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579部分

全官途1-第579部分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向东说:“别给我装。说说你的道理。”

    黄说:“我哪敢在你面前讲道理?我只想跟你说一个真人真事。”

    李向东说:“你以为我是三岁

    小孩?跟我讲故事?”

    黄说:“我在城郊区当记的时候,如果按最新指示精神,那应该叫城郊镇,也遇到类似这么一件事。”

    李向东说:“不用说,你一定是袖手旁观。”

    黄笑着说:“你猜错了,我也一样非常热心地帮助那位不幸人士。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应该说是好的影响,但是,为了这个好影响,我像做错事一样,足足躲了几个月,不敢回办公室,不敢在镇政府大楼露面。”

    他说,那是一个镇办企业的员工,比那民办教师还正规,属编内人员。那企业成立以来,他就一直在企业工作,也算是那企业的元老了。后来,突然得了白血病,也像那民办教师一样,开始企业也关心他,也帮助他支付一定的治疗费,但企业不可能完全包干,当那员工自己的积蓄用完后,向亲戚朋借得不能再借的时候,他只好停止治疗。

    他说,他回到家里无异于等死,也是抱着一丝希望

    ?他打电话给我,我听完他哭诉,也像你一样,要求企业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他的治疗费。我的办法较你的办法要简单得多,如果企业拿不出钱,可以向镇政府借垫,以后再由企业慢慢偿还。

    他说,一把手出面要办的事,哪有办成了?那员工又回到了医院,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等待合适的骨髓移植。

    黄说:“我成了他的大救星,大恩人,再生父母。但麻烦事也跟着来了。”

    他说,有一天,我办公室一下子挤进了十多个人,有农民、有居民、有外来打工仔,也有像那位员工一样的镇企工人。他们一见我,都给我下跪,要么叫我救救他们的儿子,要么叫我救救他们的丈夫,要么叫我救救他们的兄弟姐妹。

    他说,他们也遇到了类似那员工的困难,也因为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亲人的病得不到治疗。有肾病的,白血病的,一生下来就先天性不足的等等,反正都是很化钱的病。

    他说,

    我怎么办?我救得了一个,救不了两个,救不了十几个。说不定,还有好几十个在后面等着呢?影响范围再扩大,镇政府关门不办公,把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拿出来,也未必能解决问题。

    黄说:“这种事,政府不能管,你市委记更不能下行政命令。”

    他说,你管了这个,下了这个命令,下一个怎么办?你不能厚此失彼?这种事情太多了。全市县这些不幸的人都把你当救星,当再生父母,你应付得来吗?那时候,我想,你也会像我以前那样,躲都躲不及。

    他说,在我们还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状况下,这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们只能引导,只能通过一些慈善机构,以向社会募捐的形式,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壮局长已经尽力了,教育系统已经组织了多次募捐。

    他说,这看似不合情,却是合理的。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也很无奈。

    李向东说:“他

    把情况反映到我这来,我不能不管?”

    黄说:“我想,你只能以你个人的名义关心这件事。”

    李向东说:“什么叫个人名义?似乎说不清?难道我还要明明白的地说,我只代表自己,并不代表市委记,并不代表市委市政府?”

    黄笑着说:“只要你不以行政手段处理这件事,就不是市委记所为,就不是代表市委市政府。”

    他说,这事交给我处理!

    他说,我以你的名义写一封信鼓励他与疾病作斗争,再以你个人的名义汇一千元给他。这说明,你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你只能用一种普通人的行为给予他有限的帮助。

    李向东想了想,拿起电话拨打壮局长的手机,取消了自己刚才的决定。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一零三五章 为知己而战

    下午,李向东打电话给老邝,想听一听老邝对招商引资有什么新想法。目前,对李向东来说,能否引来一两家投资亿元以的企业是关键。尽管,他一直认为,如招商引资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形势要求他必须去争取,因此,他就要去求,不能坐等那个遇。他要告诉老邝,这是大记对市县提出的要求。

    老邝说:“我在北边开区。”

    李向东听出他说话的口气有点异样,问:“你喝酒了?”

    老邝“嘿嘿”笑,说:“喝了一点。”

    他说,我参加完部门单位党政一把手会议,就也到两个开区,各开了类似那么一个会,鼓鼓劲,打打气,他们留我吃饭,喝了点酒。

    他说,我这就赶回去!

