不小的,再等到能申请自己的兄弟姐妹,又经过十几年的移居排期,排到移居了,那要移居人也老了,想想自己这把年纪到国外还能干什么呢?干不了什么?出去又有什么用的?然而,此时却是由不得你了。因为你不移居,家里那一大帮人的移居梦就断了,所以,你不想走也得走,你不要为那一大帮人考虑。

    在洛杉矶,李向东他们就遇到这么样一个人。在市县,副市长当得好好的,突然就接到移民通知了,走不走呢?对他个人来说,当然不想走,在市县,住公楼开公车,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去那旅游可以去那旅游,日子过得风光无限,然而,家里人吵着要他走。

    老婆说,你不能太自私,不能只为自己,你一个人风光,其他人却呆在家里过苦日子。

    孩子们说,你还能风光几年,一旦你退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你现在都不能给我们什么好处,以后我们更没指望了。如果,你把我们带出去,我们就不用你考虑我们以后的生活了。

    丈母娘、大舅小姨子等娘家人也过来劝,先是劝妹劝姐,说你一定要叫他走,他不走,你走不了,我们就更没希望了。后就直接劝那副市长,说你当副市长再努力,也解决不了这一大家子的事,但你一个人牺牲了,这一大家子都活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比我们还懂!

    那副市长是个好官是个老实人,不懂得利用手里的权为家里人谋利,为丈母娘家里人办事,所以,想想,只能走这条路了。丈母娘那边不说,自己的孩子却怎么也比呆在市县好的,孙字辈更是百好而无一害。他们可以在那边读书,受那边的教育,融入美国就能过一种真正的美国的生活了。于是,便撤职移民不当那副市长了。

    移居国外的副市长什么都得重新开始,这种重新开始比在国内的重新开始还艰难。在国内毕竟还能说能听能看,到了国外,这年纪,想学也学不来了,就只能干些体力活,也不是什么体力活都干得来的,就干些貌似老太太干的活,在服装厂里剪线头。衣服缝制好了,就用剪刀剪那露在外面的线头,官场上的梦是不敢想了,只想着哪一天,孩子孙子们能在这新国度出人头地。那出人头地的概念也很模糊,只想着孩子孙子们能离开唐人街,融入真正的美国人生活。

    李向东跟这副市长算是有点交情,便要壮局长想办法约他出来见个面,这么大老远的都来了,不见个面总说不过去。壮局长似乎不太愿意,但毕竟是李向东的指示,再不愿意也得执行,就想了许多办法,通过社团的侨领找到了那副市长的电话。

    电话打过去,那副市长一听到李向东的声音,显得很激动,说话的语气让李向东感觉到他似乎已老泪丛横,但一提到要见他,他就犹豫了,支支吾吾了大半天,最后说,我向老板请假,不知老板准不准我假。他说,等一会,我再打电话给你吧!

    李向东放下电话,壮局长便说,一定是不来了。他说,凡是市县的人要见他,他都不会见的。可能是觉得没颜面见大家吧,以前是一个副市长,呼风唤雨的,一下子变成打工的,虽然挣的工钱折合人民币是高了许多,除此之外,便没一样能和以前比了。他说,听说,他和以前已经大变样了,肚腩没有了,头秃了,腰也弯了,这也是不想见市县人的原因吧?

    话还没说完,电话就响了。这次,不是那副市长打来的,而是他老婆打来的,语气很凶说,你们为什么总要来找他?你们让他安静不得吗?让他忘记过去的事不行吗?他不会去见你们的,决不会去见你们的!

    李向东拿着电话,久久地呆在那里,为那副市长感到凄楚和悲凉,想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鲜花鲜花鲜花!请各位支持一下同组作者影月舞的书《傲世衍天》)

第十八卷 杀猪刀 第六一七章 规范建校管理

    渐渐地,李向东发现,壮局长在华侨乡亲中是很有些位置的,一则他在市县当教育局副局长局长这么多年,帮了许多人,一则各社团捐资兴建学校,与他接触得多,再就是壮局长很得人心的讲话。他不像李向东说的是一种客套呆板的大道理。他说的是家常话,且到了哪个社团,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出人家为家乡建设做出的贡献,说得那些华侨乡亲眉开眼笑,心里喜滋滋的。