    李向东问:“你有司机吗?”

    老邝“哈哈”笑,说:“你糊涂了?我当然有司机。”

    李向东知道他不但喝了,还喝得不轻,问:“你自己开车,还是司机开车?”

    老邝说:“我带着司机呢!”

    因为北边开区临近临市,放下电话,李向东就想起了临市市委记,便想打个电话给他,假借拜年,刺激刺激他,让他逼逼朱老板,逼朱老板给他演一出好戏,让他知道知道朱老板的厉害,更重要的当然是鱼翁得利!

    他拿出一个黑皮小电话本,翻找临市市委记的电话。那是地级市委办编印的电话本,面有地级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市委市政府正副秘长、各区市县党政一把手、市委市政府办主任的手机和办公室电话,以及地级市委、各区市县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电话。

    临市市委记姓郑,是外省人,不会省城话,普通话却说得很标准。李向东跟他通话便不得不也用普通话

    。李向东这四十多岁的人,只是大学时说过几年普通话,且也不是很愿意说的那种。这会儿,跟郑记通话,听人家那普通话几乎能与中央电视台播新闻的主持人想媲美,就更觉自己的普通话老土得掉渣。别说“四和十”说不清,就是那“吃和气”也嚼了好几次也拐不正道来,竟还把郑记叫成了真记。

    郑:“我不姓真,我姓郑。”

    李向东这边脸烫,想这家伙是故意的,是在讥笑他这基层来的地方官不了大场面。

    一番不伦不类的拜年后,李向东就转正题了。不知口齿不伶俐,还是担心郑记听不明白,他说得很直接,说新年,临市有些老同事来给他拜年,他也去临市给一些老同事拜年,听到了一些关于真记的评价。他说,大家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站得高,视野广,想法新,有深度。他说,像他李向东这种从基层一步步爬来的干部,应该好好向真记学习!

    郑记说:“你客气了,大家互相学习!”

    李向东听得出,那是一句客套话,客套话得一点也不掩饰,直接能感觉到话里有一句潜台词,“你想学,学得来吗?”他装没听出那潜台词,笑了笑,说:“只是有一点,我不是好理解,当初,我在临市工作期间,搞的那个一把刀,真记好似有看法?”

    郑记说:“这也不奇怪嘛!各人对各事都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水平,不可能千篇一律。当时,如果我在这当市委记,绝对不会同意你那么干!”

    李向东说:“老余那人对我太放手,也不给我把把关。其实,也怪不得他,他都快到钟点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我在那边当市长,好多事都是自己说了算。”

    他要让郑记误认为这只是他李向东的个人行为。他要让他否定一把刀时,更加没有顾虑。

    他说,不过呢,我还是觉得,一把刀是我干的最得意的一件事。那是一个创新啊!现在,我想在市县再搞点什么新东西,怎么也无法越

    一把刀了。

    只要你否定一把刀,我李向东就是一堆不值钱的臭狗屎!

    郑记说:“那你就继续陶醉!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干出一件自己认为得意的事很不容易。”

    李向东说:“是了,是了。所以,我还是希望真记你手下留情。”

    终于,他让郑记明白他这个电话的目的了。

    郑记冷笑着说:“李记,你放心,有你这句话,我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事了。”

    李向东会不知道他想要怎么处理吗?那正是他所希望的。他很开心地说:“非常感谢!真记,有时间来我们市县指导指导工作,我无任欢迎!”

    放下电话,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唯一觉得缺欠的就是,自己的普通话说得太次了,一听就知道是大乡巴佬!

    接下来,李向东就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了。这时候,老邝走进了办公室。他脚步还有点乱,嘴里喷着酒气。

    李向东笑着说:“喝了不少?”

    老邝说:“那些家伙,一个个都要敬我,大过年的,不喝又不好,所以,他们喝一杯,我只喝半杯。这还差点被他们弄倒了。你早通知我,下午要找我谈事。我就一杯也不喝了。”

    李向东说:“没关系,只是随便谈谈。”

    老邝笑了起来,说:“你李记春节班第一天,没事干,只是找我随便谈谈?城区展,我这招商引资是重点。你不急,我老邝还急呢!我老邝不想办法招一两家大型企业来市县落户,就太不够意思了。”

    他说,我现在做事,是为知己者而战,为你李记而战。我这年纪了,市长记是没指望了,最多下一届去政协当主席,弄个正处。所以,我不唱高调,我只为你李向东做事

    ,因为你把我当自己人,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要做不出点成绩,先就对不起你!

    他说,别以为我在拍你马屁。我敢说,下一届,到我这年纪退居二线的,谁也没资格跟我争那政协主席,我现在就是什么都不干,平平庸庸,这正处也非我莫属,所以,我没必要拍你马屁。我是干政工出身的,我没想到,在后面这几年,会突然改要我抓经济,换了其他人来当这市委记,还是会分工我去抓老本行。我老邝就熟悉这个,你老邝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干到老学到老。这是句空话,领导不会给你干到老学到老的机会,不会在你五十好几了,还要你改行干别的,学别的。

    他说,我一直都非常羡慕那些抓经济的,总想我老邝要也抓经济,不定就比他们差!只是一直都没有机会。现在,我有机会证明这一点了,我要好好证明这一点,要让别人知道,我老邝是一个全能的领导干部,不仅抓政工是一把好手,抓经济,搞招商引资,也一样干出不凡的成绩!

    老邝“嘿嘿”一笑,说:“喝多了,有点失态了。我也感觉自己有点

    失态了。”

    李向东笑着说:“没有,你没失态,你说得很好,每一个人,都有你这种想法,都想有机会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多面手。我很高兴,无意间还了你一个心愿。”

    老邝说:“你知道,我抓招商引资后,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我第一个最有成功感的感觉是什么?”

    李向东说:“我哪知道?你又没告诉我。”

    老邝说:“就是我手头有钱了,我一年可以支配几千万。你想想,我这手一挥,把我那老邝的名字一签,几十万,几百万的开支就过了,化出去了。那是一种什么感觉?那是一种有钱人的感觉!心里那个舒爽,那个畅快……”

    他说,别以为我喝多,乱说话。我知道,这种感觉很不好,这种感觉有可能会膨胀某种私心贪欲,但是,我确确实实有这种感觉,我想,如果,谁没有这种感觉,那是虚伪,是在说假话。

    他说,我是从组织部干来的,从一般的办事员,到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再当副部长……你知道吗?我当副部长的时候,专门化过一段时间练自己的签名。那时候,我才三十五岁,是年青领导干部,而且,还是在组织部,那是管提拔干部的部门,可以说,前途无量。我想,我这签名会越来越有用,所以,专门练了好一段时间。

    他说,我签给你看看。

    说着,他起身去李向东办公桌拿纸和字,拿了过来,又笑了笑,似乎小姑娘做错了事,红着脸说,见笑了,见笑了,李记早看过我的签名了。他说,我这签名,老实跟你说?不值什么钱,是从一个街边摆摊刻印章的老头那讨要的,他出价五块钱,我给了他十块。因为,当时,我觉得那几个字太合我心意了。他说,过了五年,我当了正部长,也就是市委常委了,当时,叫县委常委。有一次,去少林寺,河南那个正宗的少林寺,一个老和尚看了我这签名,说我这人官还可以往当,但当的只是没钱的官。

    他“哈哈”大笑起来。

    老邝说,那老和尚说对了一半,我这官确实往当了,不是还当到副记了吗?以后肯定还当政协主席,但是,他说错了一半,我现在是没钱的官吗?每年手里几千万算不算有钱?一个副处级,手里能有几千万的开支权,也算是有钱了?当然,这全托你李向东的福,是你否定了那个老和尚!他说,所以,我一定要做出成绩,一则让你有再往升的政绩。一则也证明我老邝没有辜负你的期望。

    他貌似语无伦次,却又说得不无道理。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一零三六章 选准目标

    老邝继续说,这个春节,我过得不怎么样?年初二给你拜年后,我就出了,就开始投入工作了。你别认为,你召开的那两次五人组会议我都到场,就以为,我呆在家里闲过年,我那是接到通知后,从外地赶回来的,第一次,我迟到了不是?我那是从北京飞回来的。第二次不远,在珠海,也就一小时多一点的路程。

    他说,我这个春节长假,东南西北的跑,自己没什么,倒把你弟弟给拖累了,去哪里我都带着他,你那弟媳可能对我意见非常大。这把他调来,不是让他过安逸的日子,反倒要他东奔西跑的忙,春节也忙得不见影。

    他说,我对你弟弟说,我这是给你哥忙,你这当兄弟的更不能有怨言,有怨言就不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