    李向东还发现,华侨侨领们跟自己在一起,多少是有些儿巴结的意思,想你是市县的第一猛人,自己能凑个近乎也是能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份,想哪一天回到市县,见见你,你也有个印象,因此,总拥在你前后,但那话说得却是拘束的,甚至也没什么话要说,多是些天气哈哈之类的。

    但是,与壮局长在一起,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说什么都自如了,说家乡的事,说国外的事,说彼此的熟人,有时竟说得眉飞色舞,搭肩拍背的,很自家人似的,那壮局长便比那统战部长还统战部长了。

    李向东不是那种嫉才的人,倒觉得壮局长在这方面有他的长处,只是这个人圆滑一点,小动作多了一点。一个人,你不能要求他十全十美,不能要求他没做过错事,问题在于,你能不能控制他拘束他,发挥好他的长处。

    这时候,李向东想的就是这个,他觉得,只要能控制壮局长,在建新学校时,健全必要的制度,防止他钻空子,他还是一个可用之人的。

    参观完金门大桥回到酒店,李向东就跟壮局长谈华侨捐资建学校的事,说这么多年来,华侨乡亲对家乡的支持其实是很大,但是,这些年,却没见建成一所像模样的学校。

    壮局长连说:“是的,是的。”

    他说,华侨对家乡建设很大因素还停留在一种对土地的眷恋。他们更热衷于所在村,所在镇的捐建学校,因为他们年青年少时曾在那里生活过,对那片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热爱。

    他说,再一个原因,就是在村在镇,要办一件事,化的钱不多,比如建一所村级小学,镇级学校,没市区建一所学校投入那么多,一个人独资捐建也能承受得了,名声又好听,特别是村一级的小学,因此,这些年,华侨乡亲捐建的多是这一类小学。

    壮局长说:“现在,搞村一级学校,已经是一种浪费了。”

    他说,市县在发挥华侨优势这方面,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不是有目的进行引导,而是任由华侨自由发挥,好像有钱就能说了算,想在哪建学校就建学校。但是,建一所学校是要考虑生源的,考虑人口分布情况。你在一个小村子里捐建一所学校,政府要派出相应的师资,但生源足不足呢?生源不足,就是一种浪费。华侨捐资建的学校达不到最大的利用率,政府派出的师资也发挥不到最好的效果。

    他说,计划生育后,人口生长率的下降,以及农村居住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他们教育部门也不提倡在下面建学校。他现在在市区搞一所这样的学校,就是希望用一种引导的行为,改变过去那种情况。

    李向东听得连连点头,想这壮局长还是很有自己一套的。

    这时候,杨晓丽过来了,问他们在谈什么?李向东说,谈华侨乡亲捐资建校的事,谈市县村镇学校饱和的情况,谈如何引导华侨乡亲在市区建新学校的探索。

    杨晓丽见他们谈的是正事,就收敛了笑。这时候,李向东和壮局长都半躺在床上,头枕着枕头,杨晓丽在李向东的床上坐下来。

    她说:“怎么引导呢?华侨想要在哪建学校,我们能引导吗?非要人家到市区去建学校人家未必愿意,人家建学校有为家乡办公益的慈善之心,但也不要否认,还想挣点面子,有一种光崇耀祖的意思。如果在市区建学校,一是捐的钱很可能不够建一所学校,二是失去了光崇耀祖的意义。”

    李向东说:“所以,就要引导呀!就像这次建新学校一样,先把新学校的规划弄出来,然后按每幢教学楼的建造价进行募捐,谁募捐了某一幢教学楼,那幢教学楼说以他的名字命名。”

    杨晓丽笑了,说:“有人愿意这样,但更多的人不愿这样。他们更喜欢捐整座学校,捐同一样的钱,在市区只能建一幢教学楼,还不如在镇村建一座学校影响更大。”

    李向东说:“村镇现在的学校不是饱和了吗?”

    杨晓丽说:“那我们也不能打击华侨捐资家乡办公益的热情呀!”

    李向东说:“捐资为家乡建学校,本是一件好事,但这不再是好事,而是一种浪费时,那就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了。”

    杨晓丽说:“人家把钱送到你手里,我还说人家是浪费,人家会怎么想?你说引导,那是好听的,人家认为你那是在指挥人家,要求人家。乞丐倒比施舍的还大气了。”

    她说,这次来,不是不有好几个社团和华侨要捐资在自己乡下建学校吗?你怎么引导,你说个不字,人家这钱就不捐给你了。

    李向东笑笑说:“首先你这个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思想就要解决好,你的思想都不通,就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